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海島一點點:東京x廣島x瀨戶內海 都來一點點

IG萬人追蹤,

最溫暖療癒的圖文旅遊札記

 

「再平凡的日常,記錄下來都將成為獨具意義的回憶」

 

不是踩點行軍團,也稱不上是深度旅遊

或走或停,將旅途上的人事物收進眼底,繪成自己心裡想要的風景

 

大家好~我是點點陳!

我的旅遊模式是走「隨意又不想太漫無目的」的風格。

希望大家可以撇開「懊悔」的心情,

遠離「錯過什麼景點、慌忙衝刺上下地鐵公車」的種種崩潰,

用最恣意的態度行走在當地居民再日常不過的路上。

 

用手繪記錄旅程

近幾年出去玩時,常因為太過專注當下而忘了拍照,

離職後,自己的時間也隨之變多了,

於是我乾脆重拾畫筆憑藉記憶力寫下旅遊手帳,

想想若是沒有拍照就記不得的事,

或許本身也沒有什麼記憶點吧。

 

「寫在本子上的,都將是我想記得的事情了。」

 

 

潔癖

「親愛的/
我是你的地獄嗎」

薄冰系詩人林夢媧首部詩集
66首努力維持理智的詩句

陳育虹:「林夢媧的詩裡有一種純淨:純淨的痛,純淨的省思,掙扎,以及表白。這樣的純淨,讓那鬼魅般無以名之的憂鬱露出了面貌,可觸可感。」

隱匿、夏夏、陸穎魚、吳俞萱、潘家欣、夏河靜、曹疏影、陳育虹、張寶云  一致推薦!

發聲:蘭登書屋羅伯特.伯恩斯坦為出版與人權奮鬥的一生

從事出版領域將近70年,我比之前更加堅信一個核心原則:即使是簡單的一本書,或是一個聲音,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羅伯特.L.伯恩斯坦 (Robert L. Bernstein)

羅伯特.L.伯恩斯坦曾被《紐約時報》讚為「出版業最具權威的人物」及《新共和》評論為「於人權運動擁有獨到見解的英勇創辦人」,這本令人矚目的回憶錄講述的是他如何開始接觸到人權領域,以及投身於書籍出版與想法傳遞的大部分人生。

身處在光鮮亮麗又極需低調的工作領域,伯恩斯坦自剖他猶如童話般的出版生涯,從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的跑腿小弟開始,如何晉升為蘭登書屋的總經理,更讓其從收入4,000萬元的出版社一路攀升為超過8億元營收的集團。

1973年代表美國出版協會前往莫斯科,在某個契機下認識了蘇聯的異議人士安德烈.沙卡洛夫,也就此開啟他致力於保護世界各地異議人士及作家的人生道路,成立了人權觀察組織,用文字的力量為他們發聲、爭取人權。 此書完美還原了出版業的輝煌歷史,以及維護世界各地言論自由與挑戰暴政的關鍵時期。

灰矮星

詩已然是,時間
消散在墜落的
光年之外

燃燼一切之前,最情意深遠的自我衰微史,
即便明日是座廢墟,仍情願留下。

最適合寫詩的二十歲,
最懂得愛戀的歡愉苦痛的二十歲,
願是愛情裡最重的一枚虛詞。

🛶 #旅人小禮限量抽:搭上《開往龍目島的慢船》,探索日常以外的事物。

✅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 10/30(日)
✅ 抽獎贈禮|旅行作家吳文捷在非洲查德挑選的明信片一張,由文捷親自寄給你~共抽出8位。
✅ 抽獎方式說明|從完成條件的總留言人數中,抽選8名得獎者。
✅ 得獎公佈:2019/11/04(週一),將於此貼文中統一公佈得獎名單,敬請粉絲密切關注。

🛶 #旅人小禮限量抽:搭上《開往龍目島的慢船》,探索日常以外的事物。

最新情報

熱帶季風複製畫展

2017年,一波漫畫新浪潮由慢工出版創辦的《熱帶季風》掀起,它是一本給大人的紀實漫畫刊物,企圖將亞洲漫畫從日本所創建的商業語彙中拉出一個新的場域,容納更多元的風格,並以真實故事做為基底,匯集出「紀實漫畫」這樣一個嶄新類別。今年秋冬, 熱帶季風-亞洲紀實漫畫原稿展駁二動漫倉庫 展出近二百張的原稿作品。為了吸引台北的朋友下高雄,我們也特別選在大稻埕的ASW茶館,做一個小型的宣傳展,展出一些高雄的遺珠或者複製畫作(但是原稿才是最威的),展出時間為10/12-12/2。

熱帶季風複製畫展

最新情報

秀場後台 L’Envers du Music-Hall


我們奔跑,朝快速求生的幻影奔跑,朝熱情的幻影奔跑,朝工作的幻影奔跑,跑向無需思索的幻影,跑向不留任何遺憾、悔恨甚至記憶的幻影……

觥籌交錯、歌舞昇平的黃金年代,巴黎世紀才女投身最誘惑人心的享樂與最切膚之痛的生活,在光與影之間一筆筆描繪出完全屬於法國人的《午夜巴黎》。

法國最特立獨行、才華洋溢的國寶級女作家柯蕾特,將其在秀場巡演的見聞百態化為詩意文字,如實再現了絢麗多姿的歌舞背後,默默不斷上演的辛酸淚水與愛恨情仇。

內容簡介

《秀場後台》是柯蕾特結束第一段婚姻之後,為了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保障她想要的生活,到秀場演出默劇與舞蹈的巡演筆記。她利用排練的空檔、飯間等待的時候或是火車旅途間,在撕下來的報紙、餐巾或是不知名的碎紙上書寫,寫下秀場藝人們的汗水、疲勞、吃不飽、爭寵與妒忌……這些隨筆當時都發表在巴黎《晨報》的一個名為「一千零一個早晨」專欄裡的「秀場系列」中。她一個月給報社供稿兩次。最後於一九一三年出版成冊。

柯蕾特憑其細膩的眼光,生動刻劃出光鮮亮麗的舞台後,一個個隨秀場巡演維生的小人物,以他們細細瑣瑣的喜怒哀樂,重現了在法國俗文化中頗具地位、而今卻已凋零不復見的巡演式歌舞秀場的風華。

跳吧


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能夠對我說,這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其實沒有發生過。或許是忘了,或許是說謊,也或許是被人騙了,但不管怎麼樣,如果真像他們所說,這些事並沒有發生,那我現在就不會在這裡。我會在自己的家裡,而外婆,外婆也可能不會出事。

「他突然有種預感:所有人都會在這裡死掉,沒人能活著回去。他並不悲傷,反而覺得有點幸福。」

紅白相間的木門油漆斑駁,發黑的圍牆爬滿青苔,年輕小說家接受委託,來到一戶破落房舍,替眼前垂垂老矣的長者寫下一段與戰亂有關的回憶。故事尚未結束,老人卻不知所蹤。小說家一邊整理著遺留下的紛亂敘述,一邊面對生活,卻發現生活和老人的回憶逐漸交會,彷彿自己不只是寫故事的人,更成為故事裡的角色,再也走不出去……

他寫下的,究竟是別人的記憶,或是自己的人生?

本書特色

歷年作品曾獲博客來年度百大網友好評書、九歌新人培植計畫、台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

永遠的下一站


「想像溫柔、想像浪漫
想像一切性、愛或死亡
像街頭二輪電影
光影交錯著荒謬的故事」

「愛情什麼時候熄滅?
在暖風吹過的晚上
希望何時用罄?
在流浪街頭的黃昏」
 

「然而我知道
人間孤寂的重量是相同的」

狐狸與我


一本關於動物、關於生命的圖文繪本。希望這些創作能讓你回想起一些早已遺忘的往事,那些其實一直都在心底的片段;更期盼這些作品能讓人稍稍擺脫這個世界的虛假和偽裝……

現在,先讓作者說個故事給你聽...

與我相處十六年的狗狗「狐狸」,牠很怕洗澡,因此每天我洗澡時必定守在浴室門外,等我出來就露出同情的眼光,以臉頰磨蹭我的腿部,以示安慰。

狐狸過世的第二天,我從浴室出來,頓時彷如走入寂然的荒原,狹小的走道似乎無盡的拉長,我崩潰地再也無力舉足走出那燈光黯淡的走道。

兩年之後,我搬家把葬於後院樟樹下「狐狸」的遺體一起遷往新居。然而接著好長一段時間我經常夢到舊居通往浴室的那條走道,如迷宮般地延伸,不知盡頭,偶見外圍屋宇頹圮荒涼暗沈,醒來猶有餘悸,喉頭乾燥地不能發聲。我把這夢視為某種昭示,於是我開始著手作一系列人與狗的畫作與書寫,我知道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出口。創作期間我與眾多曾相處的狗狗重逢。畫作、書寫完成後,這夢不再,但還是常有狗狗在夢裡相伴而行,在河邊微風吹拂的黃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