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閱讀在生活第❹棒:動眼神經

名人閱讀在生活第❹棒:動眼神經

出版現場

眼球中央電視台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沒錯,這些在社群上叫好又叫座的頻道與節目都是出自她手——動眼神經。投身媒體與社會議題的她,擅長將嚴肅的政經議題說得有點諷刺、有點幽默,看似不費吹灰之力,實則需要分析大量資料以及具備優秀的轉化能力才能做得精準。

本次我們邀請到動眼神經來談談在疫情期間如何度過,對「書」又抱有什麼想法呢?

▸▸▸

🤔:這次疫情對動眼神經造成最大的影響是?
🗣:應該是「到哪都要戴口罩」這件事。有幾次需要進入醫院,因為沒有口罩,增加很多困擾。有時候上班搭乘捷運,也因為沒戴口罩回頭去拿,搞到最後差點遲到⋯⋯

🤔:最懷念以前看似普通現在卻不能做的事情是?
🗣:出國。以前工作到一定程度,覺得超級累,都會想出國旅遊,充充電。之前很喜歡去不同的國家或城市走走,身心都很放鬆。但現在完全出不了國,連原本計劃好的旅行也被迫取消,很可惜。

🤔:小時候的夢想跟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否有關聯呢?
🗣:嚴格來說小時候沒有什麼固定的夢想,每次作文要寫到這類題目,我都有不一樣的答案。不過小時候的夢想還是有些共同的傾向,有時候我想當畫家,有時是作家,大概是藝文類比較多。我現在從事的工作,小時候根本不存在。但如果就工作的性質或本質上來說,其實「創作」這個核心概念還是不變的。

🤔:平常有沒有特別關注的書籍類型呢,換言之,只要書上有哪個TAG必定會吸引你?
🗣:最近比較關注性別類的書籍,又以討論女性議題為主。只要是談到跟女性、父權、性別議題有關的,多少都會關注。

🤔:如果現在要出一本書,最想出什麼樣的書呢?
🗣:我想出一本關於「功課好的女孩子其實很辛苦」這個主題的書,主要想從我個人的經驗出發,談談在這個社會上,表現相對優秀的女性,從小到大可能遭遇到的困境。

🤔:是否有用紙本書做過「閱讀」以外的事?
🗣:一時想不到太特別的,大概就是有書本被弄濕了,用另一本書當「重物」把濕的書壓乾吧。

🤔: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動眼神經如何保持閱讀習慣?
🗣:我會在每一個會待上一段時間的地方放幾本想看的書,比如辦公桌、書房、床頭等等,有時候也會隨身帶本書,這樣通勤的時候也可以翻看。

🤔:覺得紙本書會消失嗎?
🗣:我覺得不會。當然紙本書的銷量是有在萎縮的,而且我很難去估計接下來書市又會衰退到什麼程度。但這些都還不至於讓我認為紙本書會「消失」,畢竟書市並不是一成不變,也一直有人在努力著。

🤔:不顧北京反對,有沒有哪些書讓你對「臺灣自由地區」的未來有了不同的想像?
🗣:我想到的是《想像的共同體》以及《後真相時代》。《想》讓我認識了關於民族國家興起的歷史,也開始思考「臺灣」這個群體的邊界在哪裡。我想這本書對臺灣人來說,是很好的啟蒙書,能夠提醒我們用更全面的眼光看待「認同」這件事。《後》這本書則讓我想起了現代臺灣人的溝通困難。當然,跟過去的時代比起來,言論自由了,大家也都開始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跟看法,可是這幾年「同溫層」似乎變得越來越「厚」,而「異溫層」之間也漸漸沒有了交集。人們似乎只願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甚至變成一種不能被動搖的信仰,對於不同意見的人開始貼標簽,一言不合就把對方打成「中共同路人」。這些都是面對未來應該要警惕的事。

😉:請給我們一個今年的關鍵字!
🗣:我想選「緩」。我想我們的生活有時都太急了,有太多想要的、想追求的,這次疫情爆發,也許也是個機會讓大家停下腳步,思考一下真正的生活該是什麼樣子,而自己一天到晚努力追求的,又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二零二零年,一切都緩下來了,希望大家能放慢角度,重新整頓再出發。

▸▸▸

下一位名人即將登場,不要走開,馬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