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塑膠/Love is Plastic 《愛是塑膠》是作者劉倩帆的第一本漫畫自選集,收錄她從2017年至2021年間的漫畫創作與插畫作品,內容涵蓋具惡趣味的獵奇吃人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探討愛情的抽象短篇〈愛是塑膠〉和〈Psyche〉、連結台南本土地景並以奇幻故事的敘事手法紀錄下的紀實漫畫〈生日願望〉,探討父權社會下的少女性啟蒙〈鳥地方〉⋯⋯等等,讀者可藉由此書,一窺作者在創作上的演變。本書也收錄了她在國際漫畫節中獲獎、入選的作品〈Mirror〉及〈躲貓貓〉(法文標題:Cache-cache)。 各界推薦 「他筆下的世界都像躺在颱風眼內,伸出一截腳到眼外--淡雅氤氳,但散發著晴天不會有的味道,而且遠處依稀可見被蹂躪的風景。」 ——Mangassick書店 「愛是塑膠,這本短篇漫畫選集卻不是。各種奇趣幻思在倩帆的漫畫筆觸下看似互不隸屬卻又隱隱形成一個氛圍獨特的共同宇宙,稍不留神你的思緒已遭擄獲。」 ——李取中(《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總編輯) 「倩帆的筆觸層次豐富且拙樸,她的故事能抓到生活與人性的吉光片羽,充滿哲理、詩意,緩慢堅定地闡述愛的本質。」 ——房瑞儀(波音漫畫誌共同創辦人/漫畫創作者) 閱讀更多關於愛是塑膠/Love is Plastic
沉淪誌/Sin(k)cere——十年有沉/別冊 ★「困難生活節」10年全紀錄,出土啦!!!★ ★一場延續十年,目前仍在持續的社會運動★ ★難以歸類,直面自我的袒露之書★ ★他們,根本是行動藝術家★ ★朱約信、黃大旺、東區德、陳零九,誠實推薦。★ ▍本書簡介 「困難生活節」始於2012年,是一個堅持了十年的社會運動。當時一群創作者有感於已舉辦四屆的「簡單生活節」過度商業化,而在活動場地華山文創園區周圍,辦起「困難生活節」,希望強調音樂創作的平等與自由,在眾人都追求Hi-Fi的年代,這群人則堅信著爛舞台的Low-Fi精神,認為「爛」不是一種品質的低劣,而是在表達創作沒有門檻,「舞台」不應該以各種名義、標準、規範進行排除性的篩選,只為了符合商業性的資本邏輯,在此脈絡下,「困難生活節」引用樂團濁水溪公社曾說過的話,提出了以下的宣言: 閱讀更多關於沉淪誌/Sin(k)cere——十年有沉/別冊
我所在的那 物質世界的真實——專訪張紹中 張紹中,2019年出版詩集《濁之蓮》,以之宣告自己再也不寫如同騙人玩意兒的詩,姿態悍然。同年10月,張紹中第二本書《在流放地》上市,她轉而寫必然是在場事實、如她自言的「我保證所寫的都是物質世界裡曾經發生的現實」的散文作品,並入圍了2020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而她是如何建構出這兩本書的主題與核心精神呢? 我所在的那 物質世界的真實——專訪張紹中 2022/12/13 出版現場 閱讀更多關於我所在的那 物質世界的真實——專訪張紹中
青春選讀!!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 當被俗世逼得走投無路, 不如先嘗嘗芥川流的善意、惡意與無能為力! 不裝可愛的文學導讀書,獻給青春學子, 也獻給想要重拾閱讀樂趣的成熟大人。 芥川與時代的對照,尋找你心底的龍之介 小說家陳育萱與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翁稷安的專文賞析導讀! 「長的和您一樣難看的漫畫」漫畫家——目前勉強的插畫藝術超個性呈現! 全年齡適讀的芥川傑作選, 一冊放口袋,面對難關,翻找芥川! 「活在這卑劣的俗世裡,除了為這卑劣心煩之外, 就連自己都不得不做出卑劣的言行,這是人們的不幸。」—〈戲作三昧〉 本書收錄短篇傑作〈羅生門〉、〈鼻子〉、〈芋粥〉和〈戲作三昧〉,陸續發表於一九一五至一九一七年,是青年芥川時期的文壇出道作。透過古典背景與角色的鋪陳,物語式情節布局,挖掘俗世裡的貧瘠人性,擁抱自己的懦弱與敏感,反覆驗算人生裡的善惡、得失、幸與不幸;如作品所言,「說穿了,就是想盡辦法要解決一個他無能為力的問題。」設法突破生活中的盲點,觀照現實,今日的你能否擺脫掙扎、處理矛盾?能否洗去命運的雜質,重拾自身的耀眼? 名人推薦 閱讀更多關於青春選讀!!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
【微醺閱讀沙龍X城市在閱讀】——「我們最好的夜晚」系列講座 轉眼2022年即將結束,2023年就在眼前。在這年節交接的時刻,獨立出版聯盟與Woolloomooloo+in out West將帶來四場系列講座,陣容堅強,切勿錯過! 【微醺閱讀沙龍X城市在閱讀】——「我們最好的夜晚」系列講座 2022/12/05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微醺閱讀沙龍X城市在閱讀】——「我們最好的夜晚」系列講座
羔羊為何沉默?菁英民主與新自由主義對社會和生活基礎的摧毀 民主是一場幻覺? 民主與自由這兩個充滿希望的詞彙,如今卻遭到扭曲與濫用,甚至侵害社會,完全違背了原有的概念與宗旨。在思想灌輸取代資訊提供的今日,我們該如何察覺真相? 過去數十年來,民主被嚴重掏空——民主被民主的幻覺取代、公共辯論被認知作戰與控制手段取代、成熟的公民被政治冷感的消費者取代。於此同時,選舉對於根本的政治問題已起不了任何作用。 對於真正重要的政治決策,有話語權的是政治與經濟團體,而他們不僅沒有民主合法性,也沒有民主問責義務。菁英掌權不僅對經濟、社會與心理具破壞性,更逐漸摧毀我們的社會與生活基礎。 本書所有章節都圍繞著用以削弱民主的策略以及民眾未能察覺蹊蹺的原因、討論新自由主義與菁英民主如何破壞今日的社會、揭穿思想灌輸系統與其歷史,並介紹心理學上各種影響大眾認知的方法。 「尤其是所謂的知識分子階級會產生接受到資訊的幻覺,可想而知,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被掌權者灌輸了不同的意識形態。這在今天與納粹時期並無二致,因為沉默與容忍都是鞏固權力意識形態的重要元素。」──萊納.毛斯費德 閱讀更多關於羔羊為何沉默?菁英民主與新自由主義對社會和生活基礎的摧毀
青雪踏踏:孩子們的日常詩想 生下孩子後,詩人成為了母親, 與孩子們共同體驗日常中的「詩」, 細數每個即興玩耍、創造詩與歌的片刻, 並回望自己一路以來的寫作之路。 「我總是偷偷記下孩子們口中的童言童語── 那些與詩相關的點點滴滴, 閃閃發光的語言互動瞬間, 不但激發我的創作,撫慰我的心靈, 更是我們深深影響彼此生命的證明。」 作者簡介 游書珣 台灣桃園人。成為母親之後,開始創作兒童文學,並陸續出版詩集《站起來是瀑布,躺下是魚兒冰塊》、《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首部詩集入圍金典獎,詩作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信誼文學獎、台北詩歌節數位影像詩獎。 閱讀更多關於青雪踏踏:孩子們的日常詩想
2073年的電子玩具 Console, 2073 「我,一意孤行,在科技裡尋求溫度。」 「一旦意識到對方只是遊戲程式,就好像失戀一樣⋯⋯」 #科幻 #電玩 #愛情 #冒險 ★日安焦慮最新科幻長篇漫畫★ ★同作者前作《世界邊緣之旅》已於法國發行★ 即使任務已經完成, J 還是每天回到電玩角色 Saya 的面前,重複同一段對話: 「喝喝看吧!這是加了牛奶的冰咖啡。」 「謝謝。」 「啊,你可以叫我 Saya!」 2073年,人類終於掌握了大腦做夢的機制,結合虛擬實境與夢境,跨世代的 DR(Dream Reality) 夢實境技術轟動一時。 2088年,J 在二手市集意外獲得一台早已被禁用的DR裝置,透過它回到過去的遊戲「末日圖書館」中,與喜歡的角色 Saya 碰面;在超越任何虛擬實境的真實體感下,Saya 的咖啡店顯得比真實的家要舒適多了。 閱讀更多關於2073年的電子玩具 Console, 2073
大腦不思議:圖說腦科學發展的神奇時刻 盡覽腦科學五百年來重大發展,一窺人類演化史上的終極奧祕 夏洛克.福爾摩斯說:「我就是一個腦,其他部分都只不過是腦的附屬品。」 從遠古時代大腦不受重視,推展到大腦其實定義了人類自己;詳述大腦具體運作機制的偶然發現,延伸而及抽象的記憶、感情產生的必然原理。──《大腦不思議》讓你真正認識自己! 透過刺激大腦局部,可以影響心靈、改變性格、喚回失語、壓制成癮、尋求創意,甚至重塑大腦,開啟許多老年疾病的挽救契機。──《大腦不思議》帶你思考醫學的未來! 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卻彷若未見,形同未聞;自己的手可能不是自己的手,鋸斷的腿竟感覺依然還在。自己的腦為什麼徹底欺騙了自己?──《大腦不思議》引你進入腦科學的殿堂! 《大腦不思議》爬梳數百年來腦科學的最重要發現,堪稱簡明版的腦科學教科書,可以說是腦科學史上重大進展全紀錄。 本書特色 書市罕見由臺灣的腦科學專家所執筆的腦科學介紹,文筆直白,閱讀無障礙。 以時間為線索,以諾貝爾獎等級的發現為切入點,堪稱簡明版腦科學教科書。 由神經科醫師親筆繪製多幅示意圖,圖像精彩而意象精準,豐富了閱讀樂趣。 專文推薦 閱讀更多關於大腦不思議:圖說腦科學發展的神奇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