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寺年刊VOL.01{Ra Poetry Annual 2023·JUL} 火寺年刊VOL.01 (2023·JUL出版) 收錄ISSUE 01-03期電子刊選集 (火、水、風主題)。 「輯壹:主題詩」囊括了每一期根據主題進行創作的攝影師作品,以及七十餘首以投稿為主的現代詩,作者遍及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華語詩人優質清新的作品,廣受好評。 「輯貳:專題書寫」同樣圍繞著每一期的主題,邀請詩人、作家們進行散文或雜文的書寫。包含探討翻譯、電影、音樂、表演藝術、民俗信仰、非文本詩、NFT等與詩相關且擴及到生活各個層面的雜文書寫,以及作者針對該主題天馬行空的發想與創作。 「輯參:駐版合作」邀請各界好手來到火寺,與現代詩進行一場跨域合作的共舞,包括微電影、Podcast、書法。第四期電子刊起,更有建築美學 × 現代詩、虛擬詩展等其他合作夥伴加入駐版的行列,讓火寺Ra Poetry 不只是一本詩刊,而更像是一座立體的火寺,邀請你走向它,探索現代詩的各種多元面貌。 作者簡介 火寺Ra Poetry 「火寺」,羅馬拼音zhi4,音同「誌」。Ra 為古埃及太陽神祇,象徵光明、溫暖、生長、創造。 閱讀更多關於火寺年刊VOL.01{Ra Poetry Annual 2023·JUL}
非死不可 「她們滿懷悲傷走來,史書上只記載下一道道乳溝。」 22世紀初期生活在外星的古典文學博士生申請前往地球,進行一場考古與論文發表之旅。當時的地球已因戰亂而充滿輻射,而她透過大數據資料庫中的監視器紀錄、社群網站檔案以及各種文獻資料,逐漸認識了她的研究對象。 「別山學」是研究20、21世紀之交的台灣古典詞學學者蔣別山的領域。蔣別山的死亡和悼念儀式被視作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因而引發眾多學者關注。在對蔣別山的生平不斷抽絲剝繭後,浮現出一位叫「英媛」的女子。 英媛是21世紀初到台灣學習的上海陸生,她與蔣別山的交往歷程使學界將其視為紅顏禍水。但她與蔣別山曲折刺激的往復紀錄使博士生的研究頓然轉向,追蹤起英媛在上海的中學生活、英媛和語文老師黃可,還有溫厚卻無法活下去的黃可身後的家國機器。 最後,英媛遠去非洲,成為普立茲獎反戰攝影師加爾古德之妻,卻在丈夫即將功成名就時離棄丈夫與文明,返祖成母狼,消失在遼夐的沙漠。 博士研究生的飛船終於降落在台灣。研討會前的導覽之旅中,她難以抵擋地陷入一個擁有美麗乳房的身體,但在研討會上訝然發現……自己,也終究是英媛的幽靈。 作者簡介 潘之韻 1996年生於魔都。 閱讀更多關於非死不可
永遠不再:臺灣威權體制下的壓迫與抵抗 讓受難者的身影被看見, 轉型社會必須學習的對話與反省! 一個民主政體如何針對先前威權政體對人權的侵犯行為,從事真相調查、賠償或追究,是成就轉型正義的重要政治工程。 如何透過制度設計與政策的規劃,在避免「太多的記憶或太多的遺忘之間」找到平衡點,以達致政治和解、確保惡行「永遠不再」(never again)的目標,更是一個民主轉型社會持續關注的課題。 因為深刻反省「不民主」的過去,將替獨裁政權壓制的過去與民主轉型的未來,提供一個積極的橋樑,使威權遺緒得以轉變為民主的資產,刻畫出民主的前景與未來。 本書包含黨國體制下的法律體系、社會控制、軍事審判、刑罰執行空間的演變、白色恐怖史蹟點、臺灣省工委會、「外省」軍人的白色恐怖、原住民族案件、馬祖的白色恐怖、臺灣獨立運動、民主化運動等主題。 作者簡介 何友倫 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現任職於司法院,規劃加強司法與社會對話相關工作。曾任國家人權博物館專案助理,承辦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主題展、臺灣國際人權影展、校園人權素養課程等。致力於人權與歷史教育,希望透過文字與影像轉化生硬的議題。 閱讀更多關於永遠不再:臺灣威權體制下的壓迫與抵抗
單身租隊友1+2 : 關於實踐夢想的那些事(超澎湃套書! 楊景翔演劇團叫座好戲《單身租隊友》系列劇本套書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吳瑾蓉大鳴大放之作! 詼諧帶淚,字字金句、寫實淋漓! 深入刻畫當代都會的生存面貌,直面愛情叢林中的現實生態 套書內含《單身租隊友》、《單身租隊友2》劇本書!還有驚喜滿滿的《室友留言板》! 「凱莉想要買房,志強想要結婚,丹丹想要賺大錢,大家都為了要有安全感而拼命努力,但我們耗盡力氣找的東西真的能滿足我們嗎?」——編劇 吳瑾蓉 大齡女子的婚育焦慮、陽剛職場上的同志困境、因為太窮被迫斜槓的女青年......;三位共租公寓的單身室友,在積極脫魯的過程中,陪伴彼此,面對人生的難題。 「爸,你有想過,你覺得很好,別人也會覺得很好,他為什麼要喜歡我?」 「你們有什麼男人在金星、女人在火星,一堆書可以參考,我們什麼都沒有。我不知道,我想像中的幸福,到底對不對?有人可以當同志幸福的Model嗎?」 閱讀更多關於單身租隊友1+2 : 關於實踐夢想的那些事(超澎湃套書!
《鮮卑:如我等將之譯為骨稜稜的瘦駑駘與遠迢迢的屈曲路/綠》套書 ★二○一七至二○二三,七年習作集結。【限量五百套流水編號作者親簽版】 ★「蔡琳森/姚秀山」雙面署名,各自攝取不同境相,兩本集冊分別演繹開散、收歛兩種面向。 ★系列作「渡鴉」以深瀨昌久攝影集《鴉》為對話對象,並陳中文與日譯版本,開發超越原文本的闡譯空間。 ★詩聲誌:詩人蔡琳森、譯者中山陽菜,中、日語朗讀〈鴉〉等三首;詩人郭霖臺語朗讀〈揀刺〉。 此套詩集兩冊,共輯錄三百餘篇詩、文習作。 【詩聲誌】鮮卑:如我等將之譯為骨稜稜的瘦駑駘與遠迢迢的屈曲路/朗讀:蔡琳森、中山陽菜 【詩聲誌】郭霖〈挑刺〉(選自《綠》) 閱讀更多關於《鮮卑:如我等將之譯為骨稜稜的瘦駑駘與遠迢迢的屈曲路/綠》套書
蝸牛起義 《蝸牛起義》收錄詩人十多年來以蝸牛的速度精雕細刻和發表在港臺、新馬和中國大陸報刊的詩作,也收錄了花踪文學獎的得獎詩作和入圍時報文學獎新詩組決選的詩作。著名詩人唐捐(劉正忠,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主任)和知名學者林建國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強力推薦,並撰寫了為本書詩作進行評析的序文。 這本詩集的多首詩皆溫潤可親,寫作形式多變,獨具設計感。詩集的上輯作品以情詩為主,卻不乏知性成分,大多關乎情愛與交友,以及愛情如何在網路時代被數碼化和空間化。下輯作品瞻望全球八方動態,對帝國風景、恐怖政治、氣候正義、新冠疫情、愛國主義、華人認同和種族歧視等議題提出犀利的觀察和反思。本書的多首詩作顯露作者鮮妍明媚的詩心,這次的出版標誌著詩人在壯盛時代對半生詩藝的總結。 作者簡介 翁弦尉 閱讀更多關於蝸牛起義
食時事:The food is good, the weather is nice,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 歡迎光臨藝術家俱樂部!✦ ✦ 首部去中心化、滾動式發展的藝術家書 ✦ ✦ 滾動路徑 ---> 北萊茵的西伐利亞邦美術館(Kunsthaus NRW) ---> 德國科隆臨時畫廊(Temporary Gallery Cologne) ---> 台北國際書展 ---> 台北國際藝術村 ---> 屏東小琉球 ---> 高雄文學館 ✦ 這是一本由近二十位不同背景的歐洲及台灣藝術家,在他們開設的俱樂部中,經跨國線上會議與線下面對面,使用去中心化的權力下放方式,討論關於歷史、媒體、美學及方法論,發展出一套框架,所留下的隨筆和想法。 書中涵蓋台灣與歐洲藝術家間的最新書信往來(LETTER EXCHANGE CLUB),橫跨阿爾巴尼亞、德國、奧地利、台灣的食材所啟發的異國食譜(COOKING AS A METHOD),及藝術家與天氣專家間的非典型互動(WEATHER FORECAST CLUB)。 在旅程路徑的終點,這本由藝術家製作的書,會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美術書?藝術家書?藝術書籍的定義是什麼呢? 這將留給您來決定。 閱讀更多關於食時事:The food is good, the weather is nice, what have you been up to?
慢漫生活:用更長的時間,完成想做的事 ★金鼎獎得主、《山教我的事》作者沈恩民 生活哲學圖文集★ 慢慢記錄 × 漫活日常 給生活多留些餘裕 身心平衡就是最佳步調 ★首刷限量附贈「漫步山徑」珍藏海報(36cm × 45cm),使用維納斯細紋紙 ❒在快速運轉的時代,把「慢」融入日常生活 找一件可以投入的事情 讓焦躁的心和緩平靜 使身體與心靈在快與慢之間達到和諧平衡 ❒放下對成就的渴望,察覺自己的內在 學習放下對於讚美的渴望 尋找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不要那麼在意眼前的成敗 把重點放回自己的內心 專注完成眼前能達成的小事 用更長的時間 完成想做的事 ❒充滿智慧的前進哲學 「盡情攤開不完美,是前進的過程」 「如果做不好也沒關係,那就可以放心繼續」 「順應環境而產生的歪七扭八也是一種前進的風格」 閱讀更多關於慢漫生活:用更長的時間,完成想做的事
性別、主體性、與重構生命世界 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政經條件下,不同性別、世代及年齡者,會如何重新去界定性、性別與性別認同?本書並非是要探究女性認同與不平等結構的問題,而是探討一般人在追求個人整全性自我的過程中,如何透過對性別實踐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中的改變,來摸索當代主體打造的計劃之可能性。 本書透過民族誌個案的分析,來詮釋不同世代的男性、女性,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區辨出不同意義的性、愛、與性別;並且說明他們如何透過各種性別實踐,在當代資本主義所形塑的生活世界中,找到安身處世的空間,並將變動不安、對立矛盾的情境,轉化為繼續重整生命的條件。 閱讀更多關於性別、主體性、與重構生命世界
從word檔到一本書|出版歷程展 一本書到底是如何從冷冰冰的word檔案,變成我們拿在手中閱讀的樣子?一個作家又要如何與出版社合作,才能夠把自己腦中的點子轉換成可以與眾人溝通、討論的作品?桃園市立圖書館與獨立出版聯盟合作「從word檔到一本書:出版歷程特展」,介紹一本書「從無到有」的歷程,你將發現每一本書都是得來不易的禮物。一個啟發知識,卻同時感性動人的展覽! 從word檔到一本書|出版歷程展 2023/09/25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從word檔到一本書|出版歷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