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藝術寫作:如何書寫藝術的簡明指南

《藝術寫作》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對於英語圈近四十年來的藝術學院學生來說,這本書很可能是學習生涯中第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寫作教科書。作為一本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對於今日的藝術系所學生、產業從業人員,甚至於藝術愛好者而言,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和益處?

在這個區域型媒體消失、小型與自媒體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時代,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當資訊氾濫,又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其實,讀與寫的兩造,都需要磨練自己在觀察、思考與用字上的能力,而其中許多方法、原則並不會因為時代而有所更動,甚至在過量訊息的虛擬世界中,一篇字斟句酌的好文,反而更顯珍貴。這也是本書在今日能持續發揮影響力的基礎。

Super Supermarket

台北書展大獎小說獎、金漫獎年度漫畫獎得主——Pam Pam Liu最新漫畫力作

「要是等他長大一切又恢復正常,我希望他有穿褲子的習慣呀!」
足不出戶、一切網購;逛超市、摸商品成為美夢。
二張客訴換來的超級超市體驗券,讓人原形畢露!
Pam Pam Liu的疫常新狂想,邀你一同釋放被壓抑的幹話與能量!

■ 那些我們將失去的平凡生活……
「即使已經知道味道如何,我還是要把那些整齊排列的洗髮乳,拿到鼻子旁,一瓶一瓶的聞,最後再把我早就知道要買的那一瓶放到購物籃中。」
疫後數年的新世界,足不出戶的新日常,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生活——出門社交、公園散步、超市購物——成了傳說般的詞彙,日積月累的各種慾望究竟該如何是好?

空虛島: Null Island

在遙遠的未來,離開地球的人類留下的機械們執行著復育生態的工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一具住在海灘上的機器人以數百年為藍圖,清除廢船、復育蝴蝶、養護林地,每天以小時為單位規劃著它的工作進度;但不論怎麼妥善計畫,卻始終追趕不上自然的變化。

突來的颱風把混合林沖成一片沼澤、放置不管的遺跡反而欣欣向榮、復育的蝴蝶隨著世代更迭演化成新的品種等等,任性妄為、緩慢失控、卻依然茂盛茁壯的工作環境,替它帶來的不是驚喜、卻是徬徨。

在更巨大的時間尺規下,每一個當下的追求會否顯得渺小?
是否真的有亙古不變的價值?
而那樣的事物存在在哪裡?

在這個過於空曠的時空下,這些疑問從一具本該義無反顧履行使命的機器人心底悄悄滋生,反映其身處在環境變動下所產生的徬徨無助。

對於目標的追求、對於追求的執著、對於執著的疑問、對於疑問的試探,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和徬徨,存在於今天、過去、或是遙遠到只剩下機械的未來。


作者介紹

楊朝皓Howard YANG

台灣人。動畫導演、編劇。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系研究所畢。

作品跨足動畫、動態設計、平面設計和圖文創作,喜歡思考苦澀的問題卻又熱衷鮮明的視覺語言。

身心靈大全集

★音樂人奇哥跨域創作「越廢越狂越舒壓的年度奇書」
★道德經與太極拳的啟發之作
★一本可以聽的漫畫書

當你在跑一場馬拉松,起先保持在領先群裡,半路肚子突然痛了起來,很想烙賽……你意識到這下子是贏不了了,但是還是很想跑完全程;此時的你,全身冒著冷汗,下意識地夾緊屁股,像隻初生的國王企鵝,彆扭的擺動著身體前進,身心靈都已經到達極限。

剎那之間,腦子一片真空,眼前所有人都不見了,彷彿掉進老子的虛無裡,難道這就是所謂的 nirvana 涅槃?等到一回神,終點恰恰就在眼前。這就是資深音樂人/漫畫家奇哥在創作「身心靈大全集」過程的寫照。

《身心靈大全集》是一本結合寓言式漫畫+音樂專輯的作品;是濃縮了奇哥多年來在音樂、圖像創作修羅道上流下的汗水、淚水而成的結晶。內容鬆鬆、廢廢、軟軟的,乍看乍聽之下一無是處,但宛如太極拳的發勁一般,能把人的感官震到九霄雲外……(好,是稍稍誇張了點!)

這還是一本「可以聽的漫畫書」。奇哥表示,在創作漫畫的過程中,腦子裡常會生出旋律為筆下的圖像自動配上音樂,因而「順水推舟」地也做了音樂專輯和漫畫「唱和」一下,讀者可另行在各大音樂平台購買數位專輯搭配聆聽!

暮落焚田

那些從遺忘復返的,回來
尋找聲音

走向阿美族的神話孕生之地,留住人與萬物之間的親密交往

神話,是現世之下的伏流。

這兩年,吳俞萱在秀姑巒溪畔的阿美族部落學習吟唱、翻土、播種、釀酒、醃肉、採集野菜、編織頭飾、傳統的走喪習俗、點酒祭告神靈的儀式。每到野地拓荒,一定先升火。織羅部落的Oduy說:「要起火,要有煙,祖靈才會接到我們的訊息。用完除草機,還要放好,不能隨便丟在地上,不然以後它就不幫我們工作了。要尊敬我們的工具!」

為什麼阿美族相信所有事物的身上都有神性?阿美族的神話傳說在地景和族人身上留下什麼痕跡?阿美族此刻的生活又創造了什麼新的神話?帶著這些疑問,吳俞萱一邊閱讀阿美族的故事,一邊走訪阿美族的發祥地豐濱八里灣、發光的女孩遇見海神之子的知本溪出海口、族人唱錯禱詞而化為舞鶴台地上的兩根巨石、神鳥的六滴眼淚化成的太巴塱湧泉、鯨魚解救一名捕魚獵手從女人島回到的奇美、為了染黑牙齒而在部落遍植七里香的烏石鼻、清軍設下鴻門宴而大舉屠殺阿美族的大港口、馬躍比吼返回故鄉織羅部落創辦的一間「全阿美語」幼兒園……

地下黃昏

「《地下黃昏》不只是奠基於克蘇魯神話的本土創作,更結合了平行世界、錯列歷史、意識革命以及臺灣自身的議題,無疑是本土克蘇魯神話創作的里程碑。」—【中華科幻學會】常務理事.馬立軒

這是一本用克蘇魯元素包裝的創傷書寫。
創傷的心靈可能會渴望末日,然而,前提是這個末日意味著什麼。
《地下黃昏》並非廉價引發邪異的恐懼,更示範了克蘇魯元素與科幻題材如何直指人的內心。—【奇異果文創】創意總監.劉定綱

從南極觸發的禁忌儀式,開啟了毀滅之途。
在時空岔路中落入邊緣的臺灣,成為呼喚舊日支配者的舞台。
不可名狀的恐懼已經成為此世的一部份。

虛假以致美,真實以致醜惡。
互相滲透的真實與虛假,邪神的眼在縫隙中窺視。

同理使我們更接近祂們……
Y’lloig ehye.
我的精神是完整的。

從末日想像中尋找苦痛的終點,創傷打開虛假與現實的縫隙,恐懼於焉誕生。
動身直面「祂們」,讓思緒與回憶啟動、對抗恐懼。

★台灣長篇克蘇魯小說!
★不只是克蘇魯,更是創傷書寫的重新思索

日。嚐

▍內容簡介:

東南亞小日子裡的美味盛宴

一些料理、一些故事、

一些因為食物悟出的小小道理

 

馬來西亞暢銷生活小品

繁體版

 

無論開心或傷心,只要走向廚房圍上圍裙,

為自己的情緒準備一頓豐盛的料理,

日子就會變得幸福起來。

——謝瀟薇

 

 

美學、博物館工作者 | 斗達

容縣七號夢想家 | Kamo

前咖啡館老闆、藝術工作者 | Queen

再現之重——論複數的攝影與歷史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

藝術史學家約翰.泰格

透析攝影與權力體制的重量級奠基之作!


「一本重中之重的攝影理論文集。」
──政大傳播學院教授郭力昕/專文導讀

影言社【繹目書系】首發!
收錄全新中文版序文與後記!


是什麼讓攝影擁有召喚「真相」的特權?本書撼動了攝影作為「紀錄」型態的信仰──攝影從不引致真相,而是引致權力。

藝術史學家約翰.泰格(John Tagg)洞察攝影所潛藏的種種權力機制,以及隨之建立的意義生產與真相體系。他檢視「攝影史」的隱晦面,論辨自十九世紀以降,「攝影」如何在資本主義與政府職能的擴張下急速發展、如何形成綿密的社會監控與規訓,以及如何為支配階級所需的社會秩序提供服務。


“攝影史不具一體性。
這段歷史若隱若現地穿過各機構空間所構成的整個場域。”

沉水木樁

緊守著自己的靈魂邊界,平穩度日,默默地代謝那些疼痛與彷徨……
你是能自在浮於水面的木、還是早已沉得無法求救?

 
小樁,一個人口不到五千人的偏遠小鎮,山清水秀,普普通通,宜於寡居。
 
戴已熙就生活在這裡,依靠寫作維生;作為一名作家,他將故事扯成膜,緊緊包裹自己,隔絕外界、隔絕所有將他視之為異端的目光。

一日,名為馮久的旅人孤身來到小樁鎮,他懷抱祕密,又急欲逃離過往,渴望一個新的歸處。
 
擁有著相異思緒的兩人於小樁邂逅,一同感受鎮民習以爲常的問安、筆直道路上的殘留足跡、一切預期外的巧合與偶然……生活的細枝微末,隨著悄悄更迭的季節在他們心中發芽,更帶領他們重新摸索彼此不欲言說的往昔——
 
「如果說只有自己相信著的才是真實,那繼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是很好嗎?」
「我想我和你,人的生命,或許沒有很大的差異……」
 
關於小樁鎮,關於理解與接受,又關於我們與彼此的連結,
透過兩人的視角,分別講述在小樁所經歷的那段短暫而深刻的記憶。
 
新銳作家知磨第一部長篇小說
暢銷作家.晨羽 暖心推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