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流行音樂病 燒一把野火:照亮音樂的路 熱愛音樂是癮、是癖、還是病? 從台灣流行樂的鋒頭浪尖,到最本土又最國際的大獎之巔 她在台灣音樂產業中走出了獨特的一條路! 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 公廣集團董事長 陳郁秀 金曲獎創作者、製作人 李子恆 電影導演 侯季然 金曲獎創作者、製作人 陳秀男 跨界王 黃子佼 知名美術設計大師 蕭青陽 (依筆畫排序) ——感心推薦 愛上了歌,註定無藥可救 因為活在流行歌裡的情懷,是永恆的! 「她的病,是一種貢獻,其病姿之好看,三、四十年來台灣流行音樂史上不作第二人想。」──李子恆 《我的流行音樂病》是資深唱片人熊儒賢的音樂筆記,從她任職於主流唱片公司到創立獨立廠牌,看台灣流行音樂的演變。 閱讀更多關於我的流行音樂病
冷的感覺 (修訂版) ★千呼萬喚再版重來 ★增錄四則寒鴉椎心札記 「你知道,冷的感覺很接近絕望嗎?」 有多絕望? 像是群蟻將甜點啃食殆盡,只留下一本詩集? 行走於太陽直射的日子裡,影子卻凍斃在原地? 明明方圓百里只剩下自己,卻仍然不敢呼吸? 或者,是那些更日常的小事 把鑰匙鎖在機車後座裡 想打卻始終打不出來的噴嚏 閱讀更多關於冷的感覺 (修訂版)
讀字公民書展,現正搭蓋中! 台北國際書展「公民書區」向來是愛書人打卡聖地,就在年假結束的隔天,原班人馬正在松菸二號倉庫施工,悄悄搭蓋起一間「讀字便利店」! 讀字公民書展,現正搭蓋中! 2022/02/07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讀字公民書展,現正搭蓋中!
文學裡沒有神 起始無明,終於地劫。 我們一無所知,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活在自己的劫數裡,寄望一個美好的結束。 沈眠淬鍊經年,窮究宇宙洪荒,探索文學極境,首部無題詩集。 於是神死了。宇宙 並不寂滅。 而剩下來的都是文學。 真正的詩 密布在空氣之中 且與神等重 你們是彼此的 是彼此的神 多年斟酌與編篡,六十首無題詩,五套符號系統,詩人以時光為絲線編織出的文學宇宙,首度呈現。 「文學是關於人自身的信仰,從體驗、情感與思索所累積下來的生命總和,是全力在尋找生命終極解答的藝術形式。唯我也心知肚明,實際上文學帶來的往往不是正確答案,而是更多的困惑、煩擾與痛苦,是更多的無所適從、茫然失措。 真理彷彿從來都不存在,一切都是誤解,或者說所有人都迷路在宇宙洪荒天地玄黃之中。即使如此,文學教給我的事依舊是一份難能可貴的信念,我們總是得要出發,總得要滿懷勇氣與希望地進擊,縱使永遠都得不到最終解答,但所有累積下來的東西,就是身為人類此時此地最好的答案。」──沈眠 閱讀更多關於文學裡沒有神
2022年2-3月書訊 虎年開春平安!送上第一波熱騰騰書訊! 2、3月新書包含讀不完的好故事、詩集和人文異國風景,許多作品更會在即將登場的「讀字便利店」中首次亮相,請千萬不要錯過~ 2022年2-3月書訊 2022/02/05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2022年2-3月書訊
荒蕪的島嶼中長出寂寥的城市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 卻在相遇之後 變成獨一無二的存在 ──〈碰撞〉 黃湣皓以流暢如歌的語言,訴說在情感中的傾斜和掙扎。詩句並置著對比與失衡,像深夜在房間的陽臺上乘著醉意呢喃,或隻身於舞臺上演獨角戲,在觀眾仰望與侷限光束下自白,使寂寥如塵埃般於空中漫溢。 我們生來都是寂寞的,當人生被時間不斷推進,就像從一個城市搬遷到另一個寂寞的城市,而我們只是冀望在這座荒蕪的島嶼中,尋求一個讓自己得以永久居留的地方。 黃湣皓用十五年的人生闖蕩,凝聚出這本詩集。偶爾踮著腳尖往外望,卻仍是一片荒涼。 如果竭力嘶吼的話,你能不能揮個手? 如果你也失眠的話,能不能一起打個呼? 作者簡介 黃湣皓 一九八七年生,桃園人,逢甲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碩士。 喜歡窩在奮死唱片聽獨立音樂,現任「右線樂團」主唱,曾發行EP《右線》。 從國中開始寫些似詩非詩的文字,《荒蕪的島嶼中長出寂寥的城市》為第一本出版的詩集。 閱讀更多關於荒蕪的島嶼中長出寂寥的城市
故事柑仔店2——被偷的父親 風雨飄搖中,巷弄盡頭的故事柑仔店,再度亮起昏黃的燈。 那些被偷的故事瓶去了哪裡?老老闆為什麼仍杳無音訊? 柑仔店的老闆、老闆娘、店小二、黑貓及剪溜,分頭前往臺灣各地張貼尋人啟事,向土地公、魔神父子,甚至災後倖存的礦工蒐羅線索,也帶回來許多新的短篇故事。 ☆ 每逢「大士爺祭」,為什麼總是賣傘小攤生意最好? ☆ 傳說蘭潭水庫裡住著一尾「魚精」,生氣了就會抓人做交替? ☆ 坊間流傳山區有「黃衣小飛俠」出沒,撞見他們怎麼辦? ☆ 「魔神仔」拐人上山,只是因為調皮惡作劇嗎? ☆ 出外住宿,進房間前,你會記得敲門嗎? 貨架上的故事瓶已經補貨齊全,歡迎愛聽故事的您再度光臨! ★隨書附贈一套四張插畫明信片:〈王船押煞〉、〈民雄大士爺祭〉、〈蘭潭魚精〉及〈故事柑仔店門口〉。 閱讀更多關於故事柑仔店2——被偷的父親
秋刀魚|Winter2021第34期 Hi 日本的朋友你們好嗎? 這是來自臺灣創作渴求者們的訊號。 從 2020 年後的 730 個日子裡,我們的雙眼思念著東京街頭人潮帶來流行文化的刺激、身體還停留在日本各地美術館帶來的衝擊,心跳則在日本藝術家們饒富創造力的表演型態中保持溫熱。這些接收創作最前線的一瞬,成為我們從創造力認識日本的理由,更是臺日間用點線 面串連起的自由之路。 日本創作的現在,持續往哪裡前進了呢? 2022 年的此刻,《秋刀魚》發送訊號給 5 位東京圈創作者,從「平面」線條插畫、「形體」人偶創作、「流動」Alive Painting、「潮流」塗鴉藝術與「未來」CG 影像等面向,從創作本質到社會觀察,紀錄「Japan create」的當下。 現在,即是未來。作為虛擬世界永遠無法取代的體驗,是親眼看見創作本質的時刻。期待我們跟隨著色彩光譜,繼續往前邁進。 ——— 來自臺日間 持續流動的創作思想電波 序 創作,重新讓人們自由 創作,反映了日常,也反映了當代人們的集體意識。這些不一定寫進藝術正史中的創作,是我認識日本的方式之一。插畫家、攝影師、文字工作者,現在聽起來足以成為「職業」的身份,對多年前臺灣而言相對陌生,但在日本以「創作本質」為出發的文化裡,任何表現手法都能成為一種「身份」。 閱讀更多關於秋刀魚|Winter2021第34期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文庫本) 我不是怕死。人都難逃一死。 我是為了那些終將失去的東西而心有不甘…… 「也許我們一直都太亂來,所以不配擁有這麼一個世界。」 英國小說家內佛.舒特令人心碎的末世經典,隆重登場!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扮演了重要角色,讓讀者感知核戰帶來的威脅。我們凝視著無底深淵,得以自邊緣退後一步。」——《衛報》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等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史學博士翁稷安、小說家陳育萱、詩人吳俞萱 專文導讀賞析。 ★特別收錄:音樂策展人dato 專書氣氛歌單。攝影師陳藝堂精選寫真。 ★延伸閱讀!Podcast節目《閱讀夏lala》、《逗點學校》單集討論。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核能武器在短短一個月摧毀了世界,北半球的生命死盡、歸於沉寂,而輻射塵正以死神的腳步慢慢飄向南方的澳洲。 閱讀更多關於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文庫本)
太陽雨 ★你的青春都被寫在這邊了★ ★如果念高中的時候有這本書就太讚啦!★ ★現在立刻馬上騎馬出發演出自己的公路電影吧!★ 《太陽雨》是黃樂恩的第一本隨筆。 87年次的她,誠實寫下自己在台北長大的點點滴滴,以及後來旅居北美,完成大學生涯的生活感悟。 全書由三個主題構成,〈降雨機率〉收錄她剛從青少年轉變成二十歲青年的心情,所理解與追求的的生活,以及從中觀察到的社會樣貌。〈衛星雲圖〉呈現她對都市樣貌的觀察及書寫。〈體感溫度〉則收錄了她最靠近心房的回憶,從友情、親情和人生哲學。 她寫出這個世代年輕女孩的長相及跨國地景,帶我們反思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 名人推薦 阿潑(作家) 李筱涵(作家) 閱讀更多關於太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