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花長出了骨頭

鄉愁是一杯茶,鄉愁只能是在無人的暗夜的一縷清香,將遠離喧囂世界的我們一點一點溶解。
鄉愁是茶,總在苦澀中帶著那麼一點甘甜;
鄉愁是茶,但卻不會愈沖而愈淡。
漂泊,因此有了思念;客居他鄉,而心總在故里。
故鄉的印象常與現況交疊,思鄉情懷,引起旅居異鄉遊子的共鳴。

人生的意義隱匿在一草的枯榮裡!無論你曾如何高傲地站在塵世,或是你曾自如地在繁華之上行走,都和一株草一樣,吸收同樣的陽光和雨水,百年之後,最終還是回歸泥土,仔細想想,人的一生不如一草,草有根,尚待明年,而人歸塵,就是塵了!

一生的故事,首章和末節都好寫,也都難寫,中間的故事又如何鋪陳?主角又會用什麼樣的姿勢飛翔?如何盡力經營生活?在天空更安靜的時候,在山林更沈默的片刻,我們可否從容?可否在從容中詩寫人生?

《花長出了骨頭》大多都是小詩,有人間煙火味的小詩,讓大家都讀得懂,讀得動心而聽到人間的聲音。很多詩都以白描的方式,把故鄉的一物一景都寫進詩裡,故而有了一些敘事意味顯得更真摯,感人的抒情就含在這安靜的描寫與敘述之中。鄉愁總在不經意中撥動讀者心弦!

一代妖后 (第二版):潑糞刊物裡的瑪麗.安托奈特

【網站標示:本書為限制級書刊,未滿18歲不得購買及閱覽】

原來,假新聞在社群媒體裡翻騰而害人性命,兩百多年前就有!

◇不分保王黨與革命黨,競相為她建構穢亂淫蕩的假新聞,以潑糞刊物瘋狂流傳。

◆本書以史料及人性刻劃為經緯,描述西方歷史最出名的王后瑪麗・安托奈特,如何在法國大革命前後遭到潑糞刊物的謀殺。

◇攻擊者的兩種深層心理:憎恨女性與仇視外國人。

◆法蘭西文學院院士香塔勒・托瑪作品選之一。

夾在過去與未來・未完成的詩──羅智成×沈眠對談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主辦的對談活動——「夾在過去與未來・未完成的詩」,由詩人陸穎魚主持,並邀請近年以故事雲系列大展身手的詩皇羅智成,以及《文學裡沒有神》作者沈眠對談。

夾在過去與未來・未完成的詩──羅智成×沈眠對談

出版現場

詩人手記

青年詩人謝旭昇直追里爾克、七等生
反小說、反詩的破格之作
當代華文創作中罕有的沉思式作品
阮慶岳、孫梓評、廖偉棠 驚喜推薦

《詩人手記》係以詩人為尋訪對象,在和詩人接觸之時,透過觀察和臆測所創作之文本。詩人作為一種在社會中沒有明確身分的身分,等同於潛藏於社會的各種角色之中,故《詩人手記》可謂「真實和虛擬的混合物」;同時,對詩人的語言的轉譯,使得此書作為「小說和詩歌的混合物」;再者,社會在摒棄詩人身分之際亦需要詩人作為其他社會身分之映襯,故此書亦為「社會之所需和社會之所不需的混合物」。《詩人手記》企圖打破文體的疆界,以「語言」和「結構」 以及引導讀者的「觀看的方式」,帶領讀者朝向文學的核心進行探索,窺探詩人亦是社會各種角色的生活,與此一探索的心理過程。 
全書採一二兩部雙線並進方式編輯,創造閱讀的全新體驗。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


作者簡介

謝旭昇

一九八七年冬日抵達。臺灣新竹人。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工人文學獎。詩刊《力量狗臉》編輯。著有詩集《長河》。

2023年2-3月書訊

生兒為人是何苦:出生在世的傷害

大衛・貝納塔◎游擊文化

出生在世永遠是嚴重的傷害
使人免受折磨的唯一方法,是自始就不要把人生下來

本書為反生育主義的經典著作。大多數人認為,誕生於此世或繁衍後代是件好事,或至少並非傷害;然而南非哲學家大衛・貝納塔挑戰了這樣的預設,他透過「痛苦與愉悅的不對稱性」、「生命品質並非好事減壞事」等論點證明,出生在世永遠是嚴重的傷害。貝納塔也據此主張人類不應生育,以免製造無謂的痛苦。在他看來,透過自然滅絕達到「零」人口,才是道德正確的做法。

2023年2-3月書訊

最新情報

伴:邢悅三行詩‧三

做個有伴的人,做個有絆的人
但願我是分明被討厭
也被暗自留戀的人

《伴》是邢悅創作的第三部三行詩集
收錄自2017年至今約一百個沉重又易於遺忘的瞬間
詩餘所及,演繹出十八篇日記式片斷
溫情淺唱,對照疫症帶來的各種恐懼

被台灣詩人好友兼出版社社長許赫稱為「字的上班族,詩的自由業」
邢悅是如何像練字一樣寫詩:

「在還未寫滿的白色宇宙
思考、練習、行走
向背有時的命運」
(三行詩‧298)

歡迎讀者隨身攜帶紙筆,預備一杯熱茶
細味茶杯裡若有共鳴的詩句

本書特色

☆精選十八篇三行詩故事
☆特別收錄:與「汴京茶寮」主理人(澳門首位「江戶千家」)茶人對談


作者簡介

邢悅

本名莫羲世,詩人、青年書法家。父親莫華基是澳門本土著名書法家。1982年生於澳門,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曾任中學語文教師。千禧年後開始寫詩,隨父親從事書法教學工作逾二十年。自2014年開始「三行詩」創作,已出版《日子過得空白一點也不錯》、《喜歡一切悄然降臨》兩部三行詩集等作品。

聽,說

曾經有個年代,情書是寫在紙上的。
曾經有個年代,歌是藏在錄音帶裡,照片是夾在相本裡。
曾經有個年代,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喜歡你,只有你像個局外人。

離開了那樣的年代,告別了活在曾經裡的點點滴滴,我們開始在LINE維繫感情。歌曲從硬硬的光碟簡化為數位,完全脫離了實體的束縛,歌手多得讓人頭暈。按下快門的瞬間不再小心翼翼。在這一群路人甲乙丙當中,我也只是其中之一,不會有誰特別記得我的。

但是,就像大多數的人一樣,這輩子,我只希望被某個人記住就夠了。

聽,說。
問,或不問,是聲音與訊息的出入口。
此次主題分為五輯:喜歡的事情、傷疤、習癖、掉落、位置。
在後疫情時代,此次作品作為各自能夠安放情緒所在:是生命累積,是吉光片羽,在記得與忘卻之間,尋找一條道路前往。


作者簡介

趙文豪

1986年的盛夏初生,艋舺人,發現傻瓜越多,世界越美。擔任曲全立導演《這世界需要傻瓜》、《傻瓜一直在路上》文字統籌。現為美力台灣3D協會理事長、大學助理教授。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創世紀詩獎等。期許持續分享,在美力台灣的路上,所獲得的滿滿感動。


目錄

聽,說

失眠是一種漸進式:衝突與妥協-鏘鏘AI圖像共創計畫

這是華人史上第一本與AI圖像共創的圖文輯

在歷年臺北數位藝術節前瞻性地策展過第二自然、超機體、再轉存等里程碑大展後,如今人類世界真正迎接到AI時代的來臨。

AI超乎預期的能力,甚至逼近了人類引以為豪的藝文與創作表現。本書的起心動念,是人類不該屈服於AI,而是正向思維地與AI進行共創。

這本書裡的所有作品,都是運用作者的詩句為輸入元素,然後讓AI依此生成畫作,這是作者和AI的對話成果。作者宛若是個賽博格,AI為其增能,在Metaverse中以作者的分身來作畫,並以此詮釋其詩句。

作者從AI繪畫熱潮一開始就加入實驗,先後試過Disco Diffusion, Midjournal, Stable Difussuion, DALL E, Mega.Space. 它們各有不同特性與優缺點,但其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俱皆以驚人的速度在進化。

日子伸出利爪我用隕石磨牙

我希望我們活到足以是人類
活到世界自己去證明
錯的是世界
而不是心靈的脆弱性
──〈一部分〉

顏嘉琪第三本詩集,收錄九十二首詩。

詩人以平實的語言,於廚房速寫,於冬夜烤一顆橙,於夏日沖一壺耶加雪菲,於密封的玻璃瓶裡發酵荔枝酒。前往空屋的路途上,走近街頭的露天理髮院,走入鐘錶師的宇宙,在日子的慣性裡齜牙咧嘴。

親愛的妳知道嗎
有個世界在妳之前
一再阻擋我們成為
妳的一部分
這個世界以血篩檢愛的成分
允許我們放棄自己
卻不允許我們是
平凡的人
──〈史前時期〉

詩人汲取性別、婚姻平權、撐香港等場景入詩,然有更多詩作關注老人、農業、自然與社會少數等議題,試圖從中勾勒、臨摹種種生活紋路,讓詩的鋪陳有如攝像鏡頭,記錄多面向的真實。

影子十分服貼
按下指紋,甘願隱身於
一紙合約
我們是僥倖縫回的
真正的新人
──〈新人〉

社會學出社會

批判思考+結構視野+同理心
溝通力+分析論證能力

拆解結構的高牆,潛入社會的脈絡,
出社會的社會學人,一磚一瓦帶來改變的契機!

「讀社會學有什麼用?」帶著這樣的疑問出發,運用社會學的專業訓練和獨特視野,放眼世界、遍地播種。

30位出社會的臺大社會系畢業生,30種「系出社會」的職涯故事。

這本書收錄了30篇社會系畢業生的職涯故事。這些故事正可以說明,社會學的訓練,如何培養工作領域所需要的關鍵能力。

本書由台大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國明主編、六位台大社會系的學生採訪撰文,他們利用兩年的時間,訪談數十位台大社會系系友(另外系友歐陽辰柔也貢獻一篇),談他們的工作,談出社會、入職場後,如何體認到社會學的用處。

收錄在本書的30位台大社會系系友,主要是大學部的畢業生,也有幾位是研究所畢業的,年齡多在四十歲以下。他們的工作分佈在各行各業,有政治、非營利組織,教育、媒體、企業、新創、諮商、影音和文化出版等等。系友們除了談「讀社會學有什麼用」之外,也談他們進入特定行業的機緣,以及工作的特性,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各行各業在做什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