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現在未來式

在現實生活中動彈不得的散工達人,竟然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穿越過去未來。五張時光券,偶然抑或命定,未及細想,改變觀念的旅程,如箭在弦。

劍客的接待

一個香港劍客,她的台灣接待,
短短幾天的台北旅程,演變成一場玫瑰與血的廝殺。
她說:「我在的地方,就是江湖。」


人不由自主的被捲在江湖裡,江湖亦毫不客氣的把人吞沒。
江湖又是什麼?
一部現代武俠亂想小說,講的其實是一個現實的故事, 關於成長,關於生活,關於愛情。

黃瀚群,一個另類旅行社的另類接待員,三十歲前失去了愛情,理想越來越遠,只好工作工作還是工作。不工作,會亂想到死。拖著一具具屍體去處理掉,他沒有感覺。無感,無想像,無可無不可。長大了的身體載著內裡不想長大的小孩,現實與理想的掙扎與迷惘。他問自己:為什麼還留在台北?其實那裡也去不了,因為那是人生一個個的困局。

「人生都是這樣的吧!和最愛的人分手,和還算喜歡的人聊天,和不討厭的人做愛,和勉強可以忍受的人結婚,生下愛唱反調搞叛逆的小孩,然後找個有窗簾和大電視的房子,最後因為多重器官衰竭死去。到了最後,你還得想個說法告訴自己,人生已經不虛此行了哩。」

4個葬禮與快樂時光

三段過去了的青春殘酷成人式,現在進行中愛下墜的流程,四個將發生的蒼涼葬禮。生離死別,曾經陪伴摯愛經歴極短促或漫長的死亡過程,最後都以痛苦載體作終。如生命的開端,陣痛中的痛楚;如愛,愛中一場場的陣痛。然後醒覺,愛與痛是同體的。因為愛,經歴了種種美麗的痛楚。

生到死,愛到死,愛的開端充滿愉悅,然後一直向下墜,是支離破碎的愛的流程。在愛飛揚與下墜之間,在生與死之間,載著微微的快樂時光。

4個葬禮與快樂時光 ──

有沒有試過那種感覺?很愛一個人,跟他在一起了,看著他,還是有一種心痛的感覺。

她曾經相信快樂,但快樂會墜落,墜落後的快樂不再純粹。如愛,墜落以後,跌跌撞撞遍體麟傷還繼續去愛。

愛根本如一場格鬥。一百天二百天三百天四百天……的折磨,困在同一個地方,極私密的鬥獸場,因此可以極端殘酷。

愛流離

《愛流離》是一部公路小說。七天七夜荒涼的火車旅程,向著傳說中能實現最深沉心願的戀戀島前進。漫長的旅程讓人走進內心的一個個黑洞,自己都無知無覺的黑洞。他們有勇氣面對最深沉的自己嗎?

陌生的持有

 

記《陌生的持有》/ 蔡宛璇

 

有好幾年間,在歐陸法國境內學習藝術並進行創作:台灣、法國東北/東南、巴黎、羅亞爾河流域前半部,以及間雜他地他城間的短暫移動。這段時間,筆記本中快速增生的文字和線性圖畫,像靜默滲出的樹液,有時作用於調節環境間的轉換,有的則與當時其他創作形式平行產生,或者作為一種自癒方式現身;有時,則為了探究因正在告別甚麼而在體內生出的,那些芒刺。

 

數年前出版的《潮  汐》自選集,收錄了一部分這個時期的詩文。但有更多的圖與詩,散落在略經整理的電腦檔案夾、網路上發表過的,還有數本筆記本中。自兩、三年前,就不時想著要著手進行再次整理、出版,結果時間暴走,一晃眼已身處二〇一三年。在這中間似乎做了許多其他事,但真正重要的其實也寥寥可數。

 

只有這些詩和圖,依然認分地等著我、看顧著我。

 

這些樹液如今經過了時間的蒸發,乾涸成結晶,化身小小種籽留在薄透的統一的紙頁上,等待適當的風土雨水,可以去滋養他人或自身。

 

我與它們像是共同搭乘過開向邊境的一部長途公車,車內的乘客們在日夜旅途行進間,逐漸熟悉了彼此的存在和身影。大路小徑相連,其中有些先行到站下車,而我卻始終尚未抵達目的地。

到下一個周日

【本詩集獲選文化部2013-2014年度創作贊助】

本詩集收錄第十四屆台北文學獎現代詩首獎詩作。

全書共44首詩,以上班族的日常生活為主題。

分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共七個部份,結束今天的同時也翻開明天,如同上班族日復一日的生活:努力推進而循環往復。

 

————————————————————————

 

他閉上眼睛,某些意念向他走來

是一位纏著潔淨繃帶的神明

繃帶裡透出以光織就的語言

他拼命聆聽,突然領悟那是向他說著……

 

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

本書為《帶著你的雜質發亮》作者馬尼尼為的全新文字與版畫創作。作品記錄一場問題重重的異鄉婚姻,與當中的破敗點滴,同時透視初為人母的內心幽微。


對一位女性來說,結婚、生子而後成為母親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嗎?

馬尼尼為說:「我的孩子。我結婚這件事,是擦不乾淨的。這婚姻是一條一條很慢的刮痕,擦不掉的。」

作者新作,接續上本書《帶著你的雜質發亮》,一樣是對自身生命的回望,但主題已由對異鄉婚姻生活,以及對台灣社會現狀種種的無法適應,轉移為一位突然成為母親,而被更深的禁錮在婚姻角色之中的女性。這場婚姻裡,女人不只要面對許多顯性與隱性的暴力,她的時間、精神與力氣也被孩子與家事掠奪殆盡,令人生變得更加空洞。這個「空洞的掠奪」,作者以蒼白的形象加以譬喻,述說著這樣的生命消耗:

一層白。我的人生被敷上一層白。我不知道這淹上來的白還要撐多久。我想停下來。這一層白已經蓋過我了。還有第二層白。第三層白。神給我一個孩子。也給了我白。茂密的白。盎然的白。

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


四位導演、四位女性
究竟是她們殺了時代
還是時代殺了她們?

從2013年大島渚回顧展、2014年新藤兼人與其妻乙羽信子回顧展、2015年吉田喜重回顧展、2016今村昌平回顧展、到2017年六月即將登場的篠田正浩回顧展,高雄市電影館像是在拼圖,以專題影展的形式,一片一片將1960年代日本電影新浪潮的經典作品邀來放映。

日本電影新浪潮遼闊深遠,單一專題影展片量約莫十部,四、五年累積下來即便為數可觀,仍然難以全像式地進行復刻。日本電影專書《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便在這個前提之下因應而生。除了收錄大島渚、新藤兼人、吉田喜重、今村昌平四位日本新浪潮代表性導演在高雄市電影館所放映過的每部電影的文字介紹及策展理念(由這四檔影展的策展人鄭秉泓撰寫),牛頭犬、李幼鸚鵡鵪鶉、張昌彥、湯禎兆、詹正德五位專業領域各異、文字風格別有特色的影評人特地為本書撰寫多篇由不同角度切入的深度導讀,插畫家大貴則是以四部與「女性殺人」有關的電影為靈感,繪製四幅帶有浮世繪風格的畫作。

河與童

 

【本詩集獲選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2013年度出版補助贊助】

 

——年輕詩人李雲顥,不再迂迴,他直面這個世界,目睹著或溫暖或殘酷的人間風景,試圖探問自身的座標與可能的動向。

(中興大學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副教授 陳國偉)

 

——情詩的奧祕在於脆弱,脆弱然而帶電。這同時也是李雲顥寫詩的武器,他以脆弱冶金,那烏雲金邊裡是隱伏雷電的。

(詩人、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楊佳嫻)

  ——————————————————————

〈雨神力〉

 

「除了美力、自癒力、生薑力、空腹力,

我們還需要……雨神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