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德先生」: 百年來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 一九一二年,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建立。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脫離朝代統治,告別專制獨裁,與世界現代文明潮流同波共行,隨後,人類共同追求想望的「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在五四運動中正式出場。 這場知識與文化的革命,跨越時空,來到一九五零年代的台灣,以此基礎展開對黨國威權體制的論戰,亦影響了一九七O代的保釣運動,成為台灣政治與民主運動重要的思想資源。德先生在台灣,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台灣的知識青年,透過各種異議文宣與刊物,以肉身、血、靈魂展示著殊異的生命經驗,際此,現代文學與歷史一步步捲入激烈的政治敘事中。 歷史學者潘光哲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台灣史,數十年來其研究與言論精華皆集中於此書,「五四」之後,對於各種「啟蒙」與「救亡」口號性質的主張提出警訊,作者認為:面對社會與文化重要的母題,史者必須立基在「深描細寫」研究工作上,避免犧牲歷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的解釋為代價,成為「觀念的暴政」。本書分為兩個部分:「想望「德先生」的上下求索」、理解「五四」與「知識分子」的歷史格局。對於自由主義者如何書寫並議論了「威權體制」的分析與批判,期能提供啟發性的思考。 作者簡介 潘光哲 閱讀更多關於遙想「德先生」: 百年來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
兩岸每日一詞 2012兩岸最「給力」的潮語辭典! 在台灣,同樣的語言在南北即有腔調與語法上的差異;在大陸,語言間的豐富變化更是精彩多元。兩岸使用語詞的差異所引發的趣事,也因為往來頻仍而時有所聞,譬如在路邊招攬計程車,大陸上習慣稱為「打的(音:ㄉㄧ)」,此「的」為廣東方言「的士」的簡化,而「的士」又是從英文「Taxi」音譯而來。又如台灣形容一個人的打扮或氣質為「風格」,北京則將此個人特性稱為「范兒」。不同的詞語形容的卻是同一件事,若是溝通出現問題,往往會鬧出笑話來。 閱讀更多關於兩岸每日一詞
希臘激情 智利籍的美國教授布魯諾,突然遭遇妻子的不告而別,決定踏上尋妻之途。他先是到紐約的女兒家打探消息,未料女兒不肯透露知情。 他決定前往妻子的故鄉瓜地馬拉,從家庭背景著手調查。途中不斷思索妻子出走的原因,憶及兩人結髮多年的過往,年輕的癡狂情熱已在婚姻生活中長期磨耗,導致自己的外遇與出軌。他懷疑或許妻子的隱忍終於到了盡頭,於是移情別戀,遠走高飛。然而妻子則由於身世之謎與無法溝通的婚姻,決定出外散心,釐清問題。 這一路尋妻的途中,布魯諾又陸續結識一名法國女子和一名義大利女子,協助他找尋妻子。一路上朝夕相處,三人間的微妙互動,曖昧拉扯。布魯諾藉著兩人回憶青春歲月,卻又想望妻子,最後一行人輾轉來到布魯諾與妻子的訂情之地,希臘克里特島,最終的答案將在此揭曉。 本書特色 男人的出軌往往是一時衝動,女人的外遇卻是一個結果。 面對突然不告而別的妻子,千思百索,他毅然決定踏上尋妻之途。 從美國到中南美洲,最後抵達兩人訂情之地的希臘克里特島,那裡是否就有結果? 男女間的長期論戰,性與愛究竟能否分離? 獲選中國21世紀年度最佳外語小說。 作者簡介 閱讀更多關於希臘激情
月照無眠 月照無眠 是生活的感知 是夢 是夜 是無眠者的孤獨 是微涼的季節 本書收錄彤雅立自二零零七至二零一一年的詩作共六十首,分為三輯──「月照無眠」、「食此在」、「她衰老的時序是冬眠」。關於季節、思念,與未完成的種種瞬間。 作者簡介: 彤雅立 居柏林,隱於市。 嗜讀書,研電影,事翻譯。 著有詩集《邊地微光》。 走,過去就是邊境了。blog.yam.com/sabin。 邊 地 微 光。tong-yali.blogspot.com。 閱讀更多關於月照無眠
聶魯達的情人 動盪不安的政局中,詩人聶魯達多年來的祕密,全寄於一位謎樣般的女子。 適逢兵荒馬亂的智利政變前夕,偵探卡耶塔諾臨危受命, 來回奔走於中南美各國,一切只為了幫詩人找尋那最後的答案.……。 西語暢銷作家,安布埃羅近年最成熟的作品。 一九七三年的智利冬天,來自古巴的卡耶塔諾在一場政商名流的派對上遇到晚年病痛纏身的聶魯達。智利詩人聶魯達的一生功成名就,從來不乏女人相伴,一路走來情史可謂轟轟烈烈,然而卻有個長年不斷困擾著他的缺憾:他想要尋找四○年代曾在墨西哥有過一段婚外情的有夫之婦碧雅翠絲。為此,他曾找過不少人調查,然而皆未果,直到碰上卡耶塔諾,他決定放手一搏,希望無憾而終。 卡耶塔諾接受委託,在線索不多的情況,神祕女子的身分卻百般多變。輾轉走遍中南美各國明查暗訪,遭遇外交政治上的爾虞我詐,以及各國的危急形勢,他真的能完成詩人最後的心願?這場旅程將開啟他作為名偵探的道路,也是一朵革命鮮血之花的綻放。作者安布埃羅以偵探小說手法,鋪展整個拉丁美洲大時代的動亂。透過神秘女子的行蹤,一窺整個時代背景之勢。 作者簡介 閱讀更多關於聶魯達的情人
劉國松──藝術的叛逆 叛逆的藝術(書+DVD) 中國水墨的新生與突破,現代水墨之父獨家技法大公開! 劉國松(1932年-),台灣畫家,祖籍山東青州,1949年隻身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遷移到台灣,進入師範大學美術系後,在東方美學薰陶,及西方藝術思潮與繪畫技法的激盪下,隨即發起創立「五月畫會」,倡導「中國畫現代化」掀起現代藝術運動,是現代水墨運動重要的推手,享有「水墨現代化之父」美譽,不僅在世界各地舉辦過上百次的展覽,更獲多項國際性大展及殊榮,藝術成就斐然。 儘管畢生致力於現代水墨創作,劉國松還是首次應邀,拍攝這跨越一甲子的藝術創作全記錄。影片中,劉國松詳細解釋如何用各種紙材入畫,他準備材料,在斗大的畫室開始工作,不僅不藏私,還準備把這一甲子功力都奉獻出來。為了呈現完整教學,從拓墨法、漬墨法、水拓法,到號稱劉國松專有的「抽筋削皮皴」,他不厭其煩,詳細解說。劉國松認為:「這些技法,只是技術。知道的人愈多,中國水墨的創作,就會有更多作品出現。我們要形成大流,才能和文人畫的巨大傳統抗衡」。 閱讀更多關於劉國松──藝術的叛逆 叛逆的藝術(書+DVD)
我的名字是光 *榮獲國際人道組織文學獎(Amnesty International’s Literary Prize) *曾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Premio Nacional de Literatura) *售出超過十五種語言版權,印行逾三十餘國 越接近臨盆的那天,妳明白自己的死期也越來越近…… 一個充滿勇氣的時代悲劇,阿根廷版的二二八事件 國際人道組織文學獎得主,橫掃國際大量好評之作 二十歲的露思(西語為光明之意)帶著丈夫與兒子到馬德里渡假,此外,她還有另個任務──那就是找到她的生父。 閱讀更多關於我的名字是光
看不見的江湖 2010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得主 《江上的母親》作者野夫,2012最新散文力作! 2009當代漢語貢獻獎∕2010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年度之書 2011獨立中文筆會自由寫作獎∕2012中國在場主義 散文新銳獎 2012獲荷蘭國家文學基金會邀請,擔任阿姆斯特丹駐市作家。 延續《江上的母親》「塵世」與「輓歌」大時代歷史下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故事,野夫最新作品《看不見的江湖》也由一篇篇散文組成,大抵分為兩大部分:上篇「驪歌」談的是大歷史下的家族與友人之無奈與心酸的個人故事,近似史記的「列傳」,讀完驚艷於作者用筆之精準卻不浮誇,娓娓道出一個個故事傳奇。除了讚嘆這些奇人異士,卻也為這些人們的命運扼腕浩歎,淚下青襟;下篇「塵海」則是向一個世代告別之書寫,不僅談故鄉故人故事,也記錄來到民國台灣之所見所聞。作者野夫歷經六四天安門事件,人生更迭,卻也讓其筆觸更加動人心弦。本書更邀請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及文化觀察者王康聯手作序推薦。 作者簡介 野夫 閱讀更多關於看不見的江湖
女鬥牛士的旅館 當女鬥牛士的斗篷掀起,整個時局為之動亂! 故事俐落如斗蓬揮舞,張力凝聚宛若刺劍, 一連串人物與事件,交織成動盪時局的大事 本書敘事時空集中於中美洲某小國總統大選前夕的一家豪華旅館,主要角色有為比賽在此下榻的日墨混血女鬥牛士蘇姬、帶著懷孕女友住宿的韓籍工廠老闆金旺、曾為游擊隊員的女侍奧菈、奉鐵血政治為圭臬的馬丁上校、以收養仲介案件聞名的女律師荷杜迪、跟妻子來收養嬰兒的詩人理查。 閱讀更多關於女鬥牛士的旅館
乘風而來‧隨浪而去 前筆名陳填的詩人陳武雄先生,於今年二月卸下農委會主委職務,並決定將他近年來公務經驗及人生感受的詩作,集結出版,同時譯成英文以便國際詩友參閱。陳填40多年來走過台灣319鄉鎮的鄉間小路,握過農漁民厚實結繭的手,為豐收雀躍為穀賤傷神;經歷過921地震及莫拉克颱風的救災與重建,痛心天地之無情,也遺憾人力之不逮;飛越五洲六洋,為加入WTO折衝樽俎,既高興突破國際貿易組織藩籬,又懸念開放市場台灣農業受到衝擊,這些刻骨銘心的衝撞與觸動,透過其文字不僅見證歷史也感動人心。 在他的詩情下,台灣農村的鮮活面貌重新呈現。那是有力的、活潑的、充滿生命力的農村。 這本詩集,將農村文化的質樸與美好,與全國分享。更令人感動的毋寧是陳武雄的表情,當他用國台語夾雜的音調,當場朗誦四句聯,這不僅呈現他對土地的熱愛,更呈現他對農民與農村的深情。 現在,退休後的陳武雄回歸為一個詩人,即將出版他的詩集,更特別的,還在於中英文對照,讓國外的朋友,也能透過他的詩,分享台灣的生命力。這也正是陳武雄獻給台灣最美的禮物。 本書特色 閱讀更多關於乘風而來‧隨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