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沒有名字的人:平埔原住民族青年生命故事紀實

【內容簡介】

故事從島嶼之南的屏東縣滿州鄉開始——
一個原漢混雜、族群界線曖昧難辨的平地原住民鄉。
五位平埔原住民青年從此踏上一段尋找被奪去的名字的旅程……。

這是一群被時代噤聲的族群,連名字都是統治政權所賜予的。從清領時期的「熟番」、日治時期的「熟蕃」、「平埔族」,到了國民政府時期,連名字最終都失去了,僅在歷史資料中留下簡短的「漢化殆盡」,一筆帶過族群數百年的興衰命運。似乎族群的賡續與亡佚,可以任由國家機器來裁奪,無須來龍去脈的交代,一切宛如不證自明。

然而,過去並不會憑空消失,平埔族群曾在島嶼的山林、平原馳騁,有著屬於他們的愛恨惡慾;現在依舊真實存在,即便不曾大聲說出自己已被污名的名字,但在島嶼的四方一隅,仍試圖唱著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傳頌著自己的名,即便是這麼的靜默無聲。

《海島一點點:東京╳廣島╳瀨戶內海 都來一點點》新書分享會

★ IG萬人追蹤 ★
【最溫暖療癒的圖文旅遊札記】
  
「寫在本子上的,都將是我想記得的事情了。」
  
點和線連成面的結構技 ╳ 透寫記憶的手繪技 🎨

《海島一點點:東京╳廣島╳瀨戶內海 都來一點點》新書分享會

最新情報

熱帶季風-亞洲紀實漫畫原稿展

「多元」是熱帶季風地區的特質,也是慢工的核心價值,透過邀請台灣、東南亞、中港澳地區和太平洋島嶼的創作者一同述說各自的故事,《熱帶季風》企圖為台灣在地理上重新定位,走出過去與我們緊密相連的漢文化或大和文化,尋找更多元的新連結。
 

熱帶季風-亞洲紀實漫畫原稿展

最新情報

東南亞攝影概論

  費時十年踏查研究,認識東南亞攝影文化與歷史的入門讀本!

  本書費時十年踏查研究,勾勒東南亞自殖民時期以來的攝影發展軌跡。

  書中包括十個國家——馬來西亞、印尼、汶萊、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與新加坡,以獨立章節呈現東南亞各地文化、社會、政治與攝影的歷史連結,並引介眾多在地攝影工作者與藝術家的影像實踐,拓展世界攝影史的亞洲視野。

  作者莊吳斌是影像研究者、策展人和藝術家,同時是攝影評論期刊《環亞攝影評論》的編輯委員,曾獲多項國際研究獎助並參與駐地研究計畫,長期關注東南亞的攝影實踐,以及攝影與民族主義和冷戰的關連。

  本書原英文版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出版社出版,現由影言社(VOP)發行中文版,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所亞洲文化研究課程博士許芳慈審訂。

 

時渦 第一集

  為了救回被秦始皇挾持的愛人,
  主角「市郎」踏上尋找長生不死術之旅,
  遭遇許多為了自己的七情六慾而追求永生的人們......

得獎紀錄

  本作品榮獲 第38屆イブニング漫畫賞 優秀賞

 

作者簡介    

NOBI璋


  本名 黃俊璋,臺灣新生代漫畫家,
  故事曲奇而饒富哲理,畫風亦獨具一格。

  《時渦》是NOBI璋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漫畫作品,
  《時渦》的原型於2018年三月獲得日本講談社第38屆イブニング漫畫賞優秀賞後,
  終於在2019年底前得以完成第一集,並出版成册。

  主要得獎經歷:
  ․日本講談社 第3屆MORNING國際漫畫賞 大賞
  ․日本講談社 第33屆 MANGA OPEN賞 編輯部賞
  ․日本講談社 第38屆イブニング漫畫賞 優秀賞
  ․日本京都國際漫畫賞 入圍
  ․臺灣 第4屆金漫獎 入圍

 

癌症好朋友

正做著我的白日夢的時候,媽媽打來了:
  「上次那個切片報告出來了,是乳癌二期,如果之後做化療,妳陪我好嗎?」
  「好喔,妳要去再跟我說。」
  我只有說了這些,因為我想立刻大哭。

  Pam Pam陷入恐慌,覺得沒有了一個ㄋㄟㄋㄟ和子宮,媽媽好像一塊一塊的消失…… 然而任性又G8的母親不把癌症當回事,好像老朋友來了一樣自在面對,到底誰比較不健康?

  「Q10. 你想自殺嗎?『這題幫我填非常想。』Pam Pam這樣告訴正在填寫健康調查表的媽媽。」

  仍像小Baby的Pam Pam努力想在這個時候証明自己才是那個值得被疼愛的孩子,然而她清了100回的輸血管,卻仍比不上從不出現的弟弟清的那一回。

  如同以往,他總是重覆同一句「那天不行我有事呀~」「幹!我就沒事?」

  焦慮、不甘、陷入回憶、恐懼未來,隱身在「超讚孝女床單」下的Pam Pam描繪疾病爆發出的往往不只是健康問題,更是家庭問題。
  
  「如果媽媽努力讓外婆開心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話…在不知不覺中我承接了媽媽的目標→ 證明自己的存在。」

藍色潮間帶

  在遙遠的未來,離開地球的人類留下的機械們執行著復育生態的工作。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而這是關於兩個無交集的機械之間,相遇與別離的微科幻漫畫。

  做為海口復育的機器人,我的工作內容不外乎養殖珊瑚、水筆仔插秧、監控候鳥遷徙等等。
  直到某一天在潮間帶,在負責的區域內發現了一隻擱淺的機械鯨魚,為我沉悶而反覆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一次意外。

本書特色

  兩個機器人意外闖入彼此本無交集的日常裡。他們閒聊、交換經驗、排遣寂寞,最後再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裡。

  好比我們在背包客旅行的時候遇見的人,氣味相投地相處了幾天,卻在某個早上匆匆道別,各自繼續旅程;
  又或是兩個疲憊的上班族在居酒屋同桌,各自傾吐一些生活上的壓力,卻在連名字都沒問清楚的情況下分道揚鑣。

  本書透過一次短暫的交集來表現背後更大的、生活的寂寞;這種寂寞存在於今天、過去、或是在遙遠到只剩下機械的未來。

一刀傳(三十週年紀念新裝完全版)

  九○臺北←→萬曆年間
  回到未來←→追殺前世


  漫畫魔術師──陳弘耀,經典科幻武俠傑作。

  創作三十週年紀念新裝完全版,首度收錄《一刀傳‧楔子》〈滅門〉及從未公開之「嬰兒版」序章,並完整輯錄原刊雜誌封面及人物彩圖。

  《一刀傳》是陳弘耀第二次連載的長篇漫畫,也是其在台灣最具知名度的作品,講述一個現代武俠迷陳一刀與明朝末年武林高手陳一刀時光交錯身分互換的故事。

  陳弘耀大約沒想過,三十年後的小說、影視作品會充斥著「穿越」題材。《一刀傳》是明朝末年版的陳一刀和一九九○年版的陳一刀交換時空背景,一個是大俠,一個是豎仔,一樣的外貌,兩樣的性格。陳弘耀以寫實風格處理穿越時空的離奇設定,分鏡、畫面的掌控能力成熟精緻,鋪陳雙線交錯的故事尤見功力。九○年的陳一刀是略懂武術皮毛的痞子,萬曆末年的陳一刀則是行俠仗義的武林高手,他們無端被拋擲到陌生的時代,試著以自己的方法存活下來。讀者一面為九○陳一刀深陷朝野惡勢力的圍勦而捏冷汗,一面為萬曆陳一刀困在現代文明社會而感到荒謬,兩邊皆是錯置,也因此拉出懸疑的張力,讓讀者好奇著後續情節走向。

我現在是狗‧老貓簡史【雙頭書】

本書寫的是一個事件。這種詩不會再來。這種沒有答案的事件也只會發生一次。

  領養狗、狗屎、狗味、狗走失、找狗、辯詞、難題、送狗、愧疚。

  然而在事件當中永遠穿插別的事件,同時擊落我的是母親來台北看病的事,隱藏在狗的難題裡。我隻身處理小孩、狗、媽媽,四十不到當時幾天內長出白髮。我陸續又有了其它的狗事、貓事、人事。從一隻手到另一隻手、一種顏色到另一種、一個結打開了又有了另一個結,我身上的窗戶都變大了。

  大部份的書寫是在事件發生當下,插畫則都是事後,我喜歡把狗畫成一個孩子站著牽著人的手。

  「老貓」是我在台灣的第一位媽媽,轉眼十三年牠放手走了,成為我在台灣的第一位祖先,她以一種出乎我預料的方式走了,我感到的不是悲傷,而是一股力量,她要我繼續弄貓弄狗的力量。

  一百張版畫油墨轉寫圖,其中三張為小兒所作,他看我玩油墨,也就過來說要畫,我不知道他畫的是什麽。

本書特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