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津輕

★隨書加贈太宰治語錄書籤(四款)

一九四四年問世的《津輕》,原旨為鄉土誌,竟被作家寫成遊記式自傳而深獲喜愛。翌年日本敗戰,遭受戰火毀損的津輕重建變遷,太宰筆下景物日漸消逝,成為昭和最後身影。本譯作在原著出版八十年後,追溯書中旅程軌跡,穿插今昔影像並記入作家軼事,提供讀者多層時空交疊的閱讀趣味。

本書特色

尚未讀過《津輕》 尚不足以評論太宰治
請直視太宰深淵底層  反骨熾熱的津輕魂


作者簡介

太宰治(1909~1948)

本名津島修治。日本昭和時期作家。《津輕》、《斜陽》、《人間失格》為代表作。
因行事言論過激,在世時毀譽不一,終生與企盼的的芥川文學獎無緣,卻成為日本文學史上最暢銷小說家。
日後被視為青少年文學旗手,影響日本當代文化深遠。

譯者簡介

潘美雲

臺大中文系畢業。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院研修員兩年。遊學法國巴黎三年。
任職日系廣告代理商十餘年,廣告創意總監。曾獲台北文學獎新詩首獎。
對太宰治生平及作品有超乎尋常譯者的熱情。

紅房子 The Red House

✿✿✿中英雙語繪本童書。
✿✿✿台法文化獎、文化部文協獎章、臺北文化獎得主羅斌的第四本創作童書。
✿✿✿以原創畫作搭出舞台,亞洲偶戲專家在紙本上以中英雙語講一個動人的故事。

紅房子
在充滿亞洲香味和色彩的氛圍中,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用藝術、美食和音樂,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社區。這些可愛又獨特的人居住在島嶼上略顯破舊的大房子裡。女主角安喜歡收集顏色,她與紅房子的其他居民過著平靜的生活,包括她最要好的朋友泰莉。表面上似乎一切平安的紅房子,其實隱藏著可怕的秘密。

《紅房子》是關於一群獨特的人物,他們經歷橫跨南亞與東南亞的驚險奇幻旅程,從中體現彼此的友誼、成長與克服困難的故事。我們的人生可能有出乎意料的轉折,但也充滿色彩、希望和美麗。

再見的練習(新版)

好好說再見,
讓遺憾變成路上迷人的風景。

●金鼎獎圖書插畫獎、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得主 林小杯 首部圖像小說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入選藝術家 吳睿哲 裝禎與設計
●是路故事首發作品
●已售出韓文版、西班牙文版、日文版

《再見的練習》是作者林小杯改編真實經驗而來的故事。藉由狗與人的分開與重聚,來訴說面對所愛的突然消逝,來不及說的再見,會成為心裡難以彌平的傷口。但假使,再見,能夠重來,我們能否好好地練習?
 
再見不是不見,消失也是一種存在。

《再見的練習》全書以鉛筆手繪而成,共分為六個章節。透過藝術設計,從黑白線稿慢慢加入色彩,展現豐富層次,呼應故事主角的心境起伏與轉化。第二章節特別採用不同的裝禎設計,以不同的紙張手感與筆觸、色彩的質感,展演不同空間的故事氛圍。畫面上保留鉛筆筆觸的深淺、塗抹、覆蓋的各種創作痕跡,傳達出「消失也是一種存在」的概念。

本書特色

1、    內文採用不同紙張,顯現不同時空的質感。
2、    以特別色印刷,以色彩表現時空差異以及主角心境的轉變。

得獎紀錄

遺忘之神:貓眼魔女

「為何一個台灣的魔女會到這麼遙遠的地方呢?」
戴上貓眼、插上香蕉葉,
徘徊在熊熊燃燒的夜空中數百年,
魔女終於隨著引渡的畫筆降落……

飛吧,燃燒城鎮的魔鬼,以香蕉葉振翅的路西法。
狂歡的群妖裡,女孩在火刑柱上灰飛煙滅。

飛吧,貓眼的魔女,悲傷的瑪薩。
隨王船啟航,願祢安穩降落,再一次擁抱所愛。

夜間作祟的瑪薩在台灣島作亂的蹤跡突兀消失,
引渡人墨雨為了尋回失落的台灣妖怪,走訪遙遠的西班牙,
而魔女已經留守馬德里的灰燼數百年。
她取下貓眼,說了一段被火燃燒的故事……

為何台灣的魔女,會在馬德里主廣場與吊死鬼徘徊夜空、和西班牙的女巫歌唱起舞?

★葉長青《遺忘之神》系列新作!
★台灣妖怪的時空維度,推展至歐洲的女巫迫害歷史。
★在國際讀者間大受好評!把台灣的故事說回來。

青春並不溫柔

★電影《青春並不溫柔》原著小說★
★《青苔》、影集版《返校》導演蘇奕瑄首部小說★
★故事的背景靈感來自1994年文化大學美術系草山學運★
★青春像海浪拍岸,帶來溫柔的刺痛與深沉的餘韻★

美術系新生季微,熱愛繪畫所帶來的純粹和快樂。為了捍衛創作自由,她投身校園罷課行動,意外結識了學運領袖魏青。這場抗爭,為季微懵懂的青春揭開新世界的序幕。

寫滿訴求標語的布條,摺疊著眾人共同的革命情感。然而當手中的微光逐漸熄滅,喧囂散去,徒留陽臺上空蕩的啤酒罐,掩藏於寂靜之中的,是魏青孤獨而封閉的過往。

季微始終以單純而執著的溫柔,輕輕拂去覆蓋在魏青心上的塵埃。她帶來一片明亮的自由,穿透魏青黯淡的黑夜,緩緩走入她蒼白而荒蕪的心,靜靜等待冰雪消融的那一天。

名人推薦

在青春的濾鏡底下,衝撞或許也是一種和世界連結、產生溫度的方法。有人浪擲青春讓出世界的空位,有人在青春的碰撞裡撿回自己。──言叔夏(作家)

蘇導從故事中,從影像作品中,接住那些快要墜落的靈魂。──連俞涵(作家,演員)

兩位主角所承載的,並非愛與自由本身,而是對這兩種價值的追求。──陳穎(陳瑄)(大學講師、影評人)

非洲烏托邦

探討非洲未來發展願景的重要著作
挑戰西方的「發展」概念,提出重新思考非洲發展道路的新視角

  • 創新視角:倡導非洲擺脫對西方發展模式的依賴,強調自主探索適合自身的道路
  • 跨學科研究:結合經濟學、哲學、人類學、文化等多學科視角
  • 實踐意義:不僅有理論探討,更提供具體的政策建議
  • 當代意義:對理解當今非洲的發展困境與機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反思臺灣:藉由理解非洲的殖民史與全球化進程,思考臺灣

非洲正透過分離與重新分配的方式進行整合

在隙縫中成為光──性別書展|3-4月@誠品R79

對女性而言,世界千瘡百孔是日常。
我們因此跌倒,不斷被迫近距離凝視裂痕,
才知那不只是裂痕,更是一路深入地心的深淵。
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在深淵對面有另一張同樣無助的臉,
是從那時開始,我們決定成為一道光,
在無數的映照與反射之中,照亮自己與別人的腳下。

我們,都別再摸黑。

📖平台選書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增訂版》(游擊文化,2025)
《勇敢發聲》(游擊文化,2025)
《道德浪女:多重關係、開放關係與其他冒險的實用指南(新版)》(游擊文化,2024)
《藝術之子》(逗點文創,2025)
《女神自助餐》(逗點文創,2020)
《去你媽的世界》(南方家園,2023》
《SEVEN》(南方家園,2023)
《非死不可》(天河創思,2023)
《魔鏡:Mirror mirror in my hand》(慢工文化,2023)
《來談性說愛吧!那些可談、要談、有一天會發現不得不談的私密事》(開學文化,2022)

在隙縫中成為光──性別書展|3-4月@誠品R79

最新情報

藝術之子

「藝術永垂不朽,藝術插入她身體裡的傷口,也是。」

劇場裡,她就像契訶夫《海鷗》裡的妮娜,渴望成為一個偉大的女演員,為此她竭盡全力,不怕吃苦,甚至離家住在排練場的一角。

什麼是「為藝術犧牲」?什麼是「把自己交出去」?什麼是「喚醒身體裡的慾望」?沿著那些發著光卻又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美好句型,她奮力想追上藝術與美,卻在途中失足──而她甚至不確定,是自己不夠小心,還是有人在她背後推了一把。

十二年後,她從靜芳變成淑芬,試圖陪伴曾遭遇性創傷的他人,但她自己,好起來了嗎?或者該問:好得起來嗎?

當每一個角色,在劇場上或現實裡,作為或不作為都是一種「採取行動」,身在其中的你,或許身不由己地扮演了不只一個角色。

請在這個劇本中,認領你曾經說不出口的台詞。

本書特點:

    本劇於2021-2022年國家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期間打造,於2023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與娩娩工作室一同呈現!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增訂版)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性、權力、升學主義──青澀的表皮、變態社會的日常
如果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們要怎麼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輝煌的人生裡,她的臉和她可以想像的將來一樣漂亮。補習班國文名師李國華是同一棟高級住宅的鄰居。崇拜文學的小房思琪同樣崇拜飽讀詩書的李老師。

有一天李老師說,妳的程度這麼好,不如每個禮拜交一篇作文給我吧,不收妳鐘點費。思琪聽話地下樓了。老師在家裡等她,桌上沒有紙筆。

思琪的初戀是李老師。因為李老師把她翻面,把他的東西塞進去。那年的教師節思琪才十三歲,這個世界和她原本認識的不一樣。

如果這是愛情,為什麼覺得暴力?為什麼覺得被折斷?為什麼老師要一個女學生換過一個女學生?如果這不是愛情,那滿口學問的李老師怎麼能做了以後,還這麼自信、無疑、無愧於心?

2025年2-3月書訊:文學與詩

杯底不養金魚:美酒環島日記1

愛莫&啞忑◎海穹文化

「雖然我還搞不懂為何昨天醉爛的自己要選擇突然上路,但也許騎過就會知道了。」
憂傷的都會女子,夥同酒友——中年離職業務「小熊」、大學中輟生「米粒」,三位邊緣人將一站站喝遍台灣美酒,展開以酒會友的奇異之旅!

眾神水族箱:凱城暗影-前篇

大獵蜥◎海穹文化

奇幻作家大獵蜥繼《眾神水族箱:赤螭之風》後,又一撼動人心長篇鉅作。眾神水族箱系列第三彈長篇作品,歡迎蒞奇幻世界『靈長天堂』,踏入殘酷又美麗的瑪那之都凱塔格蘭加。

白醫師回憶錄

時間魔術師◎游擊文化

《白醫師回憶錄》回放白醫師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為讀者敞開住院醫師小白的所思所想,及小白如何懷著這些疑惑,在血雨腥風的白色叢林探險,摸索陷阱之上的求生藝術。

2025年2-3月書訊:文學與詩

最新情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