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愛字的人:因為你對書的愛情,我們存在

**小小書房十年紀念書出版企劃書  壓軸之作**

    十年紀念的最後一本書,《愛字的人:因為你對書的愛情,我們存在》,亦是「書店閱讀圖像」的最後一塊拼圖。維持著第一手訪談實錄的形式,我們邀請不同世代的讀者親自現身,來跟大家說,他們如何透過作品與活動,接近身邊的社會文化事件,使得自我與社會發生更深刻的連結?如何藉由與一間書店的結識,跟更多作品產生交集、使閱讀經驗產生改變或更加豐富?我們希望從讀者個人的觀點與生命出發,透過不同世代間,個體的關切與認知的深度,藉以展開那張鋪排在個人、書店與社會間之間,關聯彼此且交織著每個獨特生命與共同經驗的網絡。

 

**關於「讀者」的過去、現在、未來,所有大哉問,由讀者們現身親自解答**

——現役或未來的家長們、一線教育者,可以看見——

*家庭能否支持或影響讀者們的閱讀動力?

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寫詩之人即為戀人,而戀人有時賤。

《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是布勒的第一部詩集,共收錄50首詩作。除了記錄詩的一瞬兩瞬,詩人也讓我們目睹,愛,可以如此性別,而痛苦與憂傷亦是。

  「若說夏宇是『所有的挫敗都帶來狂喜』,布勒令我注意到的,反而是『所有的挫敗都不帶來狂喜』的新局——一種『歌袂爽』的特殊性。」

──張亦絢

  「所謂賤貨:毋寧是指向在愛的動盪與暴亂中的每一個人。一本正經的調戲。因喜悅而脫口的親密挑釁。表裡不一的咒詛。線索:特權與苦難,留給所有的女字偏旁。若我的部首是陰性,我的歷史就從手牽手一起去廁所寫起,就是終其一生活在被強暴的恐懼底下直至老去,就是只被允許學習綿裡針、冷暴力,而血大抵只從下體與心裡流出來。」

──布勒

 

B群

B群:
一群必要的營養素。流浪者、小農民、同性戀⋯⋯不普通的普通人。
吸收和消化,氧化與還原,所有的代謝都是為了維生。

第16、18屆臺北文學獎現代詩優等獎、第12屆葉紅女性詩獎得主顏嘉琪最新詩集。

過去十年來台灣社會引動風雲的議題:反戰、反核、環保、都更、空污、同志平權與多元成家……從台灣家園到當代世界,她幾乎全數正面迎戰,但是卻寫成了與當下反抗的聲音完全不同的詩。嘉琪則苦心經營她的美學,卻一點也不減損批判的力道,且更引人深思,讓讀者無法用過即棄。議題是即時的,詩的核心價值卻是可以延伸並持續引發共鳴的。在歷經二度政黨輪替,所有的議題都被伸張、被實踐或被背叛的台灣,文學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存活下來,繼續戰鬥,我們需要的毋寧是像顏嘉琪這樣的詩人。

----鴻鴻
 

日子持續裸體

  《巴黎的憂鬱》問世近150年後
  終於誕生了這本訴說「台北的憂鬱」的小散文詩
  睿智、辛辣、酸苦與幽默
  完全不像出自一個看似甜美無害其實穿透一切的女孩筆下
  你不可能錯過她

小令寫詩的本領是輕盈,是從小規模狂想倏然將地獄帶到面前;輕和小對這個時代來說並非缺點,對寫作來說也不是,尤其這種輕和小是濃縮後的結果。詩人懷抱著鐵鏽和碎磚,但步伐像黑色小步舞曲。

──楊佳嫻 推薦

作者簡介
  小令,一月出生,喜歡丟東西,討厭找東西,寫詩是為了記憶生命中有哪些東西

 

革命青春:高校1968 High School 1968

騷動而孤獨的青春赤裸紀錄
  一九六八,全球的革命年代,一個年輕人進入了日本高校。
  他發現了披頭四、高達、毛澤東、三島由紀夫,還有爵士樂。
  他開始作曲、自費出版詩集、參加反美運動,並決定退學。
  十七歲時,他就進入一所蛋糕工廠打工。
  
  他幾乎踏遍每個二輪戲院。從傍晚開始連續看完三片,晚上一個人從鬧區中離開回家,無視於那些醉漢或者皮條客的聲音,總是在心中暗誦韓波寫在〈彩畫集〉裡的警語:「只有我一個人手中,握有這把野蠻丑角的鑰匙」。

【作者介紹】

四方田犬彥

  一九五三年生於日本兵庫縣西宮。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農學部附屬中學、高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主修宗教學、研究所學習比較文學。現於明治學院大學教授電影史。《月島物語》(集英社文庫)榮獲齊藤綠雨文學獎,《歡迎來到電影史》(岩波書店)獲三得利學藝獎,《摩洛哥流謫》(新潮社)獲伊藤整文學獎。其他還著有《摩滅之賦》(筑摩書房)、《電影和表象不可能性》(產業圖書),譯著有《回到巴勒斯坦》(作品社),鮑爾斯《優雅的獵物》(新潮社)等。

天才的餐桌 Rabelais’ Children ラブレーの子供たち

只有食慾,是人類死前唯一剩下的事物──莒哈絲

  烹小鮮若治大國
  二十五道竊取自藝術家、文學家、歷史名人對食物的珍貴記憶
  貨真價實下手烹調、入口品嚐
  
  透視飲食背後的文化觀點與歷史意涵:
  羅蘭.巴特的天婦羅、谷崎潤一郎的柿葉壽司
  小津安二郎的咖哩壽喜燒、武滿徹的松茸義大利麵
  莒哈絲的越式豬肉、歐姬芙的酪梨湯
  還有《金瓶梅》的蟹肉料理、明治天皇的午餐盛宴……

  飲食和文化的深刻互文
  最富想像力的料理實踐
  不可思議的行為藝術
  把天才的餐桌端到你我面前

回顧歷史,許多藝術家都熱愛美食。不僅是為了滿足食慾,這跟他們與生俱來、對世界幾近貪婪的好奇心相當吻合。有些人留下自己蒐集的精彩食譜,也有些人透過傳記,留下食慾旺盛的形象。不分東方或西方,他們都是拉伯雷的孩子。──四方田犬彥

【系列叢書介紹】

  四方田犬彥作品選集

暴民之歌

*本書於2015年5月初版,此為2018年修訂版。
  《暴民之歌》為鴻鴻的第七本詩集,收2012-2015三年間詩作100餘首,為一聚焦於時代精神與社會現實的行動之詩。陳芳明、廖偉棠作序推薦,許為「公民詩」的新時代之聲。鴻鴻以時而幽默諷刺、時而深沈歌詠的聲音,書寫近年的重大事件,從反核、護樹、大埔事件、拆銅像爭議、太陽花運動,到聲援雨傘革命、紀念六四、反思以巴衝突,以及鄉土的在地踏查、詩人之國智利的旅行感悟,乃至與木心、也斯、卡夫卡及導演、畫家、音樂家的對話。檢驗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個人生活,回應全球議題,為捍衛最基本卑微的生存價值,留下紀錄。
 
鴻鴻——
  身處一個遭到全球資本及國家權力聯手霸凌的世界,寫詩之於我,不是在創造什麼精緻的文化,而是在實踐「文化干擾」:改寫這時代既定的腳本,用最精簡的行動,從事最個人的反叛,希望達到最大的效應。
 
【設計理念】
設計師李銘宸——

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 Love Letters for My Children

《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是作者媽媽系列詩作的總整理。延續上一本詩集《站起來是瀑布,躺下是魚兒冰塊》的創作方向,不僅是懷孕階段,還描寫了生育第二胎後對老大的心情,以及孩子上學後的心境變化。

「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媽媽手冊」記錄孕程的心境感受,同時也是一個女人進入母職的歷程;第二部「交換語言」寫下新生兒階段的育兒甘苦,讓人一窺母職的難處;第三部「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則是學齡前孩子初次離開母親呵護的羽翼,進入學習團體中拓展世界,這當中可見孩子與母親之間細膩而深刻的變化。

媽媽+1: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 MOM+1

  中文世界第一本媽媽詩選
  獻給所有現任以及即將成為媽媽的女性

  怯懦中生決心,荒蕪處生力量
  為無給薪的現代奴隸爭取發言權


  十位媽媽詩人
  二十首絕望與希望的媽媽之歌

  我覺得,女人總是在覺得……
  我覺得我活得就像達利的瘋狂食譜:
  擁擠、持續尖叫、色彩繽紛又飄飄蕩蕩
  但那本精彩萬分的食譜裡甚麼都有
  卻沒有寫上我的人生。

  作者群:
  林婉瑜  林蔚昀  林夢媧  阿  芒  吳俞萱
  曹疏影  游書珣  潘家欣  蔡宛璇  顆  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