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書訊|人文哲思・社會科學

瘋狂解析:從社會認知一次搞懂,憂鬱、躁鬱、思覺失調症等現代精神疾病的致病因子

理查.班托◎群學出版

本書作者Bentall從臨床經驗出發,提出一套結合生物學、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的精神病理論。由於大腦會根據接受的刺激來適應環境,腦內異常很可能是反映出患者的負面經驗,而未必是先天病變。事實上,童年的家庭關係、環境壓力及創傷,都是導致個人認知及情緒功能失調的社會心理因素。本書進而以社會腦假說(social brain hypothesis)指出:憂鬱、躁鬱,以及思覺失調症的幻覺、妄想,都與社交上的困擾有關。透過介紹「檢測不同心理功能」的實驗,讀者能夠很容易瞭解各種病症的風險因子。


唯有我看見

療心粿◎開學文化

成長過程、感情、職場、人際,有人鼓舞,也有人藐視,他就這樣嗑嗑絆絆的走下去,有時軟弱、有時自責、有時也反抗。但身體與心裡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傷,要如何才能痊癒。要如何才能與他人、自己和解呢?

有些傷痛即使癒合了也會留下傷疤,提醒著他一切都沒有結束。是啊,怎麼會結束呢?發生的事無可抹滅,但可以好好面對它。

讓文字治癒我、也鼓勵你。寫給自己,也寫給病友的一本書。
「這場病好不了沒關係,找到與它共存的方法就可以了!」


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

顧忠華◎開學文化

在西洋而且惟有在西洋,曾發現一些於世界史具有意義且有價值之發展方向之文化現象,這究竟應歸功於怎樣的因果關聯?

韋伯的這本經典名著解釋了為什麼資本主義只有從歐洲興起?透過導讀,可以引領我們認識現代社會的來龍去脈,韋伯清楚指陳:資本主義的「精神」並非「營利」,卻和基督新教的「入世制慾主義」有著因果關係。他強調:

我們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具有自由勞動之合理組織的中產階級之經營資本主義之成立。換言之,韋伯進行了包羅萬象的經濟史、文化史考察,期待讀者們從閱讀中得到滿滿的啟發。



技術與社會理論

史提夫.馬修曼◎群學出版社

何謂技術?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是新技術的出現,無情地推動社會變革,抑或,技術僅僅是社會的工具,受到人類意圖的擺佈,正所謂: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上述兩種想法分別反映出技術決定論及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前者對科技抱持「反人文主義」(anti-humanism)的立場,認為技術具有絕對的自主性,位於社會關係之外,技術帶給文化的後果則是線性的,像是「網路必能摧毀極權政府」之宣稱即屬於此觀點。反之,「人文主義」(humanism)則強調技術無非是社會的建構,儘管這點正確,然而此類推論一旦走向極端,物質性的現實將遭到忽略,彷彿自然或人造物本身的性質,在社會變遷中所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


後殖民的人類世:生命的展演政治

張君玫◎群學出版

身處全球疫情時代,我們進入了什麼樣的新紀元?
或許我們正面對一個「病毒的行星」,現處的時代可以說是人類世和病毒世的後殖民內爆

本書呈顯出從分子轉向延伸到跨物種化成的旅程,通往更多異質的探索。每一章的勾畫都是這趟旅途的路線。第一章從新冠疫情切入,彰顯後殖民分子塗鴉的方法,畫出全書的概念地景。第二章思考我們做為生態化成的意義,追索社會新陳代謝的路徑。第三章探討「殖」的多重時空意義,描繪跨物種共構的政治圖像。第四章探問蓋婭的情動政治,刻畫反饋迴圈的行星情動圈。第五章在病毒世中重新想像生命,勾畫無所不在的延伸介面和物質記號動態。


移民的世界地圖:建構新團結

凱瑟琳.威托爾.德登◎無境文化

▁▃▅▇ 如果人不移動,世界的裂痕就會更深!▇▅▃▁

五大單元,30多項主題,全書包含百幅地圖和資訊圖表闡明遷徙現象,並對許多既存想法提出質疑。

• 貧困、衝突、環境災難、工作、深造、旅遊:移民的真正因素是什麼?
• 在接待和拒絕之間,可能的政治回應是什麼:關閉邊界、驅逐、庇護權、歸化?
• 雖然歐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移民危機,但新興國家中跟移民相關的挑戰同樣也不少。
• 全球健康危機(如COVID-19)是否會衝擊每個人的移動性和人們關於「他者」的看法?


緬甸,最後一搏 Myanmar: the last stand(中英雙語)

斐德希克‧德波米◎慢工出版

《緬甸,最後一搏》(中英雙語),由在法國長期關注緬甸,同時身兼紀實漫畫編劇的斐德希克‧德波米(Frédéric Debomy)、香港漫畫家柳廣成共同製作,故事以單篇為段,堆砌出緬甸人的抗爭現況,而擅長以鉛筆繪製漫畫的柳廣成,細膩筆觸更突顯衝突中,人物的張力與動感,讓讀者彷彿親臨關鍵現場。
 
本書在緬甸軍事政變2週年推出,企圖打破國界,召喚關心民主自由的讀者,藉由閱讀,縮短距離,持續聲援奶茶聯盟夥伴,並以漫畫串聯抵抗強權的自由區域,展現小國小民的好國好民精神。


從「中國人」到「臺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

李氣虹◎季風帶文化

作者李氣虹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於新加坡,曾經擔任新加坡聯合早報派駐台北、香港和廣州三地的首席特派員,現任該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由於曾在台北留學和工作生活,擅長研究台灣相關的各種議題,為此提供了跨地域視野和思考。
 
作者透過第三視角,研究台灣人政治認同從「中國人」到「臺灣人」的轉變和緣由,為全球華人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和台海兩岸政治提供參考。

相關出版社

延伸閱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