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手記

作者: 

謝旭昇

經銷商: 

紅螞蟻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10

ISBN: 

9789866359996

規格 : 

平裝/單色印刷
244頁
13×19.8 cm
初版

分類: 

定價: 

350元

青年詩人謝旭昇直追里爾克、七等生
反小說、反詩的破格之作
當代華文創作中罕有的沉思式作品
阮慶岳、孫梓評、廖偉棠 驚喜推薦

《詩人手記》係以詩人為尋訪對象,在和詩人接觸之時,透過觀察和臆測所創作之文本。詩人作為一種在社會中沒有明確身分的身分,等同於潛藏於社會的各種角色之中,故《詩人手記》可謂「真實和虛擬的混合物」;同時,對詩人的語言的轉譯,使得此書作為「小說和詩歌的混合物」;再者,社會在摒棄詩人身分之際亦需要詩人作為其他社會身分之映襯,故此書亦為「社會之所需和社會之所不需的混合物」。《詩人手記》企圖打破文體的疆界,以「語言」和「結構」 以及引導讀者的「觀看的方式」,帶領讀者朝向文學的核心進行探索,窺探詩人亦是社會各種角色的生活,與此一探索的心理過程。 
全書採一二兩部雙線並進方式編輯,創造閱讀的全新體驗。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


作者簡介

謝旭昇

一九八七年冬日抵達。臺灣新竹人。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工人文學獎。詩刊《力量狗臉》編輯。著有詩集《長河》。


目錄

第一部分 〈最後的採訪〉
楔子
盲人手記 
愚人手記 
病人手記 
僕人手記 
善人手記 
囚人手記 
空人手記 
輯人手記 
荒人手記 
離人手記 
戀人手記 
遺人手記 
寐人手記 
暮人手記 
夜人手記 
旅人手記 
歸人手記 
罅人手記 
占人手記 
賈人手記 
佝人手記 
學人手記 

第二部分 〈手邊的迷霧〉
楔子
01松樹 
02春夏之際 
03竊竊私語 
04懷疑的時刻 
05循線
06午夜
07聲帶
08港邊診所 
09游泳池畔 
10循環路徑 
11白色的象 
12舊旅館 
13邊緣 
14浮現 
15檔案研究 
16透視點 
17證詞 
18介入 
19遠處的場景 
20過冬 
21關閉 
22喜劇 
23一切的幾何 
24夢的推論 
25顯影原理 
26大門 
27綻開 
28歸納 
29光禿的大地
30白色的日子 


第一部分 〈最後的採訪〉

楔子

我是在某一個不去思考人生目標的晚冬深夜中,透過一扇黑色的窗,第一次看見那位詩人。那時我站在房間內的窗前,目光穿過鼻前起霧的窗玻璃上一張孿生臉孔,穿過陽臺滿佈灰塵的欄杆空隙,穿過外頭殘弱搖晃的街道餘光,看見他在山陰汽車道旁的小路上踽踽獨行,拖著身後八線車道的空曠,緩慢走近一座靈園。兩架山陵在靈園兩側,在山陰道兩側,也在我和窗和這位詩人的兩側,黑暗而高聳,崎嶇而連綿,以不為所動包容著時間。他不看向靈園,而是看向天空外頭遙遠的星辰,彷彿心中的亡者和一顆已經殞滅但發出的光仍在天空中運行的星辰彼此重疊,進入夜的稜鏡,折散為萬物的碎片。詩人的臉孔就烙印在窗上,那臉孔模糊而熟悉,如同我已一直看著他多年但我現在才發現,直至我鼻前的霧從窗上消褪,窗漸漸轉亮,後來又從那個房間消褪,白色的窗已架起清晰的影像,我移開了投在詩人身上的目光,離開了那裏。

往後幾年,我找了一份工作,以讓白色窗後的影像順利播放,我理應在這影像之中緩緩前進,均勻地耗費掉時間,抵達終點,終獲得死亡,這是幸福。但實情是,不知覺中我已突然蒼白和衰老。我浸在各種發白的汙穢中,我可以預想到,日後這些汙穢會被有心人扭曲成一番美意,扭曲成顧全大局和謀求穩定。但不論是明眼人或是目盲者,慧黠者或是蠢傻癲,都可以明白這只關乎於有心人自己的全局和穩定。可以說,我陷入了低落的谷地且動彈不得,白色的窗一日比一日更大,但沒有一點陽光,如果這就是真實那它白得令人暈眩。我想著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中的影子,聊以安慰,想著一切都是一場舞臺上的演出,僅僅是演員不知道自己是演員。但我想通了,一齣戲如果永不落幕,那它就和真實沒有什麼差別。於是,我穿越冗長且牆壁夾層內充滿腐蟲、但經妝點過後明亮動人的長廊,走近有心人的辦公室,但發現門鎖著,門縫也沒透出燈光。這件事之所以未果,並不具備什麼特殊的意義,也不是什麼重大因果鏈下的結果,因為每一段的因果鏈都是等重的;只不過是其所是、不是其所不是而已。接下來一連幾天中,我就在不懷著任何動機和目的下,利用深夜到凌晨的時間,那唯一暫時躲避掉白色的窗的時間,我感到不需要入睡地重新讀過一遍我書櫃裏各個詩人的作品,並把我認為日後不會再看的詩集都丟了。那幾天,我重新體會了詩人之間的不一,有那麼好的詩,也有那麼壞的詩——即使我仍然會稱它們為詩,只要作者宣稱。但要注意,所有被宣稱的事物都尚未存在,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

我決定為我的職業辯護,但不為職場辯護。我離開了原來的地方,前來一個我需要重新來過且投注更多工作時間的地方。但我的時間反而更多了。也是在那時候開始,我的心思才騰出了空間,令我回想起我曾經反覆復返地想要接近那些深邃心靈的渴求。於是,我從白天專注工作到夜幕沉降,然後夜出,去尋找那些值得窺探的心靈。但要從人群中辨識出這樣的人並不容易,我幾乎是交付給直覺和命運來決定和誰接觸,請他們告訴我關於他們一直想說卻沒有機會說的事情,我在一旁就只聽和寫下來。他們披覆著白色的皮膚,但我知道他們的夢沒有白天,他們的窗卸下燈光後黑得同窗前的眼睛一樣深邃。在他們之中,有些人,為我們所謂的正常社會所需要;有些人,則為正常社會所不需,但社會還是藉由他們來襯托自己的正常或者突顯自己一切都在計劃軌道之上,說穿了,社會終究需要這些人,甚至致力確保這些人的存在。他們是我們身邊的人,但不被我們所察覺。我們需要他們同時我們不需要他們,這裏唯一有的就是矛盾。矛盾是邀請你入室的簾幕,但要記得,簾幕後面什麼也沒有。

「孤身時:我該做些什麼以我的嘴?
以我的夜?以我的晝?」
——里爾克〈詩人〉

第二部分 〈手邊的迷霧〉

楔子

如果一步踏向死亡是大海波光粼粼的一瞬間的召喚,而不需要原因,那麼,努力走向幸福也是,或許兩者從來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前者過程短暫而結果恆長,後者過程恆長而結果短暫。「大海更大呢」,這是再無從追問下,唯一的慰藉。

「陸地好大!」
「大海更大呢!」
——是枝裕和《幻之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