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口樂園

兩度榮獲林榮三文學獎得主,六年級詩人若驩歷來的詩作精選結集,從地誌書寫到肉體情慾、都會情境、軍旅生活,但心目中仍然心懷著一個永恆不變的樂園,若驩用詩描繪心中的純真心境試圖對抗長大,本詩集另收錄代表作〈甜蜜並且層層逼近〉日譯版,多首詩作入選年度詩選、同志詩選、青少年讀本等等。

什麼是城市?

【獨家引進】法國哲學百年老店──富杭出版社(Vrin)
《什麼是……?》哲學之道叢書
一書一概念 理解當代思潮
跟著作者的思辨道路 並透過經典導讀 感受法國哲學方法論

城市之於人是純粹建築物的聚集嗎?
是我們塑造了城市,還是城市塑造了我們?

城市的意義始於人民的共同約定,以規範的權力範圍與法治管理去運作,人依循其規範與限制發展。然而經歷了時代更迭,城市卻也不僅只物理性地表明建築物與範圍的聚集,更是感性地容納著人民的生活。我們以其為一個中心參照點來安排圍繞我們的世界,使得一個產生意義的空間燦然展現,這些被稱之為「文化」的事物回過頭來形塑了城市的面貌,那麼,必須問的是,什麼樣的生命力在塑造著城市的風景?

城市的政治與現代意義

火山怪獸大黑:獨歸崙主

發源自大屯山的在地化創作!
台灣怪獸《火山怪獸大黑》傳奇開端!

隨書贈送市值200元「火神歸位」軟膠模型折價券
玩模型、看故事,享受沉浸式體驗!

一九一六年,日治時期下的臺灣臺北。 
來自日本的青年畫家國島天馬,在臺灣發現了一個神祕古老的生物雕像碎片。
碎片來自何方?目的為何?為什麼原住民視它為不祥的徵兆?它所模仿的是什麼「生物」?

追尋自己使命的天馬、對臺灣抱有深刻感情的森丑之助、握有關鍵線索的平埔族青年涂阿統,為了解開雕像之謎,三個人走進了大屯山深處,探訪還未被統治者發掘的神祕遺址。日本總督派來的監督如影隨形,他們能在威脅下找到雕像的祕密,解開「獨歸崙主」的真身之謎嗎? 

「火山怪獸大黑」的傳說故事,帶你見證一切的起源——

越級申訴(啾咪文庫本)

生而為人,我才不要道歉!明明是「愛」把我變成無賴──
太宰治「惡德美學」熊熊燃燒中!

「不知為何突然想放聲大哭。即使我的天父不能垂知,即使世人一概不知,但是,只要你懂得我的寂寞,那就夠了。因為我愛著你啊。其他門徒總說自己深愛著你,但那都比不上我對你的愛。誰都比不上……」〈越級申訴〉

★一本互動意識、文本破壞、拼圖指涉的紙本藝術出版品★
★為了一個夢中人,也許或不確定的現身,在過去的十年,所寫下的一本孤獨懺情書,呈現給未來的你★
★掃描QR Code,讓秘密洩漏★
★親簽1,000本,限量不再刷★
★特殊號碼藏有彩蛋,附上作者親繪插圖★

 

《喂》!
首次出現,跟你打聲招呼。
 
別跟我說,你沒經歷過傷痛、 背叛 、誤解、 霸凌……誰的靈魂沒有傷疤需要癒合?
 
這本新書的封面 ,布滿了傷疤。
而書寫,把這些不堪的經歷轉為靈魂的刺青。
 
喊你一聲「喂」, 早就受傷的我正在癒合,並接受這些刺青。
 
在有病識感的編輯過程中, 我進化為美麗的女戰士,捍衛自我的人生意志。

喂!喊一聲,證明你發現我的躲藏。

 
文字/攝影/出版概念
——顏艾琳

沒有的風景

任何鮮明的記憶
都不及一道
沒有 的風景

★特質系新人──山耳的第一本詩集★

如果說,詩是一種指認世界的方式,它應該有各種可能──

痛苦壯烈,一擊必殺的強化系;
艱澀難讀,飄忽莫測的變化系;
偶爾也有山耳這種,難以歸類的特質系。

「沒有」不代表空無,更不代表貧乏與單薄。比起大聲疾呼的宣示、強調快速共感的流行語言,能夠指認被凍結、緩慢流動的存在,或許更接近詩的質地。

調整呼吸,別急著把詩讀完,才有空間施展魔力。
未成形的、發展中的,都是詩人的邀請;
歡迎進入山耳的領域──沒有的風景。

詩友回饋

山耳的作品讓我想起兒時的電視廣告,裡面有一群乳牛在草原安靜食草,主打純淨天然。詩的氣味清新、無負擔也無添加。鏡頭雖然專注看牛(貼得太近還會看到線條,並被螢幕靜電拉扯),其實我們都知道賣的是奶粉。喝了奶,就可以得到整片草原。

──沈嘉悅,曾出版《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這一切都是幻覺》《像個變態盯著老婆的背影》等詩集

秋刀魚|Spring2022第35期

「飲み会」是日本獨特的飲酒文化,是社交聚會的場合,也是用一杯酒、一盤料理串起人與人交流的場域,用酒杯敲擊出無數個歡樂的夜晚,這趟與人、與地方的深度交往,更是透過舌尖留下讓人難忘的「味蕾關係」!在渴望交流的時刻,秋刀魚以全新的紙上飲酒會,透過5支日本酒款與5道臺灣在地食材,創造屬於新時代的交流模式;這個春天,就讓我們用一瓶酒交個朋友,開啟日本酒與臺灣食材間,一期一會的臺日地域暢飲體驗!

用一支酒喝進一個風土的味道 
嘗盡臺日地域的餐桌日常

我想,這世界最初都是用味覺認識日本的。人們迷戀日本料理帶來的細緻口感,以及成為大人後才懂的酌酒滋味,一口日本米食配一杯「SAKE」,日本溫潤 地用味覺征服世界的心。隨著日本料理再進化,懂得品酒的饕客,開始追求日本清酒「吟釀」與「大吟釀」間的極致口感,但我還是最念念不忘,孩提時跟著家人到臺北街頭巷弄的小料亭,在街邊吃上老字號的臺式關東煮、看著爸爸配上一杯溫熱的清酒,縱使只是最便宜的商用清酒,那滿足的模樣,就是家人共餐的記憶。

跳浪

《跳浪》是鴻鴻繼《樂天島》後的最新詩集,收大疫年代詩作93首,分為五輯:「定義與想像」、「平生魂」、「煲底見」、「三級生活」、「寶藏莊巖」,寫育兒,寫爵士樂,寫香港淪陷,寫偉大靈魂的告別,寫可能的愛與不可能的愛,寫台灣的歷史與現實。詩人後記自述:「潮浪一波一波襲來,詩就像一種跳浪運動。雖然無法避免仍舊落在浪裡,但至少我們嘗試躍起過。」書前有盧郁佳序〈穿山而入心臟地帶〉。

詩人是世上的光,世上的鹽。鴻鴻詩中的洞察,時常銳利無情。而群眾生病受苦時,詩會率先成為解藥。一次跳浪,一首藍調。在生活中反覆提煉,使讀者也體驗到轉化,感受生命瞬息萬變。能夠從煩惱中抽身,意識到詩在吹拂我們,覺得活著真好,那就是餐桌上的鹽,令人感謝。

──盧郁佳


作者簡介

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出版有詩集《樂天島》、《暴民之歌》等八種、散文《阿瓜日記──八0年代文青記事》、評論《新世紀台灣劇場》及小說、劇本等,及主編《衛生紙+》詩刊。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芝加哥影展國際影評人獎。擔任臺北詩歌節及人權藝術生活節之策展人,並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

菁英媽媽想上班:美國頂尖名校女性重返職場的特權與矛盾

名校畢業、事業有成的女性,為何選擇辭職回家帶小孩?
當她們想要重返職場時,是否可以回到當年的頂尖工作?

上流階級的矛盾
將女兒培養到就讀常春藤名校
最後她還是重蹈相同的艱難路
——犧牲自己的職涯,當個支持子女與丈夫的家庭主婦

本書描寫的是中上階級女性在家庭與工作間拉扯的故事,她們畢業自哈佛、史丹佛、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名校,在一流公司擔任醫師、律師、會計師、高階主管、科學家。

她們的人生直到辭職前都是勝利組:不是已經衝破玻璃天花板,就是快衝過去了,像她們這樣事業有成、具備優勢的女性,理當走上一流母校為她們規劃好的路,成為所在領域的領導者。

她們和同樣畢業名校的菁英男性結婚,在生小孩之前,她們和丈夫平起平坐,有著類似的學經歷與工作成就。 

從沒想過當全職媽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