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無論如何,終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獨立出版社掌櫃與瓦斯店的女兒

兩人以母親的語言開始對話:出版人笑談自己如何修理耍賴的兒子,作家還苦惱著女兒學不乖地爬上爬下。從孩子對生活與心態的轉變起頭,話題一路聯繫到《卡西》[1]的生成。

無論如何,終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獨立出版社掌櫃與瓦斯店的女兒

出版現場

【專題書摘】那個像王子麵一樣的名字到底是誰取的?

慘就慘在她爸爸越看越像王子麵上的卡通人物,捲髮、圓臉、鴨舌帽。特別是千禧年前後,大女兒升上國中,那是一個以為全世界都繞著自己轉的年紀,深怕同學知道自己的父親活像個卡通人物,再三告誡不准來學校接她

【專題書摘】那個像王子麵一樣的名字到底是誰取的?

出版現場

2021年6-7月書訊

用華文寫作的日本人池內佑介,深入採訪日本書店;從攝影史與荷蘭帆船探索台灣歷史;從日本漁業與黑道的盤根錯節到美國政府不敢說的黑牢日記;用漫畫談地方創生故事、從拉斯馮提爾解讀憂鬱、探索海底輪的奧秘;曹疏影的詩從香港寫到台灣;克魯蘇神話的恐怖篇章;在那個世界裡病毒感染大腦……

隨著疫情趨緩,生活逐漸恢復常軌,卻又與以前有那麼一點不同。這段時間裡,聯盟成員仍有許多精采作品問世,社會議題、人文歷史、小說、詩……獨立出版永遠不間斷,與你一起享受閱讀的美好!

2021年6-7月書訊

最新情報

人間條件——誠品R79 9-10月特展@出版糧行

需要甚麼條件,走這一回,才能不枉此生?需要甚麼條件,在人與人之間,才能安然處之?
 

9月與10月的15本選書,從《不安於世》開始,掀開鬱症者的無所適從又無處可逃、《誰吃了我的豌豆烤餅?》把做為一個異鄉人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填上色彩。《我們的最後進化》是以血淚與吶喊,紀錄著香港爭取《自由之方》的波瀾壯闊。再有《新舊聞》把古今勾聯,或許規律會浮現,我們能對人性能多瞭解一些。而《山神水魅》試以瑰美文字,讓你我洞見真摯人情等等,從個人慢慢放大,乃至種族、社會、政治、國家,無一不是問題、無一不需要條件。
身而為人的處世之道,你我仍在努力觀察。

人間條件——誠品R79 9-10月特展@出版糧行

最新情報

我們的最初是巧人之愛,然後呢? R79 7-8月特展

人類誕生在東非森林,我們的親戚黑猩猩現在還住那裏。
是距今約2百萬年前,有一小群人科動物(hominidés)大膽跨出祖先世居的熱帶森林,踏上了人類演化的遠大征途。他們住下來的地方都鄰近取水點,其中包括查德,以及從現今的衣索比亞一路延伸到辛巴威的東非大裂谷)。
他們成為巧人( Homo Habilis ),然後:

我們的最初是巧人之愛,然後呢? R79 7-8月特展

最新情報

香港現形記

1984不是過去,2046並非未來
美麗新香港已然誕生

我們繁榮穩定,只要不睜眼
我們和樂安全,只要不聽聞
我們自由自在,只要不出聲
  
我們仍有愛的權利,只要先真誠熱愛這個美麗的新香港

「獨」到的陪伴——很酷的漫畫、很酷的獨立出版

 Kan在今年(2021年)夏天,台灣肺炎疫情爆發又逐漸趨緩時,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商業漫畫《癔病童話Hysteria》。雖然此「癔」非彼「疫」,但在人們對身體更加關注的時候,從佛洛依德的Hysteria為主題出發來探尋身體、性、性別,以及情慾的漫畫,也算稍微呼應了現實狀況。 

    或是,其實身體與性,一直是人們的關注,甚至愈歡愉愈禁忌,Kan只是誠實地以漫畫的語言訴說魔女的子宮、天使的經血,以及魔女們的小男孩遇見了天使。

「獨」到的陪伴——很酷的漫畫、很酷的獨立出版

出版現場

失控的審判: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

★全美暢銷書
★「最深刻也最令人心痛的紀錄,描述在反恐戰爭中遭受牽連的無辜平民真實經歷。」──紐約時報書評
★解密美國最黑暗監獄──關塔那摩

在德國工作的穆罕莫杜.薩拉希,2001年某天出門後,就再也沒有回家。

因被懷疑與蓋達組織聯繫,經過不斷的移送、轉接,在毫無審判和起訴的程序之下,穆罕莫杜被送往美軍關塔那摩灣監獄。經歷了超過10年不間斷無人性的拷問、性虐待、強行注射藥品和宗教迫害等暴行。

遭囚禁3年後,在2005年夏秋時穆罕莫杜開始撰寫日記。經過兩次編輯,經美國政府思想審查後,劃上至少2500條黑槓才得以出版。書中紀錄著他被迫離家之前的生活、宛如人間蒸發一般被美國拘禁的日子外,更是對司法不公的血淚控訴。

此書內容已改編為電影《失控的審判》,於2021年在各大影院上映。

在情慾裡求生的苦與痛:拉斯.馮.提爾導演的「憂鬱三部曲」

【薩所羅蘭】策展:「憂鬱三部曲」

「憂鬱三部曲」:1. 撒旦的情與慾 (Antichrist)2. 驚悚末日 (Melancholia)3. 性愛成癮的女人 (Nymphomaniac)

不論你是否喜歡電影,是否看過這三部電影,這都不重要,我們會以有趣的方式來佈展它們;我們就是設定:「你不見得看過它們」來做準備的。

「佛洛伊德已死。」《撒旦的情與慾》女主角曾開精神分析的玩笑。這個玩笑太真實了,讓我們想喚醒佛洛伊德,回答謎題.......。

當我們談潛意識的情慾時,是什麼意思呢?說出來的性有多性呢?那麼電影演出來的情慾呢?它還是性嗎?它還隱身更撲朔的謎題?

我們談電影,不放映電影。薩所羅蘭邀請大家花一些些錢,來看我們創造不一樣的電影和精神分析的關係——不是用術語解剖或診斷電影人物,我們要在值得玩味的電影裡尋找出路,在臨床和非臨床之間,從診療室出發,走進電影世界,再走出來觀看臨床工作,替過渡空間創造出更多的想像。

與其說是「電影和精神分析」,或許說是「電影和臨床」更貼切。精神分析的論點,只是看事情的某種方式,這是我們的專業,但我們在此更要傳達的是,如何從電影學習看臨床,尤其是這三部以「憂鬱」為名的電影。

成巫之道:一個漢人巫師的天命追尋之路

本書是阿尼修行的精華總結,亦為前半生的自傳。

全文一共三十六萬字,分為上中下三卷,以第六章「薩滿」所佔篇幅最多。

本書並非一般的書籍,而是從海底輪開始一段逐步往上,將層層結構與限制,摧毀、粉碎、重整的旅程。因此,閱讀本書的讀者,在靈性上可能會有相當衝擊的淨化體驗。但同時,你也會在滌淨靈魂的同時,脫胎換骨。

從我21歲接觸修行以來,到26歲知道此生天命,靈魂前世記憶甦醒⋯⋯歷經十幾年後,我將這段「毫無保留將自己擲入修行的火焰中燃燒、全然去體驗」的靈修過程寫下,做出總結。

「我希望所有看到我的故事的人,都能走上自己的天命道路。」—阿尼。

“我在十年前做出一個非凡的決定,基於失戀背叛打擊所帶來的難忍痛苦,我決定要終止我跟對方中間的痛苦模式,業力。在那之後,基於我靈魂強大的發願,接下來十年的人生,我進入前所未有的進展。

我超越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了解此生的任務,生命藍圖。

我沒有走上那條自毀的,憤世嫉俗的路。我學習穿越黑暗與恐懼,甚至可以與之相處。

這十年透過身心靈的學習,靈修,與佛法的陶冶,我認識自己,包括我的天賦,人格特質,自我價值等等。即使過去我從未想過這些,但現在它們全都到來了,變得無比明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