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夜之島:夜市指南

《夜之島》是一款經營夜市為主軸的放置休閒遊戲,
由《恆樂町》製作團隊-魚拓遊戲歷時一年開發的溫馨獨立遊戲。
遊戲從台灣夜市出發,融入各地特色美食、娛樂設施,
讓玩家重溫夜市的美好。

《夜之島:夜市指南》本書是《夜之島》的全彩美術設定集
以全彩方式忠實收錄遊戲中的夜市、攤位、角色等資訊
並包含了真實存在的攤商等,喜愛《夜之島》的玩家千萬別錯過!


作者簡介

魚拓有限公司

魚拓是一種用墨汁拓印魚的藝術形式,用以紀念自己所捕獲的魚種與尺寸,這也就是遊戲對於人們的意義「遊樂並留下紀念」,魚拓所希望開發的遊戲目標都不只是短暫的愉悅,更期待的是藉由遊戲來傳達一些深刻的意涵。


目錄

世界觀
角色介紹
夜市介紹
攤位介紹
裝飾介紹
全icon介紹
宣傳圖素
遊戲內小遊戲
設計草圖

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

#當國中小課程規定要介紹臺灣文化資產、高中階段必須嘗試「探究與實作」的多元化教學,在校教師如何設計教案搭配實地場域進行教學?
 
#當父母帶著子女去到各種文化產業園區時,可不可以在打卡拍照、吃冰棒逛市集之外,加入一點有文化內涵的小遊戲?
 
#當導遊、解說員介紹各地古蹟遺址或是重要廟宇的宗教信仰時,除了單向講述歷史故事,能不能還有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親近文化資產,感受時間的力量,認識這塊土地上曾發生的故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策劃。
 
【這本書講什麼?】
→透過文化資產教育,讓自己學會更認識自己。

 
舉凡古蹟遺址、歷史建築、文化景觀……等相關場域,都具有厚實的文化與歷史的價值,從基隆的砲臺到恆春的古城,從八通關古道到阿里山鐵道,從馬祖戰地文化到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從安平古堡到卑南遺址,從糖廠、酒廠、林場到鹽場……,臺灣雖小,但遍布各式各樣展現土地與人民記憶的文化資產,皆散發無比魅力,吸引無數人前往。
 

白色的明天 White Future

COVID19將一切甩出軌道後,我們如何面對今天?
站在漫長改變的起點上,世界將走向哪一個明天?
**********
《熱帶季風》團隊再次出擊,金蝶獎設計廖韡操刀裝幀
**********
五篇「紀實漫畫」X 五種「世界就此不同」的瞬間
五篇「虛構漫畫」X 五種「世界可能如此」的預測
**********

▍白色的明天 A  新浪潮篇

2020,Covid-19疫情爆發,生命中許多原本標誌性的節點都消失了。我們不再乘車上班上學、不再出國旅行、不再參加婚喪禮慶...,束縛消失的同時,也失去了依歸,人們是如何渡過這些當下?

「新浪潮」是慢工文化基於真實的作品書系,《白色的明天A》跟隨新浪潮書系精神,企圖捕捉從2020年開始的那股不安和混沌,紀錄人們在面對這個世紀性變化時的迷惘與適應。

▍白色的明天 B  新世界篇

準點發車:日本鐵路為什麼是世界上最準確的?

對這一百年左右的日本社會而言,
列車依照時刻表準時在車站離到,是理所當然的日常。
因為和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一樣,是理所當然反覆重現的日常,
人們並不會去探問它的理由。

那一年到頭牢牢刻畫的準確節奏,是人所打造出來的。
但人們無法得見這過於巨大的系統的模樣。
人們只聽到眼前列車的聲音而已。

上面這段頗具詩意的文字,是《準點發車》作者三戸祐子特別寫給中文版讀者的話語,似乎道出了她探索日本鐵路超過三十年的心聲。

最初,三戸祐子是懷抱這樣的問題意識來探究鐵路:「日本鐵路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契機,又歷經哪些複雜的因果關係,最終才得以實現令世界各國吃驚的準時運行?」這不解的謎團,成了《準點發車》最初的發想。然而,回顧1996年秋天時的初步假設,她坦言:「那時的我,從更遙遠的地方看著鐵路。……那時還處於隨興設想的階段。」直到某天發生了一件意外小事,使得準時運行的問題變成了她自身的問題。

秋刀魚|Altumn2022第37期

70至80年代的日本,是一段令人著迷的黃金年代。
都會男女紙醉金迷的戀曲,唱出日本經濟起飛時的時髦生活,用一張張黑膠演繹夏日海灘風情,哼出「永遠在度假」感的搖擺音符,更封存了山下達郎、竹內瑪莉亞、大瀧詠一等歌手的神級地位。
隨著90年代近十年的沈睡,多虧千禧年後的音樂人以混音、翻唱等形式,再次挖掘這塊珍寶,透過上千萬點播率的串流平臺,重新定義了70、80年代的狂放與自由。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所謂的「City Pop」,就是就是永不退流行的復古潮流。
本期秋刀魚將跟著黑膠轉動「City Pop」的文化脈絡、細數「City Pop」如何在世界掀起風潮?更搜羅臺日音樂人對「City Pop」見解與私藏推薦,作為臺灣人第一本認識「City Pop」的入門特輯,邀請你跟著音符,搖擺進入City Pop世界裡的 A LONG VACATION !

庫存悲傷以後, ──專訪寒鴉《夜裡飛行》、《冷的感覺》

相貌斯文、談吐溫良的寒鴉,職業卻是與外貌形象反差不小的警察,他是如何走向這條路,又是為何親近詩歌,並以之傾訴生命的故事呢?

庫存悲傷以後, ──專訪寒鴉《夜裡飛行》、《冷的感覺》

出版現場

腳踩葡萄:遺落在時光裡的葡萄牙酒

繼《橘酒時代:反樸歸真的葡萄酒革命之路》後,作者賽門‧J‧沃爾夫與攝影師萊恩‧歐帕茲把焦點轉向葡萄牙酒鄉,推出另一力作《腳踩葡萄:被時光遺忘的葡萄牙酒》,本書娓娓道來釀酒師與農民的個人故事,結合動人圖像,探究葡萄牙酒的精髓。
 
葡萄牙可以說是舊世界中最被低估、也是最有潛力的產地。它保留了豐富的原生葡萄品種以及古老的釀造技術,隨著全球自然酒的興起,葡萄牙那些曾被視為過時的傳統風格,又再度被發掘。作者花費五年時間走訪葡萄牙重要產區,深究當地文化並爬梳其歷史脈絡,試圖揭開這個神秘、多元的葡萄酒國度。

◆葡萄牙酒這麼好,為什麼愛好葡萄酒的世界對它的理解卻少之又少?
這本書在各方面來說是我們的長篇回答。
透過記錄我們收集的故事、共享的經驗與這四年來支撐我們研究而喝掉的好酒,
我們希望能讓讀者看到謎團解開的種種過程。
作者|賽門‧J‧沃爾夫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社會理論大師布迪厄
繼《區分》、《藝術的法則》之後
最重要的「文化社會學」、「作品研究」經典

★書中附有42張馬內及同時期重要畫家的畫作彩圖,使讀者在鑑賞布迪厄的作品分析時,能夠圖文對照

「藝術是沒有理論的純粹實作。」──涂爾幹

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藝術圈正湧現一場寧靜革命。官方支持的學院派繪畫遭受各路新興派別挑戰,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在內。其中,馬內(Édouard Manet)在「落選者沙龍」展出〈草地上的午餐〉,更為這場藝術運動吹響了號角。自此,人們不再期望藝術要承載宗教或歷史等宏大敘事,而是能更追求技巧與形式。自此,世人對於「何謂繪畫」的觀念起了徹底的轉變。本書作者、知名社會學家布迪厄,將這種認知及實作上的變革,稱為「象徵革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