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凋零與豐收:致芬妮

我凝視手握鐮刀的你
此刻愛戀像豐收的稻穀
 
詩集名稱《凋零與豐收——致芬妮》,芬妮是誰?
 
芬妮不是謬思女神之名,卻是作者的謬思。
 
芬妮一詞截自希臘神話中的冥后,波瑟芬妮(希臘語:Περσεφνη、拉丁語:Persephone),又譯為普西芬妮、泊瑟芬。波瑟芬妮是一位代表豐收與植物,卻又象徵死亡與毀滅的少女,擁抱著鐮刀,手持稻穗,荒謬的組合。
 
詩是一封封信,在這個矛盾的時代,尋找某位讀者,或芬妮。
 
這是作為一位詩寫者對於詩的熱愛——莊敬,嚴肅。
這是作為一位詩寫者對於詩的痛苦——否認,割捨。
同時間也是生而為人對於生命的熱愛與痛苦。
 
聯名推薦
 
陸穎魚(詩人)
 
推薦好評
 
徐國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兼副主任)
楷治的詩中有兩種聲音,一是企圖透過形式的實驗,來試探詩歌的邊界;

那一片湛藍絕望的海:雨天藍小說集

《那一片湛藍絕望的海 : 雨天藍小說集》是一本「私小說」,也是「詩小說」,閱讀的過程,猶如閱讀一首絕美的詩歌。除了動人深邃的愛情故事,還能由淺入深進入現代詩迷人的世界,讓人一窺堂奧。長廊詩社中社員們的活動,則記錄了一個美好的時代。小說和詩集同時出版,封面連成一體,呈現書中最重要的兩個場景,亦為出版界首見的巧思。

我等著你,一邊等著你一邊讀著Neruda 絕望的歌
我的鋼琴已沉入海底,我將關閉光
在黑暗底甬道裡獨自度過千年
我將不再言語,不再練習發聲
我將收起我的翅膀
沒有天空的鳥兒不需要飛翔

絕望過後,我還是得好好過下去,人生的路沒有盡頭,就像詩的長廊沒有盡頭。

火車外,黑夜的太平洋上,沉睡中的龜山島,突然打了個盹,而在遙遠的詩的荒漠裡,在人生的野店短暫的相會後,在松火低歌的地方,在燒酒羊肉的地方,旅人們,正交換著——

那一片湛藍絕望的海:雨天藍詩集

《那一片湛藍絕望的海 : 雨天藍詩集》是一本徹頭徹尾的情詩集,是一冊最繾綣的「戀人絮語」。搭配同名小說集,以一首首深情的詩歌,呈現初見愛情的暈眩、追求的痴迷、熱戀的甜美,以及最後失去戀人時的哀傷。小說和詩集同時出版,封面連成一體,呈現書中最重要的兩個場景,亦為出版界首見的巧思。

那一片湛藍的大海
每一滴海水都是我絕望的淚

只因你太過璀璨
而我已不再擁有你

那一片絕望的大海
每一抹湛藍都是我最深的依戀

為何當我停止思念
潮水仍不停湧來

《那一片湛藍絕望的海 : 雨天藍詩集》是作者雨天藍完成同名小說集後,從500多首新詩創作中,配合小說的主題,挑出了75首所組成。這本詩集共分為五輯,大抵是作者大學和當兵時期的作品,編排方式依照小說故事的發展,以現代詩的方式,呈現出主角對一個已不存在的戀人的絮語喃喃,有初見的暈眩、追求的痴迷、熱戀的甜美,以及最後失去戀人時的哀傷。對照小說的故事,將可更深入書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假裝是魚

打開想像力的開關,只要一瞬,就能讓你在風啊海啊草原裡自由徜徉。
 
溜到陸地玩的小鯨魚,受困在草叢。小孩溜溜和小狗巧比,想辦法幫忙他回家。收到訊息的鯨魚媽媽找到他們了,她說,等風來,草原變成海,就能游回大海。
 
鯨魚媽媽邀請溜溜和巧比到家裡吃點心,但是他們要怎麼到海裡去呢?鯨魚媽媽說,別緊張,只要假裝自己是魚就可以了!
 
小鯨魚是怎麼到陸地上來玩的啊?溜溜跟小狗巧比又怎麼能去海底吃鯨魚媽媽特製的深綠色點心?原來,只要風來了,草原變成海,就可以隨心所欲穿梭海陸。
 
想像力就是這樣,只要一瞬,就能讓你在風啊海啊草原裡自由徜徉。
更棒的是,這故事裡的想像力開關,是鯨魚媽媽打開的。

街上的汪先生

先生所有的東西都在一台小推車上,他的家在哪裡呢?一條街的美好,有樹影有商店,有你我的家,還要有人與人的互相尊重和幫忙。但是,想表達善意卻又會害羞,那就從理解開始,像故事裡的小男孩一樣。

「大家都有家嗎?」「一個肚子痛可以馬上衝去廁所的家」《街上的汪先生》從小男孩直率的言語,陪伴讀者回到最簡單的定義來看待「家」,從而理解「無家」。

內容是關於無家者的虛構故事。 敘述一位在公園工作的無家者的生活日常。藉著一位小孩的提問,呈現出無家者的處境。作者以舉重若輕的方式呈現沉重的議題。作為童書,它的切入點是小朋友能理解的。

老川:「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會有接觸到無家者的可能,也會對他們產生不同的觀感。創作這本書,是因為曾經和一位無家者有過短暫的緣分,產生想要理解他們的心,也希望讀者透過這本書,能對無家者的身份抱持更多同理及開放的想法。」

因為偶然遇見自己生活環境中出現的無家者,試著去觀察了解。才從以往社會對於無家者的標籤中,找到自己看向的視角。 作者嘗試透過繪畫來表述,並決定把首刷版稅全部捐出給芒草心協會,作為能力所及的支持行動。

本書特色    

無以名狀、恐懼及貓的消失(二版)

群星來到了正確的位置,神話即將開始新的章節!
海穹文化在地化路線,2021台灣克蘇魯元年徹底落實
台灣第一本!
結合「台灣元素」與「正宗克蘇魯神話風格」的小說創作集!
隆重登場!

克蘇魯、奈亞拉托提普、阿薩托斯、
莎布尼古拉斯、肉體變異與無法描述
五大主題、十二篇無以名狀的戰慄故事
浸潤你的靈魂!

若你讀起這篇手札
別妄圖去尋找任何東西,別乞求去探尋無名的深淵

如果說,無知是人類最珍貴的禮物;好奇與求知,則是人類永恆的懲罰。
在你我無法得見之處,貓都消失了,翻開第一頁開始,再也無法回頭──

台灣克蘇魯在地化第一人羽澄,以正宗克氏筆觸
將克蘇魯神話特色中的觸手與黏液怪物、
無法名狀或知曉真身的恐怖實體、
宇宙高維度存在之於人類的渺小對比
用短篇小說形式呈現書寫克蘇魯、奈亞拉托提普、
阿薩托斯、莎布尼古拉斯、肉體變異與無法描述
等數個克蘇魯神話中代表性神祇/特性
在滿足怪奇、恐怖小說愛好者口味的同時
也深化推廣克蘇魯神話

給妮卡的三個願望:300位爵士樂手,一起。

一本用眼睛看的爵士樂史
爵士樂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珍貴拍立得相簿
傳奇女爵妮卡對眾多偉大爵士樂手的貼身觀察
300位樂手的許願清單,一整個世代的社會寫真

小說家/攝影家/爵士老行家  陳輝龍  熱情推薦.專文評介


作者簡介

潘諾妮卡.德.科尼希斯瓦特(Pannonica de Koenigswarter)

查爾斯和蘿絲卡.羅斯柴爾德(Charles and Rozsika Rothschild)的女兒,嫁給了著名的法國抵抗運動自由鬥士朱爾斯.德.科尼希斯瓦特男爵(Jules de Koenigswarter)。後來她移居紐約,成為當時紐約爵士樂界的主要贊助人。

娜汀.德.科尼希斯瓦特(Nadine de Koenigswarter)

妮卡的曾侄孫女,男爵夫人一直稱她為孫女。她是一位視覺藝術家,擅長繪畫、紙藝、攝影和限量版書籍等多種媒材。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目前定居在法國和西非。

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

●一本方法的書,是展現在實作的方法。
●一本實作的書,是體現理論思辨的實作。
●一本理論的書,是在方法與實作中開展的理論。
●一本整合方法、實作與理論的社會學專書。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學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是什麼?如果C. W. Mills還活著,他會如何撰寫出與時俱進的Sociological Imagination?立基在戰後台灣社會學的發展,我們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社會學想像嗎?如何讓這個立基在台灣社會的社會學想像具有全球的意涵與影響?要如何具體實踐這個新世紀的社會學想像?《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試圖回應上述的大哉問。

本書主張「四位一體」,「四位」指的是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技法就是一般理解的、具體的社會學研究操作方法;基本議題指的是社會學成立以來,研究者都會觸及的深層課題,如社會秩序之形成與變遷;認識論指的是報導人與研究者認識世界與社會生活的觀點與立場;存在感則涉及報導人與研究者的價值關懷;「一體」指的則是在探究社會生活時,這四者緊密連結,彼此呼應。

荷花是你沒有見過的人

★香港青年文學獎——新詩初級組冠軍★
★中國詩人李曼旎的首本詩集★
★完整收錄她在《字花》、《詩歌月刊》、
《創世紀》、《聲韻詩刊》發表過的作品★
★屬於幽靈的詩,正從你身旁飄過★

《荷花是你沒有見過的人》是詩人李曼旎在2021–2022年間完成的作品,這是她的第一本詩集,亦是一系列從十八九歲的青春期終末寫來的信。

在這些詩中,李曼旎試圖模仿不同角色的口吻,藉以訴説對生命的體驗:天真又殘酷的孩童、渴望被施暴的受虐愛好者、沉迷文學的女學生、純情的色情業從業者、甚至只是生活在感官中的「幽靈」,因為有時它們的密度更大,傾盡可能地描繪出那些沉積於她眼球中的異色圖景,而有時候它們只是一段呢喃,如同藏匿在真空中透明的私語。

推薦語

▲田原(詩人)
曼旎的詩出手不凡,小小年紀才情四溢。這本詩集是她青春期詩想的集大成:情與思、愛與夢、生與死,交織在充滿想像力的詩句中。詩語自然、流暢、生動,虛實相生,耐人尋味。詩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試圖發掘詩歌表現的新方法和人存在的本質。這些詩群既是詩人為自己描摹的一幅青春自畫像,也是為拓寬詩歌領域對不確定性的有意義探求。

貢丸湯 2024第32期

編者的話

與《貢丸湯》編輯群同行的讀「蔬」會

我算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決定這一刊主題之前,大多數編輯夥伴們也是這樣的。說來慚愧,我也是在編撰這一期的過程裡,才好好了解:「五辛」是哪五種、「蔬食」和「素食」的不同,「維根」又是什麼。然而,編輯團隊轉化自身在新竹的生活經驗,再加上訪問各領域專業者,呈現給讀者的,遠遠超過這些!

新竹在素食、蔬食、有機、養生等相關類型的消費服務,有著獨特的面貌,細究背後脈絡,能看見一群人希望與土地共好的軌跡。1980年成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以及1993年政府提出的「科學城計畫」,在土地利用上對當時的大新竹地區造成嚴重改變。同時,在1990年代一批大力與該現象對抗的行動團隊也應運而生,他們或許工作重點不同,但都把握著反汙染、護文化、愛自然、敬土地的核心精神。諸如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新竹市公害防治協會、金山面的高鐵老樹保存運動、竹掃把行動聯盟、守護竹監日式宿舍與六燃、反璞玉自救會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