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人生斷捨離——陳夏民的年度關鍵字 紛紛擾擾的2o2o,終於盼來了年度回顧的時候。 獨立出版人們在這一年做了哪些事呢 ? 2021年又有什麼新計畫? 一起來看看總編輯們的年度代表字, 還有主題的推薦書單 ! ▊逗點文創結社_陳夏民 的年度關鍵字 斷 這一年,我練習人情與生活的斷捨離,降低執念,不急著回應這個世界,把心力留給身邊的人,把外在的雜音盡力降噪排除於腦海之外。慢慢的,我的身心狀態好像健康許多,面對一些奇怪的事情,也是笑笑帶過。鼓勵大家一起斷! 「斷」:人生斷捨離——陳夏民的年度關鍵字 2020/12/18 出版現場 閱讀更多關於「斷」:人生斷捨離——陳夏民的年度關鍵字
「關係」:重新梳理之必要——子華掌櫃的年度關鍵字 紛紛擾擾的2o2o,終於盼來了年度回顧的時候。 獨立出版人們在這一年做了哪些事呢 ? 2021年又有什麼新計畫? 一起來看看總編輯們的年度代表字, 還有主題的推薦書單 ! ▊南方家園_子華掌櫃 的年度關鍵字 關係 今年是很多變動的一年,對未來有很多不確定,不管是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國家與國家,族群與族群……各種關係都出現一些變化。加上疫情的蔓延,大家已躲回自己安全的框框裡,要如何再站出來重新梳理一切關係?對我而言,「關係」這個詞後面,連接著一個問號,還有非常多可以探討的問題。 「關係」:重新梳理之必要——子華掌櫃的年度關鍵字 2020/12/17 出版現場 閱讀更多關於「關係」:重新梳理之必要——子華掌櫃的年度關鍵字
「珆」:似玉之石——劉霽的年度關鍵字 紛紛擾擾的2o2o,終於盼來了年度回顧的時候。 獨立出版人們在這一年做了哪些事呢 ? 2021年又有什麼新計畫? 一起來看看總編輯們的年度代表字, 還有主題的推薦書單 ! 「珆」:似玉之石——劉霽的年度關鍵字 2020/12/17 出版現場 閱讀更多關於「珆」:似玉之石——劉霽的年度關鍵字
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 (1893-1952) ▍內容簡介: 建國與「外國勢力」有何關係? 民族主義論述有關「外國勢力」與建國的部分有何盲點? 於近代,主權國家如何漸成各國間的主流國家形態? 近年,香港議題成為國際焦點。中國慣常的外交回應,是「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預,而放眼世界亦無任何國家,允許自己的領土上,有人從事分裂等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美國近年對台灣的舉動,也總會引來中國外交回應,中國官方經常指控美方「嚴重干涉中國內政」。 在中國官方論述之中,「外國勢力」會分裂國家,削弱中央政府權威,令本土無法命運自主。這與過去的民族主義論述同出一轍。新加坡學者莊嘉穎在其著作《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顛覆既有觀點。莊嘉穎指,在中國﹑印尼﹑泰國近代主權國家建構進程中,外國勢力其實也是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外交自主乃至主權的重要助力。有別於民族主義者之想像,國家能否順利建立主權,取決於一眾外國勢力對介入本土政治機會成本之評估。國族意識可以是國家主權確立之產物,而非成因。 閱讀更多關於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 (1893-1952)
停下來的書店 安靜的時光裡,淺睡多夢, 我們輕輕旋轉手中那顆記憶的琥珀…… 書寫一座昨日之城 一冊重新上架的舊日抒情 落筆寧靜,念想百轉千回 聽得見時間迂迴起落的聲音 被海風浸漬的南方近代, 青春是遺憾與決定的喧嘩交會; 大船入港那日,陸續上岸的人, 攜回了關於鹽埕埔那間書店的回憶。 記憶的書架上,總有一冊永不下架卻鮮少翻閱的小說,那是我們的青春、傷懷,以及成長年代之美好的疼痛。 閱讀更多關於停下來的書店
編輯 與我同名的那人我不認識 或許他不寫詩 但那是更好版本的我 生命如編務, 詩人對生命反詰, 檢視所有的錯譯與誤讀, 逐年歲反覆校對審閱, 尋找理想的定稿。 「每個人都有他正確與無法正確的地方、 都有他之於這世界而言就是會卡住的點。」 生活的本質,該如何求證或核對實情?當我們近乎偏執地斟酌於那亟待校閱的記憶正確性,卻有更多自時間暗處拋來的情緒疤痕,譬如寬宥、釋懷或錯認種種,重複織錯於日常。王離以詩寓意,隱藏了對身處之現實的再詮釋,亦是對書寫對象的逐次修訂與校對,屢屢在心中編輯不同的價值判斷,抽換字面,增刪對世界的理解或想像。 閱讀更多關於編輯
這裡的電亮那裡的光 ★首刷限定旅途明信片 ★外包裝採白棉紙袋+橘紅車縫線密口,猶如啟程至朦朧隱密的國度…… 我們都在生死縫隙間穿梭,在後殖民的斷裂裡遊走 一個人的死亡,總是複數的 如同一個人的旅行 2015年,田品回在南美洲、近東、北非和巴爾幹半島,走了八個月。親身走過原本指認不出的城鄉,意識到自己對世界的認識相當斷裂且偏頗,基於不甘讓自己對許多地方的想像繼續成為空白,在2017年實際走訪中亞的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發現這片被國際主流遺忘的區域,比原先設想的更加異質。每個國家在蘇聯解體獨立之後,各自面對著經濟發展、族裔共存等待解的難題,尤令人著迷的是高原上與動物共生相依的遊牧生活如何在當代延續?是什麼力量推動人離開熟悉的土地前往未知的他方?持續成為田品回心中的探問,第一本詩作《這裡的電亮那裡的光》聚焦於「流動性」,試圖用詩的語言捕捉地方感,進而突破主流詮釋,開拓對「世界」的想像: 輯一〈流動〉的十四首詩由不同面向探討「流動性」。從個人的移動到群體的遷移,描寫背後隱性的驅力,反覆辯證「前進與逃離」、「靜止與流動」、「離開與抵達」,並回應在不同地域的社會議題。 閱讀更多關於這裡的電亮那裡的光
被偷走的骨灰甕——楊煉文學訪談錄 這本書,談楊煉的血統——第一代可與漢族通婚的滿蒙祖母。 這本書,談楊煉的家世——吉祥戲院少東家的父親與上海電影世家的母親。 這本書,談楊煉在文革時的戀愛、階級鬥爭。 這本書,談楊煉在北京、在紐約、在紐西蘭、在德國,在世界各地的漂泊。 這本書,談楊煉與艾倫・金斯堡、蘇珊・桑塔格、阿多尼斯、高行健等當代大家的交流。 這本書,談楊煉不斷煉字煉意,不斷探察自我內在的幽暗。 這本書,談楊煉或許曾離散於中國,卻從未離散於中文的書寫、創作與生活。 本書特色 歷時十天的深度訪談,近二十萬字,收錄詩人生活影像。 我把聽到我的詩被禁止的消息那天,作為正式開始流亡生涯的日子,詩代替詩人被殺死了。——楊煉 楊煉 閱讀更多關於被偷走的骨灰甕——楊煉文學訪談錄
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套書,上下冊不分售) 在舊秩序崩壞的年代,窺見不平等如何加劇並束縛你我, 而作為公民的我們,又有哪些反抗的可能性!? 自從步入全球化的時代以來,世界的政治經濟秩序已有巨大轉變,其中社會不平等的加劇與轉型更是引人注目。《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即是聚焦在此一議題,本書透過社會學之眼,談論從美國到世界各地的不平等現象。全書分成上下兩冊,探討的範圍涵蓋甚廣,從國家間的不平等,到特定社會內部的階級、種族、性別不平等,甚至是更新興的不平等形式,這本書均有所討論。 閱讀更多關於全球時代的社會不平等(套書,上下冊不分售)
一見如故 20th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_活動都在這裡了! 疫情。今年大家聚首的時刻驟減,在各忙各的日子中,不知覺又來到了這個時候。這周末便是聯盟起家之地—— 牯嶺街書香創意巿集 舉辦的日子,大大小小的出版社一如既往,會在這條街、攤位上,擺起一本又一本自豪又欣喜的出版品、文創小物,與走向前來的你們談天說地。 希望兩天市集,世界有好消息、老天爺有好天氣,現場有許有未見的你。 一見如故 20th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_活動都在這裡了! 2020/12/09 最新情報 閱讀更多關於一見如故 20th 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_活動都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