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失序

《認識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系列是英國著名的高等推廣教育機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所籌劃一系列以新角度觀照當代全球化概念下城市的叢書。「開放大學」規劃的叢書向以策畫嚴謹、編寫活潑聞名,體察讀者需求,以充足多樣的經驗事例、圖表、活動和重要文章選讀,勾勒特定領域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議題,並能與日常生活體驗連結。

《認識城市》嘗試以新的角度觀照城市。為了充分地認識當代的城市,作者群主張運用地理學的想像理解城市是如何造就出來的,一方面要放在延展到城市以外的社會關係脈絡裡;另一方面,則要安置於城市內部社會關係的交錯中。這些論點的開展,將會顯示城市無法以單一地理及唯一歷史觀點來思考,因而也不會只有一種未來。相反地,城市的特徵在於開放性:向新的機會開放,也向新的人際互動開放。這套系列叢書將會逐漸揭露出,城市無可避免的開放性所呈顯的困難與弔詭之處,因為各種歷史與地理都在這裡交會重疊。那麼,很顯然地,如果大家要學會在這個逐漸都市化的世界裡生活,就必須了解這些議題。

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

《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Unsettling: Movement/Settlement)是《認識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系列叢書的第二冊。《認識城市》是英國著名的高等推廣教育機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所籌劃一系列以新角度觀照當代全球化概念下城市的叢書。「開放大學」規劃的叢書向以策畫嚴謹、編寫活潑聞名,體察讀者需求,以充足多樣的經驗事例、圖表、活動和重要文章選讀,勾勒特定領域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議題,並能與日常生活體驗連結。

《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是《認識城市》系列叢書的第二冊,衍生了第一冊《城市世界》(City Worlds)裡的若干洞見。本書強調城市是開放、流動、相互連結的地方。具體而言,城市之內與之間的連結,不僅是地圖上繪製的線條,不只是連接各地,或是拼組城市裡不同地區的表面關係。城市關係的運動、節奏、穩定和緊張,乃是刻意為之,一如突顯城市生活導源自鄰近性與並置的密集狀態。放在一起考量,它們的意圖是要讓城市擁有生命,讓城市有活力。

城市世界

《城市世界》(City Worlds)是《認識城市》(Understanding Cities)系列叢書的第一冊。《認識城市》是英國著名的高等推廣教育機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所籌劃一系列以新角度觀照當代全球化概念下城市的叢書。「開放大學」規劃的叢書向以策畫嚴謹、編寫活潑聞名,體察讀者需求,以充足多樣的經驗事例、圖表、活動和重要文章選讀,勾勒特定領域的重要概念和研究議題,並能與日常生活體驗連結。

《認識城市》嘗試以新的角度觀照城市。為了充分地認識當代的城市,作者群主張運用地理學的想像理解城市是如何造就出來的,一方面要放在延展到城市以外的社會關係脈絡裡;另一方面,則要安置於城市內部社會關係的交錯中。這些論點的開展,將會顯示城市無法以單一地理及唯一歷史觀點來思考,因而也不會只有一種未來。相反地,城市的特徵在於開放性:向新的機會開放,也向新的人際互動開放。這套系列叢書將會逐漸揭露出,城市無可避免的開放性所呈顯的困難與弔詭之處,因為各種歷史與地理都在這裡交會重疊。那麼,很顯然地,如果大家要學會在這個逐漸都市化的世界裡生活,就必須了解這些議題。

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

文學來自土地,毋須本土論者不斷喚醒臺灣文學的「鄉土」、「本土」與「臺灣」意識,應該就能在臺灣的土壤扎根、開出臺灣色澤的花朵。然臺灣文學本土化運動迄今尚在進行,其反映的是宰制臺灣文學發展的外來文化帝國主義,至今仍未放鬆對臺灣的文化殖民,本土論去殖民化的歷史使命,尚待努力完成。

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是不願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的「臺灣連翹」,因嚮往天空的廣闊、日頭的光明,跨出統治者的利剪所劃定的生長空間,自主伸展枝株所長出的動人姿影。

本書深入這些枝椏叛逆性滋長的土壤,探討本土論產生的歷史、社會基礎;接著檢視一再被修剪又一再歧出抽長的枝條,釐清戰前戰後本土論發軔、式微與再發展的歷史過程;最後,反覆參考這些傷痕累累的枝葉交錯出的優美構圖,為臺灣勾勒出獨立自主的發展遠景。

本書特色

本書為成大臺文所游勝冠老師舊作,原在前衛出版社出版,而今交由群學出版社重新排版,並設計精美書封,以全新風貌呈現讀者眼前,游老師並為此書的重新出發,有感而發地寫了一篇新版短序,故喜愛游老師作品的讀者千萬不能錯過這本游老師的經典舊作。

部落客宣言

本書獲得「國立編譯館98年度 獎勵人權教育、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出版品 佳作」

「言論自由是現代西方社會的基石之一,長久以來西方人已經把言論自由視為理所當然。人權、民主與個人自由表達的權利界定了西方人的模樣。所以我們幾乎很少停下來問:『言論自由真正的意義為何?言論自由是否真的存在?』本書就是要指出西方言論自由的實際情況和西方人所認定的言論自由理想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他們對自己有相當程度的誤解。」

「言論自由是一項需要人們長久奮鬥與犧牲生命來爭取的權利(當然,中國的抗爭還在持續)。東亞的學生比其他人都還了解言論自由的重要性與急迫性。諷刺的是,西方文明的理想掌握在東亞年輕人有力的手裡,遠比落在西方中年人顫抖的雙手還要安全。」──摘自《部落客宣言》中文版序

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

「媒介」(media)這個概念, 絕對不只是報紙、廣播、海報、雜誌、電話、電腦……等各種資訊設備的累加,而是將我們在社會經驗世界中的技術面和意義面同時媒合中介;透過技術與意義的中介,個別的媒體裝置與編制才成為可能,技術也才能與意義、論述、解釋等相接觸,而成為指向社會實踐的結構性場域。

現代的媒介知識,應該要站在一個既超越且含蓋新聞、廣電、電影、出版等各個領域的新視野,也可以這麼說,媒介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問各種媒體的特殊性和個別性,而是要問是哪種社會場域力學使個別媒體成為可能。

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滿溢著雜誌、電視、PC、大哥大等媒介的現代社會,這本書是希望能夠開啟一個思想起點,進而理解媒介的由來、作用,以及去探索變革的可能性。

本書特色

學貫中西、博縱古今,加上作者敘事詳盡流暢,讀這本書應該就像上這位老師的課,讓你不再打哈欠、流眼淚。

作者簡介

吉見俊哉(Shunya Yoshimi)

理論旅人之涂爾幹自殺論之霧裡學

從「四種脈絡」與「四本主義」閱讀涂爾幹的《自殺論》

涂爾幹的《自殺論》雖被譽為理論與方法的雙重經典,然而中文世界裡卻少有作品詳細介紹與評析《自殺論》。本書作者從涂爾幹的「生平脈絡」、「思想脈絡」、「寫作脈絡」和「出版脈絡」等四種脈絡出發,以獨特的四本主義(「文本」、「版本」、「譯本」、「所本(立論根據)」),重新詮釋這部經典。同時仔細考察涂爾幹的每個論點與論證,告訴讀者這部方法學的經典,在方法上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此書,不僅可以了解涂爾幹如何做研究,也可以知道後人如何評論《自殺論》,最後還可以看到本書作者如何在眾多評論中,殺出一條血路,提出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本書特色

◎「理論旅人」指的不僅是作者本身,而是像作者一樣對理論有興趣並且一直在追尋的人。

◎面對著前人已經論述到爛的涂爾幹《自殺論》,就好像在一團迷/謎霧中。

◎本書就是在迷霧中的學習心得,並且希望能將箇中的心得傳給後來的有心人。

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

餐桌上擺了一罐九百多元的高檔椰子油,冰冷的標籤說,原產地菲律賓,進口地卻是德國,也許它沒說的還有:罐子是保加利亞做的,標籤是台灣印的等等。全球化現象濃縮成一罐椰子油,出現在眼前,背後的故事卻仍然隱蔽著。真實與虛擬就這樣混種起來……。商品如此,文化更肆無忌憚地跨界了。

《消失的現代性》為全球化的文化研究提出一全新框架,它指出想像在今日世界的作用具有現實的社會力量:想像不但為身分認同提供了新的資源,也為民族—國家(某些人認為其時代行將終結)的替代方案創造了新的動能。阿帕度萊審視了當今全球化時代---其特色是大眾遷移與電子媒介的孿生力量---還為大眾消費模式、多元文化主義論爭與族群暴力提出了嶄新的觀點。他也思索影像---生活風格的、大眾文化的或自我代表的---如何透過媒體而流通國際,且經常以(在影像原作者眼中)驚奇和有創意的方式為人所挪用。

本書特色

討論全球化的經典之作,你一定不能錯過!

談論式民主

民主的漂泊與曙光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代議民主的興起,與爾後主權國家的蓬勃發展密不可分。但從後見之明來看,這段距離我們猶不遙遠的史實所顯露的,卻不盡然是民主勝利的光輝,更是它曲折的命運:就在我們成為民主價值之忠實信徒的這個時候,現代國家以工具理性作為標竿的政經體系與治理模式,竟已走到了一個自我失控的歷史瓶頸,從而使得民主的社會實踐變得十分困難。

本書企圖於此歷史逆境中,扭轉民主的頹勢。作者為了重建民主的理論基礎,從批判理論出發,並吸納漢娜鄂蘭與社群主義的相關論述,提出一個銜接當代溝通理性與古典政治概念的談論式民主模式。這種談論式民主既是扭轉工具理性與客觀主義之迷途的正確指引,也是化解政治困頓與民主危機的不二法門。凡是對於民主的前程懷有憧憬的讀者,將可在本書中親眼目睹實踐理性的曙光。

—摘編自本書曾國祥序〈民主的奧德賽〉

作者簡介

約翰.卓策克 John S. Dryzek

後事實追尋:兩個國家、四個十年、一位人類學家

智者面前有一頭真的大象,智者在大象面前蹲了下來。智者說:「這不是一隻大象。」過了一會兒,當大象轉身並開始笨重的移開,智者心中升起一股懷疑:是否有可能大象根本就沒有出現過?最後,當大象完全從智者的視線中消失,他往下看著大象遺留下來的足跡,很肯定的宣稱:「的確有一隻大象曾經在這裡出現過。」至少對我而言,人類學就是這樣:從大象留在我心裡的足跡,試圖去重構難以捉摸、相當虛無飄渺,而且至今已消失無影無蹤的大象。 ……

在如此不確定的追求下,在這樣不同的人群裡,在這麼分歧多樣的時代中,並沒有太多的確定或是封閉的感受,甚至連到底在追求什麼也不是很清楚。但這是一種度過人生的絕佳方式,時而引發興趣、時而令人沮喪,既有益處又充滿樂趣。—克利弗德.紀爾茲

紀爾茲的異想世界

紀爾茲,人類學一代宗師,如何回味自己精彩而豐富的學術人生?對於自己學門的徒子徒孫留下哪些忠告與建言?對於想一窺人類學奧秘的讀者又給予何種想像?《後事實追尋》這部迷人的作品,提供了回答上述問題的種種線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