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高等教育崩壞是臺灣社會當前無可迴避的危機,在官僚化、商品化以及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等教育即將面臨全面崩解的命運。隨著官僚化治理機制的擴張,假教改之名的高教治理、扭曲的評鑑制度,迫使大學轉向追求學術聲望、排名的官僚體制,教師與學生淪為建制化學術生產線的底層勞工;技職升格、企業大學興起,放任大學展業經營、擴張校地;國家、財團、派系政治以及高等教育機構聯手開發教育地產經濟,危害生態環境、斲傷土地正義、擴大社會不平等;同時,擴張的高等教育碰上少子女化的人口斷崖,生源逐年下滑、財政赤字難以彌補、年金制度無法改革。

以上偏離教育精神的一切作為,終將造成大學倒閉、教授失業、學生失學、生產力斷層的全面衝擊。

本書解析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以及改革的可能性,並指出一條面對高教危機的集體行動之路。面對崩解的命運,臺灣社會必須形成一場新的公民運動,完成高等教育的轉型正義。

名人推薦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高教工會副理事長)

奢華美學:台灣當代文學生產

對解嚴後的台灣,一場奢侈的探索
對世紀末的文壇,一次華麗的回眸

  
重新理解九○年代文學及文化特質
  
九○年代,一個屬於閱讀的年代。
朱天心的耽溺呢喃,駱以軍的敘事迷宮,
舞鶴的在地撫想,李昂的情慾展演。
後設手法、感官堆砌、流行競逐、知識輯錄,
這群作家構築出一個眾聲喧嘩的文學場域,
而我們迷走其中,無法自拔。
  
九○年代,一個屬於閱讀的年代。
我們追蹤排行榜的暢銷小說,
崇拜眾所矚目的文學獎得主,
理論成為一種名牌,書評成為一種行銷。
步入金石堂和誠品,不再只是為了閱讀,
而是為了浸染一份秀異氛圍,並為其所俘虜。
我們都是「類精英」的忠實信徒。
  
曾幾何時,文化美學與資本市場勾結,
本土書寫更成為一場詭麗奇華的記憶工程。
文本概念先行,形式即為意義,
我們身陷「奢華」的繁複網絡,
在符號的世界裡被馴化,逐步邁入頹廢的世紀末。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人類社會中個人的自我認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密切的互動而建立。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加速了生活的步調,快速流動的日常生活無形中產生個人內在的矛盾,並造成片段化的人際關係與心理的焦慮不安。

為了重建人際關係、找到自我的認同與救贖,陸續出現了各種既無教主與教義、更欠缺正式儀式與組織之新形式的世俗性宗教。而此時宗教的主要關懷,轉向個人如何在社會中找到定位的問題,並為其日常生活提供意義的框架。

本書將由實際的個案研究,說明個人如何透過當代的宗教實踐建立人際關係,同時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個人化的宗教實踐豐富多樣,包括與神直接溝通而超越中介的層面,或是在既有宗教儀式中的某些活動,也可以是創新性的附屬活動,更可以是個人在傳統儀式、教義、與實踐的創新。這些滿足個體自我存在的認定都存在當代的日常生活之中,成為個人的救贖之道。

透視科技與社會的九道工法

九個重要案例,看透生活中切身的安全議題
九道思考工法,按部就班重奪回生活自主權

天氣預報細懸浮微粒超標,下班後小王戴上口罩走出公司,順路走到超市買一瓶牛奶回家,但哪一牌的牛奶才是安全的?喝豆漿吧,那麼非基因改造黃豆的標示在哪裡?出了超市買晚餐,前些日子烹調用油大廠連環爆出問題,現在外食真的安全嗎?回家之後,上網隨意留言開個玩笑也要小心,誰知道會不會被告?上床睡覺開冷氣,腦中閃過福島核電風波,響應節能省電吧,但不開冷氣,地球暖化成這樣,吹電風扇還是熱熱熱!……小王的一天就這樣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明天恐怕只是
今天的複製。

人權讀本:公民與政治權利篇

「回顧人權的發展,即是再現一段抵抗的歷史。」

台灣經過三十八年的戒嚴,以及國內長久以來獨特的政治變遷,回顧這段時期,制度侵害人權的現象未曾消失,為再現這段抵抗的歷史,不讓悲劇重演,本書收錄在地人權的論述結晶,記錄台灣人權實踐的軌跡與圖像。

【司法】
檢察官為了打擊犯罪而侵害人權、少年司法以管訓或保護之名行使人權的侵害、司法偵審無法充分反映人在現實中的多樣性而難以保障人權。「合法程序」卻剝奪個人基本權利,我們面對著法律是否還能稱之為法律的嚴肅課題。

【死刑】
死亡作為刑罰,是否合理?生命權作為人權是否可以成立?

【轉型正義】
恐怖統治的真正恐怖之處,不是統治手段的殘忍,而是人們的順從。

閱讀關於不正義的歷史記錄是為了瞭解迫害如何發生,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做出不同的選擇,不讓侵害人權的事件一再重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