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落焚田 那些從遺忘復返的,回來 尋找聲音 走向阿美族的神話孕生之地,留住人與萬物之間的親密交往 神話,是現世之下的伏流。 這兩年,吳俞萱在秀姑巒溪畔的阿美族部落學習吟唱、翻土、播種、釀酒、醃肉、採集野菜、編織頭飾、傳統的走喪習俗、點酒祭告神靈的儀式。每到野地拓荒,一定先升火。織羅部落的Oduy說:「要起火,要有煙,祖靈才會接到我們的訊息。用完除草機,還要放好,不能隨便丟在地上,不然以後它就不幫我們工作了。要尊敬我們的工具!」 為什麼阿美族相信所有事物的身上都有神性?阿美族的神話傳說在地景和族人身上留下什麼痕跡?阿美族此刻的生活又創造了什麼新的神話?帶著這些疑問,吳俞萱一邊閱讀阿美族的故事,一邊走訪阿美族的發祥地豐濱八里灣、發光的女孩遇見海神之子的知本溪出海口、族人唱錯禱詞而化為舞鶴台地上的兩根巨石、神鳥的六滴眼淚化成的太巴塱湧泉、鯨魚解救一名捕魚獵手從女人島回到的奇美、為了染黑牙齒而在部落遍植七里香的烏石鼻、清軍設下鴻門宴而大舉屠殺阿美族的大港口、馬躍比吼返回故鄉織羅部落創辦的一間「全阿美語」幼兒園…… 閱讀更多關於暮落焚田
地下黃昏 「《地下黃昏》不只是奠基於克蘇魯神話的本土創作,更結合了平行世界、錯列歷史、意識革命以及臺灣自身的議題,無疑是本土克蘇魯神話創作的里程碑。」—【中華科幻學會】常務理事.馬立軒 這是一本用克蘇魯元素包裝的創傷書寫。 創傷的心靈可能會渴望末日,然而,前提是這個末日意味著什麼。 《地下黃昏》並非廉價引發邪異的恐懼,更示範了克蘇魯元素與科幻題材如何直指人的內心。—【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劉定綱 從南極觸發的禁忌儀式,開啟了毀滅之途。 在時空岔路中落入邊緣的臺灣,成為呼喚舊日支配者的舞台。 不可名狀的恐懼已經成為此世的一部份。 虛假以致美,真實以致醜惡。 互相滲透的真實與虛假,邪神的眼在縫隙中窺視。 同理使我們更接近祂們…… Y’lloig ehye. 我的精神是完整的。 從末日想像中尋找苦痛的終點,創傷打開虛假與現實的縫隙,恐懼於焉誕生。 動身直面「祂們」,讓思緒與回憶啟動、對抗恐懼。 ★台灣長篇克蘇魯小說! ★不只是克蘇魯,更是創傷書寫的重新思索 閱讀更多關於地下黃昏
日。嚐 ▍內容簡介: ★東南亞小日子裡的美味盛宴 一些料理、一些故事、 一些因為食物悟出的小小道理 ★馬來西亞暢銷生活小品 繁體版 無論開心或傷心,只要走向廚房圍上圍裙, 為自己的情緒準備一頓豐盛的料理, 日子就會變得幸福起來。 ——謝瀟薇 美學、博物館工作者 | 斗達 容縣七號夢想家 | Kamo 前咖啡館老闆、藝術工作者 | Queen 閱讀更多關於日。嚐
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 藝術史學家約翰.泰格 透析攝影與權力體制的重量級奠基之作! 「一本重中之重的攝影理論文集。」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專文導讀 影言社【繹目書系】首發! 收錄全新中文版序文與後記! 是什麼讓攝影擁有召喚「真相」的特權?本書撼動了攝影作為「紀錄」型態的信仰──攝影從不引致真相,而是引致權力。 藝術史學家約翰.泰格(John Tagg)洞察攝影所潛藏的種種權力機制,以及隨之建立的意義生產與真相體系。他檢視「攝影史」的隱晦面,論辨自十九世紀以降,「攝影」如何在資本主義與政府職能的擴張下急速發展、如何形成綿密的社會監控與規訓,以及如何為支配階級所需的社會秩序提供服務。 “攝影史不具一體性。 這段歷史若隱若現地穿過各機構空間所構成的整個場域。” 閱讀更多關於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
沉水木樁 緊守著自己的靈魂邊界,平穩度日,默默地代謝那些疼痛與彷徨…… 你是能自在浮於水面的木、還是早已沉得無法求救? 小樁,一個人口不到五千人的偏遠小鎮,山清水秀,普普通通,宜於寡居。 戴已熙就生活在這裡,依靠寫作維生;作為一名作家,他將故事扯成膜,緊緊包裹自己,隔絕外界、隔絕所有將他視之為異端的目光。 一日,名為馮久的旅人孤身來到小樁鎮,他懷抱祕密,又急欲逃離過往,渴望一個新的歸處。 擁有著相異思緒的兩人於小樁邂逅,一同感受鎮民習以爲常的問安、筆直道路上的殘留足跡、一切預期外的巧合與偶然……生活的細枝微末,隨著悄悄更迭的季節在他們心中發芽,更帶領他們重新摸索彼此不欲言說的往昔—— 「如果說只有自己相信著的才是真實,那繼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是很好嗎?」 「我想我和你,人的生命,或許沒有很大的差異……」 關於小樁鎮,關於理解與接受,又關於我們與彼此的連結, 透過兩人的視角,分別講述在小樁所經歷的那段短暫而深刻的記憶。 新銳作家知磨第一部長篇小說 暢銷作家.晨羽 暖心推薦 閱讀更多關於沉水木樁
蜜蜂仍在那裡做著蜂蜜色的夢 有沒有一點光 像死去的星星 再遠的時光也不老 只要有一點黑 就可以讓你像死掉的星星 復活,在我心裡 一直閃亮 黑夜探光,光裡尋蜜 陳冠良全新詩集 77首陰鬱而燦爛的詩, 將那些愛的痛的苦的倦的都隨著蜂翅嗡嗡, 囈為蜜釀的甜美,沉溺,義無反顧。 名人推薦 詩人.攝影師陳冠良最新詩集 作家|陳曉唯 專文推薦 詩人|陳昭淵、劉曉頤 執手推薦 好評推薦 我欣賞陳冠良的青春無懼,如此果敢誠實地書寫他的愛情想望與傷害,情詩聲腔比上一本更加縱情熱烈。——詩人|劉曉頤 洗鍊且美麗的文字,像是將一把擦得很亮的短刀,直直插入日子,破口流出金色的汁液,是採集愛情的蜜語,也是封存痛苦的密語。 這些在困頓和渴望中凝固的詩,有著琥珀色的光澤,質地清澈且有重量,我還暈眩在被嗡嗡作響的意象螫咬後,痛快的過敏。——詩人|陳昭淵 閱讀更多關於蜜蜂仍在那裡做著蜂蜜色的夢
風格練習 Exercices de style 一段情節的九十九種變體,書寫風格的無盡練習 一本顛覆文學概念、窮盡作者創意、挑戰譯者極限、召喚讀者參與的奇書 雷蒙‧格諾輕鬆有趣的經典之作,周丹穎難以想像的翻譯工程,小子生氣蓬勃的設計編排 見證文學本是一場多人同樂的遊戲,就等你拿起書一同加入 文體模仿、迷因產生,數位時代目不暇給的創意挪借、複製、改編、插寫、改寫,在網路誕生之前,光以油墨印刷的紙張玩得起來嗎?就讓雷蒙‧格諾出版七十多年仍令人拍案叫絕的《風格練習》來示範一下! 《風格練習》以九十九種不同的方式書寫同一個主題,一樁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如同一段主題旋律的變奏,九十九則練習極盡創意想像之能事,連續閱讀下來將可能在讀者身上觸發前所未覺的靈感,釋放蠢蠢欲動的創作慾。也因此這不僅僅是一部「作者的作品」,更是一部「讀者的作品」:在所有愛好者心領神會的閱讀,進而加入練習的過程中,這部作品不但跨界衍生出插畫、漫畫、音樂、廣告、舞台劇等不同形式的練習,同時也成為了法語修辭及創意寫作的範本教材,更彷彿預見了網路時代生機蓬勃的書寫方式,多年來不斷被賦予新生命,堪稱歷久彌新的跨世紀文學經典。 閱讀更多關於風格練習 Exercices de style
薩德 薩德堪稱是人類史上最顛覆、最淫穢也最邪惡的作家。他的名字甚至化變成西方各國語言中用來指稱「虐待狂」(sadiste)的字彙。但為什麼至今作家、藝術家、學者或是一般讀者依然對薩德著迷?他的作品不論是作為思想研究課題,或是被視為文學瑰寶,都如此重要呢? 作者香塔勒·托瑪在羅蘭巴特的指導下開始薩德研究。這本書是脫胎於其論文的第二本薩德傳記。她的文筆在想法與邏輯外,亦展現情緒,行文中充實著逸聞趣事以及從薩德作品中擇出的補充段落,使得這本書多年來都在法國被視為發現薩德的最佳引導。 香塔勒·托瑪於2021年獲選為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成為法國最高文學榮譽殿堂的「不朽者」。 本書特色 ◆兩百多年來不斷挑戰藝術家、學者與讀者的道德界線,刺激他們的創作,史上最惡名昭彰的作家/哲學家薩德侯爵的傳記。 ◇本書多年來都在法國被視為發現薩德的最佳傳記。 ◆在法國大革命前後各個政權都要監禁處罰他,在獄中待了近30年依然堅持創作,史上最頑強,最顛覆也最原創的作家生平。 ◇法蘭西文學院院士香塔勒·托瑪作品選之三。 閱讀更多關於薩德
再見吾后 (第二版) ……我聽見王后長袍摩擦木地板的窸窣聲。我看見她那戴滿戒指的手將一道高門的兩扉維持在半開的狀態。我感受到她狂亂的呼吸。鏡廊開展在她眼前,起伏飄動,陰險地誘惑她,好像混水下面藏了個無底洞。 她再也無法行走了。因為獨自一人,她舉步維艱了。我心裡想:她的腳步跨不出去,她沒勇氣走路。在我迷惘的心緒中,王后已和癱子沒有兩樣,那衰老的黑博公爵,被遺棄在抬椅中的公爵。 我將雙眼闔上。 我為王后哭泣。我為他們流淚。 我的朋友說過:「大勢已去,一切完了。」他沒有錯。如今全盤皆輸,狂瀾無法力挽。 *** 本書是以王后朗讀官第一人稱自述的小說,讀者透過她愛戀的眼神,凝望凡爾賽玫瑰、法國最後的王后瑪麗·安托奈特,也目睹了巴士底監獄被攻陷之後的三天裡,凡爾賽宮裡的世局震盪及人間情仇。2002年費米娜文學獎(Prix Femina)及凡爾賽學院大獎得獎作品。 作者香塔勒·托瑪於2021年獲選為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française)院士,成為法國最高文學榮譽殿堂的「不朽者」。 本書特色 ◆2002年費米娜文學獎(Prix Femina)及凡爾賽學院大獎得獎小說。 閱讀更多關於再見吾后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