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專題書摘】「不要過來啊!……蔣公……」然後那人就沒聲音了。

《蔣公銅像的復仇》摘文

 

序幕

 

i

他提著消防斧,沿著路燈微弱的窄小街道,向中正公園走去。酒精讓他的步伐搖晃,讓他耳中充滿血液流動過快的噪音。在那些尖銳的嗡嗡聲、模糊的回音間,一段很久沒聽見的歌聲浮了上來。

 

總——統 蔣——公 您是人類的救——星 您是世界的偉——人

總——統 蔣——公 您是自由的燈——塔 您是民族的長城……

 

他很快就發覺那是自己唱起來的。沒想到在這時候,這首歌會這麼自動地、一字不差地從遙遠的記憶中跑出來。

 

他以前確實唱了太多次。很小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懂,就只是跟著全班、跟著全校一起大聲唱。過了很多年,等到開始覺得不對勁時,他已經沒辦法忘記這首歌怎麼唱了。

 

【專題書摘】「不要過來啊!……蔣公……」然後那人就沒聲音了。

出版現場

2021年9月書訊

九月的獨立出版聯盟,從專業到大眾面向,關注家庭、身體、心理、物質在殘破的社會中如何自處,找到真正的自由……

2021年9月書訊

最新情報

內心荒涼地帶起風了:關於「創傷與精神官能症」:精神分析對團體心理治療的想像

佛洛伊德早就關切群體心理學和「自我」(ego)的關係,加上義大利精神分析師斐羅(A. Ferro)等在「舞台理論」(field theory)添加比昂的論點,強調的是,同一個舞台上,個案內心世界出場的眾多角色,和治療師內在裡的眾多角色相互影響,構成了治療情境的豐富性。

在心身醫學科和一般精神科裡,除了現有的門診和住院之外,為了建構處理精神官能症的模式,我們開始有了精神分析對「團體治療」的想像;雖然生物學因素已經是目前精神醫學的強項,但距離能真正解決精神官能症問題,仍有一段長路。我們將以「創傷與精神官能症」為主軸,偏重強調其中的心理因子,「起風了」是方案的名稱,內容除了「團體心理治療」模式,也將會有教學、訓練和研究的功能;我們想要建構長期門診式的深度心理團體治療,不只以人際關係處理為焦點,更是往內在心智探索,如同現有的個別心理治療。

內心荒涼地帶起風了
精神分析對團體心理治療的想像

起風了六因子
配對/依賴/打帶跑/無力感/無助感/無望感

起風了七夢思
feeling/thinking/dreaming/linking/digesting/
playing/living

對無限的鄉愁

愛的尺度,就是毫無尺度去愛。
女巫詩人吳俞萱的閱讀札記,每一篇都是愛的追獵。

面對所愛,就是面對無限。
無法停止去細究愛人的深處,每一寸波動。

顧城、沙林傑、席勒、河瀨直美、貝克特、
小津安二郎、卡夫卡、孟若、安部公房、荷索、
五十嵐大介、莒哈絲、柯札克、大衛林區、荷塔慕勒……

給她生命的,她喚他們為愛人。

她是吳俞萱,從第一本詩集《交換愛人的肋骨》到最新的閱讀札記《對無限的鄉愁》,她無法停止去細究愛人的深處──那些繁複而神祕的心靈邏輯、語言難以駕馭的詩意狀態、深刻而幽微的美學形式,吳俞萱欲望一刀鑿開它們,住進裡邊。

《對無限的鄉愁》是以一種刺點分析的書寫方式來回應那些刺痛吳俞萱的愛人。追憶它們、為了深入它們而啟動的對話狀態,是她對無限的鄉愁。

學習如何當一個老公

本書獲得FSC認證標章

幾年前因為婚姻危機,跟老婆是做婚姻諮商,諮商師語重心長地說:台灣男人,通常結婚十幾年之後,都還在過著單身的生活啊!

台灣男人從來沒有好好上過一門課,怎樣成為一個丈夫?我們的榜樣是爸爸,但是爸爸是超級爛的榜樣,他哪有做過老公?他就只會做他自己!所以我成為這個死樣子。

學習如何當一個老公?超級困難的啊,明明有心做了但是依然動輒得咎,努力努力努力之後,又常常回到原點,真的是一輩子的功課呀。

2021年8月書訊

八月,聯盟出版的書與雜誌不約而同進行自我剖析與社會觀察,以詩、文字、圖像與理論……

2021年8月書訊

最新情報

你哪裡人?我歐陽倫

《你哪裡人?我歐陽倫》,乃是由作者、編輯、裝幀與設計、漫畫、印務,在製書的各個環節上,緊密地相互轉譯配合,形成一種近乎集體創作的狀態,共同傳達出本書的核心提問:演員的創作從何而來,又會往何處而去?形式上,它是本藝術家創作書;內容上,則是一次從表演出發,結合書籍形式的集體創作實驗。

推薦人
鍾欣凌 演員
姚愛甯 演員
陳頤華 秋刀魚雜誌總編
鍾昕翰 黑潮文化發行人
朱盈樺 北教大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歐陽倫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期間參與多部劇場演出及擔任導演工作。2012年演出首部電影作品《寶米恰恰》,近年年演出作品包括《搖滾樂殺人事件》;電視劇《人際關係事務所》、《妖怪人間》、《第三佈局塵沙惑》;舞台劇《新社員》、《藏身處》等。

繪者簡介

阿墟

台味藝文系創作宅,漫畫與插畫為主要創作領域。涉獵fandom廣泛,喜愛將觀賞各類影視與劇場作品的心得轉化為筆下的圖像。近年熱衷於將台灣信仰與生活文化題材融入創作之中。
 

除了瘟疫,還有人性在挑戰!:瘟疫|政治|精神分析

瘟疫下的處置不可能不涉及政治,尤其是公衛政策的手段,這就牽涉到個體的欲望和群體的生存之間的落差。這種落差是可以跨過去的裂縫,或是巨大的鴻溝呢?(蔡榮裕)
病毒的高度傳染性帶來的效應是,加劇人際關係的不可預測性與不穩定性,讓人們的心智狀態趨近於原初階段的邊緣個案。(李俊毅)
假消息與刻意散佈錯誤訊息的時代正式來臨。……意識形態的重點並不在事實與否,而是相信與否,並且合理化人性中的衝動、攻擊、破壞等暗黑元素的擴散……。(李俊毅)
要對診療室外,團體或社會傳達精神分析的觀點時,以團體或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它會產生什麼樣的阻抗?我們對於這些阻抗形式和內容的觀察想像,是否是精神分析運用時更重要的事呢?如何在異溫層裡仍有可以討論的可能性呢?(蔡榮裕)

作者簡介

許瑞琳:精神科醫師
王盈彬:王盈彬精神科診所
劉又銘:精神科醫師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
李俊毅: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彭奇章:若有光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蔡榮裕: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單瑜:精神科醫師


目錄

序|台灣疫情現在進行曲下的複雜心思  蔡榮裕

我的美術系少年

本書計二十七篇散文、六萬餘字。文采嶄新強大、沒有一篇示弱。搭配作者馬尼筆觸簡練之彩墨,為作者歷時三年、首次的短篇散文集結。

這本書,便是她一路把一張張畫撿拾回來的過程,曾經被砍伐的有多少,拼命冒出來的綻放亦有多少。

此書是所謂「台灣新移民」(雖然她不認同此身份) 對自我、家庭、社會的逆常書寫。她永遠在翻轉我們對「新移民」或是「馬華」的認知,永遠在挑戰框架。

全書六十餘圖穿插,那是窺見作者最真實、最誠懇的效果,亦是收藏作者「貓圖」最超值的機會!

《我的美術系少年》是馬尼尼為最精彩的全新散文繪本集。收錄了多篇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她奇葩、又醜又美的水墨畫。

睽違多年,馬尼尼為的書寫還是那樣頑強、有生命力、直擊人心,延續了她在第一本散文裡的「你沒有血了嗎?」到今天的「我生來沒有顏色。生來難以管教」、「我已經在日照不足的地方生存很久了。我活著不長大」。詩意濃烈,幾乎一篇散文就可拆為十首詩。

她是永遠的叛逆者,打破原有的生活、書寫、繪畫框架,她會帶你走上一條全新的創作形式。也如她在後記裡說的,她想「永遠當個邊緣者、業餘者」,這樣才可以永遠自由地創作。她還說過「這不是因為運氣好,而很可能是因為運氣差,才走在創作的路上」。

0.018秒:隱匿詩集

臺灣詩人隱匿的詩集。

根據《摩訶僧祇律》,一日一夜有30個「須臾」,1.2萬個「彈指」,24萬個「瞬間」,480萬個「剎那」,由此推知「一剎那」是0.018秒……每一首詩的生發就在那0.018秒之間,只是詩人困在有限的肉身和文字的迷障中,註定必須為了那一剎那,而服一輩子的勞役。

在那些偷來的時光之中,我成為現在的帝皇與詩的臣僕,而當這些詩作逐漸累積,我便開始為它們打造一個合適的容器:以極為笨拙的手法,耗費漫長的時間,反覆思索與修改,將這些詩作排列組合,調整版面與行距,甚至為〈這裡〉添加了另一首影子般的詩〈那裡〉,最後再加上插圖與封面,終至,成為一本詩集。
我想像著,我在刑期之間完成的這些書,即是我的墓碑,這該是多麼美。而我在意或說著迷的,從來不是歷史定位,而是寫詩的時刻,我在宇宙間的定位。


作者簡介

隱匿

寫詩、貓奴。
著有詩集:《自由肉體》、《怎麼可能》、《冤獄》、《足夠的理由》、《永無止境的現在》、《0.018秒》。
有河book玻璃詩集:《沒有時間足夠遠》、《兩次的河》。
散文集:《河貓》、《十年有河》 、《貓隱書店》。
法譯詩選集:《美的邊緣》。


序/隱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