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


四位導演、四位女性
究竟是她們殺了時代
還是時代殺了她們?

從2013年大島渚回顧展、2014年新藤兼人與其妻乙羽信子回顧展、2015年吉田喜重回顧展、2016今村昌平回顧展、到2017年六月即將登場的篠田正浩回顧展,高雄市電影館像是在拼圖,以專題影展的形式,一片一片將1960年代日本電影新浪潮的經典作品邀來放映。

日本電影新浪潮遼闊深遠,單一專題影展片量約莫十部,四、五年累積下來即便為數可觀,仍然難以全像式地進行復刻。日本電影專書《她殺了時代:重訪日本電影新浪潮》便在這個前提之下因應而生。除了收錄大島渚、新藤兼人、吉田喜重、今村昌平四位日本新浪潮代表性導演在高雄市電影館所放映過的每部電影的文字介紹及策展理念(由這四檔影展的策展人鄭秉泓撰寫),牛頭犬、李幼鸚鵡鵪鶉、張昌彥、湯禎兆、詹正德五位專業領域各異、文字風格別有特色的影評人特地為本書撰寫多篇由不同角度切入的深度導讀,插畫家大貴則是以四部與「女性殺人」有關的電影為靈感,繪製四幅帶有浮世繪風格的畫作。

河與童

 

【本詩集獲選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2013年度出版補助贊助】

 

——年輕詩人李雲顥,不再迂迴,他直面這個世界,目睹著或溫暖或殘酷的人間風景,試圖探問自身的座標與可能的動向。

(中興大學 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副教授 陳國偉)

 

——情詩的奧祕在於脆弱,脆弱然而帶電。這同時也是李雲顥寫詩的武器,他以脆弱冶金,那烏雲金邊裡是隱伏雷電的。

(詩人、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楊佳嫻)

  ——————————————————————

〈雨神力〉

 

「除了美力、自癒力、生薑力、空腹力,

我們還需要……雨神力」

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

*2014年小寫出版《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甫獲2015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類佳作獎。

*2014年初版詩集,裝禎設計入圍2015年金蝶獎初選。

*2016年二版詩集,由2014年金蝶獎首獎設計師何佳興操刀,打破格局,展現新風貌。

 

初版後記 / 零雨

詩的耕耘,就像田園的耕耘,為人類造就生存的美學。

草屋、籬落、田疇,至今看來,仍是富含邏輯與深意。

開店指「難」:第一次開獨立書店就 □□!

 

小小書房十年紀念書出版企劃書之一:《開店指「難」:第一次開獨立書店就□□!》

  小小書房十年紀念書企劃,不想只談小小書房,而是想嘗試繪製一幅由「出版/編輯人生」、「創作生涯」、「讀者生命」與「書店經營」共同交織的閱讀圖像。《開店指「難」》是這幅「閱讀圖像」重要的一角,它是透過經營者的理念與想像,所試圖建立,讓一切交匯、發生的場所。書中將呈現經營者在籌備規劃一間書店時,如何思考理想與現實的折衝,由開店到經營的種種困難,以及嘗試解決的歷程;當然樂趣、堅持與辛苦都在每一個「難」之中。它是指南,也是指「難」。

  它是一本獨立書店開店經驗分享之書;它是一本參考手冊;它也是一本書店生存環境的生態學,關於書店生存之歷程、艱難以及解決的種種路徑。期望這本書能夠讓未來想開書店的朋友,少走一些「冤枉路」。

 

 

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

 

小小書房十年紀念書出版企劃書之二:《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

* 紙本書 ?大家都在手機平板看東西了,誰還要看紙本書啊 ?

 

    十年紀念的第二本書《馴字的人:寒冬未盡的紙本書出版紀事》,是一本第一手訪談實錄,以「書」為起點與媒介,藉著小小書房十年來,銷售排行榜上前十名的書籍,分別採訪書籍出版人、出版社。透過深度訪談,以出版人視角述說一本書的生命史:它的誕生與存在方式;以及,出版人對台灣圖書出版數十年寒冬現象的觀察與因應,期望從中讓讀者看見,這十年來,每一個出版社在自身專業與出版工作上的視野與努力,以及未來可能的規劃。

 

* 誰需要這本書?

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

小小書房十年紀念書出版企劃書之三:《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

 

* 沒有創作者,在黑暗中我們將如何前進?

    小說家、劇場工作者、紀錄片導演、詩人、音樂家、藝術家,沒有他們的伏案鑿光,就沒有深刻作品,以及提醒我們時刻應當返身思索的生活日常。

   十年紀念的第三本書《運字的人:創作者的鑿光伏案史》,是一本第一手訪談實錄,收錄王墨林、胡台麗、零雨、黃庭輔、鍾永豐、駱以軍、黃錦樹、Liglav A-wu(利格拉樂.阿烏)、吳明益、林生祥、高俊宏、Yannick Dauby、蔡宛璇等十三位創作者的創作歷程與生涯專訪,透過訪視與深入的對話,了解這些創作者們,面對創作所專注的主題、議題,各自戮力地書寫與傳播的歷程,抑或轉化。企望藉此,讓讀者們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們,那一顆顆獨特的心靈。

 

小小閱讀通信 專刊:痛之書

疼痛之書,及其三種維度——法國藝術教母蘇菲.卡爾與《極度疼痛》

 

《極度疼痛》(Douleur exquise),法國藝術家蘇菲.卡爾(Sophie Calle)為治癒情殤之痛,逼視人生各種痛苦的一場紙上藝術行動,2014年由大家出版將之引入中文世界,以冷僻的藝術書之姿,創下五刷佳績。儘管愛讀者眾多,這本書始終神秘。

疼痛,如何召喚了藝術家、創作者?創作者又如何調度這一普世經驗,在一本書中,喚起閱讀者關於「痛」的震顫與共鳴?本期專刊將由創作者、編輯、譯者、讀者等不同角度切入「極痛之書」的誕生與過程。

 

主題專欄:

**蘇菲.卡爾的偏執之道

知名策展人龔卓軍專文

 

**揭露《極度疼痛》中文版出版之秘!

專訪大家出版總編輯賴淑玲、《極度疼痛》譯者賈翊君

 

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紀事 DVD

本片以聶魯達詩意的語言,
刻畫台灣農民的思想啟蒙,
流離兩岸的愛情與親情的纏綿,
漂泊天涯的壯烈革命紀事!
這是一部台灣人不能不看的史詩。


本片榮獲2008 第六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國際競賽短片入選影片

描述台灣從日據時期以降的社會運動者,如何承襲抗日思想,到白色恐怖時期的故事。
五○年代的台灣左翼青年,曾用生命與鮮血護衛理想,寫下這個土地最令人動容的故事,但他們卻被徹底被抹除痕跡。在資料闕漏、人物凋零的狀況下,導演另闢蹊徑,以內斂的戲劇手法,混合真實人物擲地有聲的生命證言,及聶魯達靈性的詩歌,在荒地上重新書寫一遍歷史。

「這個片子的企劃藍博洲先生,他在近十年前就與侯孝賢導演合作了《好男好女》、《我們為什麼不歌唱》,希望重現白色恐怖時期的台灣左翼活動。藍博洲跟我許多朋友一樣,儘管不走政治與學術研究,在骨子裡卻始終有著不變的社會主義憧憬。拍攝前,我比往常更為焦慮,這次要到哪裡找人說故事?畫面又是哪裡?但當我們找到了石聰金先生之後,問題慢慢解決了。當年白色恐怖的氣氛,肅殺或溫暖,都漸漸浮現了。」──王育麟

抗戰巨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畫冊

  二○○四年,剛從出版崗位退休的畫家歐治渝,有感於明年 (二○○五年)恰逢抗戰勝利六十周年(八年抗戰始自盧溝橋事變),他想以此題材畫一幅畫,於是來到重慶會晤民間思想家王康商討。

  歐治渝是有四十多年繪畫、美編經驗的畫家,曾擔任重慶出版社美編室主任,主持過《史記》和《水滸》大型連環畫。而任職於重慶陪都文化公司的王康,專精於抗戰歷史研究,兩人欲以歷史還原的角度,透過藝術,表現抗戰歷史。在歐治渝之外,王康邀請了另外三位著名國畫家江碧波、張春新、馬一丹分別擔任四個主題的領銜畫家:

  卷一《山河歲月》江碧波
  卷二《血肉長城》歐治渝
  卷三《精神堡壘》張春新
  卷四《信義和平》馬一丹

  講述八年抗日戰爭歷史的巨幅長卷史詩國畫《浩氣長流》遂為之誕生。《浩》畫總長度為728米,人物808位。在長卷中出現的800多個人物,原則上每個人物出現一次,只有個別極其重要的人物,必須在不同的主題下重復出現的例外,長卷的與眾不同之處並非重寫歷史,而是努力復原民族記憶,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包括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

本書特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