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靈越界:人群、眾魂的歷史競逐與原民復振

作者: 

梁廷毓

經銷商: 

前衛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18

ISBN: 

9786269917419

規格 : 

平裝/單色印刷
320頁
14.8 x 21 cm
初版

分類: 

定價: 

520元

★本書由「113年度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地方文史工作出版計畫」補助

混血神靈,赫赫神威!
懾服漢人的信仰,也牽成了原住民族人的復振之路。

二○一○年,北投發生一起拆廟/抗爭事件!事件主角保德宮因土地產權的移轉,新地主訴諸公權力要求廟方遷廟還地,甚至與護廟信眾爆發衝突。最終,經過雙方協調保存廟中歷史文物,以及在二次擲筊得到主祀池府王爺的應允下,才得以移駕神尊,進行拆廟。特別的是,保德宮的主祀神尊池府王爺被稱作「番仔王爺」。不過,王爺信仰本該為漢人民間信仰中的一環,何以這尊王爺被稱作「番仔」?

保德宮的所在地,被地方漢人耆老世稱為「番仔厝」,是昔日原住民部落北投社下社的範圍,彼時多為潘姓族人聚居。十九世紀初,據傳族人在貴子坑溪撿到一尊池府王爺,當時族人並不知道該尊神像為何物?帶回部落後卻有人感應「起乩」,因而受到族人供奉崇拜。後來,這尊僅為原住民族人所祭祀、隨著族人遷徙流離的神祇,由於昭昭神威,雄雄赫赫,逐漸擴及漢人信仰,於是乎漢人將神靈冠以「番仔」名號,不但隱喻著「神靈越界」——不同族群靈力信仰的交互流動,也顯現著原漢族群在淡北地帶數百年來的歷史衝撞與遺緒。

當地的原住民族群在不斷湧入的移墾漢人與歷代不同的政權,透過奇巧詐騙、暴力脅迫、國家政策的侵墾掠地過程中,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身分,也失去了部落與傳統的生存方式。他們隱身於過去的漢人聚落,被吞沒在今日的大臺北都會區之中。然而,安座於新土地上的「番仔王爺」,依舊護佑著北投地區的原漢人群。祂的存在暗示著,隱形的族人從未於淡北地帶消失,他們透過自己的宇宙觀與文化觀,再次理解、詮釋看似原本該屬於漢人的信仰,並以獨一無二的番仔獅陣與漢人陣頭技藝互動交陪,不但證明了己身的存有,也維繫了潘姓族人的身分認同與文化傳承。

如今,淡北地帶的原住民族人,以「凱達格蘭」之名作為族群認同的依歸,並指認七星山作為凱達格蘭族人的聖山與祖靈之地。族人藉由祭祀祖靈、復返神聖空間,重新凝聚散落、隱沒於都市叢林的族人,連結已然與過往斷裂的文化觀與宇宙觀,努力復振自己的文化,找回遺落的身分,喚起失去的族名。

或許,實質地理空間的部落早已不復存焉,甚至終歸無可復返;然而,透過聖山與祖靈地的重建,以及傳統祖靈信仰的形構與再現,平埔族群「漢化殆盡」的歷史弔辭終將也會成為歷史。一種嶄新的人地關係與「回部落」的想像,正在凱達格蘭族人的打拚下,儼然浮現。


作者簡介

梁廷毓

當代藝術創作者與研究者,近年聚焦於計畫型藝術及匯合跨學科的地方研究,關注晚近歷史轉型正義、非人轉向趨勢中的超自然鬼魅與漢人、原住民互動之歷史和記憶。相關創作曾獲文化部「扶植青年藝術發展計畫」獎助;寫作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獎助(二○二○年),並參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逆寫北臺灣客家開發史計畫」(二○二一年至二○二二年),亦曾獲選為國立臺灣文學館駐館研究員。著有《噤聲之界:北臺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和對話》(游擊文化出版,二○二四年)、《亡魂之眼:鬼魅、影像的論述形構與視覺思辨》(北藝大出版中心出版,二○二四年)。

自二○一六年夏天起,開啟在淡北地區從事原漢人群信仰與記憶的調查研究和藝術實踐,相關文章散見於《南島研究學報》、《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海洋文化學刊》、《原住民族文獻》與《人類學視界》。曾參與《森人:北投藝駐計劃》:「本草城市:北投.平埔族」(保德宮,二○一八年)、「尋找刺桐的家:平埔族群在哪裡」(鳳甲美術館,二○一九年)、「流浪的土地公:北投社保德宮的神明地誌學」(保德宮,二○二○年)、「來溝仔邊的灶腳說故事」(番仔厝聚落,二○二二年),以及凱達格蘭文化館「安身」展覽(二○二四年)、「大屯山下的風景:從北投社出發」(林間草堂,二○二四年)等系列講座、展演、工作坊與走讀活動。


目錄

序  尋靈的書寫
本書的用詞及考量

前言  重訪平埔族
平埔族群的正名、復權之路
凱達格蘭:淡北地帶的原住民族

壹  番仔王爺:流亡的神靈
二○一○年,一樁拆廟事件
原住民與漢人神靈的遭逢
超自然的神靈傳聞

貳  越界之靈:接觸地帶的信仰
原住民與荷西傳教士
通事、原住民與關渡宮
公廨、地基主與土地神祠

參  邊界考:部落與漢庄的消長
原住民與外來者的遭逢
社域界線推移下的原漢關係
界線的消弭與部落的瓦解

肆  遷徙與流變中的神靈
族人與保德宮的迫遷之路
廟境交陪下的原漢合作
「番仔獅」的傳承

伍  復振:祖靈的歸返
凱達格蘭族裔的奮起
聖山與祖靈之地

後記  人、地與靈的流轉


尋靈的書寫

至今仍無法想像,自己會寫出這本關於淡北地區原住民信仰流變與復振的小書。我既不是凱達格蘭的原住民族人,也不是在淡北地區出生的漢人,一切都是來到此地就學的一段機緣。

自大學開始,我對我們學校附近的環境、社區與地方人群歷史,就產生不少興趣。在本書中屢屢提及的淡水河、關渡宮、關渡平原、硫磺谷、大屯山與七星山等地,都是大學時期就常常遊歷的地點。回想起來,自二○一二年到臺北藝術大學就讀算起,我已經在臺北市與新北市生活了十個年頭,其中有四年的時間生活在關渡,六年的時間都住在新北市淡水的竹圍。從學校往返淡北各地的交通過程,幾乎已經成為我的日常。

但是,一直要到研究所時期,因為對於藝術創作與實踐方法論的思考,產生不同於以往的轉型,才開始讓我對此地有更深的關懷與認識,並且在淡北地區結識了不少在地的凱達格蘭原住民族人和漢人耆老。這一段經歷,也幾乎重構過往我對於平埔族歷史的認識,因為他們並沒有消失,反而真真實實地活在這一片土地上。尤其是二○一六年以來,不論是在北投保德宮的長期蹲點經驗、參與潘姓家族的神靈祭祀與廟陣活動,或是在淡水、北投與士林一帶探尋地方墓塚、陰祠與廟宇的過程,以及拜訪凱達格蘭族的「聖山」及其祖靈之地,都讓我感受到「靈」的存在與其介入人群歷史之間的幽微關係。凡此,皆成為我所珍視的經驗。

二○一六年的夏季,因緣際會下,我結識了保德宮具凱達格蘭族身分的潘姓家族,開啟了一段長期性的宮廟事務及活動的參與過程。舉凡文化資產相關的社區公聽會、廟址與地租的協調會、廟陣與祭典討論會、一年一度的南巡參香、遶境、王爺聖誕和農曆普渡等活動,我都多次在場進行記錄並親身參與,至今已經有八年左右的時間。但嚴格說來,直到二○二四年中旬,我並沒有在其間創作任何相關的作品,而是選擇透過工作坊、放映會、論壇、走讀與廟牌修復工作等等——這一系列介於文史與藝術性質之間的活動,來思考藝術實踐與平埔族群彼此之間可以激發的關聯。

當我們翻閱資料,可以發覺目前關於大屯山系及淡水河流域附近原住民部落之研究,一方面從荷蘭、西班牙時期的檔案史料,進行村社位置的考訂,並銜接至清代文獻裡的部落名稱;另一方面,則是透過史料與地契文書,討論部落的土地墾殖、經濟型態、地權變遷與原漢人群的互動情形。與前述豐厚的研究成果相比,卻鮮少有從部落傳統文化、祖靈與泛靈信仰變遷的角度,描寫當地原住民族的祖靈信仰在接觸到西方宗教、漢人道教與民間信仰的過程當中,產生對超自然的「靈」(supernatural spirit)的轉化、接受與吸納的情形。不可諱言地,歷來在平埔族方面的臺灣史研究,給予我諸多認識層面的收穫與思考啟發。但是,無論歷史學的研究是否有對史料檔案進行批判,或是找到另闢蹊徑的解讀方式,一旦我置身於當代平埔族人的文化實踐場域當中,就會意識到自己無法停留於對史料文獻的依賴和魅惑,重要的仍是那一處不斷流變的社會現場。

我曾聽聞過幾位資深的人類學家在私底下閒聊時,談到他們在長年的田野調查過程,不論是在漢人聚落或原住民部落,都遭遇到不少「無法解釋」的靈異現象,或是親身接觸過的超自然體驗,但在撰寫學術論文時,卻難以將這些深刻的生命體會寫入其中,只能以「存而不論」的方式擱置「靈」的問題,淪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然而,這種無法自外於「靈」的世界,卻是在這本書的寫作當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所以對我自己而言,這是一本探尋土地之「靈」的書寫,並不完全將「靈」視為一種心理性與社會性的想像,而是從民間社會的角度,承認「祂」在歷史流變中的幽微作用。

歷史檔案確實有其誘人之處,但它並不會產生勾魂的效果,因為檔案中的死者往往非常冰冷。很多的研究者都已經指出:一座廟宇或土地祠的建立,實際上和不同人群勢力的競合、人際網絡的建構,以及地方社會的發展等因素,有著緊密的關係,此種思考也帶給我諸多的啟發。但是,民間社會中視為真實的「靈」,往往也在這一套講求實證、分析和理性思維的敘事下,祂們的存在若不是被長期擱置,就是被壓抑了。本書並不是在標舉一種非人及超自然力量的決定論(determinism),而是希望在人類的社會、政治與經濟運作、環境力量等因素之外,站在民間社會承認「靈」存在的宇宙論和存有論,思考祂們在人群、社會與環境之間蘊含的作用力。

在平埔族原住民與漢人接觸的歷史過程中,臺灣民間社會現場中的「鬼」、「神」與「靈」,總有一種詭譎的真實性和超自然性,持續與人們共處於同一個世界,甚至打開原漢人群雙方在宇宙論層次的協商空間。「靈」的問題並不會因為原漢人群的接觸而被消弭,而是不斷地流轉在不同的祭祀型態及物質形式之間,因為「祂」是自外於人的存有,逼顯出一個不單獨僅有人類主宰的宇宙。因此,本書意欲朝向一種屬靈的歷史觀,聚焦在從過往至當代的臺灣,平埔族群與漢人接觸的過程,如何產生各種層次的「靈力越界」。回顧凱達格蘭族在既往的「平埔研究」中,並沒有涉及到信仰流變與「靈力」的書寫,尤其是「靈」的問題,這在平埔族原住民的歷史境遇和當代復振運動當中,可能是更需要被關注的核心面向。

本書名為「神靈越界」,指向的是疊覆於各種人群及歷史界線上的平埔族祖靈、漢人神祇與淡北地帶的芸芸眾魂。祂們在本書當中,是一種超越人類與自然、生物性與物質性的真實存有,不會因為族群文化詮釋上的差異,以及歷史敘事的競逐而消失,反而深深地滲透進地方人群互動的歷史之中。

相較於先前出版的《噤聲之界:北臺灣客庄與原民的百年纏結和對話》(二○一四年),這本書在份量上難以比擬,卻是我在二○一七年至二○二三年之間——幾乎和《噤聲之界》同時——進行的書寫工作。雖然,我這幾年也在《原住民族文獻》、《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人類學視界》與《南島研究學報》等處,發表了幾篇關於北海岸與淡北地區凱達格蘭原住民族的田野調查和研究論文。但是,作為一位非歷史學、非人類學科出身的寫作者,本書若有史料解讀與論述上的偏誤,或是在闡釋及理解上的不足,再請族人與學者老師不吝給予我批評與指教。

作為一位藝術創作者,我一直是從藝術實踐的角度,思考如何將「書籍」視作一種藝術的社會展演形式,又如何透過寫作貫穿自身所能觸及的智識與經驗。以我所身處的臺灣當代藝術場域而言,無論是原住民藝術史中關於平埔族群面向的書寫工作,或是平埔族裔在當代藝術創作及展演實踐方面的成果,目前皆較受到忽視。對於平埔族群的關注,或許有助於我們重新認識長久以來過於二元化的原住民/漢人互動的歷史課題。終究,我是一位在凱達格蘭族人土地上的借居者,既然來到淡北地區生活,那麼試圖理解腳下曾經發生的歷史和今日現狀,是對於這片土地的原住民最基本的尊重。

這本書要感謝非常多人,包含近幾年在淡北地帶遇見的平埔族、漢人耆老,以及在研討會發表與文章寫作過程中,給予諸多寶貴意見和鼓勵的學者老師。我要謝謝策展人徐文瑞與「森人」團隊在藝術實踐上的對話,也要感謝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呂理昌先生、保德宮的宮主潘國良大哥,以及身為北投社後裔的陳金萬先生,在諸多書寫工作上的協助,亦要謝謝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游擊文化對出版本書的支持。謹以此書獻給凱達格蘭的祖靈,以及那些仍在為了正名、復權與文化復振運動奮鬥的平埔族人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