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

作者: 

林方源 Jeremy Lim

經銷商: 

三民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6-01

ISBN: 

9786269672233

規格 : 

平裝/單色印刷
512頁
14cm (寬)x 21cm(高)
初版

分類: 

定價: 

590元

★ 新加坡學者剖析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力作
★ 張鴻仁(台灣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1999-2000〕)﹑周穎政(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暨醫學人文學科教授)﹑楊駿(美國哈佛醫學院訪問學人)﹑林韋地(新加坡執業醫生)專文推薦
★ 附:繁體版作者新序〈十年之後——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演變概覽〉
★ 極具效率的新加坡醫療體系,對世界有何啟示?

何謂最理想醫療體系?這是從政者、學者乃至民眾都會感興趣的問題。新加坡醫療體系國際排名優異,在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全球醫療體系排名(Ranking of Health Systems)」中名列第六 (二〇〇〇)、被彭博 (Bloomberg)「醫療效率指數 (Health-Efficiency Index)」評為全球醫療效率最高的國家或地區 (二〇二〇)、獲「全球健康指數 (Global Health Index)」評為亞洲最健康國家 (二〇一七),自然成為研究焦點。

在《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理想與現實》一書之中,新加坡學者林方源 (Jeremy Lim)以本土視野剖析新加坡醫療體系各個面向,闡述其融資模式、監管架構、服務類型、人才管理、醫病關係乃至醫療旅遊之細節與得失。這是學習新加坡醫療體系運作與成效的最佳入門著作。

應當如何分擔醫療開支壓力,一直是備受爭議的政治議題。亦因為此,林方源認為,不從政治哲學角度切入分析,便難以透徹評估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成效。這個體系假設,公共資源有限,故此醫療開支亦是個人重要責任,新加坡醫療融資模式由此理念構建,「公義」與「效率」之辯由此而起。

有學者指,醫療體系之建構,取決於一地政治歷史脈絡,何謂最理想醫療體系之問題因而更形複雜。貧富者或無一致利益立場,但他們皆不能否認,「病有所醫」與否,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


作者簡介

林方源(Jeremy Lim),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Saw Swee Hock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apore)教授。他在新加坡公共衛生領域之中,曾任不同職務,當中包括私立醫院首席執行官、新加坡衛生部高級顧問,以及新加坡最大醫療集團的研究主任。


目錄

推薦序(一)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政治經濟學 14
◉ 張鴻仁(台灣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1999-2000〕)
推薦序(二) 新加坡醫療體系作為他山之石 21
◉ 周穎政(台灣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暨醫學人文學科教授)
推薦序(三) 何謂理想醫療體系? 25
◉ 楊駿(美國哈佛醫學院訪問學人)
推薦序(四) 新加坡醫療體系與管治模式 32
◉ 林韋地(新加坡執業醫生)

導讀 從政治與歷史角度解構新加坡醫療體系 39
◉ 鄺健銘(台灣季風帶文化總編輯)

繁體中文版作者新序 十年之後——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演變概覽 47
◉ 林方源 (Jeremy Lim)

概念圖 82

第一部分 醫療體系背後之政治經濟學
第一章 新加坡醫療概覽
85
1.1.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基本特點 87
1.2. 從公眾角度看新加坡醫療體系 89

第二章 何謂最佳醫療體系? 91
2.1. 何謂醫療體系? 92
2.2. 誰在守護健康? 94
2.3. 病有所醫? 95
2.4. 關於「醫療護理鐵三角」框架 96

第三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政治哲學 99
3.1. 何謂政治哲學? 101
3.2. 政治哲學在新加坡 102
3.3. 李光耀、福利國家與「新加坡故事」 105
3.4. 新加坡公共政策之政治經濟學 112
3.5. 市場與政府之分工 118

第二部分 病有所醫?新加坡醫療體系之融資模式
第四章 新加坡醫療融資模式概覽
123
4.1. 新加坡醫療融資模式發展簡史 125
4.2.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主要開支 128

第五章􅁇新加坡病者之醫療費用壓力 131
5.1. 從政府角度看政府補貼之價值 132
5.2. 新加坡病者面對的醫藥費壓力 135
5.3. 關於病者支付能力調查 139
5.4. 關於政府補貼之再思 143

第六章 「用者自付」——論新加坡醫療模式之哲學 147
6.1. 新加坡保健儲蓄發展簡史 148
6.2. 官員對「免費醫療」之批判 154
6.3. 李光耀與保健儲蓄之構思 156
6.4. 新加坡保健儲蓄模式之演化 157
6.5. 從經濟學角度看保健儲蓄 161
6.6. 保健儲蓄之現實與病有所醫之理想 163

第七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醫療保險 167
7.1. 關於健保雙全(MediShield) 168
7.2. 解構健保雙全 170
7.3. 健保雙全之成敗得失 174

第八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安全網 185
8.1. 關於保健基金(Medifund) 186
8.2. 保健基金背後之政治哲學 190
8.3. 保健基金之執行狀況 192
8.4. 保健基金之成敗得失 195

第三部分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發展史
第九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服務
199
9.1 新加坡醫療服務之成就 199
9.2 新加坡醫療服務湧現之問題 200

第十章 新加坡醫療服務簡史 203
10.1. 英殖時代之醫療服務 204
10.2. 自治時代乃至立國後之醫療服務 205
10.3. 全國專科中心(National Specialty Centre) 209
10.4. 新加坡醫院之銳變 211
10.5. 醫療服務體系公司化 212

第十一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管理結構 225
11.1. 管理模式之特點 226
11.2. 管理模式之挑戰 231
11.3. 區域醫療系統(Regional Health System) 231
11.4. 區域醫療系統之難題 237
11.5. 「多方援手」(Many Helping Hands)理念之利弊 241
11.6. 新加坡醫療服務管理之表現 243

第十二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決策生態 245
12.1. 研究案例 246

第十三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藥物成本管理 249
13.1. 新加坡藥物管理之財政學 251
13.2. 關於「標準藥物名單」(Standard Drug List, SDL) 253
13.3. 關於藥物援助基金 256
13.4. 保健儲蓄與藥物費用 259
13.5. 新加坡之藥費補助 260

第十四章 醫療旅遊與新加坡醫療體系 265
14.1. 新加坡醫療旅遊發展簡史 266
14.2. 醫療旅遊對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影響 271
14.3. 新加坡醫療旅遊之未來 279

第四部分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人才管理
第十五章 新加坡醫護人員之薪酬
287
15.1. 新加坡醫生薪酬 288
15.2. 醫治與報酬 290
15.3. 固定薪酬模式 293
15.4. 公營醫生薪酬之演變 296
15.5. 專業與金錢 304

第十六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培訓機制 309
16.1. 《丹頓報告》(Dainton Report) 310
16.2. 第二所醫學院之誕生 312
16.3. 關於第三所醫學院 314
16.4. 新加坡醫生之供應 316
16.5. 從公共政策角度看新加坡三間醫學院 321

第十七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規管 329
17.1. 規管之取捨 329
17.2. 新加坡之規管模式 332
17.3. 關於權力 336
17.4. 新加坡對抽脂手術之監管 339
17.5. 新加坡政府之治理哲學 343

第十八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醫護人員供應 347
18.1. 規劃之難 349
18.2. 新加坡醫護人員短缺之五大成因 351
18.3. 人員短缺之解方 357
18.4. 挽留公營醫生人才 362

第十九章 新加坡作為世界最健康之國家 371
19.1. 何謂最健康國家 373
19.2. 預防勝於治療之神話 375
19.3. 新加坡之「健康生活」 377
19.4. 新加坡「健康生活」之不足 386

第五部分 從世界視野回望新加坡醫療體系
第二十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未來
395
20.1. 新加坡醫療體系之世界評級 397
20.2. 改革想像 398
20.3. 人口壓力 404
20.4. 醫療費用之分擔 405

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改革之路 409
21.1. 令人「安心」之醫療服務 411
21.2. 合理之醫療費用 416
21.3. 醫療服務模式 419
21.4. 醫療記錄 423

第二十二章 新加坡醫療體系對世界之啟示 431
22.1. 健康與醫療服務 432
22.2. 新加坡獨特醫療融資模式 435
22.3. 市場與國家干預 438
22.4. 跨國經驗交流 441

第二十三章 結語 443

章節附注 4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