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看時間的流與轉:臺灣精神分析學會二十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專刊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成立二十週年了!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學會精心策劃出一趟時間之旅。 旅途中,我們將能一起學習精神分析中關於時間的各種樣貌。 首先是有情的人間在無情的時間中如何遭遇到未知與不可知的驚悚; 接著從網路遊戲的迴圈與文學創作的變遷中, 觀察人們身在其中的時間感知與必然重覆的心智狀態; 再來是透過全球化視野, 從當紅動畫題材與原住民民族誌的角度來探討跨文化的情感與認同; 最後透過文學與精神分析的對話,從佛克里斯到普魯斯特, 解答學會與學不會的時間之謎,將扁平困頓的時間牢籠,轉化為綿延開放的時間。 我們誠摯邀請您一同進入時間的流與轉。 作者簡介 蔡榮裕 精神科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薩所羅蘭》顧問 許宗蔚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英國倫敦 The Tavistock Clinic 兒童青少年實習心理治療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IPA)訓練分析師 閱讀更多關於精神分析看時間的流與轉:臺灣精神分析學會二十週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專刊
釀電影 6月號/2025 vol.19 朴贊郁變形記 ✦【男人,女人,蟲:朴贊郁變形記】⎯⎯ 朴贊郁 VS 卡夫卡 VS 鏡頭裡的男人與女人 我們將朴贊郁的影像核心,與百年前卡夫卡的文字相映,看見關於人與存在的焦慮,如何隔著地球的兩端轟鳴;我們從「復仇三部曲」的裡翻攪到外,瞧瞧那些巨大的恨與血紅色的狠勁背後,藏著什麼傷痕;我們羅列朴贊郁鏡頭下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如豹如兔,如火又如冰,在變形成蟲之前,先是天地間的一聲聲雷。 ✦【回望歷史】⎯⎯ 光州事件 ╳ 離島影展 ╳ 音樂家王榆鈞專訪 看朴贊郁的關鍵字,不只有復仇與血色,壓迫與背叛,雪白的記憶與青色的謎霧,還有隱身在背後的歷史傷痛,與時代的哨音。是以,我們在朴氏作品之外,也以多樣化的單元圈起「回望歷史」的主題:關注影響韓國近代深遠的光州事件,藉由「離島影展」重訪時代的多邊記憶,也專訪在歷史現場汲得靈魂音色的音樂家王榆鈞。 ✦【特別企劃】⎯⎯ 《☆彡 亞洲女人の復仇 彡☆》 本期特別企劃,則是看「亞洲女人の復仇」,重回八〇年代台灣的致命女性浪潮,看何等的命運摧殘,能催生烈火般的花朵。這是一本吃得苦中苦,闖出天外天的專題,不只是《釀電影》第一次挑戰韓國電影主題,也是在人心、美學、歷史與角色的交匯處,策劃的一次用力揮擊。 閱讀更多關於釀電影 6月號/2025 vol.19 朴贊郁變形記
她們的選擇:關於人工流產,作家們想說 打破沉默,擺脫羞恥,挑戰汙名與禁忌 講述數百萬女性共有的深刻經歷 這是她的故事,妳的故事,我們的故事 「需要被述說的人工流產故事是不會放棄的。」 ——安妮.芬奇 「人工流產這回事,最終決定權只應該屬於子宮裡裝著胚胎的那個人,因為不論他人如何影響,要永遠伴隨這個決定活下去的是這個心智、身體、情感、意志和靈魂。」——安妮.芬奇(女性主義詩人) 「無論做決定的過程多麼地痛苦,充滿多少搖擺不定與自相矛盾,這都是我們的決定。」——Caitlin McDonnell(詩人、作家) 閱讀更多關於她們的選擇:關於人工流產,作家們想說
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 在選擇之前,她面臨怎樣的限制、偏見與掙扎? 在選擇之後,她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命運的詮釋有很多種,我們想送給她,讓她成全自己的那一種。 「人工流產」是全世界數百萬女人共有的經驗,保守估計,台灣每年亦有數萬名女性進行人工流產;然而,或因為罪惡感、羞恥感、傳統文化既定的汙名或禁忌,我們鮮少聽到女性願意公開談論自己的人工流產經驗。 「不說,不代表不存在。」 《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即是聚焦於此一女性經驗的跨領域文集,由作家吳曉樂擔任主編,廣邀多位活躍於當代文壇與學術領域的女性聲音,透過小說、詩歌、劇本、訪談、論文等多元形式,橫跨文學、法律、歷史、醫療等範疇,細膩描繪女性在面臨生育選擇時,自身的思索與感受,讓長久以來被忽略的經驗得以訴說,也重新思考女性的生育自主權議題。 本書分為兩輯,輯一收錄小說、詩歌、劇本。運用文學的各種體裁,或書寫墮胎經驗,或嘗試在不相通的經驗中,找尋最小公倍數;亦著眼於人工流產議題,開展出關於以前、以後的想像,還有關乎身體、他者的感受與思考;並建構場景,展開一場橫跨三代的對話與辯證。 閱讀更多關於以為無人傾聽的她們: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
如果有人愛她們的千瘡百孔──《完全主觀:AV純情詩》沈眠X《晚安晚安:十年一夢》陸穎魚 一人出版社在二〇二五年二月聯動出版了兩本詩集,分別為時報文學獎首獎得主沈眠的《完全主觀:AV純情詩》(以下簡稱《完全主觀》),詩生活店長陸穎魚的《晚安晚安:十年一夢》(以下簡稱《晚安晚安》)。陸穎魚為《完全主觀》這本難以定義的詩集賦予明確的視覺意象,親自操刀封面攝影與內頁攝影創作。《晚安晚安》為陸穎魚在臺灣生活十年的柔情再告白,書封設計如帶著月亮的光暈照亮冷酷異夜。兩本詩集看似題材不同,實則同樣彰顯冷酷世界中不喪失對愛與溫柔的美麗信念。 如果有人愛她們的千瘡百孔──《完全主觀:AV純情詩》沈眠X《晚安晚安:十年一夢》陸穎魚 2025/05/16 出版現場 閱讀更多關於如果有人愛她們的千瘡百孔──《完全主觀:AV純情詩》沈眠X《晚安晚安:十年一夢》陸穎魚
2025年4-5月書訊 田野特調: 調查地方的手法、配搭與尾韻 邱星崴等◎游擊文化 本書結集第一線扎實豐厚的實作方法、心路歷程及批判反思,致力建構從「地方特調」到「特調地方」的方法論——前者是領略每個地方的特別滋味,後者是因其滋味(各式場域和主題)而來的特別調查方式。然而,本書不只是知識上的交流,更是心境上的共享。由此路徑,邀請大家進入地方來思考與生活,一起思考地方、活出地方,發展地方共作的可能,在其中讓自身也能共好。期待本書成為某種陪伴與交會,在地方工作的漫漫長路上,一起特調地方,有機會也來一杯彼此的特調! 2025年4-5月書訊 2025/05/03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2025年4-5月書訊
once again,從失戀到世界末日|5-6月@誠品R79 有人預言二零二五年七月五日就是世界終結的那天,但有人失戀就已經痛到跌進地獄。要死,要活?有人害怕失戀而不敢戀愛,也有人為了失戀而陷入愛河,對愛情抱持的態度是一面鏡子,我們在其中凝視自己最深的欲求。無論你的末日是否已經抵達,這些書本裡的字句將會幫你記得或是預演那種痛。 活動資訊 少女攤開地圖,尋找逝去的愛情 講者:陳育律(詩人)、宋柏穎(詩人) 時間:2025.5.11(日)14:00-15:00 地點:台北誠品R79 藝文沙龍(舊書穀倉內) 斜槓詩人宋柏穎和陳育律,帶來新作《少女洛希姆對我說》及《你記得地圖上的一切都要變淡的》。詩集記錄著詩人的追尋與記憶,試圖將戀情的餘溫輕柔封存。就像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忽然想起曾牽過誰的手,不願遺忘逐漸淡去的對話;或凝視日常物件時,指尖仍輕撫著愛過的痕跡,不捨得丟棄。倘若末日將至,詩人是否仍願意守候心中的細微火光? once again,從失戀到世界末日|5-6月@誠品R79 2025/05/03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once again,從失戀到世界末日|5-6月@誠品R79
秋刀魚|Spring2025第47期 編輯者的咖啡、書店、唱片行 困於演算法所主導的網路資訊,雜誌成為疲乏於庸常閱聽環境的讀者,暫時脫離演算秩序的出口。本期《秋刀魚》帶來了我們平時愛讀的雜誌與媒體——傳奇雜誌《relax》、非典型旅行文化誌《TRANSIT》、革命性科技雜誌《WIRED Japan》、文化研究雜誌《SPECTATOR》、工藝藝術雜誌《Subsequence》、街頭文化線上影音雜誌「McGuffin」,以及地方雜誌。這些雜誌媒體的編輯者,以好奇心驅動行動力,展開一次又一次相遇未知的冒險,並在過程中培養出一套觀看世界的視角,引領讀者抵達尚未踏足的世界。 這次除了聊聊編輯者們所著迷的事物,也好奇哪種咖啡廳、書店、唱片行能吸引他們駐足,就像編輯者岡本仁所講究:「我選擇生活地點的關鍵,其實就是那裡有沒有我喜歡的喫茶店而已。」能夠放慢呼吸的咖啡廳、打開視野的書店、享受旋律衝擊的唱片行,這些作為讓人與真實產生脈動的日常節點,正是編輯者們迸發靈感之前,重要的生活場景。 而在下班以後,我們也相約人人愛讀的MAGAZINE HOUSE的編輯者喝一杯,同時大啖雜誌圈的私房好料話題。另外還有來自出版業界的漫畫、繪本、書籍的編輯者,分享他們在工作上有趣的酸甜百味。 閱讀更多關於秋刀魚|Spring2025第47期
冥王星 當遍尋世界找不到我們可存活之處 冥王星──我會在那裡迎接你 「我再問一次,你是確定要這麼做嗎?」 第九屆臺北藝穗節「明日之星」獎 原作改編電視電影《樂園Somewhere out there》入圍電視金鐘獎 臺灣新銳編劇的初心之作 「下輩子……一切就都會不一樣了,對吧?」 「嗯,會完全不一樣,下輩子你就真的會是林士豪了。」 「你也總算可以當林美靜了。」 想要當女生的男孩,相遇想要變成男生的女孩。 徬徨於家庭紛擾與世界惡意中,因為性別認同而傷痕累累的一對國中生好朋友,相互依靠、療傷,跌跌撞撞地找尋能安心生存之處,卻只見無用的重複失落。 這樣的灰心人生,何處能成為歸所? 有沒有可能,死亡並非終點,而是遠行至應許之地的快樂出發?如同文學經典的小王子,在黃沙塵煙裡倒下前說的:我要回家了。 天真的他們彼此安慰,那顆冥王星的存在。 閱讀更多關於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