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

日本哲學大叔教室外開講
培養科學思維的終極速成入門,登場!

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科技事物環繞,在面臨核能、氣候變遷、生態保育、基改食安等議題時,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具備科學素養,成了當代公民的迫切需求。然而,高深莫測的科學術語和論點,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進展,總是令人望之興嘆。不是科學家的一般人,平常並不從事科學活動,該怎麼恰當地判斷科學發展是否健全?又如何以公民的身分參與科技上的決策?

《「科學的思考」九堂課》提出令人豁然開朗的觀點:公民所需培養的科學素養,不在於掌握各個科學領域的大量知識,而是充分認識科學活動的整體樣貌,包括科學運作的方法、科學怎麼取得進展、科學這個行當有什麼特徵、科學家在困惑時怎麼下判斷,以及科學如何被納入政策。對於只是一般人的我們來說,這才是面對科學與技術議題時能真正派上用場的見識。

神與性:聖經究竟怎麼說

在聖經的大千世界中,「性」幾乎無處不在
隨著識途嚮導穿越時空,走訪一趟豐富深刻的性文化之旅

聖經學者麥可.庫根,以性/性別/情慾作為切入聖經世界的獨特視角,活用說故事的手法及慧黠犀利的文筆,引領現代讀者一窺那個似近又遠的異文化天地。他從挖掘隱藏在聖經經文中的性暗示,到剖開聖經世界裡的父權體制及意識型態,巧妙地展示豐富的聖經素材,讓各種關於通姦、亂倫、強暴、賣淫、同性情慾的敘事躍然紙上,不僅讓被歷史消音的女性角色娓娓述說幽微的生命經歷,令現代讀者重新凝視她們模糊的身影,也顛覆了後世對聖經性倫理的刻板印象與理所當然的價值投射。

想像與順服:新世紀基督教倫理的反思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與《安妮日記》作者安妮.法蘭克同年出生的杜樂蒂.左勒,於戰後德國修習神學,她在做神學的旅程中不停反思:「奧斯威辛之後,基督教神學如何能夠無動於衷?」《想像與順服》這部神學小品,可說是她神學生涯的重要起點,爾後她用三十年的歲月,不輟地思考、寫作、宣講及參與社會運動,來貫徹自己的終生提問。

左勒身上沈重背負著國族、宗教及性別等三重順服傳統,促使她寫下這部真摯反思基督信仰的作品。就此意義來說,《想像與順服》並非身在恬靜學院中的智性寫作,而是一位德國基督徒女性在現實的掙扎搏鬥中,從切身的哀痛、憤怒及恥辱出發,所寫下的深刻信仰告白,故也成為鼓舞同道切莫放棄信仰作為解放力量的珍貴禮物。

人行道

強力衝擊非虛構寫作及閱讀經驗的經典民族誌
深化珍.雅各的觀察洞見,翻轉破窗理論的判斷侷限

這是一部關於街頭謀生、自我復原、地下經濟、城市治理、正常/偏差、接納/排除的「人行道生存記」。書中的主角是一群在紐約第六大道周邊街區討生活、相濡以沫的底層黑人,包括銷售「黑人書」的流動書販、販賣回收雜誌的拾荒小販、無所不用其極的行乞者,以及在毒品和酒精中半夢半醒的無家者。被這群街頭黑人暱稱為「米契」的白人社會學家杜尼爾,用了六、七年的時間,逐步獲准走進他們的生命世界,與他們一起在人行道上卡位擺攤、一起承接用路人的各種目光、一起挑戰霸道的執法警察,一同經歷街頭的悲歡離合、一同感受活著的掙扎無奈、一同見證生命的不屈不撓。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獨立書店年度選書推薦
★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
★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

以人類學之眼、受苦共感之心,
走進底層工人的生命世界,記錄一段被遺忘的社會史。

「不讓妳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傷心人類學》
「我也完全不知道在『那裡』該『如何讓自己像個人類學家』。」——《泰利的街角》

這是一本關於跨國供應鏈肆虐、新自由主義浪潮席捲、港口男人勞動風雲、茶店女性作伴文化、生命陷落及底層困境的「傷心民族誌」。書中的主角包括被國家拋棄的碼頭裝卸工人、入不敷出的貨櫃車司機、慘澹營生的攤車小販、飽經風霜的茶店阿姨仔,以及失語無能的失格父親。若要凝視這些如深淵般的生命圖像,得讓目光回望島嶼過往半世紀的「發展」軌跡。

流亡日日:一段成為西藏人的旅程

★2015年讀冊生活11月選書
★2015年文化部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

【內容簡介】

流亡半世紀,落地不生根,一心渴求歸返在山那頭的家鄉
這是藏人的生命故事,也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喜馬拉雅山的那一邊,西藏就像一座大監獄。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是,不讓世人遺忘他們。」——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唯有我們真正的懷念、銘記和堅持,才有可能讓火焰中的犧牲者,在每一天回到我們中間。」——唯色

「流亡是一系列沒有名字、沒有脈絡的肖像照。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沒有解釋文字、無名無姓和啞口不語的。」——薩依德(Edward W. Said)

「不讓妳傷心的人類學,就不值得從事。」——貝哈(Ruth Behar)

「我討厭一切企圖挖掘並回返自身的事物,但我們都在這道路上。」——鄧湘漪

城市與設計

好設計打造好生活
好生活活出好城市


城市原本是製造業年代的產物,卻按照消費社會的形象徹底改造。富裕家庭之間相互競爭的消費支出,強化了風格與設計在各領域的重要地位。設計崛起形成一種專業,更在規模上急速成長,一方面反映了獨特的地理形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注意到,設計業大都落腳於與全球關鍵企業服務系統連結最緊密的城市。設計與城市血脈相連。

《城市與設計》即以社會科學的視角,凝視設計在當代城市的經濟與文化脈絡,探討設計與城市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本書首先追溯都市設計的知性根源,針對設計專業在塑造都市環境上的印記與效能,提出批判性的評價,檢視設計在當代城市之物質文化中的角色,並且具體剖析了當代城市中設計者、生產者和分配者之間的複雜關聯:例如,紐約的時裝和平面設計;倫敦的建築、時裝和出版業;米蘭的家具、工業設計、室內設計與時裝;巴黎的高級時裝等等,不一而足。

2006年是個關鍵年,地球上超過一半的人口落居於城市。城市為設計、設計服務,以及與設計相關之「情感」所繫的場景。相對的,設計也進化為行銷城市—當前台灣政治亮點—的起點。

城市與電影

城市電影,為那些認得自己的城市,以及城市對他們而言宛如遙遠夢想或夢魘的人,製造了幻想。電影重塑城市規劃者的希望,卻再造了城市居民對於現代都市的恐懼。分析城市電影可以回答都市研究的叩問嗎?城市電影提供了什麼樣的未來願景及過去意象?城市電影經歷了什麼變化?

《城市與電影》召喚都市理論和電影研究對話。第一篇依照歷史順序,分析三種重要的城市電影類型,每一種類型都與特定城市有關:威瑪共和的城市電影、洛杉磯的黑色電影,以及法國新浪潮(French New Wave)電影的巴黎意象。第二篇討論了都市研究的社會-歷史主題。首先是電影產業和個別城市的關係,接著是描繪飽受戰爭荼毒及分隔的城市,最後是都市科幻小說中,烏托邦和惡托邦的電影表現。最後一篇則是在全球化世界中,協商認同與地方的問題:從貧民窟與族裔聚居區,轉移到男女同性戀慾望的城市場景,最後以跨國電影實踐裡的全球城市再現作結。

城市和電影之間的連結是現代性。現代性解釋了城市電影通過全球化過程而產生的大變遷,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從國族電影的象徵,發展成為跨國電影實踐的優勢位址。本書允為電影研究、都市研究及文化研究學生與研究者的關鍵讀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