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城市?

作者: 

阿蘭.貢比耶 Alain CAMBIER

譯者: 

李崇瑋

繪者: 

人圭人圭chia chia

經銷商: 

紅螞蟻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5-06

ISBN: 

9786269594344

規格 : 

平裝/單色印刷
224頁
10.6 x 17.2 x 1.12 cm
初版

分類: 

定價: 

270元

【獨家引進】法國哲學百年老店──富杭出版社(Vrin)
《什麼是……?》哲學之道叢書
一書一概念 理解當代思潮
跟著作者的思辨道路 並透過經典導讀 感受法國哲學方法論

城市之於人是純粹建築物的聚集嗎?
是我們塑造了城市,還是城市塑造了我們?

城市的意義始於人民的共同約定,以規範的權力範圍與法治管理去運作,人依循其規範與限制發展。然而經歷了時代更迭,城市卻也不僅只物理性地表明建築物與範圍的聚集,更是感性地容納著人民的生活。我們以其為一個中心參照點來安排圍繞我們的世界,使得一個產生意義的空間燦然展現,這些被稱之為「文化」的事物回過頭來形塑了城市的面貌,那麼,必須問的是,什麼樣的生命力在塑造著城市的風景?

城市的政治與現代意義

二十世紀後幾次的大戰,世界秩序隨著資本主義不斷變形,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演變也衝擊著城市的思考。城市的政治、軍事、經濟、公衛問題彼此交疊,反映著城市治理、主權象徵、經濟核心等等條件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品質,而且都市化規模和型態所造成的影響不亞於國家本身的治理。如果都市計畫代表著都市治理的實踐想像,那麼,這類計畫在哪種程度反映著公民社會的理念,又如何牽動著日常生活的實踐?這便是此書背後的核心提問之一。

書中四章的分別論述,思考文明和文化、居住和都市計畫、建築意義解讀、政治實踐的四種向度,也可從兩個關鍵文本的解析認識到貫穿在西方歷史中的城市哲學。


作者簡介

阿蘭.貢比耶 Alain CAMBIER

法國高等學院預備班教授、哲學博士、共同研究單位(Unité Mixte de Recherche, UMR)編號8163「知識、文本、語言」(”Savoirs, textes, langage”)實驗室的合作研究員。著有《什麼是形上學?》(2016)、《什麼是文明?》(2012)、《什麼是國家?》(2004)以及本書。

繪者簡介

人圭人圭chia chia

台灣畫家。有水墨、壓克力、版畫、漫畫等創作。 作品風格常隨著生活體驗改變,以自癒也癒人的信念持續創作中。

譯者簡介

李崇瑋

中國文化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兼職譯者,偏向聽覺,帶著一隻黑貓。譯有《法國大革命:自由之章》(2021,時報)。


目錄

導讀引言

人的「人造故鄉」
極度文化的物件
人造物的世界
自由的空間
烏—托邦原則
與野蠻搏鬥的城市
象徵的共同體

定居城市
建築和居住之間的緊張關係
「笛卡兒式城市」
為了更適合居住而拆解
從培林西亞到萊莎

城市的文法
從烏—托邦到異托邦
作為範例的城市意義化
從圖式到象徵
城市的象徵性主題

城市與城邦
作為公民社會範例的城市
從使用到利益
對抗渙散的趨勢
都市,嶄新公民身分的熔爐

城市之謎
文章與評論

文本一
柏拉圖《理想國》卷五,471c—473b*

評論
理想城的烏托邦
完美城邦的非現實本質
從城邦的治理到靈魂的治理
介於logos和ergon之間的悖論
烏托邦的批判功能

文本二
華特.班雅明 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 街道之章*
奧斯曼(Haussmann)或街壘
評論
成為問題的都市規劃
從美學到生物政治學
實踐活動對生產活動的報復
作為自由之經驗的巴黎公社


推薦序    

共同生活的空間條件
黃冠閔 (中研院文哲所)

西方哲學起於希臘,而早期希臘各城邦散佈在愛琴海周邊,各自有獨立的神祇崇拜,外邦人的異質性標示著宗教、政治的身分差異。相對地,脫離城邦的流放則是一種致命的懲罰,一旦脫離身分歸屬的城市,信仰的、生活的歸屬也被剝奪。伊底帕斯被驅逐出底比斯城,流放到柯林斯城,便是希臘悲劇的城市背景。蘇格拉底被控的罪名,雖是不敬神明,其實,等同叛國。蘇格拉底在雅典城邦所遭受的待遇是柏拉圖哲學的核心要素,對城邦存在與秩序的思考,牽動著知識、個人信念、世界觀的形成。希臘世界中城市與邦國在概念上是不可分的,城市差異也是文化差異,雅典經常以斯巴達為對比,不同城邦的政治體制也幾乎勾畫了後世政治制度的雛形,由此可見,城市觸發哲學思考的意義也極為重大。在周代城邦中,「國」的概念也是城市。孟子所謂「國人皆曰賢」、「國人皆曰可殺」,其中「國人」的「國」也是建立在此城邦的政治和社會基礎上。墨家的和平主義主張「非攻」,但也提供了防守城池的軍事技術,《墨子》中〈備城門〉以下數篇所陳述的都是要塞城市、都城的防禦,彰顯了城市的軍事意義,當然也觸及戰爭與和平的孿生關係。

現代意義的公民社會起自「市民社會」的概念,原本「市民」和「公民」兩詞並無分別,但隨著西方現代政治理論的發展,公民權逐漸脫離原本市民社會的城市意涵,自由民的意義也擴充。黑格爾的法哲學將市民社會視為進入國家階段的前一個環節,實際上把國家主權跟公民權分開;而由於城與邦在概念上分離,城市的問題不再混同於國家問題。城市若體現著市民社會,那麼,社群共同體、社會性的問題成為現代城市所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那就是,在共通基礎上尋求共同生活的可能性。

經過民族國家的洗禮,在兩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秩序隨著技術資本主義重新改組,歷史過程衝擊著城市的思考。在全球化浪潮後,似乎國界藩籬降低,然而,隨著關稅壁壘以及新冠肺炎的疫情蔓延,又使得關閉邊境成為防疫策略。俄國普欽入侵烏克蘭,其戰略目標的首都基輔是第一波包圍的決戰點,幾個瀕臨黑海的大城市也是重要戰略要塞。在這種準戰爭緊迫狀態鄰近每一個人的時代裡,城市的政治、軍事、經濟、公衛問題彼此交疊,反映著城市治理、主權象徵、經濟核心等等條件,不僅僅現代性的歷史過程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品質,而且都市化規模和型態所造成的影響不亞於國家本身的治理。早期現代化的城鄉差別問題,幾乎已經變換了面貌。如果都市計畫代表著都市治理的實踐想像,那麼,這類計畫在哪種程度反映著公民社會的理念,又如何牽動著公民日常生活的實踐?這便是此書出版背後的基本提問。

在城鄉差異的思考中,帶有人工與自然的對比,一方面,毫無疑問,城市的人工意味無可泯除,但另一方面,鄉村的農業活動卻也無法避免人工性,更何況,大量地栽種、豢養,乃至生物技術的介入,這都無法單純用人工與自然的二分法所能涵蓋。城市的存在無法只停留在人類本身,人工性有賴於重新思考自然的角色。城市意味著人類的大量聚集,揭示著人們共同生活的實際狀況,但卻未必是理想狀態。原本邊界清楚的城牆早已消失,隨著大量移入的外來人口,一個城市如何界定它的外邦人?在幾乎每個人都有流徙經驗的城市中,用來界定身分的本鄉或他方大概已經難以圈定異鄉人的情態。如此一來,烏托邦或是「異托邦」的意義搖撼了城市的空間思考。如果說權力集中的支配條件可以套用在殖民的解說上,那麼,與其說城市以類殖民、內殖民的方式支配著周邊的鄉村,倒不如說,城市本身已經在被包圍的情況下被外邦人所殖民。這樣的反轉不表示辯證法的顛倒,而是提示我們,在公民社會的建立途程上,人類如何集體共同生活仍然是巨大的挑戰。更何況,這種共同生活包含著其它物種的存在。

除此之外,城市的人工建設隱含著不可忽視的物質性和技術性,在地理疆域上構築的城市,用技術力整編和支配支撐生命活動的物質。水源、風向、空氣品質、沙塵都是城市治理的物質條件,再加上現代技術物所設置的工廠、購物中心、辦公大樓、運輸設備等等,這些決定著人們在城市場景中如何呼吸、移動、工作、娛樂,也藉此形塑自己,這時,城市場景就是個人的展演舞台。但如何面對空間正義的要求,卻是權力、技術力、物質力交錯的課題。都市景觀不再是美醜判斷的問題而已,更是感性生活中身體感在各種細節中的無盡協商。想要健康地、良好地在城市中生活著,不就是行住坐臥、吃喝玩樂這些小事的總和嗎?這些被稱之為「文化」的事務回過頭來形塑了城市的面貌,那麼,必須問的就是,什麼樣的生命力在塑造著城市的風景?

《什麼是城市?》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法國觀點下典型的西方論述,精要地點出如何哲學地思考「城市」。選擇翻譯這一本書來出版,也算是一個宣言。在當代公民社會裡,城市不只受限於治理的技術性問題,它涉及更根本的生活及思考方式。帶入哲學思考的深度,也正是為了面對城市生活本身的豐富性。讀者可以順著書中四章的分別論述,思考文明和文化、居住和都市計畫、建築意義解讀、政治實踐的四種向度,也可從兩個關鍵文本的解析認識到貫穿在西方歷史中的城市哲學。在理論和概念術語之間,也閃動著作者的實踐關懷。

對我們來說,公民社會的生活實踐中,不可能在「城市」這一議題上缺席。即使傳統上有隱遁山林、田園的藝術想像,但也有「大隱隱於市」的另類實踐。既入世又出世,大概就是城市生活的當代寫照。不過,公民社會的城市條件包含著各種差異,既有穿越傳統而立身於當代的歷史性,也有橫跨各種傳統的必要,更需要有跨越各種領域的思考彈性,這也是世間生活本身的要求。城市的哲學思考必須面對此時此刻世間生活的空間特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