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昭和微醺──門外不傳的老派編輯術

一篇篇身歷其境的文壇側寫
重現昭和年代濃厚甘醇的人情世相
以及編輯身為末座的幸福────

  野坂昭如:我不是踏入「文壇」,而是走進「文壇酒吧」……
  美食作家重金敦之第一本暢談本業「編輯」的作品
  帶讀者一窺印刷媒體的黃金年代,漫漫涼夜的最佳下酒菜

  紫煙四處裊繞升天、黑色轉盤式電話、成疊厚重的資料、
  原稿用紙與塗滿紅筆記號的校稿;
  編輯、作家、裝幀設計師圍著矮桌斟酌議論的身影,
  看似老街阿伯的木村伊兵衛飄然出現,
  總是借用桌子振筆疾書的開高健……

  「以棒球來比喻,編輯就像捕手。不過,編輯沒有棒球選手那種豪氣,說是整理場地的工作人員還比較貼切。」

  「年代久遠的『文士、學者』紀念照下方,通常都有說明文字。其中一定會有像是『隔一個人』的旁邊是某某某這樣的敘述。這個被跳過不提的人就是編輯。」

  「就像有愈來愈多攝影師對編輯言聽計從,不少編輯也失去自我主張,無論設計師說什麼都照單全收。但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愈來愈多編輯不讀文章。」

暫時無法安放的

  透著微光的故事,不像黑夜像清晨。
  好像沒有什麼不能被期待,
  也沒有什麼不能被遺忘了。

本書特色

  非典型敘事獨白
  鄧九雲  十七則短篇創作
  導演、作家、獨立書店店長、店員 跨域推薦

  此書為傳統法式裝訂,為達到毛邊書鋸齒狀最天然的效果,須以自己的方式或割或撕,
  創造一本私人閱讀印記的成品。

跨域推薦

  導演製作│王小棣、林奕華、葉如芬
  作  家│沈意卿、張鐵志、楊佳嫻、蔡琳森、鴻鴻
  獨立書店│三餘書店、永樂座、瓦當書屋、晃晃二手書店、晴耕雨讀、新手書店、閱樂書店、讀字書店
  

  認識九雲不深,但是她演過我製作的電影。
  看著她寫的文字,永遠的第一人稱。
  我猜想,可能除了演員的角色表演外,在書寫中,筆下化為每個他或她,可以更優遊自在的轉換。
  外表看似清亮簡單的她,在短篇小說中原來有那麼多的多重性格,妳以為有什麼溫柔的散文心情,其實沒有。

三十三場革命

  在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是一張唱片──
  一千二百萬張唱片咿咿呀呀不停跳針,
  每一天都是前一日的重現:蘭姆酒、寂寥的公寓、貧乏的食物、原地旋轉的舊制度。
  島民在孤寂疲乏的社會主義理念下,一遍又一遍地轉動義務與責任,
  從內心開始乾枯、厭煩一切的他,企圖掙脫囚禁人們的大海帷幕……

本書特色

  * 博客來限量獨家封面──日本竹尾特殊紙 x何佳興 x 張溥輝 攜手打造
  * 博客來限量特製書封胸章

好評推薦

  悲哀的薛西弗斯象徵古巴政府,他所推動的那顆不幸巨石則壓抑了年輕世代的朝氣與創新,籠罩在頹廢、蕭條、閉鎖與孤寂之中,主人翁於是藉性愛宣洩情緒,藉蘭姆酒舒緩苦悶。文本充斥著荒謬、衝突、瘋狂、變形、病態等意象,宛如一場強烈的文字革命。──陳小雀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拉丁美洲研究博、淡江大學西班牙文系、美洲研究所教授、淡江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人間現場──八○年代紀實攝影

  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社會快速轉型,人文精神與文化生活卻日益膚淺頹喪,《人間》雜誌秉持對弱勢群族、文化、環境與政經議題的關懷而創辦。作者蔡明德參與了《人間》草創至結束的歷程,透過鏡頭與回憶,重返「人間現場」──再現底層人民為生存所付出的代價、拉回台灣解嚴前夕的呼喊、揭露工商社會風光背後對環境與心靈造成的傷害。
 
  三十年前,蔡明德走遍台灣,挖掘生活百態,紀錄時代;三十年後,我們是否仍迷走在同樣的角落,萎滯不前?

本書特色

  一九八○年代台灣影像記憶回流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發刊詞

專文推薦

  關曉榮│報導攝影家  蕭嘉慶│攝影評論、攝影家  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  楊渡│詩人、作家  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贊聲推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