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

取道日本.理解世界

教科書也是一本可以「閱讀」的作品。這本《都市的社會學》正是徹底依照這個基本、卻常被忘記的原則書寫。

本書不只是「都市社會學」次領域的教科書,而是以廣闊的視野與豐沛的情感,描寫社會正在形成的樣貌;努力指出社會學的各種理論發想或研究取徑,如何成為都市現場的有效武器。副標題「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則意圖表達社會不論面對多少困難與變化,總會在某個時空顯現某些「社會性的事物」——溫暖互助的人情、包容異己的寬容,與值得等待的共同體。

我們眼前熟悉的臺灣都市,文化上雖源自西方現代降臨,歷史上卻始於日本統治時期,都市計畫的推動與完成就是證明。因此,取道日本對西方現代的反思,相信也會對臺灣都市有更多層次的理解。

作者簡介

町村敬志(Takashi Machimura)

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

社會學大師高夫曼的寫作以公眾為對象,而不局限於學院人士。《精神病院》這本富含人性關懷的扛鼎之作,不僅蘊藏豐富的洞察力及深具啟發性的概念,更具體詮釋何謂「公共社會學」的力量——掀起全美去機構化的風潮,說服政府官僚們同意讓社區重新擁抱「精神病患」。《精神病院》出版迄今超過五十年,早已經跨出了社會學而進入其他各個領域,可說是歷久彌新。環視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各式各樣的全控機構不減反增,高夫曼的睿智揭露,將再次引領我們透視各種被遮蔽的隱藏世界。

本書由四篇論文組成。第一章〈論全控機構的特質〉,針對機構中的社會生活進行總體考察,大幅引用了兩個例子——精神病院和監獄。本章說明其餘章節將仔細發展的課題,也指出這些課題在整體討論中的位置。第二章〈精神病患的道德生涯〉,針對尚未成為被收容者的人,考察「機構化」對於他們所擁有的社會關係產生了哪些初步影響。第三章〈公共機構的地下生活〉,關注人們期待被收容者對一個銅牆鐵壁的「家」表現出什麼樣的依戀,也考察了被收容者透過什麼方式讓自己和這些期待保持某些距離。第四章〈醫療模式與精神收容〉,則回到機構人員身上,以精神病院為例,來考察醫療觀點在向被收容者呈現其處境時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簡介

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

顛覆建制的民族誌︰實踐為了常民的社會學

埋首於理論與資料中而焦頭爛額的你,是否還記得,做研究的初衷與意義是什麼?在工作現場面臨各種矛盾、焦慮與罪惡感的實務工作者,是否覺得現有知識無法解決你的問題?

「為了人們而書寫」的建制民族誌,結合知識與行動,以真實生活經驗作為提問起點,站在受壓迫者的立足點,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困惑、焦慮與痛苦。透過繪製權力地圖、揭露左右人們行動的建制力量,幫助人們理解並抵抗各種形式的壓迫,給你顛覆建制的武器,也讓你找回做研究的熱情與意義!

建制民族誌的理論與操作並不容易,本書的兩位作者運用豐富的教學與實務經驗,配合橫跨不同領域的實例,從研究者的定位、理論概念、問題意識的來源、資料蒐集、分析寫作以至實作,一步步帶領讀者理解如何進行研究,對建制民族誌的初學者來說是很好的入門書。

本書特色

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

顛覆建制的民族誌︰實踐為了常民的社會學

埋首於理論與資料中而焦頭爛額的你,是否還記得,做研究的初衷與意義是什麼?在工作現場面臨各種矛盾、焦慮與罪惡感的實務工作者,是否覺得現有知識無法解決你的問題?

「為了人們而書寫」的建制民族誌,結合知識與行動,以真實生活經驗作為提問起點,站在受壓迫者的立足點,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困惑、焦慮與痛苦。透過繪製權力地圖、揭露左右人們行動的建制力量,幫助人們理解並抵抗各種形式的壓迫,給你顛覆建制的武器,也讓你找回做研究的熱情與意義!

建制民族誌的理論與操作並不容易,本書的兩位作者運用豐富的教學與實務經驗,配合橫跨不同領域的實例,從研究者的定位、理論概念、問題意識的來源、資料蒐集、分析寫作以至實作,一步步帶領讀者理解如何進行研究,對建制民族誌的初學者來說是很好的入門書。

本書特色

好研究如何設計?用量化邏輯做質化研究

超越量化與質化之爭
尋找「好研究」的共同原理
近二十年來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經典 
哈佛三大重量級學者思辨結晶

哈佛、哥倫比亞、華盛頓、普林斯頓等大學「方法論課程」指定教材

在社會科學中,普遍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對立的方法論典範:量化研究和質化研究。儘管壁壘分明,但社會科學家一直希望為兩者尋找共通準則。這種嘗試從來沒有間斷,本書是諸多嘗試中,最具影響力的一部作品。

這本由哈佛大學三大學者合著的經典,反駁了質化學者對於量化研究的種種偏見,對質化研究諸多「不科學」之處提出犀利批評,並期盼質化學者運用量化分析的嚴整邏輯,讓研究變得「更科學」。

這種觀點在社會科學界引起極大震撼,激起方法論的大論戰,自出版二十多年來與之論辯的文章與專書不斷,至今對於捍衛質化方法的研究者來說,依然構成重大挑戰。

職業,病了嗎?待修補的職業健康保護機制

過勞死、職業病、職業傷害是台灣勞工難逃的宿命?
以高昂社會成本及沈痛代價為前提的「發展」,究竟有何意義?

過去為政者宣揚標榜的「經濟奇蹟」和當前主流媒體高度鼓吹的「經濟成長」,其實都是建立在勞動者的斑斑血淚與土地的哀鳴撕裂之上。以高昂社會成本及沈痛代價為前提的「發展」究竟有何意義?難道「發展」非得犧牲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才能成就?而誰又在發展過程中真正受益?這一連串的終極探問,是為了找回台灣失落已久的勞動尊嚴及人性價值。

《職業,病了嗎?》的出版標誌著一股由下而上的改變力量,特別是在資本家傲慢跋扈、政府失位無感、媒體傾頹失能的黑暗時代,更顯得珍貴而別具意義。作者群透過紮實的研究與訪談調查,抽絲剝繭地指出整體制度結構的問題所在;而歷史縱深的視野及跨國經驗的比較,則豐富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與想像力。本書除了為職災勞動者發聲、揭櫫社會正義的價值外,更提醒所有讀者——職業安全健康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唯有全面修補職業健康保護機制,人們從工作中獲得友誼、歸屬、尊嚴及成就感的日子,才會真正到來。

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

曾經極度反美的日本,二次大戰後為何如此親美?
美國文化如何悄悄住進日本的日常生活、滲透日本人的意識?

文化研究巨擘吉見俊哉對「美國主義」的深沉剖析

《去帝國》作者陳光興強力推薦

本書回顧日本近代的歷史,剖析「親美」與「反美」意識的變化,指出日本最終被貼上「親美」的標籤,不只出於表面上政治、經濟或軍事的因素,而是在深層的日常生活與心理層面,早已將美國內化卻不自知。

在台灣同樣也常不經意地聽見或提起:美國月娘卡圓、卡大粒;沒那個美國時間、吃那個美國仙丹。曾幾何時,美國代表又大又強、人生夢想,已不知不覺成為我們意識的一部分。強權的極致展現,不是窮兵黷武、耀武揚威,而是滲透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連結人們的欲望和情感。

韋伯學思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以韋伯生平為經、學術作品為緯,交織出波瀾壯闊的學術人生

韋伯的學術生涯起步於法律史與經濟史研究,並曾組織農業狀況大調查,30歲即取得教授職位。但後來卻飽受憂鬱症的煎熬且因而失去大學教職,大半生都安於私學者的角色。然而,他在病發間歇期間仍同時著手數個研究計畫,最終交出令人眩目驚心的豐碩成果。此外,在籌組德國社會學學會、力挺國會改革、批判種族歧視、反對軍事擴張等行動中,都能看見他的實踐身影。56歲便英年早逝的他,充分體現了生命的掙扎與奮進。

Fritz Ringer作為社會史與思想史學者,教授韋伯著作超過四十年,他以極大的熱情為年輕學子提供汲取韋伯知識遺產的路徑。《韋伯學思路》不僅讓韋伯和作品回到其時其地的脈絡中,也讓韋伯和作品向此時此地的我們說話。這樣的呈現令我們相信,韋伯不只是德國的、歐洲的、西方的。這位二十世紀最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想啟發與精神鼓舞。他對於官僚制和資本主義的反省批判、對「學術作為一種志業」的懇切倡議,將永遠迴盪在我們的閱讀中。

作者簡介

聲的資本主義:電話、RADIO、留聲機的社會史

「聲」的資本主義,或許說白點,
就是人們如何靠「賣聲」撈一筆。
而本書是由技術史的角度來談起。

人類對滿足聽覺與溝通的原始渴望,帶動了聲音保存、複製與傳播的技術發展,產生唱片、留聲機、電報、電話與無線電廣播等發明。

但這些聲音媒介及發明若想商品化與產業化,還得在社會上養成收聽的文化與消費的欲望,並且有人(或企業)將相關的技術發展轉變成商業獲利模式;此外,「國家」為了統治需求,加速將這些發明普及全國,才使聲音的市場真正發展,資本主義才算真的運轉。

本書以近乎說故事的手法,透過大眾的想像、資本的欲望、國家的策略,闡明「聲音」媒介的歷史性與社會性,重新理解人類的感覺世界與構成,或許對於我們理解未來網路雲端的聲音,也能開拓全新的視野。

華爾街之死

「華爾街之死」,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的已到窮途末路?

本書從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成因開始,一路追問︰華爾街的投資者是如何從理性投資、管理風險的穩健作風,轉變到後來出現了失去理性、玩弄風險的偏激人格?此外,作者也分析了華爾街的業務性質、投資模式與產業結構等面向,藉此向我們說明,過往以投資銀行帶領風騷的華爾街在幾經折騰之後,確實已然不復見往日風華。

作為一本親切的金融風暴入門書,本書在每章結尾皆為常見的問題一一解答:所謂的「泡沫」是什麼?衍生性金融商品為何如此受歡迎?美國政府為什要斥巨資拯救金融公司?

這是一場新自由主義帶來的失控金錢遊戲,而批判,從理解開始。

作者簡介

戴夫.堪薩斯(Dave Kansas)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