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無敵好青春 (1) 今年年初馬偕醫院一名跨性別員工遭到違法解僱;日前「真愛聯盟」發起「反對教育部將同志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的聯署;參加「515國際家庭日義走」的同志遭到排擠和言語攻擊。這一連串的社會事件,都凸顯出台灣普遍存在的恐同歧視,性別人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落實性別教育更是刻不容緩。 雖然性別教育的相關書籍越來越多,但以青少年為主體的性 / 別經驗與性 / 別觀點依然缺乏。本書的集結,期待能幫助社會看見青少年多元性別主體,讓更多的青少年、教師與家長感同與感動,進一步理解多元性別青少年在家庭、校園、社會中的處境。 本書內容包括五大篇:「跨性別」、「多元豐富的性別氣質」、「性別與校園社團」、「青少年同志.生活」、「青少年同志.家庭」,各篇都由許多精彩的文章所組成。本書透過眾多青少年的眼、心、手,引領著我們瞭解多元性別、多樣化性別特質、複數的性、流動的情慾,原來是這樣活生生的經驗。 本書特色 閱讀更多關於性別無敵好青春 (1)
性別無敵好青春 2 我們很年輕 我們有情慾 請看見我們的身體 請看見我們的主體 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自己來作主 ※新世代的性別吶喊 青少年既非成人,也非兒童,在成人與兒童的二分思維中,青少年總是在成年人的主流思考與兒童保護中被夾殺,青少年的主體性往往被社會忽略。 社會對於青少年的身體,百般看管,尤其以「學生」身分加以束縛,要求學生穿上「制服」,不准談戀愛、不能做愛、不能談性、不能有同志傾向。 但既有事實並不會因為嚴厲的禁止而停止。 這是一本試圖從青少年角度思考校園性別問題的書,由高中及大學的性別社團成員共同書寫。書中呈現了青少年成長階段面臨的各種性別問題,包括如何面對情慾的出現、另一半的求愛、身體的需求;面對父母、師長只重視課業、不重視青少年身體需求的情況下,青少年應該怎麼辦?作者群並以自身經驗為例,說明如何面對及挑戰社會的壓迫,共同呼籲在解放青少年的身體同時,也要解放成人的腦袋。 本書特色 閱讀更多關於性別無敵好青春 2
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本書分成三個主軸:「想像眷村」、「眷村生活的多樣性」以及「變遷中的家園」,再加上不可或缺的三篇附錄。 在第一部分「想像眷村」中,吳忻怡從「書寫文本」的角度討論眷村文學。「眷村文學」這個名詞曾零星出現在各別文章,但學術界與文學批評界卻缺乏較為統一的定義或內涵。吳忻怡嘗試從作者背景、文章意圖、文本脈絡等三個面向,一一檢視其定義為「眷村文學」的適切性。 莊雪屏則指出,眷村相關報導的比例,每到選舉往往大幅成長,記者用公式化的「類型化說故事」方法,蒐集新聞事件、評論並建構一個所欲達成的結構和內容,以深植在記者與編輯心中的劇本「建構」出所謂的「眷村意象」,使報導落入可以預測的刻板情節。於是,眷村新聞的操作方式也就愈益老調重彈,眷村「挺藍」、「老夫少妻」等刻版化印象,於焉產生。 另一方面,陳谷萍描述隨婚姻展開跨族群生活與建構生活網絡的女性,是如何從另一種角度建構眷村的集體記憶,從相異的生活背景到集體生活,日漸發展出一套屬於女人之間的溝通模式,透過女性的共通母職經驗與特殊經濟互助關係,使眷村婦女間的情誼得以超越原生的族群身分,並形塑眷村內特殊的人際網絡。 閱讀更多關於扶桑花與家園想像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如何提出值得探究的好問題? 許多研究者都同意:「好研究來自好問題」,只要問對問題,研究就成功一半;許多知識領域的突破,往往也不是因為有了什麼新發現,而是有了新的提問方式。社會學迷人之處,也在於提出眾多耐人尋味的問題。 然而,「如何提出好問題」卻很少受到討論。在茫茫問題大海之中,你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什麼題目,可以讓你心甘情願為之投入二、三年甚至更久?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你要問得多深、挖掘到什麼程度?更棘手的是,決定研究問題之後,你要如何根據證據、理論與方法進一步發展問題? 這是一本解開「問題意識之謎」的書,作者以多年的研究及教學經驗,娓娓道出「好問題」的形成過程,以及「好研究」必須面對的種種挑戰。更特別的是,本書討論了許多人都曾經歷、但很少被認真看待的「研究焦慮」。 透過這本書,你將了解真實的研究是怎麼一回事;同時也將發現,在學術的旅途上,你並不孤單;你的煩惱與焦慮,其實有更正面的因應之道。 本書特色 閱讀更多關於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政府砸大錢辦活動、蓋蚊子館,民眾得到了什麼? 當增加人潮、錢潮變成文化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的文化會走向何方? 誰的文化?誰的記憶?誰的歷史? 誰在文化產業化中獲利?誰又被犧牲? 9篇台灣在地經驗,9種視野與觀點 文創發展狂潮下,最深刻的反省與批判 「文化」是發展的還魂丹? 近十餘年來,有個遍及全球、日漸興盛的趨勢,嘗試以各種「文化」之名,開啟城市與區域「再發展」或「再生」的新契機。 但文化不僅是商機或美學行銷手法,還有著多種詮釋可能,牽涉了社會群體的記憶、認同、意義和生活方式,以及因此引發的爭議。即使官方、業界和大眾都寄望文化是門好生意,期許文化產業的榮景,文化卻不是那麼容易被馴服,溫馴地成為地域發展的穩定驅動力。 本書通過對於台灣各地實際案例的分析,檢視橫跨於文化領導權、文化經濟、文化抗爭之間的文化治理場域,並且格外關注文化治理策略如何成為地域發展的重要推力,從而開啟了多方勢力角逐的空間政治。 閱讀更多關於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華人族裔企業:全球與在地的視野 對海外華人研究或跨國企業發展有興趣的讀者,本書帶給您嶄新的方向!! 美、加、澳華人企業最新動態調查 全球化如何影響華人企業的發展? 華人企業又如何因應全球化,改變世界的經濟? 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興起所催生的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國際資本、技術、勞動力的跨國流動,這些變化對族裔企業產生了什麼影響?族裔企業因此萎縮?或蓬勃發展? 當擁有資金、技術與高學歷的新一波華人移民出現之後,華人企業的型態又有何改變?他們所從事的職業或所開發的創業模式與第一代移民有什麼不同? 本書集結傑出的跨國作者團隊,運用了各種研究方法,如民族誌研究、歷史分析、地理研究及統計分析等。對於全球化如何影響華人族裔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解。深入探討了以下主題: 閱讀更多關於 華人族裔企業:全球與在地的視野
城市與自然 城市裡沒有「自然」災害這回事,猶如沒有獨立於自然而存在的城市。——《城市與自然》,頁3 地理論著向來認為城市只是種社會現象,環境科學家則傾向忽略都市。因此,《城市與自然》旨在藉著檢視都市,重新連結科學與社會科學,批判忽視都市生命與生活環境基礎的主流學院論述,討論都市自然環境與都市本身如何受到社會影響。 本書環繞三項核心主題:1歷史脈絡中的都市環境;2都市-自然關係的議題;3(重新)調整都市-自然關係。 內容包括進階讀物和專題個案研究,論及孟加拉、巴黎、德里、羅馬、庫巴坦、泰國、洛杉磯、芝加哥、紐奧良和多倫多。作者試圖重新引介社會科學的視角,檢視都市自然、城市及城市的實質環境,對於環境研究、都市研究與規劃的學生和學者,本書可謂深具價值。 閱讀更多關於城市與自然
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 SARS風暴席捲全台時,第一線的和平醫院醫護人員跨越封鎖線,大喊「我們不要等死!」、「我們不想感染SARS!」政府與媒體卻以「防疫脫逃視同抗命」、「醫護人員有救人的責任」等理由大加撻伐,究竟孰是孰非? 政策與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造成護理界人力短缺、低薪高壓長工時的糟糕環境?當我的親朋好友入院,能否得到適當的照護? 女人只要月經來就愛生氣?有週期性的情緒障礙?天生就是不理性的生物?當「經前症候群」、「更年期」、「骨質疏鬆症」成為大眾皆朗朗上口的醫學名詞,女人的身體成為醫學凝視與規訓的對象,一旦懷孕,更要焦慮自己是否會生出「唐寶寶」或「遲緩兒」,自我監控儼然成為應盡的義務。但你知道這些疾病定義與篩檢標準是如何訂出來的、有何潛在意圖嗎? 精神疾病被稱為21世紀的流行病,但「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疾患」、「精神分裂症」究竟是如何診斷的?「舉世皆然」的診斷標準真能適用於所有文化?除了吃藥與住進精神病院,我們是否有其他選擇? 護理工作與醫療技術並非完全中性客觀,時常受到政經社會變遷、性別、階級與權力等因素影響。不論你是醫護人員還是一般民眾,在生老病死的人生必經過程中,都會與此領域有所接觸。本書呈現出護理、醫療科技以及我們所身處的社會相互形塑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遵從各界專家與媒體的建議之前,你或許可以先翻開這本書。 閱讀更多關於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
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 回顧歐美STS發展史,愛丁堡學派曾經是重要且璀璨的一頁。三十年來,該學派人才輩出,諸如巴恩思(Barry Barnes)、布洛爾(David Bloor)、夏平(Steven Shapin)、麥肯其(Donald MacKenzie)、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等人,都是執學界牛耳的人物。而愛丁堡學派所揭櫫的科學知識社會學、強綱領、四大信條等,更為人所耳熟能詳。 《科技與社會》邀集華文STS社群之研究者,以愛丁堡學派的「社會建構論」為主軸,展開批判性的回顧與前瞻。全書共分兩部分:總論部分集中在理論的探討,包括了由宏觀角度闡析科學知識與社會因素之間的關係,以及從微觀視角來解析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等;專論部分則以具體的爭議研究為主,諸如微積分的「發明權」爭奪、標準化過程中的技術爭論、環境正義的論爭、中醫存廢論戰、翻譯工作的權力競逐等問題。這些文章呈現出的多元研究特徵,使讀者能一窺愛丁堡學派之堂奧。 本書特色 閱讀更多關於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
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 書寫是攸關生死存亡的科技,甚至可以說是在生理構成之外,人類演化的第二條路線。 《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是作者張君玫近年來思考的點滴匯聚。呈現作者身為翻譯者、思考者、研究者和書寫者的多重身份,並透過身體的感知,進行關於「後殖民」與「後人類」兩大問題意識持續不斷的鬥爭與書寫。本書分成五個章節,皆有獨立的主題與論述,但同時亦呈現特定的有機連結,進而構成更大的論述整體。 閱讀更多關於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文、翻譯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