消失了妳我的國 於是,妳終於明白什麼是國了嗎? 在一切消失之前,我遇見了妳。從此我知道,至少還會有一個人和我一起記得,那消失了的國。 「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自己有歸屬感的地方,它卻在數年之內面目全非。」 崩壞,是成長的副標題。堆疊起青春的美好部分逐漸消失了,包括妳和我的國。 本書始於細靡的年少片段與師友雜憶,以遷徙為題,從臺北大都會到熱帶小鎮大山腳,從純正中文的世界到多語混雜的國度;也以愛情為名,敘寫回到南國的男生,愛上一個南國長大後來到了臺灣的女生。 林韋地寫著他深愛過的學校,以及念茲在茲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收攏輾轉於臺北、檳城、曼徹斯特和新加坡之間的記憶。紀實與虛構糅雜,理想與離散交觥。 「漂流過大半圈的地球才發現,自己心裡依然住著那個在臺灣長大的小孩。」 作者簡介──林韋地 閱讀更多關於消失了妳我的國
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 在那樣的人生裡,真正的活著不在這邊,也不在那邊, 而是夾在其中,連一次呼吸都不容許失準的恐怖完美。 現在,他只有自己一個人了。他曾日日鍛鍊著特殊的精明,以塑造某個模樣的自己,讓人們以為那就是全部的他。真實的他,可以生活在他方,永遠的秘密。 但當太想要另一個世界,眼神與身體,會滲進另一種觸感。妻發現了活在另一個世界裡的他。次日清晨,妻逃難般地離開。 現在,他只有自己一個人了。一個人出門,一個人回家,度過一個人的平日與週末。上班、逛街、旅行、聚餐與約會,霓虹的熱鬧,忙碌而野心勃勃,穿過眼神與話語,載滿情節。 身為自我戲劇的理論狂熱者,他不再介意妻子的離開。感觸、記憶、經驗、生命知識……牽扯著,編寫界線,支持一個憑空造起的故事,在那裡取材,為自己建築迷宮。 故事已準備好,哪一天到來,就從那一天起…… 閱讀更多關於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
雌袋鼠 〈防腐劑〉 短詩裡 有長篇小說 馬來西亞詩人飛鵬子在臺灣出版的第二本詩集,收錄最新詩作九十二首,以及十二張攝影作品。詩人依然從冷靜的目光映照出精準的透視,以詼諧的口吻訴說著可能是關於失落的種種,或以字形為玩具,變幻豐富且獨特的意象。 閱讀更多關於雌袋鼠
故事柑仔店 這是一間不存在於地圖,只出現在白天與黑夜交界的柑仔店,專營各類「故事」買賣。主要成員都是一些社會的邊緣人,除了來歷神祕的老闆及老闆娘,還有具暴力傾向的「店小二」,能夠幻化貓形、遊走山頭水邊採集故事的「黑貓」,以及一眼失明的故事竊賊「剪溜」。 故事柑仔店主要販售「人」、「神」、「鬼」、「妖」四類故事,上達天庭,下潛地府,抵達過去,回到未來。將這片土地上,你所熟悉卻即將消失的日常封存瓶中,恭候每位愛聽故事的顧客光臨。 作者簡介──語屋文創工作室 一切熟悉的風景事物正在消失,我們能做的,就是藉由說故事的方式,再現種種即將被遺忘的日常,召喚每個人深藏的情感與記憶。凡是與這塊土地有關的,都是我們書寫的對象,只為這個屬於我們的年代留下一頁紀錄。 我們奠基於認知科學,發展出一套有步驟可循的書寫方式,致力創作許多動人故事,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找回說故事的本能。 繪者簡介──黃家儀 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畢,不小心栽進媒體產業,現任關鍵評論網專案影音編輯一職。 閱讀更多關於故事柑仔店
門小雷個展「藻與浪與無限」 「結束與開端,一同誕生」 藻的父親發瘋了,他經常看見已死妻子的鬼魂。某次他失控差點殺死藻,海藻店老闆浪即時出手相助,成為藻的救命恩人兼殺父仇人。倖存的藻住進海藻店,但她對浪的行動並不領情。爸爸再怎麼討人厭終究是爸爸。到了某年父親忌日,藻決定採取行動,破除海藻的詛咒……相愛相殺的無限輪迴,自此揭幕。 門小雷個展「藻與浪與無限」 2019/09/08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門小雷個展「藻與浪與無限」
自由之方 如果有一張藥方,按時服用,日久可得自由,你願意一試嗎? 城市病了,氣血不通,諸脈堵塞,浮城心煩意亂,前路一片迷茫。 人病醫病,城市有病,要說望聞問切,從何入手?人心又如何能得到自由? 面對城市崩壞的無力感,朱順慈寫下了《自由之方》,她在自序中寫道: 「念念不忘的,終究是自身的處境。香港病了,病在哪?如何醫?」 《自由之方》是一則城市病變的寓言,以一起失踪事件作序幕。原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流動中醫徐啟寧,一夜之間,遇上連串奇人奇事,還因此多了一個醫術比他高明、功力莫測高深的助手小張。兩個中醫,一個有牌,一個無牌,同被捲入李家三女子的病史。失踪事件讓徐啟寧化身醫療偵探,由外在環境的線索,走進病人的生活,追查病源,由身體的病追踪至心的病,醫人也醫治了自己。 各有各的病,醫人的就醫的,無一倖免,越深入病源,不禁自問:人生而為人,怎樣才能得到自由? 徐啟寧是自由身的流動中醫,他的朋友對他說: 閱讀更多關於自由之方
無重紀 億萬光年間,在地上的是微塵,發生在微塵中的一切,沒有重量。 有沒有一種愛,是沒有重量的? 他和她是經歷了很多輕輕的戀人和戀人的身體才走在一起的。七年後,她第一次感到愛的重量。愛與身體愛的糾纏,身體不再愛,還能愛嗎?她出走到太空,在無始無終的時空飄蕩,與似曾相識的他遇上。無重的空間,無重的身體,便能無重地愛嗎? 「有沒有一種愛,是沒有重量的?」這是《無重紀》所蘊含的問題意識,那是一句疑惑,也是一聲嘆息。 在葉飛的小說裡,經常沒有明確的時空背景描寫,她的文字總是更在意人心裡的暗湧,那些我們即使意識到卻也不願、不忍揭開探看的黑暗深處。《無重紀》走進了愛與慾望交纏的幽微角落。 關於追尋愛情的歷程中,我們總是墜落進去的,那往往是個意外,出乎我們的預期,愛情的書寫即是描述墜落的經驗。墜落的引力往往來自原欲的渴求。 人與人之間彼此交纏的肉體慾望,像是一波又一波復返的浪濤,瞬間將我們帶向高潮狂喜的峰頂,又旋即讓你失速墜落至低盪谷底,那股強烈的、不知所為何來的衝動與失落,有時與熱切愛戀下的兩人渴望融為一體的感受彼此排斥。愛裡總是無理可循,自相矛盾。 閱讀更多關於無重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