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自由之夏

本書榮獲1988年Gustavus Myers中心頒發美國非暴力議題最佳書籍獎

「每一天發生的每樣事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資訊不斷轟炸著我,經驗不斷轟炸著我……而我衰微的精神狀態幾乎要失控了。」

「你感覺自己將參與這歷史性一刻;在一區域中,整體生活模式裡很深刻的某項東西即將要轉變……你正在……創造……歷史。從某些方面來看是全然無私無我的,但(你)也同時發現了自我。」

「它讓我欣喜若狂……第一次這些片段碎塊嵌合在一塊……感覺像我自己……我認為透過它,我們不但成就了些事,也是實現我個人的救贖。」

社會科學哲學:邁向實用主義

派翠克.貝爾特在這部開創性的作品中,仔細分析社會科學哲學裡的重要觀點,精闢研究涂爾幹、韋伯、波普、批判實在論、批判理論及羅蒂新實用主義的學術成果。他的生動敘述將這些關鍵智識人物,放置在他們寫作的社會及政治脈絡裡,並且清楚呈現出他們的觀點如何能轉移到經驗研究中。《社會科學哲學》既是一本權威性的教科書,也是一份參與令人振奮的新研究議程的邀請。對於想清楚掌握各種社會科學哲學主要立場的學生,本書將非常有幫助。而對於贊同實用主義觀點(知識具有增進人類可能性的潛力)的研究者,本書也極具吸引力。

作者簡介

派翠克.貝爾特(Patrick Baert)

牛津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劍橋大學社會系資深講師。著作包括Time, Self and Social Being (1992)、Social Theory in the 20th Century (1998)、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owards Pragmatism (2005)、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2010,合著)。

海參戰役:從在地思考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

居住在先進國家、提倡地球環境保護論者,大多不從事生產活動,而是以消費者的身分在都市裡生活;同時,以保全生物多樣性為訴求的主張,則是基於數字化的科學根據。

然而,長久以來利用生物資源的人們,大多只擁有基於本身經驗的記憶,而不具備說明本身立場的正統科學方法。在這種不平等條件下,「為了全人類(或為了拯救地球的危機)使地方居民生活受限也是無可奈何」的邏輯就不由自主地橫行。

再者,地球環境主義成為與反恐行動及安全保障並列的國際政治課題,和後冷戰期的國際政治狀況並非毫無關連,出現超越科學的政治權力行使、對立也不足為奇。

因此,本書舉出中國「食文化」圈裡珍視了400年的「海參」,作為思考自然與人類、或全球共有財與地方社會關係的事例,藉此探討野生生物的利用與管理,並在談論保全海參資源的同時,站在保護文化多樣性的立場,對「在全球化時代,人要如何活得像自己」提出大哉問。

性別無敵好青春 (1)

今年年初馬偕醫院一名跨性別員工遭到違法解僱;日前「真愛聯盟」發起「反對教育部將同志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的聯署;參加「515國際家庭日義走」的同志遭到排擠和言語攻擊。這一連串的社會事件,都凸顯出台灣普遍存在的恐同歧視,性別人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落實性別教育更是刻不容緩。

雖然性別教育的相關書籍越來越多,但以青少年為主體的性 / 別經驗與性 / 別觀點依然缺乏。本書的集結,期待能幫助社會看見青少年多元性別主體,讓更多的青少年、教師與家長感同與感動,進一步理解多元性別青少年在家庭、校園、社會中的處境。

本書內容包括五大篇:「跨性別」、「多元豐富的性別氣質」、「性別與校園社團」、「青少年同志.生活」、「青少年同志.家庭」,各篇都由許多精彩的文章所組成。本書透過眾多青少年的眼、心、手,引領著我們瞭解多元性別、多樣化性別特質、複數的性、流動的情慾,原來是這樣活生生的經驗。

本書特色

性別無敵好青春 2

我們很年輕
我們有情慾
請看見我們的身體
請看見我們的主體
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自己來作主

※新世代的性別吶喊

青少年既非成人,也非兒童,在成人與兒童的二分思維中,青少年總是在成年人的主流思考與兒童保護中被夾殺,青少年的主體性往往被社會忽略。

社會對於青少年的身體,百般看管,尤其以「學生」身分加以束縛,要求學生穿上「制服」,不准談戀愛、不能做愛、不能談性、不能有同志傾向。

但既有事實並不會因為嚴厲的禁止而停止。

這是一本試圖從青少年角度思考校園性別問題的書,由高中及大學的性別社團成員共同書寫。書中呈現了青少年成長階段面臨的各種性別問題,包括如何面對情慾的出現、另一半的求愛、身體的需求;面對父母、師長只重視課業、不重視青少年身體需求的情況下,青少年應該怎麼辦?作者群並以自身經驗為例,說明如何面對及挑戰社會的壓迫,共同呼籲在解放青少年的身體同時,也要解放成人的腦袋。

本書特色

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本書分成三個主軸:「想像眷村」、「眷村生活的多樣性」以及「變遷中的家園」,再加上不可或缺的三篇附錄。

在第一部分「想像眷村」中,吳忻怡從「書寫文本」的角度討論眷村文學。「眷村文學」這個名詞曾零星出現在各別文章,但學術界與文學批評界卻缺乏較為統一的定義或內涵。吳忻怡嘗試從作者背景、文章意圖、文本脈絡等三個面向,一一檢視其定義為「眷村文學」的適切性。

莊雪屏則指出,眷村相關報導的比例,每到選舉往往大幅成長,記者用公式化的「類型化說故事」方法,蒐集新聞事件、評論並建構一個所欲達成的結構和內容,以深植在記者與編輯心中的劇本「建構」出所謂的「眷村意象」,使報導落入可以預測的刻板情節。於是,眷村新聞的操作方式也就愈益老調重彈,眷村「挺藍」、「老夫少妻」等刻版化印象,於焉產生。

另一方面,陳谷萍描述隨婚姻展開跨族群生活與建構生活網絡的女性,是如何從另一種角度建構眷村的集體記憶,從相異的生活背景到集體生活,日漸發展出一套屬於女人之間的溝通模式,透過女性的共通母職經驗與特殊經濟互助關係,使眷村婦女間的情誼得以超越原生的族群身分,並形塑眷村內特殊的人際網絡。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如何提出值得探究的好問題?

許多研究者都同意:「好研究來自好問題」,只要問對問題,研究就成功一半;許多知識領域的突破,往往也不是因為有了什麼新發現,而是有了新的提問方式。社會學迷人之處,也在於提出眾多耐人尋味的問題。

然而,「如何提出好問題」卻很少受到討論。在茫茫問題大海之中,你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什麼題目,可以讓你心甘情願為之投入二、三年甚至更久?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你要問得多深、挖掘到什麼程度?更棘手的是,決定研究問題之後,你要如何根據證據、理論與方法進一步發展問題?

這是一本解開「問題意識之謎」的書,作者以多年的研究及教學經驗,娓娓道出「好問題」的形成過程,以及「好研究」必須面對的種種挑戰。更特別的是,本書討論了許多人都曾經歷、但很少被認真看待的「研究焦慮」。

透過這本書,你將了解真實的研究是怎麼一回事;同時也將發現,在學術的旅途上,你並不孤單;你的煩惱與焦慮,其實有更正面的因應之道。

本書特色

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政府砸大錢辦活動、蓋蚊子館,民眾得到了什麼?
當增加人潮、錢潮變成文化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的文化會走向何方?
誰的文化?誰的記憶?誰的歷史?
誰在文化產業化中獲利?誰又被犧牲?

9篇台灣在地經驗,9種視野與觀點
文創發展狂潮下,最深刻的反省與批判

「文化」是發展的還魂丹?

近十餘年來,有個遍及全球、日漸興盛的趨勢,嘗試以各種「文化」之名,開啟城市與區域「再發展」或「再生」的新契機。

但文化不僅是商機或美學行銷手法,還有著多種詮釋可能,牽涉了社會群體的記憶、認同、意義和生活方式,以及因此引發的爭議。即使官方、業界和大眾都寄望文化是門好生意,期許文化產業的榮景,文化卻不是那麼容易被馴服,溫馴地成為地域發展的穩定驅動力。

本書通過對於台灣各地實際案例的分析,檢視橫跨於文化領導權、文化經濟、文化抗爭之間的文化治理場域,並且格外關注文化治理策略如何成為地域發展的重要推力,從而開啟了多方勢力角逐的空間政治。

華人族裔企業:全球與在地的視野

對海外華人研究或跨國企業發展有興趣的讀者,本書帶給您嶄新的方向!!

美、加、澳華人企業最新動態調查
全球化如何影響華人企業的發展?
華人企業又如何因應全球化,改變世界的經濟?

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興起所催生的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國際資本、技術、勞動力的跨國流動,這些變化對族裔企業產生了什麼影響?族裔企業因此萎縮?或蓬勃發展?

當擁有資金、技術與高學歷的新一波華人移民出現之後,華人企業的型態又有何改變?他們所從事的職業或所開發的創業模式與第一代移民有什麼不同?

本書集結傑出的跨國作者團隊,運用了各種研究方法,如民族誌研究、歷史分析、地理研究及統計分析等。對於全球化如何影響華人族裔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解。深入探討了以下主題:

城市與自然

城市裡沒有「自然」災害這回事,猶如沒有獨立於自然而存在的城市。——《城市與自然》,頁3

地理論著向來認為城市只是種社會現象,環境科學家則傾向忽略都市。因此,《城市與自然》旨在藉著檢視都市,重新連結科學與社會科學,批判忽視都市生命與生活環境基礎的主流學院論述,討論都市自然環境與都市本身如何受到社會影響。

本書環繞三項核心主題:1歷史脈絡中的都市環境;2都市-自然關係的議題;3(重新)調整都市-自然關係。

內容包括進階讀物和專題個案研究,論及孟加拉、巴黎、德里、羅馬、庫巴坦、泰國、洛杉磯、芝加哥、紐奧良和多倫多。作者試圖重新引介社會科學的視角,檢視都市自然、城市及城市的實質環境,對於環境研究、都市研究與規劃的學生和學者,本書可謂深具價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