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的最後一天:法國文豪雨果1829年小說+臺灣戲劇工作者陳以文2015年創作劇本
譯者:
書籍設計:
經銷商:
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
規格 :
定價:
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 : Roman de Victor Hugo + Pièce de théâtre de Yi-Wen Chen
【奪朱】社會政治批判叢書 09
早在創作《悲慘世界》與《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之前,年輕的雨果發表於1829年的小說《死刑犯的最後一天》(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以純文學的方式來描繪圍繞著死刑所帶來的人性凌虐,就已使他成為法國文學界受人矚目的新銳。
在一百八十多年後的台灣,陳以文導演從這部小說獲得了靈感啓發,加上了台灣的社會背景以及改編的死囚故事,在2015年創作了劇本:《死刑犯的最後一天》,試圖帶給觀眾探討看待死刑不同的思考視角。
本書是兩部《死刑犯的最後一天》的合訂本,同時呈現以兩種形式體現「藝術作為社會關懷」的作品,在為死刑議題提出另一種思考角度之外,也提供一種跨時空、跨文體對照的可能性。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 ✕ 陳以文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1829年小說+2015年劇本
——
目錄
Side A / 法國文豪雨果 1829 年小說
– 1829年第一版序
–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小說)
– 翻譯與出版《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吳坤墉)
Side B / 臺灣戲劇工作者陳以文 2015 年創作劇本
– 前言
–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 (舞台劇)
– 戲劇即將萌生時──靜下瘋狂正義的心(陳以文)
作者:Victor Hugo維克多‧雨果(1802-1885)
法國十九世紀最負盛名,最具影響力之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及畫家。他的作品常以第一人稱書寫,表現內心情感、神祕與夢境,是為浪漫主義的一代宗師。其經典作品如《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1831),《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1862)……皆舉世聞名。而這些創作除了悲天憫人,也同時深刻批判當時的政治情境,是為藝術關懷社會的極致表現。雨果一生也以積極的政治參與來實踐其理念;面對19世紀法國動盪的政治現實,他曾經貴為國會議員,也曾經被迫流亡國外19年。1885年過世後,其靈柩要被迎入法國的先賢祠(Panthéon)當日,從巴黎凱旋門到拉丁區,沿路有近兩百萬民眾替這位偉人送行;史無前例!
作者:陳以文
陳以文──專精於表演、編劇的電影導演。
曾以電影【運轉手之戀】獲金馬獎「評審團大獎」、台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及「最佳導演獎」、法國杜維爾影展「最佳導演獎」,入圍德國柏林影展「青年論壇」單元。編導電影包括【果醬】、【想死趁現在】、【神遊情人】、【戀戀海灣】。2013年出版電影職人著作《殺掉青春沒有夢》。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的他,2015年重返熱愛的劇場,編寫舞台劇劇本【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並演出劇中主要角色「死刑犯」。
譯者:吳坤墉
台大社會系畢業。巴黎第四大學政治社會學碩士(DEA)。無境文化【奪朱】政治社會批判叢書總策劃。譯作有《倡議一個批判的政治哲學--條條道路》(Miguel Abensour著,無境文化,台北,2010)。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導讀影片
19世紀的雨果小說與21世紀的陳以文劇作,以相同炙熱的浪漫主義精神,刻劃鮮豔的情感去彰顯人與社會的善與惡。而面對那再再加深撕裂台灣社會的死刑議題,要如何相信緩慢的閱讀才是治療傷口的良方呢?陳以文與譯者吳坤墉試著說明他們的信念與期待......
閱讀劇本的獨特趣味,正是讀者還要同時擔任導演及演員,讓劇本中的文字活起來⋯⋯所以我們讓陳以文示範了一段文字的三種詮釋。讀者自己想像的,又是哪一種詮釋呢?
這段影片,是由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張國甫先生,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之產學計畫作品。張國甫是國內青壯輩出色的攝影指導及導演。雖然看似簡單,我們的確花了許多心力,由專業電視電影工作團隊拍攝製作。而最後的結果,為了希望呈現較好的觀看品質,還調成分別適合手機及電腦兩種觀看裝置的亮度。
**影片製作: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張國甫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之【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創作對談影片產學計畫。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劇作家與小說譯者的對談 +劇作家示範劇本的文學閱讀 (螢幕版)
《死刑犯的最後一天》:劇作家與小說譯者的對談 +劇作家示範劇本的文學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