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赤松美和子對臺灣文學提出之精闢見解
臺灣文學與作家的生成與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變遷
都可透過文藝營這方稜鏡從中抽絲剝繭看出端倪
這部兼具學術研究與報導內容的著作,記錄了赤松美和子親身投入臺灣文學社群,並敏銳地提出一條解釋途徑,直指「文藝營」這樣的文學生產形式,為全世界所罕見,而文藝營五十年以上的悠久脈絡,不只是文學,也是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的縮影。文藝營起因於國民黨黨國教育的目的,卻在瘂弦等文人出於文學培育意圖之下而努力奔走,數十年下來輾轉成為蓬勃發展、百家爭鳴而立場各異的文學文藝營,孕生出無數作家。文藝營這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存在,卻是通往理解臺灣人文的歷史之鑰。
赤松美和子將散落四處看似無關連的文壇資料,拼黏起來並經過一番詮釋,讓我們一眼鳥瞰戰後臺灣文學與政治間的錯綜交織。文藝營史的整理、兩大報副刊及文學獎走向及立場的分析、解嚴後作家如何書寫自我認同,作者的書寫從五零年代貫穿至千禧年,橫跨時間雖長,但卻綿密環環相扣,從中看出日本學者的嚴謹與赤松身處的「雙重外來性」—對臺灣而言她是研究臺灣文學的外國人、在日本她是研究外國文學的臺灣文學—之特殊位置產生之視角
各界推薦
※本書正是以救國團為線索,試圖藉著文學制度來揭開「國家」誕生的神秘儀式。如此這般,不僅在日本和臺灣,赤松也成為世界性的臺灣文學研究先驅之一。—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研究所 中國語文研究科教授 藤井省三
※赤松教授以文藝營流變為核心,討論臺灣戰後文學從戒嚴時期到解嚴後的文學場域如何運作,切入點十分精確,田野工作、訪談、運用報刊材料與學校教材之外,同時又顯現出文學研究者的本領,在文本與現象解讀上相當細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楊佳嫻
※本書為臺灣文學的戰後,補足了一段政治成人化身文學童真的漂白歷程。原來,必須走過如此細膩的國家與市場之裡應外合,文學才終於能披上天真的外衣、繼續運轉一部意識型態機器,並吸引年輕人無怨無悔投注熱情。—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蘇碩斌
※在日本有「食慾之秋天」、「閱讀之秋天」的說法,而適合夏天的行為則是熱戀、以及一起去海邊。或許臺灣的文藝營多在夏季舉辦並非偶然,近百年前來到臺灣的日本文學大家佐藤春夫所記下的文章副題即是「一夏之記」。在赤松美和子的體驗與研究中,臺灣文學中青春奔放、放恣不羈的性格,也因為夏天的文藝營,得到了解釋。—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張文薰
作者簡介
赤松美和子
1977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御茶水女子大學博士(2008年),現任大妻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部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認識臺灣六〇章》(『台湾を知るための60章』,若松大祐等共同編著,明石書店,2016年)、《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台湾文学と文学キャンプ―読者と作家の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創造空間』,東方書店,2012年)。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臺灣電影等。
譯者簡介
蔡蕙光
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