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親密關係

如果可以仿照古典音樂唱片錄音評等的術語的話,我願意給這本書企鵝評鑑指南三星戴花的評價,因為這本書不僅成功地採用了既有社會學理論的架構,納入英國文化研究思考脈絡,成熟地鋪陳出一個與你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卻向來難以進入學術研究殿堂的討論課題,即所謂的「親密關係」。

同時,更難得的是,這本書的取材看似通俗(例如,作者以大量好萊塢電影,作為討論、思考親密關係的參考文本。),但卻徹頭徹尾地維持著批判性的力道與觀點,毫不媚俗、亦不造作。後設地來說,其研究取徑與寫作方式,不僅值得學習,亦深深地挑戰了學術研究和日常生活經驗間的對話關係。

放在社會學理論及研究發展的脈絡來看,潔敏森不僅超越派森斯 ( Talcott Parsons)從現代性與理性化的基礎,侷限於家庭主義意識形態以及社會組織、社會團體的思維模式;更企圖與紀登斯(Giddens, 1992, The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對現代社會之情慾、愛與性慾,即親密關係之轉化論的對話。

摘自殷寶寧,〈重返親密關係︰另闢軸線的女性成長圖像〉,《破報》
復刊238號, 2002.12.6-12.15

◎中央日報《新書告示板》 介紹(2002.12.16)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此書就臺灣農業的歷史從事了詳盡而精細的研究。柯博士的著作提供了無價的知識。一方面,它就一個仍有待瞭解的帝國主義在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所發生的事情經過,增進了我們的理解,另一方面,它就人類最重要的、但性質卻截然相異的兩種食物──米與糖──的歷史,還有更多的可以告訴我們。── Sidney W. Mintz, John Hopkins University(引自他為本書前身英文版所寫的前言)

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

「全球化」掛在每個人的嘴上;一個流行的字眼瞬間轉變成一個暗語,一句神奇的魔法咒文,一把萬能鎖,可以開啟一切現在與未來的秘密。對某些人來說,唯有「全球化」才能帶來幸福,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全球化」卻是萬惡的根源。然而,對每個人來說,「全球化」都是全世界勢在必行的命運,一條不歸路。這個不可逆轉的過程對所有的人都產生了同樣深刻的影響。我們都被「全球化」了──而且,對所有被「全球化」的人來說,「全球化」所代表的意思都差不多。

所有的流行字眼都有同樣的命運:越是假裝看透越多的經驗,本身就變得越是晦暗不明。越是排擠取代了越多的教條思想,本身就越快變成另一則不容質疑的信條。往往,一個概念越是要去掌握人類的實踐,就越是看不清楚,而現在,一個概念卻想要去「搞清楚」「這個外在世界」的性質或「事實」,從而宣稱這個概念本身的不容質疑。「全球化」的概念也不例外。
◎中國時報開卷 介紹
◎ 誠品好讀第 17 期 (2001.12) 介紹
◎ 誠品好讀 2002.06 第 22 期〈讀迷思,把「全球化」加個問號〉(劉維公教授)評薦群學全球化雙經典︰《全球化迷思》與《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
◎ News98 張大春泡新聞訪問陳信行教授評群學全球化雙經典︰《全球化迷思》與《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

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

有人說女性主義已經成功,女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權,現在談論女性主義顯得既過時又不合時宜,何況談論一本1970年代的女性主義經典《母職的再生產》?然而,只要稍微觀察周遭的「媽媽」們,大家就會發現「女人天生適合當母親」的「常識」依然大行其道,「母性」兩個字冠在女性頭上,既偉大又不可取代,於是你可以看見越來越多奔波於家庭與工作的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日子並沒有比以前的女性好過多少。當孩子犯錯時,也都怪「媽媽」沒有教好,而不是怪爸爸。

不僅女人勞心勞力行將崩潰的問題日益加重,另外一個大家可能會忽略的問題是:全由女人帶大的小孩會塑造什麼樣的性別結構呢?爸爸的加入是否更能創造性別平等的基礎呢?本書有完整的剖析,從中讀者或許可以想像出不同於今日的男男女女。1970年代的問題,至今仍在發生,1970年代的論點,依然可以戳破今日的迷思,女性主義真的過時了嗎?

 
目錄

第一部份 問題的提出:母職和性別的社會組織

女人為什麼當母親?
母愛天生說
角色訓練說

心理分析和社會學的探討
關於「證據」

想像比知識重要

此書為教改建立了一個討論的平台!
王道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本書作者為知名的化學教授─何子樂,他是交通大學講座教授,由於他的身分及地位都非常崇高,他本身也主編了一套國際性的化學叢書,由他這麼一位具有豐富研究經驗及國際聲望的大學教授來介紹他對科學教育的看法,我覺得關心教育、關心子女、關心國家未來的人都應該來看這本書。

何教授這本書幾乎觸及到每一個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看這本書可以討論許多有意義的問題,而且與國內有直接相關的問題,何教授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針對國內寫的,有的是介紹國外的情形,但他的目的還是要談國內的現狀,所以這本書的功能我認為是當作一個論壇、一個起點。

溝通人文與科學之上品佳作 劉廣定(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

本書作者不但科學知識豐富、修養深厚,即文史方面亦不遑多讓。書名之副標題雖是「科教見思」實為溝通人文與科學之上品佳作。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在今天台灣社會中,對於社會科學研究者或是一般人來說,「族群」是一個耳熟能詳、也似乎對社會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事物。 雖然一般人對於「族群」所指涉的意義並沒有共識,也對於自己被歸類到那一個特定族群或甚至台灣到底有沒有族群,有哪些 族群,可能都沒有一致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選舉期間,由於不斷的討論與爭議,族群似乎又 會對於一般人的生活、甚至對於人們之間彼此的觀感,產生重大影響。除了選舉之外,在關於國家認同(統獨議題)或是歷史 詮釋問題(歷史教科書)的爭議,人們也經常自覺或者是不自覺將族群做為理解這些事務的一個重要參考架構。

到底「族群」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現象以及它對於當代台灣社會的影響?這是本書希望能夠回答的問題。 (摘自本書前言)

編輯特色

◎日本亞洲政經學會期刊《亞洲研究》專文評介(2004.07)

適用對象

社會學、族群研究、台灣史

後工業機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

時序跨入後工業,在充滿開放與彈性生機的數位時代裡,我們腳底踩著的是可以讓創意自由奔馳、讓工作/休閒更加豐足而有意義的寶藏。挖掘與把握這些讓我們的社會生活更為美好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跳脫舊思維的束縛,以釋放出更多創新的「經濟想像」。

然而,這種務實卻基進的「可能性」想像,在台灣幾已消失殆盡。一個步入「後工業」的富裕社會,卻仍受困於公共建設低落、公共衛生萎縮、惡質媒體肆虐、衛生下水道闕如、環境生態破壞的惡劣生活品質。弔詭的是,人們越有錢、社會越貧乏;經濟越成長,發展越短視;市場越「自由」,人們卻越覺得無力。

Fred Block 在本書中直接挑戰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核心概念,諸如勞動、資本和市場等,拆解宰制我們時代思維的自由市場迷思,讓我們在民主深化的社會裡,重新省思經濟究為何物,透視後工業資本主義所潛藏的諸多可能性,以及達成所謂「質性成長」更具人性的制度安排與經濟組織──這是我們引進《後工業機會》一書的脈絡。

目錄

傅柯說真話

我們若要了解西方所謂「批判」傳統的根源,就要探究下列問題:說真話的重要性、知道誰能說真話、以及知道我們為何該說真話。──Michel Foucault

說真話,說實話,誰有權說真話?說有義務說真話?該如何區辨出一個說真話的人?說真話的人如何知道他 /她所說的就是真話?說真話的實踐活動從古至今都一樣嗎?說真話的社會意義是什麼?說真話很危險?說真話給誰聽?說真話對群體來說一定是有好處嗎?說真話與民主有什麼關係?說真話能改變什麼?說真話如何是一個道德倫理的問題?不說真話又怎樣?說了真話的「我」是誰?為了要說真話「我」必須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說了真話之後的「我」與自我的關係又如何?與他人的關係又如何?

說真話從來都不只是說真話,它是一項社會行動,也是一項與自我關係非常密切的倫理道德行動。上述這些問題,傅柯把它們歸結成四個:誰能說真話?跟什麼有關?有哪些後果?跟權力有什麼關係?這便是傅柯在 Fearless Speech 這本書中要討論的。

本書特色

◎《當代》雜誌 2005.1月號專文介紹
◎誠品書店外文書暢銷書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姚人多導讀

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

一百多年前,當近代醫學及其一切相關體制登陸台灣時,台灣的人民與婦女,沒有多少與之協商的機會,因為那是帝國勢力下的傳道醫學,或根本是殖民醫學本身。在沒有真正的協商下,缺席、被動或不參與「醫療的近代台灣」大事業,也算是種反抗吧。到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當近代醫學要重新書寫它的進步史時,已是解嚴後的台灣。台灣當代的婦女、性別研究者、女性主義者、S T S 行動者等,這次卻不能缺席或被動。就如Haraway的機器動物人Cyborg─那跨越、流動在技術、醫學、身體、性別之間的複合有機體,我們需要主動挑戰,進行跨越公、私領域的大協商,並經營前近代、近代、還有近代之後三者間的對話。我們真的需要突破;台灣婦女,還有旁邊新近也被纏繞的台灣男人,真需要從一片片近代醫療所纏繞的技術之繭中,破繭而出。幸運話,曾經纏繞身體的技術之繭,在未來反而可以化為機器動物人自由飛翔的技術羽翼。

目錄

現代地理思想

Richard Peet 過去 30年來深入研究人文地理思想的主要趨勢,並將之連結到哲學和社會理論上更廣泛的主題。從存在現象學與人文主義地理學開始,本書涵蓋了基進地理學與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結構化理論、實在論、地域研究、後結構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各種流派,以及女性主義。

各章精研若干理論,專注在這些理論裡的重要著作及其貢獻。即使許多思想稠密而複雜,但概念卻淺顯易懂,連學生都可以明白,讀者往往不自覺被吸引住而沉浸其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精讀此書,現代地理思想任何哲學主題,幾乎就納在讀者的指掌之間了。

本書為地理思想與地理思想史課程的核心讀物,也是本來就內涵哲學與理論的人文地理學,所有課程的一環。

目錄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