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閱讀在生活第❷棒:張嘉玲

名人閱讀在生活第❷棒:張嘉玲

出版現場

曾任多次政府部門社群經營講師,年紀輕輕就經驗豐富的社群教母張嘉玲,除了授課教學以外,還將自己對新媒體及社群文化的觀察整理成篇,發布在她建立的「加個零的社群觀察」、「新媒體營銷深度分享會」等社群平臺上,費心傳授自媒體經營學,只為在時代的潮流中,讓更多人善用自媒體的力量。

本次我們邀請到嘉玲來談談在疫情期間如何度過,對「書」又抱有什麼想法呢?

▸▸▸

🤔:這次疫情對嘉玲造成最大的影響是?
🗣:原本今年希望有機會到不同國家去參加相關行銷論壇活動,直接到當地做採訪報導,把新的資訊帶回來,推出「付費電子報」,但因為疫情計畫只能暫時中止(因為這段時間也很少有大型、亮眼的Campaign,大家目光關注焦點還是在疫情的資訊,寫來寫去都是疫情XD);原本也計劃今年要再舉辦「第二屆大型論壇講座」,邀請國外講者來臺灣分享,也因為疫情關係暫緩。於是機動性地調整改為每個月兩次的線上講座,自行開發課程,近期疫情趨緩,也開始走一半現場一半線上。

因為線上直播品質很好,講座報名也逐漸穩定,一場幾乎都有150-200人參加活動。IG也因(在家工作時間較多)加強互動,上個月底突破三萬粉絲數,限時觀看人次維持在30%,粉絲黏著度很高。

疫情雖然讓人措手不及,但也剛好能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的方向。

🤔:最懷念以前看似普通現在卻不能做的事情是?
🗣:接續上題,應該是出國參加相關活動、看其他國家的展覽吧!之前看了幾個不錯的展覽,但今年都因為疫情取消或是改為線上。面對面交流、一次性地參與完整主題的論壇還是很不一樣。原本邀請國外講者來臺分享前,希望可以先去當地拜訪,都只能暫緩計畫,不過還是一直維持著網路的聯繫。

現在能做的就是透過網路,大量看國外各個網站的報導、相關同業的線上分享,再消化整理給讀者,把基本功打得更實。

這段時間剛好也逼自己每天寫點東西,為即將推出的電子報練筆,也在BIOS monthly邀約下投入為期一季六集的《空口說白話》Podcast經營,主要是談文化創意產業的話題。Podcast跟Youtube很不一樣的地方是,可以聽到一個人從頭到尾的思考方式,他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觀點,反應都很好,也在跟Soundon談合作節目中!

🤔:能不能推薦一本最近看了最有收穫的社群相關書籍給我們呢?如果可以的話也請跟我們說推薦的原因!
🗣:我自己最喜歡的書籍是水野學寫的《品味從知識開始》、《創意從計畫開始》、《水野學的品牌設計講義》,這三本被我當作是聖經擺在辦公桌旁邊。日本的行銷書跟臺灣很不一樣,臺灣偏重方法但很快就會過時,日本偏重思考方式跟觀察。例如教跟客戶提案這件事,臺灣的書可能就會寫方法論,分成六個步驟之類的,具體要有哪些內容,水野學的寫法就是從他接到這個案子,他搜集了哪些資料,從哪個角度去思考,在跟客戶互動的過程中發現什麼事情,得到了什麼觀察,最後用一兩頁簡報讓客戶買單(聽起來很帥吧!)總之看完書會在思維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也可以套用在不止行銷領域上。

🤔:平常有沒有特別關注的書籍類型呢,換言之,只要書上有哪個TAG必定會吸引你?
🗣:我最近會關注 #疫情、 #體驗 相關的內容。疫情的話,主要是想了解疫情當下、疫情過後,哪些行為改變了?有哪些不同於疫情前的觀察;體驗是因為想了解同樣的內容,用不同載體、載具說故事的方式。

我自己特別喜歡的書籍類型是,從某個領域專業談另一個領域。像我就很喜歡設計人、藝術人、政治人怎麼去看社群。

🤔:如果現在要出書,最想出怎麼樣的書呢?
🗣:有想過。如果是行銷書,可能跟上題會有點像,比較不是工具書,而是思維跟觀察的行銷書,用我過去的遇到的事件,當中是怎麼思考的?選擇做跟不做什麼?最後得到哪些新的體會⋯⋯等等。

也想出一本劇本書,寫關於「行銷、社群、網路、流量」的故事,一直都覺得日本、韓國、中國有很多這樣反應當代社會的類型劇,臺灣近期有開始出現,但比較少看到跟網路社群相關的。(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反應給我哈哈~)

🤔:是否有用紙本書做過「閱讀」以外的事?
🗣:因為家裡書很多,別人可能是賣掉,但我為所有的書籍訂製跟圖書館一樣的分類隔板:「文學小說」、「商業理財」、「品牌行銷」、「人文史地」、「自然科普」等等,還有個特別的「朋友出的書」分類,也有為每本書貼上跟圖書館一樣的借閱編號,非常強迫症。

🤔:是否有觀察到本次疫情對社群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是否也會影響到未來社群經營的方向?
🗣:此次疫情相較於往年的輿情特點,社群媒體上的「假新聞」流竄嚴重,對權威的不信任感加強助長「假訊息」傳播,假新聞跟「恐懼迷因」已經在社群上迅速傳播開來,醫學類假新聞通常會在疫情發生時備受關注,因此「如何有效傳遞真實訊息」,成為行銷的一個重要課題。言歸一句,公部門(或者說可信任、高品質的訊息來源或組織)的疫情資訊內容需求迅速增長,相較品牌粉絲團反而會在這段時間的注意力式微。

在年輕人群體面向上,這次病毒事件,不僅是 95 後在社群媒體上第一次經歷的大規模公衛事件,也是一場國家級的動員,這種「動員」對於當代青年來說,影響著他們核心整體公民意識、社會參與習慣,年輕人群體在後疫情更具有反向賦能的積極意義。

🤔:身為一位花花草草愛好者,您目前最喜愛的植栽有哪些呢?有沒有最怕的植栽天敵!
🗣:我最喜歡葉片很大很綠的植物,像是綠巨人、白鶴芋、天堂鳥這種,比較完整,不會有各種斑點的葉片,太有造型感跟斑點感的葉子都會讓我害怕;我也很喜歡松木,近期也挑戰白水木,聽說很難種,會常常很缺水,但我的白水木長得不錯!

最近我的大型植栽圓扇蒲葵生病了,看起來是生蟲,室友說可能是白粉娥或介殼蟲,現在正在買植物的噴藥救活它。

🤔:在這個大家都使用網路、媒體獲取訊息與創造訊息的時代,您覺得紙本書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聚焦」。我會固定購買雜誌、報紙或是相關趨勢書籍,就是因為這些內容在限制的形式、篇幅下,必須完整說明一件事情,相較於網路媒體時時刻刻跳出來的視窗,看不完的訊息,更不容易讓人分心。

😉:請給我們一個今年的關鍵字!
🗣:「謀」,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

▸▸▸

社群經營者收穫滿滿!

下一位名人即將登場,不要走開,馬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