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療365:一筆一畫都是療癒的練習

作者: 

葉冠伶、張瑞槿

經銷商: 

紅螞蟻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2-26

ISBN: 

9786269807659

規格 : 

平裝/全彩印刷
184頁
17 x 23 x 2 cm
初版

分類: 

定價: 

480元


這是一本讓我們來畫畫的書,
也是一本讓我們來說話的書。

跟自己「對話」,跟別人「對畫」,
在日常生活中、關係連結中、生命旅程中,
用你專屬的方式,創造、喜歡、去玩。

▶    如果你是心理師,《藝療365》可用於個別諮商或各式團體,一方面自我探索,一方面帶關係互動與討論。
▶    如果你不是心理師,也可以跟著《藝療365》,從畫畫暖身開始,經由「日常生活」、「自我探索&人際互動」、「家庭」、「生命交流」、「身體&尋找樂趣」等篇章,畫出療癒的練習。

拿起筆,你可以用更輕鬆、更簡單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365天,更靠近自己一點。

今天的你,
散發出什麼能量呢?

本書特色

1.兩位經驗豐富的諮商心理師,陪你一起用畫出生命中的歡喜與悲傷。
2.書內有心理師的「畫畫告訴我的事」和「暖心絮語」,也用很多頁可以跟著心理師自己動手畫出療癒的練習。
3.特別選用磅數高的紙,可以直接畫在書上。
4.不會畫畫沒關係,一開始有「暖身篇」,讓你開始後就一直畫下去。
5.心理師用很好,你用也很好。


作者簡介

葉冠伶

台北人,台中定居10餘年。諮商心理師。
美國Antioch University Seattle 藝術/家族伴侶治療研究所進修。
喜歡寫手帳,以及安靜快樂地貼貼紙。
喜歡好好地說話。
喜歡使用各種生活隨處可見的小物媒材來玩耍創作。
和Ray還有一個「藝療365」的臉書粉專,
除了視覺,也提供聲音陪伴的創作。
目前活躍於台中,和林彥廷藝療師一起創立開放畫室(Open Studio)。
歡迎一起來每月整理自己的內在,並且認識多元夥伴、保持連結。

張瑞槿

諮商心理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
北部出生長大,曾在南部專任工作,移居到東部後,現在是自由的行動心理師。
在創作中、敘事課裡,活得有靈魂。
在花蓮的山、海風景中,被世界照顧著。
在手工藝裡,享受玩耍也支持體驗發生。
在諮商工作中,珍惜著相遇與觸動。
謝謝在生命中的美好存在,因為有你們,我才得以勇敢多一點。
目前可以在兩個我喜歡的工作地點找到我:
同在心理諮商所(板橋)
秘密花園心理諮商所(花蓮)
還有一個期待能跟大家一起玩的基地:
藝療365」FB粉絲專頁


目錄

【關於作者】
【序言】
【關於《藝療365》】

【暖身篇】
>    關於「暖身篇」的微導航
>    創作媒材分享-水彩
>    暖心絮語-開始後,會一直發生
>    暖身篇-點點連連看
>    暖身篇-線條遊戲
>    暖身篇-日日小格
>    暖身篇-開啟潛意識
>    暖身篇-各種表情
>    暖身篇-各種著色

【日常生活篇】
>    畫畫告訴我的事-如何靠創作維繫生活的平衡?
>    創作媒材大賞-色鉛筆
>    暖心絮語-保持好奇與觸碰
>    今日電量/狀態檢測
>    檢測、保養、充電器
>    扛著什麼
>    感受日子的各種滋味
>    日常生活-城市移動
>    生活練習-修剪
>    生活練習-創造儀式感

【自我探索&人際互動篇】
>    畫畫告訴我的事-慢慢,看見自己多一些  
>    創作媒材大賞-蠟筆
>    暖心絮語-不習慣很合理,一步一步嘗試
>    看見情緒的樣子
>    關於我這個人呀-排行
>    自我探索-三溫暖
>    自我探索-性質
>    對自己的可能-鞭打
>    自我探索-符咒
>    自我探索-戰或逃
>    我的黑暗面
>    自我探索-碎裂
>    自我探索-畢業典禮
>    人際互動-外星人
>    人際互動-我的告示牌
>    人際互動-心裡的一道牆
>    人際互動-照顧

【家庭篇】
>    畫畫告訴我的事-那些說不完的家庭故事,就讓畫筆來說吧
>    畫畫告訴我的事-有沒有可能,我們多懂彼此一點?
>    創作媒材大賞-隨意拼貼
>    暖心絮語-慢慢看見與再認
>    關於家-家人的樣貌
>    關於家-家人的動物圖鑑
>    關於家-星球的距離
>    關於家-家的味道
>    關於家-想記得這些與那些
>    關於家-離家的故事
>    關於家-返家的旅程

【生命交流篇】
>    畫畫告訴我的事-謝謝,生命中的美好存在
>    創作媒材大賞-油性原子筆
>    暖心絮語-致我生命裡的那個 「伴」
>    人生有伴-經歷大雨
>    生命的調味料
>    生命影帶-播放
>    生命中的連結時刻
>    生命連結-點點光亮
>    生命中的連結-毛小孩
>    有話想說-感謝
>    生命連結-手的描繪
>    生命旅程-生命中的失落經驗
>    失落旅程-情緒停看聽

【身體&尋找樂趣篇】
>    畫畫告訴我的事-於是,記得跟自己在一起
>    創作媒材大賞-炭筆
>    暖心絮語-慢慢看見與再認
>    身體覺察-凝視自身
>    身體覺察-感受身體
>    身體覺察-觸碰身體
>    身體覺察-傷痕的凝視
>    尋找樂趣-泡泡
>    尋找樂趣-給自己的療癒籤

【後記】


序言

給喜歡自我成長,開始與自己在一起的你

謝謝你翻開這本書,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在創作中你將會累積更多內在經驗,並且發現專屬於你自己的獨特之處,透過這個歷程的練習,能在生活中幫自己做出更多適合自己的選擇。

接下來,你可能會問,創作有什麼特別之處,或是為什麼歷程很重要呢?

日本自律神經專科醫師小林弘幸,提到親手寫字,而非使用電腦鍵盤的過程,可以冷靜情緒使內心感到平靜,告訴我們直接接觸的好處。

創作本身是很好的跟自己的知覺保持接觸的過程。

透過創作歷程時間的延伸,也是練習耐心的好方法。願意花時間在與自己共處上,對於感覺自己與調節想法都是很重要的生活環節。

所以,創作具有平衡情緒、練習耐心、調節想法等正向的功能。

我覺得以上已經很足夠了,就是專注當下,然後享受創作。

我在創作時通常都是放空放鬆的,很隨意的下筆,看看顏色要帶我去哪邊,就好像有個很好的夥伴陪著我去做內在旅行,我不用多做什麼就憑藉著直覺走著。

美不美、好不好看、漂不漂亮,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就是下筆開始這個跟內在自己的旅程。

開始的旅行就容易一直持續發生。

我在專業工作中的觀察:個別諮商中,案主在下筆前可能產生抗拒反應,以及開始創作了,在過程中的嘗試感、小心翼翼感,開始前或創作中很在意作品是不是會得到任何的評價判斷-這是來自於過去的負面經驗或是學習過程,有某個應該要怎樣的標準在制約著我們,對我們指指點點,這個可以那個不好。

這個放鬆的下筆練習,讓案主有新體驗。他們也時常向我反應感受上與單純的說話有不小的差別。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勇敢嘗試、可以突破一些框架,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新的更加喜歡自己的感受。

當你享受當下,你就會慢慢養成習慣、變得更加自律

原子習慣》一書中也指出,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首先要有自我認同的核心骨架,再慢慢透過具體化的行動、做事,讓其他屬於自我了解的內容知識,也就是肉的部分加進來,對於自己的樣貌就可以越來越清晰以及穩定。

而「直接練習=成為中」,是個動態塑造自己的過程。每一次下筆都可以透過觸覺來感覺自己,每天3-10分鐘,小小建構出自己的行為習慣,一天一點蓋出屬於自己的內在小屋。

3分鐘是給自己一個時間上的允許,無須給自己太多壓力,簡單的開始就很好,不用一次計畫太多,有下筆就夠好。所以說,內在的習慣是一天一點複利累積。這是為什麼歷程很重要,給自己時間、給自己允許,慢慢透過一天一點,改變自己的內在與面對生活的選擇。

最後,歡迎你每天都給自己一段時間的邀請:

空出3-15分鐘。
找一個你覺得安心的空間。
使用習慣的媒材,從任何種類的筆,到變換成各式剪貼都可以。
專注於每個下筆,然後相信每個小變化的價值。
觀察自己的作品,深呼吸。
可以的話找一個喜歡或信任的人,跟他分享。

關於創作

1.是直覺的投入,這個投入會將你的想像、情感、感覺有很好的融合。

2.會反映出個人內在的經驗與資源。

3.是個理解自己的方式,有體驗、紀錄感覺的功能,在創作的當下可能會體會害怕、恐懼、焦慮、憂鬱等壓力情緒,而透過回顧以前的作品,能有轉化內在衝突的可能,為自己創造出新的意義。

4.會讓我們去注意自己內在卡住的地方,而且能停留在此,並且透過媒材使用的感受,幫助我們較好的去度過這個時間。透過媒材創作,是一種與自己的非語言溝通,同時也是不具威脅的人際演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