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大雪紛飛

作者: 

江逸蹤

經銷商: 

紅螞蟻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2-08

ISBN: 

9786269644698

規格 : 

平裝/單色印刷
248頁
15 x 21 x 1.24 cm
初版

分類: 

定價: 

370元

年輕時我們都期待下雪,沒料到一下就是大雪紛飛

「陶淵明說人生實難,
於今方知難的並不是如何應付生活,
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活著。」

散文不僅是向外書寫,每篇作品之書寫也是自我回顧足跡時賦予意義的過程。模糊的過往僅能在字句中被擦拭,那是已經遠離的自我。

江逸蹤的散文集《今夜大雪紛飛》,從高中三年四班出發,寫出教育體制下躁動的青春歲月如何成為其生命的定錨。本書收錄三輯,輯一為完整人格的呈現,是經過「我思」之後的悵然。而後對於自我已不執著,遂分散在不同如鏡像邊的場域。對作者而言,生命越來越確定的,只有游牧式的不斷遷徙。重複疊合,於是成為其逃逸的書寫方案。

附錄為作者對書寫的體會,以及散文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各方推薦

這本書是一種飛鴻雪泥,充滿際會,又隨即四散而去。唯有留下的今夜是唯一的真實。作者撿拾生命中的片段,未必為了惜情,大抵都因為錄記。—言叔夏(作家)

咖啡、武術、哲學加上寫作,是逸蹤的人生關鍵字。繼2020年《暫停抄寫:高中國文課的哲學》出版後,今年(2022)出版的散文集《今夜大雪紛飛》是逸蹤的第二本書,恰巧在冬季,11月中南部略嫌襖熱的天氣讓人想塗一層哆啦A夢的相反霜,好在冷冽中撫觸文字,用熱燙的雙手溫暖一雙貓耳朵。
《今夜大雪紛飛》分為「我思」、「現象學」、「重複疊合」三輯,逸蹤以哲學命題,書寫日常生活點滴、童年記憶、愛情與浪游等等現今過往,將意義破碎的人生片段化為情節,重新去剖析與省思。我們聽讀他的人生故事,藉由他的理性辯證得以深入感情夾層,例如他寫 〈員林童年〉,從鄉間三合院生活看似碎片但細密組織而成的記憶,正巧與父母進城開設補習班,「去脈絡化的地方學習」成為一個孩子被瓦解,重新想像世界的開始。
以篇名作為書名的〈今夜大雪紛飛〉,逸蹤寫高中同學Y的人生,愛抽雪茄的Y宛如「反覆啜著生命脫離常軌的氣味」;現實與理想,迷惘與自覺間的矛盾拉扯扯出一場大雪,或可是富士山下河口湖濱真正的雪原,且讓足跡逸去,自由無蹤。
逸蹤傷而不溺,將體制下的忿悶練成肌肉,在失落的愛與夢中辯證追尋。他的文字是輕巧飛撲你我的貓,是思想的核心肌群,今夜大雪紛飛,是他馭雪,劍指江湖。—然靈(作家)

時間的罅隙裡有光,讀其文字,仿若注視著作者在身份與年歲的轉換間,在人與人交錯的失落間,復前行,又頻頻回首的身影——以酒以咖啡,或哲學或武學,文字沛然成篇。不僅俯拾都市霓虹中的千姿百態、年少時的躁動不安,更有吉光片羽、靈犀一念。
曾有一夜大雪紛飛,從此故事灑落如雪。—林怡汝(高雄中山高中國文教師)

這本書是逸蹤對散文的嘗試與期望。書中的「我」被他拆解如水蒸氣自湯泉氤氳而起,在窗玻璃及牆壁上,凝結成水珠。水珠順著冰冷的壁流下,帶著不同空間的氣味,再度成為溫暖的湯泉。於是湯泉是水蒸氣,水蒸氣亦是湯泉。—洪銓岑(東海中文所研究生、新銳作家)

作者是我高中以來多年的好友。曾經,我們對許多的「理所當然」提出質疑與挑戰。隨著年歲漸長,生活中更多的是忙碌與妥協,但作者卻仍能保有那份清醒與初心。這本書,讓我重新看到那些可能曾經走過,卻能沒能駐足欣賞的風景。—陳博文(法律工作者)

毅中,正如其名,可以想見應該是位被期許著弘毅道遠的士人,背負了實現儒家理想人格的重任。算一算,到目前為止的生涯,超過一半的時間,是結識毅中的狀態,是真老友了;也不知從何時起,士人毅中逸其蹤,成了阮嵇輩。他的體制內工作,曾讓他一度無法意識到痛苦與不安,從何而來。由此倒帶,他的童年、愛情、友情等過往,正如本書的「我思」、「現象學」二輯各文,是形塑「逸蹤」生命經驗的重要成分,也是逸蹤書寫的Dasein。如此的Dasein,恰也構成了他《暫停抄寫》以後,到目前《今夜大雪紛飛》成書的基礎。從一位老友視野玩味其文,竟也有種純粹的真趣,絲毫不減少年時。—張登凱(文史工作者)

毅中的文字,是黑夜中的星芒。有別以往大眾對於文學的既定印象,他追求的文字宛若求道。那是通向荒原的路徑,因為他從來就不是向主流靠攏的人,而是孤獨的劍士,以筆為劍。—黃柏榮(攝影師、作家)

2020年冬天,李滄東的《綠洲》終於在台上映,這是第一部在觀影過程中讓我自覺骯髒的電影。李滄東的文學之眼洞悉無雜質的純粹,過程中曾數度興起狐疑的念頭在這份純粹面前被打回了污穢不堪的原形。跟逸蹤相處、閱讀逸蹤的文字也經常有自慚形穢之感,每每令人讚嘆「世間真有如此純粹之人?」作者忠於自我,始終如一,在304那一方無塵淨土、不顯身形的藏鋒之間、建構解構的分手之後、大雪紛飛的迷濛今夜⋯⋯細膩的心思與筆觸始終勾勒、抵達洞外的理型世界,在心靈的蟲洞沉吟、閃爍文學哲思之光。—黃美珠(新竹女中國文教師)

沒多想的翻開此書,喚起了許多記憶。從兒時記趣,到如同書中說的 不明所以便自顧蓬勃的青春。從無奈心痛的分別,到淡然遊走於日復一日的日常。
作者咀嚼人生的筆觸,讓人能隨著他走了一遭,又從中讀出自己的感觸。會心一笑間,也有著無法拒絕的悄然嘆息。細膩的用文字,承載著平凡如我們共感的思緒。—魏筱芮(空服員、旅行家)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江逸蹤

任高中國文科教師。〈今夜大雪紛飛〉獲2017台中文學獎散文首獎、入選106九歌年度散文選。
2020出版《暫停抄寫》。
曾任Phedo高中哲學推廣學會講師、東吳大學藝文社指導教師、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評審。
散文集獲2022國藝會創作補助。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輯一:我思
304
房間
藏鋒
分手之後
今夜大雪紛飛

輯二:現象學
員林童年
健身房
咖啡行藏
酒吧之夜
限時動態
城市裡的山
縱浪大化輯三:重複疊合
東京遊夢
旅途
哲學之道
高雄冬天
穴居


自序

教書後才開始真正動筆寫作,這是為了工作而不得不為。寫作之困難, 在於一旦將情思書寫出來,就彷彿自身被凝固在字裡行間。

真的有人能輕易駕馭文字嗎?隨口寫下的文字若與平日瑣碎的語言毫無差異,那為什麼是這些文字被留下來?即便技巧精進,隨性揮灑都能表現出令人驚異的作品,然而只要能複製這些同質性的作品,似乎也不能算是創作。

當創作是與陌生的自己遭逢,似乎才能給自己和讀者交代。

生活是一個平面,是無意識的場所,不寫作的時候,日子就這樣過了, 彷彿未曾活過。追求活著意義的人,往往把片面當成整體,是其所是,非其所非。這雖然不可避免,但寫作似乎就是把這管窺的日子賦予詩意,如同在小情小愛中的戀人,仍感到這世界完滿俱足。

寫作是自我觀看,但寫作時的自我已經和當時的自我不同了,中間的差異就讓一切都暫時被理解了,你來看此花,此花便鮮明起來。

大學讀的是國文系,自覺應該要會寫點什麼,投過一些校內文學獎,失利後也不甚在意,認為只要好好累積,一切都會水到渠成。直到開始教書才知道,並不是大家對寫作的態度都是心勿忘勿助長,靈感也不隨生命經驗而能輕易召來。寫作是探驪得珠,每次深深潛入意識的底層卻空手而回,更有時候對自己的質疑到了動搖原本生活的地步。不禁問,我到底要寫什麼?

曾經學過許多作家的說話方式,楊牧,阿盛,駱以軍,吳明益,言叔夏,後來才知道學習說話是一種降靈,或是一種自我分裂,用別人解讀日子的口吻描述自己的日子,然後再試著重新解讀。

在文字中迷路,迷路於文字。最孤獨的時候,是設下一座迷宮,邀請自己來玩。

在中壢那幾年四處漂蕩,聽了許多演講,看了許多電影,後來也自己辦講座,認識了一些藝文界的朋友。那時候並不覺得自己可以寫作,雖然參加耕莘寫作營,心態仍是在觀望猶疑。那樣的不確定心態,或許該歸因於擔憂作品一旦書寫出來就無可復回的真實感。真實令人恐懼。

後來參加阿盛老師的文章賞析班,為的只是確定在名家眼中我那套教學模式是否可行。雖然是文章賞析班,但期間仍要交一篇作品,作品一千字到數千字皆可。第一篇作品我寫了四千多字,篇名是〈來生〉。老師在我的作品上寫道:「你是可以寫的。」

路在眼前展開,就該繼續走下去。寫散文是再一次的自剖過程,在寫作班認識了許多寫作好友,表現為文字讓人談論。我們談論的是文字,也是心。也許是療癒自己,也許是療癒他人,爭論難免,失落難免,在小小的教室裡,我們聽著文字的聲音,回去後,一夜無夢。

厚積薄發,搜索枯腸,期待的是堆疊在扉頁中的文字能在讀者的時間裡展開。讀者的樣貌千姿萬態,他們讀了我的作品,真的能不覺枉然嗎?有時我想著讀者,有時離開讀者,更多時候是亦步亦趨。寫作時我常想到王維那首詩: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這本書能出版,要感謝開學文化對我的理解與支持。威廷學長的啟蒙,阿盛老師的提攜,還有柏榮、舒禎一直以來的細心閱讀,千金難買一聲響。最重要的是高中304同學,你們一直是我生命中反叛與躁動的底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