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農莊(啾咪文庫本) 所有動物都自由了,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自由。 毛茸茸的動物樂園,上演血淋淋的恐怖控制——真的,早死早解脫。 與《美麗新世界》、《一九八四》並列~ 「邪惡政權」最愛的「人類完全操控手冊」! 收錄漫畫家阿諾繪製七張特別插圖 收錄初版被刪除的〈出版的自由〉以及烏克蘭語譯本序言 鄭竹梅(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一本出版近八十年,仍能諷喻當今政治現實的經典傑作! 老實說吧!我們的生命既悲慘、勞碌且短暫⋯⋯一旦沒有用處,就任人宰割! 閱讀更多關於動物農莊(啾咪文庫本)
紙醉心迷:魔幻書寫1980年代的中國 一張與逝者通信的紙,劃開了時空的縫隙,讓歷史重新被感受。 在中國文革過後不久的一九八○年代,在文革餘波的塑形下,讓當代中國個人、家族、命運的充滿泛政治化的角力,如同歷史本身一樣緊密糾纏,不穩定、充滿矛盾,卻又不可逃避——一個、一個成為赤色的大社會思想下的一體。 作者簡介 陸思良 中國恢復高考後上海交通大學首屆學士,畢業後繼續讀相關碩士學位,曾留校任助教、講師。而後以技術移民身分移居新加坡,在半導體公司任職。一九九四年開始在新加坡發表文章,在移民二十餘年後決定全職寫作。 二○二二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大日子套小日子》,美國南方出版,曾入圍二○二四年新加坡文學獎最佳首部作品。 二○二四年出版散文集《雙子星》,臺灣秀威出版,獲選新加坡《聯合早報》:早報書選二○二四。 目次 前言 8 壹.引子︰電話 11 貳.第一個故事︰遺產 113 参.編外傳奇(一) 327 肆.第二個故事︰疾病 349 伍.編外傳奇(二) 547 陸.第三個故事︰肉身 565 柒.編外傳奇(三) 829 捌.尾聲:電話 845 後記 889 閱讀更多關於紙醉心迷:魔幻書寫1980年代的中國
冷戰與南洋:我的新聞人生 ★ 以東南亞華人的視角,直擊冷戰現場! ★ ◎ 為冷戰年代的南洋留下第一手見證 ◎ 橫跨韓戰、越戰、馬共武裝鬥爭與新馬分家 ◎ 收錄多幅珍貴新聞現場照片 ◎ 重現傳奇記者的生命軌跡 一生最好的歲月,獻給新聞事業。 《冷戰與南洋:我的新聞人生》是新加坡已故資深記者陳加昌七十年新聞人生的回顧。 書名中的「冷戰」為時間維度,「南洋」為空間座標,將其記者生涯中最重大歷史節點與關鍵人物交織呈現,寫下冷戰裡的南洋視角。 從韓戰、越戰、萬隆亞非會議、華玲和談、新馬分家到泛亞通訊社的興衰轉型,陳加昌走過每一場新聞現場,書寫每一段地緣變局,不僅是記者的職涯自述,更是一部以南洋視角書寫的冷戰亞洲史。 「我初入報社當記者是一九四九年底,很快就進入狀況。自認擁有敏銳的新聞細胞、觸角和聯想。我能講中英日文,方言除了自己的客家梅縣母語,潮州話、閩南話、廣東話都很流暢,加上應付得來的瓊州話和馬來話,共九種語言,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皆是天賦。沒有人指導,只要知道什麼是新聞,能寫就行。」——陳加昌 閱讀更多關於冷戰與南洋:我的新聞人生
等 ★入選2025年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拉加茲獎BRAW精彩書單★ ✉ 給極速時代拋「錨」,給焦灼狀態降溫的定心之作 ✉ 簡單的故事埋伏細膩的情節,一個畫面,各種解讀 ✉ 獨家收錄農夫冬日可愛款手寫字! 有的人想要時間快轉,有的人希望暫停時間。 有的人用一輩子在等,有的人連一秒都不願意等。 生命中最漫長的瞬間,被捕拍了下來;生命中最無助的暗夜,被包覆了起來。 文裡稚氣的提問,一遍遍試探著你我對於「等」的邊界。 圖中安靜的伴隨,一幀幀帶我們觀測,愛在時間裡的模樣。 作者簡介 農夫 FARMER 馬來西亞插畫家,個人圖文集有: 《孤獨症》,2019 《遠方瑞士行旅》,2023 《等》,2024 FB:farmerwhopaint IG:the farm 閱讀更多關於等
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新版) ★觀光人類學最佳入門書★ 旅人所到之處,會對當地帶來什麼影響? 當地人要如何回應,才能避免觀光的負面衝擊? 隨著觀光的盛行,旅遊已經成為一種全民運動。 旅人玩什麼、吃什麼、住什麼、買什麼,無一不影響在地人的生活。 許多國家也將觀光當成發展經濟的良方,認為可以振興都市空間、阻止農村經濟下滑、促進地方創生。 但是,觀光真的能振興經濟嗎? 當觀光衝擊在地文化與環境時,該怎麼辦? 本書整合了人類學者的觀光研究,分析什麼因素影響了一地的觀光走向。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文化遭到觀光吞噬,有些卻因而有了復甦的契機? 為什麼有些地方的觀光收益流入大財團手中,有些卻能留給當地人? 作者以全世界觀光發展的案例,包含婆羅洲、峇里島、日本、泰國、阿爾卑斯山區、美國印第安地區、哥斯大黎加、貝里茲等等,展開以下討論: 閱讀更多關於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新版)
2025年6-7月書訊 噬神師 雨曦◎敘事鋸 雨曦的《噬神師》是一部罕見的「世界系詩集」——如同荷馬式的史詩一般,它創造了一個完整的詩意宇宙。但《噬神師》不一樣的地方是,這個宇宙是同時破碎而連貫的,是同時個人感官而時代大勢的,是同時當代而古老的。 本作裡有跨越時空、從歐洲到西亞的古文明神話,有深埋於香港與台灣都會的碰撞與慾望,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地景與能量——《噬神師》每個詩句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碎片,而每個意象都指向更巨大的概念框架。 2025年6-7月書訊 2025/06/28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2025年6-7月書訊
白屋 「醒來吧,記下戀人之死。」 以詩歌為念,記曾藏於冷漠城市間愛欲掙扎的同性情熱。 ──倘若心還活著,又有什麼好責備我們。 寫給暗夜於荒涼地醒來之人的詩集,也是寫給藏在深處,等著回音的人。 《白屋》為二十世紀同志文學的重要文本。哈特‧柯瑞恩藉詩找到生命的定位,書寫著一種不被了解卻無法壓抑的個人情感──像聽見某人自冷漠城市間,聲音模糊、搖晃的回音──無從確認是陳述、邀請,或求助,卻令人急欲追尋。 詩作依循傳統,也受浪漫主義詩風影響,遣詞用字慣用罕見古語。語言繁複、密實的《白屋》,幾乎諭示了,這是一場年輕詩人恣意卻又憂愁、抑鬱的獻祭:深刻而神性的,不只是形式與結構,更像是為了護住那顆裸露、疼痛,但毫無顧忌愛人的心。 ──這就是不會洩漏祕密的答覆/用這樣的口音告別無人知曉 本書特點 《白屋》繁體中文完整版首次發行 諭示天才詩人的文學起點與生命起落 逐頁中、英對照,讀者可按「句」索驥 閱讀更多關於白屋
本週運勢 想起彼時,我們都曾是沙裡 被晒亮的星 可如今我們暗了 像走遠的彗星,像無人躺臥的黑色沙灘 繼榮獲諸多獎項肯定的詩集《工作記事》,陳昌遠終於推出新作。這一次,他放下螺絲起子凝望星空,以本週星座運勢探究人與宇宙、意志與天命之間的糾葛與牽引。「對這個宇宙來說,我跟我的詩都微不足道,但那又怎樣?」複雜難解的人生困境,在詩人簡單直白的文字意象鋪陳下,成為太空船駕駛艙內的各式按鈕,讓讀者隨著閱讀路徑按下、選擇,beam me up——燈光閃爍之間,理解每一顆星辰的明滅,都是你我大生大死的交會。 「我想像每個人都是一顆不斷繞行的行星,有著自己的可觀測宇宙,以及內在宇宙。於是所謂的生活可以視為不斷經歷著天文現象。那些活著就必定經歷的愛恨糾葛,狂喜極怒大哀小樂,說起來,都是一次次的大霹靂。」 本書特點 閱讀更多關於本週運勢
帶著你的雜質發亮:重回初心版(增訂一版) 十多年前,我們問:外籍配偶的階級身分是否只有一種叫做「外籍配偶」?除了「外配」這個稱呼之外,我們是否無以辨識她們在這塊土地上的存在?她們,與我們,有著什麼樣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嗎?「外配」,除生育、家務勞動與經濟活動的創造外,還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創造性活動呢? 十年前,東南亞專門書店燦爛時光開了,他們促成、舉辦了移民/移工文學獎,現在還在繼續;十年後,在這個時刻,燦爛時光拉下鐵門,結束營業。人們迄今,對於移民/移工,有沒有多一點的接觸、理解,或者想像? 從第一本作品開始,馬尼尼為尼為即以一個「非典型外配」的姿態出現在臺灣文壇。十多年前,人們很難想像,外配會畫畫會寫書,外配會是師大藝術系科班畢業生。第一本書,若說不是微微地撼動了一些讀者對於「外配」的認知,那麼,多少也挑釁了當時的一些讀者對於女人/母親身分與樣貌的認定。馬尼尼為,也是「非典型母親」。身為母親的那些忿與不滿潑灑四處,身在傳統家庭裡身為媳婦的苦滲入書裡文句的每一寸。 但如果你讀得夠仔細,你會讀到,馬尼尼為是個「盡責」的妻子與媳婦,她洗碗洗衣服照顧生病的婆婆,她不是站在家庭的核心張牙舞爪,她是以書寫、以繪畫,以沉默卻敲著巨大聲響的轟鳴聲抗議著,那些怒吼的文句,直向你內心最爲敏感的神經直衝過去。 閱讀更多關於帶著你的雜質發亮:重回初心版(增訂一版)
【專訪】在邊緣之地寫下感官宇宙──雨曦談《噬神師》的創作與世界 撰文|朱庭儀(敘事鋸 行銷) 從廣州出生、香港長大,到台灣求學與寫作,雨曦的詩像是穿梭多重地理與精神場域的聲音。她的首部詩集《噬神師》,以六輯詩作建構起一個聯覺式的神話宇宙,也是一部以身體感官、情緒風暴、邊緣處境為經緯編織出的當代敘事詩。 在這場訪談中,我們從創作契機聊起,走進雨曦詩中那些既私密又滲透公共經驗的景觀。 「最開始是從香港來台灣念大學,然後經歷了疫情。」雨曦回憶著這段劇烈轉變的時期。「其實高中的我也寫詩,但來到台灣後才真正開始思考:我到底想寫什麼?」 疫情的封鎖與遙不可及的家鄉成為雨曦寫作的觸媒。「我外婆那時候因為疫情離開了,但我來不及見最後一面。」雨曦輕聲說。「那段時間,我的情緒非常豐厚,也很複雜,反而讓我無法冷靜地寫作。很多創作都卡在中間,寫不出來。」 【專訪】在邊緣之地寫下感官宇宙──雨曦談《噬神師》的創作與世界 2025/06/28 出版現場 閱讀更多關於【專訪】在邊緣之地寫下感官宇宙──雨曦談《噬神師》的創作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