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2025年6-7月書訊

噬神師

雨曦◎敘事鋸

雨曦的《噬神師》是一部罕見的「世界系詩集」——如同荷馬式的史詩一般,它創造了一個完整的詩意宇宙。但《噬神師》不一樣的地方是,這個宇宙是同時破碎而連貫的,是同時個人感官而時代大勢的,是同時當代而古老的。

本作裡有跨越時空、從歐洲到西亞的古文明神話,有深埋於香港與台灣都會的碰撞與慾望,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地景與能量——《噬神師》每個詩句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碎片,而每個意象都指向更巨大的概念框架。

2025年6-7月書訊

最新情報

白屋

「醒來吧,記下戀人之死。」
以詩歌為念,記曾藏於冷漠城市間愛欲掙扎的同性情熱。
──倘若心還活著,又有什麼好責備我們。

寫給暗夜於荒涼地醒來之人的詩集,也是寫給藏在深處,等著回音的人。

《白屋》為二十世紀同志文學的重要文本。哈特‧柯瑞恩藉詩找到生命的定位,書寫著一種不被了解卻無法壓抑的個人情感──像聽見某人自冷漠城市間,聲音模糊、搖晃的回音──無從確認是陳述、邀請,或求助,卻令人急欲追尋。

詩作依循傳統,也受浪漫主義詩風影響,遣詞用字慣用罕見古語。語言繁複、密實的《白屋》,幾乎諭示了,這是一場年輕詩人恣意卻又憂愁、抑鬱的獻祭:深刻而神性的,不只是形式與結構,更像是為了護住那顆裸露、疼痛,但毫無顧忌愛人的心。

──這就是不會洩漏祕密的答覆/用這樣的口音告別無人知曉

本書特點

《白屋》繁體中文完整版首次發行
諭示天才詩人的文學起點與生命起落
逐頁中、英對照,讀者可按「句」索驥

本週運勢

想起彼時,我們都曾是沙裡
被晒亮的星

可如今我們暗了
像走遠的彗星,像無人躺臥的黑色沙灘

繼榮獲諸多獎項肯定的詩集《工作記事》,陳昌遠終於推出新作。這一次,他放下螺絲起子凝望星空,以本週星座運勢探究人與宇宙、意志與天命之間的糾葛與牽引。「對這個宇宙來說,我跟我的詩都微不足道,但那又怎樣?」複雜難解的人生困境,在詩人簡單直白的文字意象鋪陳下,成為太空船駕駛艙內的各式按鈕,讓讀者隨著閱讀路徑按下、選擇,beam me up——燈光閃爍之間,理解每一顆星辰的明滅,都是你我大生大死的交會。 

「我想像每個人都是一顆不斷繞行的行星,有著自己的可觀測宇宙,以及內在宇宙。於是所謂的生活可以視為不斷經歷著天文現象。那些活著就必定經歷的愛恨糾葛,狂喜極怒大哀小樂,說起來,都是一次次的大霹靂。」

本書特點

帶著你的雜質發亮:重回初心版(增訂一版)

十多年前,我們問:外籍配偶的階級身分是否只有一種叫做「外籍配偶」?除了「外配」這個稱呼之外,我們是否無以辨識她們在這塊土地上的存在?她們,與我們,有著什麼樣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嗎?「外配」,除生育、家務勞動與經濟活動的創造外,還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創造性活動呢?

十年前,東南亞專門書店燦爛時光開了,他們促成、舉辦了移民/移工文學獎,現在還在繼續;十年後,在這個時刻,燦爛時光拉下鐵門,結束營業。人們迄今,對於移民/移工,有沒有多一點的接觸、理解,或者想像?
                     
從第一本作品開始,馬尼尼為尼為即以一個「非典型外配」的姿態出現在臺灣文壇。十多年前,人們很難想像,外配會畫畫會寫書,外配會是師大藝術系科班畢業生。第一本書,若說不是微微地撼動了一些讀者對於「外配」的認知,那麼,多少也挑釁了當時的一些讀者對於女人/母親身分與樣貌的認定。馬尼尼為,也是「非典型母親」。身為母親的那些忿與不滿潑灑四處,身在傳統家庭裡身為媳婦的苦滲入書裡文句的每一寸。

但如果你讀得夠仔細,你會讀到,馬尼尼為是個「盡責」的妻子與媳婦,她洗碗洗衣服照顧生病的婆婆,她不是站在家庭的核心張牙舞爪,她是以書寫、以繪畫,以沉默卻敲著巨大聲響的轟鳴聲抗議著,那些怒吼的文句,直向你內心最爲敏感的神經直衝過去。

【專訪】在邊緣之地寫下感官宇宙──雨曦談《噬神師》的創作與世界

撰文|朱庭儀(敘事鋸 行銷)
從廣州出生、香港長大,到台灣求學與寫作,雨曦的詩像是穿梭多重地理與精神場域的聲音。她的首部詩集《噬神師》,以六輯詩作建構起一個聯覺式的神話宇宙,也是一部以身體感官、情緒風暴、邊緣處境為經緯編織出的當代敘事詩。



在這場訪談中,我們從創作契機聊起,走進雨曦詩中那些既私密又滲透公共經驗的景觀。

「最開始是從香港來台灣念大學,然後經歷了疫情。」雨曦回憶著這段劇烈轉變的時期。「其實高中的我也寫詩,但來到台灣後才真正開始思考:我到底想寫什麼?」
疫情的封鎖與遙不可及的家鄉成為雨曦寫作的觸媒。「我外婆那時候因為疫情離開了,但我來不及見最後一面。」雨曦輕聲說。「那段時間,我的情緒非常豐厚,也很複雜,反而讓我無法冷靜地寫作。很多創作都卡在中間,寫不出來。」

【專訪】在邊緣之地寫下感官宇宙──雨曦談《噬神師》的創作與世界

出版現場

噬神師

如果勒瑰恩用詩來寫《地海戰記》,會長成什麼樣子?

雨曦的《噬神師》是一部罕見的「世界系詩集」——如同荷馬式的史詩一般,它創造了一個完整的詩意宇宙。但《噬神師》不一樣的地方是,這個宇宙是同時破碎而連貫的,是同時個人感官而時代大勢的,是同時當代而古老的。

大天使米加菲、山銅、火湖、緩步動物、歧義句構、彌敦道⋯⋯
異質性的複數世界 六感體驗的敘事詩
66 首詩/空間・4 張插圖・1 份詞彙表
一個《噬神師》的不/連續宇宙

我微爛,在房間裏逐漸
一望無際
在森林的菌類
跟你於黑暗裏於停止運作的海
捧着屬於藻類吐出的光
——〈Plant louse〉

本作裡有跨越時空、從歐洲到西亞的古文明神話,有深埋於香港與台灣都會的碰撞與慾望,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地景與能量——《噬神師》每個詩句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碎片,而每個意象都指向更巨大的概念框架。

【作品特色】

和鏡子說話像一隻鬥魚:The mirror of erised : a poem collection of Hong Hong

這本詩集為詩人紅紅的第一本詩集。詩集以時間軸一天24小時推進的方式來編排章節。每個章節,就如同每天有好幾次回到鏡子前面,再次和自己說話。詩集囊括了紅紅自2018年開始寫詩發表以來七年間詩創作的其中99首詩,並邀請同時是寫作者以及自由編輯的蕭詒徽為她的詩集操刀,除了協助詩集的風格定調,更包辦編輯、版面構成以及裝幀設計。

「家中最大的鏡子始終是主臥浴室裡的那面鏡子。她喜歡在鏡子前面流連。她後來懂了,納西瑟斯在水面看見自己的時候,或許並非自戀而是孤獨。詩有時像一塊布,擦拭著她的心靈世界,擦拭著那些與自己有關,或生活林林總總帶來的雜訊。詩更像一面鏡子,有時她在鏡子裡找尋自己,有時鏡子裡的她是真實的陪伴。」


作者簡介

紅紅

臺灣人,曾旅居美國、香港、新加坡。2018年開始寫詩發表,曾獲臺北文學獎、星雲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金車新詩獎。現為《火寺Ra Poetry》主編。FB / IG : chuchupoetry


目錄

06:51

誠品生活台南店開幕特展

讀字去旅行——走進台灣獨立出版的書頁風景

打開一本書,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獨立出版聯盟每年總會在國際書展策劃壯麗的閱讀風景,邀請來自全世界的讀者走進書中,讀字去旅行。這一次,我們帶來了這十年間聯盟與讀者攜手走過的閱讀風景,相信不用太久,我們可以在台南搭蓋獨有的閱讀饗宴,與大家同歡!歡迎翻閱展覽圖書,一同珍惜獨立出版人們的創意心血與台灣的言論自由。

讀字辦桌/台灣主題:「坐船心態與深耕心態, 這裡不是一條船, 這裡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土地。」——鄭南榕
讀字便利店/華文創作:不需要審查,我們自在寫作,勇敢表達。
讀字工地/世界視野:座落洋流之間,我們與世界產生連結。
讀字樂園/詩歌:每一個字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讀字Fashion/圖像:打開這扇窗,讀見他們的表情與心中的想法。

展覽實景

誠品生活台南店開幕特展

最新情報

零的代價:中國在新冠疫情期間和其後的政策失誤

這本關於中國經濟的評論集,探討了中國在疫情期間推行清零政策的原因及其經濟後果。書中論述,由於中國最初成功遏制新冠疫情,而大多數已開發國家未能有效控制病毒,清零政策逐漸演變為一種意識形態。推動清零政策的教條思維、自負及烏托邦式信念,同樣也導致了一系列對產業的打壓,儘管這些產業直到近期仍是中國經濟增長與創新的重要來源。其結果是中國經濟急劇下滑,外商直接投資下降,並出現債務通縮現象。與此同時,國家的社會工程師們試圖將經濟轉型為一個科技烏托邦,在未來產業中引領全球。然而,除非決策者承諾推動更深入的市場改革並建立新的社會契約,否則中國的經濟崛起之路恐將面臨危機。

「劉浩典以毫無保留的態度,深刻剖析了中國當前的困境,在當今這個對中國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刻顯得彌足珍貴。他的批評建立在穩固的經濟分析與行為學理解之上,毫不畏懼且直言不諱。他對中國錯誤的清零政策所發出的警告,已被證明是極具先見之明的。這本論文集將讓讀者對中國近幾年的發展軌跡有更清晰的理解。」
——馬努・巴斯卡蘭(Manu Bhaskaran),Centennial Asia Advisors創始董事兼執行長

2025年5-6月書訊

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

吳曉樂|編◎游擊文化

本書是聚焦於女性人工流產經驗的跨領域文集,由作家吳曉樂擔任主編,廣邀多位活躍於當代文壇與學術領域的女性聲音,透過小說、詩歌、劇本、訪談、論文等多元形式,橫跨文學、法律、歷史、醫療等範疇,細膩描繪女性在面臨生育選擇時,自身的思索與感受,讓長久以來被忽略的經驗得以訴說,也重新思考女性的生育自主權議題。本書分為兩輯,輯一收錄小說、詩歌、劇本,輯二收錄十三位受訪者的真實故事,並從法學、歷史、醫學等面向爬梳相關議題。

2025年5-6月書訊

最新情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