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i:皮囊下的低頻寫真 不是搖滾,而是低傳真的青春 詩是雨後激化滿室黏牙的搖滾樂/詩是寒雨/是朝露/是你不能肯定的薄暮/你踏著光束而來/孩子啼哭/電幻的剪影時而甜美/皮膜下濕溽 ──奶浮 龐克風的實驗性圖像與詩作,像趁著青春拍下的LOMO風照片,暈影或色差是抒情的必要,底片怎麼過期怎麼失真,都認得出那些已經消失的海、驟雨、破碎囈語、溫熱肢體交織出的光影……那時候一切都還很鮮明,還聞得出事物新鮮或腐爛的味道。 後一切開始崩壞,又一次新生,有時感覺一切從未移易,卻不禁開始質疑真實,以及我們總要感嘆的,青春。 然後他談及詩,那是已縮寫的極限。 作者簡介 奶浮(張志安) 1978,詩句是晨曦的印象派/雨後的德布西/原本就在那兒/僅僅將它摘下便是 閱讀更多關於Lo-Fi:皮囊下的低頻寫真
玻璃 成色透明,質地堅固,並有著合理的不安 鄭聿的透明系列,詩的無限折射美學 熔解/冷卻/穿過去 這是我/放久了/我只是不壞而已 談及距離。其實我們都過於自信,視線裡人世萬物,皆在難以描述的共識中,漸次衰微、腐敗或流逝,沒有人得以讀取對方全貌,所謂聆聽與感知將是片面而不可詮釋的。「寂寞是擦拭乾淨/發現中間還隔著一片玻璃/用手指輕輕劃過的/冰涼和曠野」生命一如焦距之調校,即便清晰透明卻不表示理解更多,那塊橫亙彼此的玻璃,往往承載了無數他人之塵灰與意志,日常穿越之中,最後留在眼前的只有時間中逆流而出的自己,愛與不愛的、傷與無傷的……而我們所知道的自己又仍否如昔? 當一切都在試著離去,幸好這時代仍將有詩, 《玻璃》是對自我的光學物理辯證, 擦拭之後,頁面上無非是最細微而早已明白的事。 以「玻璃」的物質特性(熔解、冷卻、穿過去),詮釋每一個人在日常之中所要面對的諸多磨難,卻不打算解決,只是感知痛的位置,用「鈍感」標記每一種痛的流逝與經過,如玻璃一般,緩慢地承受歲月的刮痕,等待完整。 「從那一天起,我開始封鎖與你有關的,手機號碼,網路,滷味攤和飲料店等。和死亡。死亡可以聯繫我們,所以我必須一直活著。」 閱讀更多關於玻璃
附近有人笑了 「拍下我們的合照/如果我已沒有憂鬱需要妳來安慰了」 不再龐克的上班日午休,夢遊的我們還有機會相遇嗎? 詩是世界最後一座遊樂場 ──黃柏軒 男孩撥電話給女孩, 「沒事只是想打給妳/也不是想聽妳的聲音」 他確定附近有人笑了,在她說喂的時候。 女孩睡了,男孩失眠。醒來前,他想── 如果說有人笑了,便有什麼人受了傷,為什麼我們還是呆呆傻傻相信愛? 「我要愛你/我會一直向前跑/咬著你的小小漿果/讓你臉紅熟透/直到我們的繽紛不再生澀/能結出更多漿果」〈這年頭誰的笑容沒有一絲絲疲憊呢〉 黃柏軒,後青年幽默龐克上班族, 不背吉他上班的日子,就會在午休時做夢與愛人。 日常幻想太多、夢與現實太過相近,所以寫了詩, 試著一點、一點將前進的路以字拼湊, 跨步走向隨機、甚至有點莫名其妙的未來。 作者簡介 黃柏軒 1983年生於台南,The Lazy Mob懶散暴徒樂團團長,附近沒有人笑的時候,總會第一個笑。 閱讀更多關於附近有人笑了
有些影子怕黑 有些殘酷是愛,戴上面具才能真心告白 「用一種恨的語調懇求你/注視我,以你不死的眼神」 詩是你深信的謊──孫得欽 害怕自己說謊,像影子恐懼自己的黑。 然而在以真心示人前,還是得先戴上面具,為了去愛,並直視那些造成痛的自己。 「指尖的花一直在開/我無法阻止她們落地/那樣的醜/都讓你看見」〈雨落的時候〉 孫得欽以詩與自己立約,承諾說謊的時候,要懷著誠實的願望, 從此勇敢面對一切巨大之物:靈魂、愛,或是神。 作者簡介 孫得欽 台灣人,從事文字創作、電影與表演藝術評論、攝影、翻譯。最想要的禮物:時間。現在相信的事:鐵石心腸是上策 。 個人部落格:沒有翅膀的人是怎樣度過一生 閱讀更多關於有些影子怕黑
最快樂的一天 在他們因詩獲救之際,沒有人發覺我曾經說謊。 「這是最後一次了/不笑是不行的」 詩是光芒閃耀的巨型屏幕 詩是閃電 詩是碎片 ──鄭哲涵 鄭哲涵, 在最悲傷的時候,淺薄得一個人笑; 在最美好的時候,遠遠得預見毀滅。 當上帝即將伸手試圖觸碰,他變成懷疑論者; 當詩成為別人的救贖信仰,他只剩卑劣無賴。 「新的生活已經舊了/雨水不如從前冰冷/詞彙僅能衍生負面的意義/然而世界就是如此了」〈世界〉 隱身在慣性日常中的書店店員,隨人群的遷移走路、過活。 以簡單而生活的字句寫詩:尷尬、負面、死亡、矛盾、懦弱, 那樣無用卻成就自己的詩── 最快樂的一天必須從未來臨,我們才能安心相信快樂。 作者簡介 鄭哲涵 1983年生,高雄人,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現居台北,於某書店內輪值早晚班,閒暇時寫詩、小說,或組裝鋼彈模型。 閱讀更多關於最快樂的一天
打開時空膠囊:舊時代的電影青春物語 !期可彩精蹤現上紙星明大,張大片圖刷印彩全 ☆ !位學通事萬影電得修如,府學一第進如書本讀 ☆ [《影癡金頭腦》考題!先來猜猜!GO!] 1. 全台灣第一部「天然景禽獸裝台語童話故事片」是那一部? (A)《魚美人》(B)《蚵女》(C)《大俠梅花鹿》 (欲知答案,請先往下讀。) 默片時代的「本事、辯士」是什麼?為什麼電影字幕的方向是從左到右?「新聞局」電檢制度的剪刀又是怎麼剪的?高雄市電影館裡面收藏了多少寶物?大明星的愛恨恩怨比電影還精彩? 電影,和被火山掩埋的龐貝城一樣,都是封存記憶與歷史,埋藏眾人鄉愁的時空膠囊,等待著有緣人重新開啟,以喚醒其中的故事。 嗜電影成癡的家庭主婦林亮妏,走入高雄市電影館,在數以千計的典藏文物中,挖掘佈滿時間痕跡的老寶貝們:墨色斑駁的電影「本事」,泛黃薄脆的宣傳特刊,畫風前衛的手繪海報,還有昔日傳唱大街小巷的電影主題曲黑膠唱盤……作者輕輕重映曾經萬眾矚目的影格、聲光,以整個時代的社會脈動為背景來說故事,也沒忘記把親愛的老公與兩歲女兒剪輯進來,在電影史料堆砌而成的古堡裡,帶著自己現實的生活嬉遊其中。 閱讀更多關於打開時空膠囊:舊時代的電影青春物語
幻肢 我不抱希望但我仍然要── 演練詩,演練失去,以我最疼的幻肢 我曾經想像鎖孔的造型,曾經以為/自己是那把鑰匙 幻肢(phantom limb),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是「某些失去四肢的人類所產生的一種幻覺,這些人感覺失去的四肢仍舊附著在軀幹上、並和身體的其他部分一起移動」。但對曾經失去愛的人而言,每一次日常習慣的崩離,每一次美好回憶的襲擊,不也都是「已經失去,卻還感覺得到」的痛苦連動? 幻痛不會流血,總在快要習慣孤獨的時刻才神秘地浮現,有人神色自若地隱忍,有人追逐更多的痛,詩人何俊穆則透過書寫來具現幻肢,藉由幻痛努力觸及幾萬光年之遙的星辰,對著微弱星光堅定呼喊:「我不抱希望但我仍然要──」,或者,決心放棄、轉過身:「我只是想成為異國商店裡你拿起來/又放下的紀念品」。 閱讀更多關於幻肢
光上黑山 黑氣、血水、利齒、沼澤、魔說……上山求道,異象叢生,大放光明。 少年的暗黑日記本,都只是純真博物館 他的文字是光是雪是螢火蟲是星星,卻封存在一座黑山上 曾有一個時期,他寫了上百首破碎難解、帶點邪惡的詩;包羅萬象,如大宇宙。 但全收在電腦深處,因為魔鬼會寄宿在詩裡,帶他進入無光領域。如大黑洞。 2014年,年輕詩人胡家榮出版少作,風格不隨主流,甚至放棄技巧與意象 他的詩是減法,能捨大捨、不求繁複 以四兩鮮血撥三千世界,為了純粹,為了追尋心中的神。 作者胡家榮自白:「詩是獻祭之血。」 作者簡介 胡家榮 1985年生,台北木柵人。東海大學中文系、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長大以後,花人生大部分時間寫詩、看漫畫和電影。 各方推薦 作家周芬伶、詩人孫得欽、詩人王志元 大放光明推薦 作家周芬伶推薦:「在這個一面倒向大眾文學與非文學的時代,他以離經叛道之姿寫著自己的詩。」 閱讀更多關於光上黑山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有時候懂得別人對你的愛,需要經歷很多殘酷的過程。 例如,摧毀半個地球的致命輻射塵,數月後將飄到你與摯愛的身邊……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核能武器在短短一個月摧毀了世界,北半球歸於沉寂,而輻射塵正以死神的腳步慢慢飄向南方的澳洲。 美國艦長杜威特的潛艦蠍子號於深海中流落至澳洲,他讓自己不去意識家國已滅,而妻小也不在的事實;他遇到了熱情聰慧的莫依拉,笑看餘生而縱情享樂的女子,彼此袒露出脆弱的心境,擦出哀艷無聲的火花。 澳洲海軍少校彼德接獲委派令,將在蠍子號上擔任聯絡官,與美軍出海探查來自西雅圖不明的微弱摩斯密碼訊號,而每次的任務都拉鋸著與家中的妻子與襁褓中的女兒相處的僅有時間。科學家約翰則在潛艦執行探測幅射的工作,記錄下人類消失前的一點研究,而他心中最牽掛的則是生死一瞬的賽車夢。 再幾個月,輻射塵就要飄抵澳洲。這些地球上殘存的人們,如何在最後的這段日子,面對沒有人能真正說明白的死亡來臨,而重新體會原有的日常:海灘、帆船、派對、酒吧、親友、教堂、園藝、釣魚、打字課、賽車、牧牛、耕地……並在這些真實的生命樣貌裡,把握一絲活下去的希望?奇蹟,是否會降臨呢? 閱讀更多關於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我們的時代:海明威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別再自我安慰,張開眼睛看清楚: 這一片不見盡頭的荒原,就是我們的時代。 ☆午夜巴黎計畫第二章,啟動!最好的朋友,最強的對手,海明威、費茲傑羅再度交鋒! ☆《我們的時代:海明威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VS《富家子:費茲傑羅短篇傑作選2》 ☆ 海明威於美國文壇一鳴驚人之作,二十世紀最獨特的短篇小說集之一,睽違九十年,終於現身台灣。 ☆ 午夜巴黎計劃再添新血,「逗點文創」、「一人出版」外,同場加映「南方家園出版社」之《穿越世紀的情書:寫給巴黎藝術家的21封信》,完整呈現《午夜巴黎》電影中那才華匯聚、繽紛燦爛的藝術黃金年代。 1925年,海明威在美國出版《我們的時代》,這一本結構縝密、形式特別的短篇小說集夾帶爆炸性的威力,一舉震撼了美國文壇。藝評家、作家紛紛打探這位年輕作家的來歷,讚嘆他竟能以精準、簡明的文字,並透過留白的技巧,表達出繁複飽滿的情緒。海明威自此一鳴驚人,聲名足以與當時人氣作家(也是曾在巴黎提攜海明威的)歌楚.史妲相提並論,成功搶灘美國文壇。成為美國人皆知的國民作家之後,海明威與費茲傑羅的恩怨情仇更是變成藝文人士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 閱讀更多關於我們的時代:海明威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