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太多明天的日子
Painter:
Distributor: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ISBN:
Format :
Category:
Price:
在沒有太多明天的日子裡
我只想擁抱心動的感覺
戀愛,衰老,病痛,死亡
五個年老的故事,串接著五個互不相連卻又密不可分的人生......
一輩子有太多遺憾和悔恨,在沒有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還有機會彌補,追尋
年齡在此不是限制,而是儘管這個年齡了,仍同樣渴望情感,渴望自由,渴望自主選擇自己,度過餘生的模樣。愛情只能是我們想像中的樣貌嗎?而時間的流逝是否會讓我們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生命的最後,什麼才叫做尊嚴?
「花花凝視著鏡中的自己,依然是一個臉頰下垂,眉毛淡得幾乎看不見的老婆婆,她閉上眼睛想像阿盛的模樣,衰老的走路姿態,微微彎曲的背影,布滿臉上大大小小的老人斑,再怎麼看都是位老先生。不過,兩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竟然只看到他的眼光、他的笑容,完全沒有注意到那些衰老的特徵。」
「到第三年時,無法言語也無法寫字的妻子常看著他,眼中帶有強烈的情緒。他試著問妻子,希望他幫忙嗎?妻子明顯表示是的。於是他一樣一樣測試妻子的願望是什麼,答案都是否定。最後,他鼓起勇氣問妻子,妳希望現在就去天國嗎?妻子如釋重負地點頭,眼淚奔出。」
這是本任何年紀都該知曉、也終將參與其中的,關於年老的故事。在沒有太多明天的日子裡,認真過好每一天,為未完成的夢想做最後的無憾出場。
「我深信每個人不論年齡都擁有追求自主幸福生活的權利。」 —曹愛蘭
作者簡介
曹愛蘭
年輕時留學美國,回國後,曾經參與婦女平權、政治民主、身心障礙者人權等社會運動,中年後,一方面在台大社工系開課,一方面擔任勞工局、社會局、勞委會等單位政務官。從人權倡導者成為執政者。
2014年自台南市社會局長退休成為老人後,深刻體會母親和妹妹生病死亡的過程,開始思考老年人生。並在2020年疫情嚴重宅居在家期間開始書寫小說,從此欲罷不能。
繪者簡介
施信民
與作者於台大美術社認識結婚,並連袂遊學美國。回國後任教於台大化工系,在短短的四年內升為教授,並開始全力關注台灣的環境維護。於1987年創立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擔任創會會長,並投入一生的努力,念茲在茲,無怨無悔。
隨手畫圖是生活中的小樂趣,美的追求讓嚴肅的生活增加意外的色彩,額外的喜樂。
目錄
作者自序
推薦序
(以姓名筆劃排序)
終老:讓身體活在精神的自由中 成令方教授
老人們多彩的生命故事 林萬億政委
坐看夕陽與晚霞 戴慧洋醫師
輯一 發生戀情
墨鏡知情
通往天堂的散步道
輯二 自主老年
黃老師的最後王牌
彩虹車站
輯三 奇想
月圓之夜
自序
老年生活對年輕人來說,遙遠而陌生。
即使家裡有年長的父母或祖父母,還是很難越過表層,深入理解老年人面臨生命最後一程病苦的戰慄,面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無法掌握自主生活的恐慌。
我深信每個人不論年齡都擁有追求自主幸福生活的權利。
這本書是我自己經歷過老年的衰弱病苦,也親自照顧過臨終的親人後寫的小說。過去多年來,我寫了很多和政策有關的文章,但是以小說的形式分享心中的感受是第一次。沒有想到任意運用創造力和想像力寫作是如此有趣的行為。
謝謝很多好朋友對這本書的喜愛和鼓勵,更謝謝細心幫我改了不少錯字的朋友們。讓我這個七十四歲的老女人敢於繼續寫下去,而且越寫越快樂。
推薦序
終老:讓身體活在精神的自由中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成令方 教授
身體的健康和老後的照顧是銀髮族群最常討論的議題。每天在LINE群組都會收到許多勵志的文圖,鼓勵銀髮長者做操運動、按摩經絡;把握眼前歡愉,寬心放下糾結。這些淺碟式的提醒,對銀髮長者還要面對今後一、二十年的歲月,以及他們常掛在心頭對病痛和死亡的憂慮,會有多大的幫助?我懷疑。
這一輩子關心婦女、身心障礙者、勞工的勞動,隨著自己成為銀髮族,開始關心老人的權益。作者曹愛蘭,重拾年輕時熱愛的文學,伏首桌案,藉由虛構的小說情節,開創出空間,鼓勵讀者思索,如何可以幸福終老?
正逢高齡化的時代潮流,關於善終有各種討論。在醫療法律方面,有很多安寧緩和醫療、放棄氣切、預立遺囑、推動安樂死修法等;在保險財務方面,有退休金的投資、財產分配贈與、以房養老的建議;更多「全心工作,沒時間培養興趣」、「未曾談過刻骨銘心的戀愛」、「未能及時對所愛的人說我愛你和謝謝」等情感面向等人生遺憾。
執筆其間,突聞我年輕時代的夢中情人法國美男子巨星,亞蘭·德倫(Alain Delon)難忍病痛想到瑞士接受安樂死。他說:「我這一輩子,除了幸福,什麼都有了。」由此可知,幸福是多麼難求,需要勇氣與智慧。
〈通往天堂的散步道〉和〈墨鏡知情〉都從銀髮女性的角度回顧自己的一生,即使她們生活的物質條件都相當豐餘,但感情的發展與追尋,讓她們觸碰到也領悟到傳統婚姻框架的綑綁。要如何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優雅地迎接心動的愛情?追求精神契合的晚年伴侶,實在需要勇氣與智慧。
〈彩虹車站〉和〈黃老師的最後王牌〉則是關於「阿公」和「黃老師」獨立自主的個性,晚年在不願意拖累家人的前提下,決定了自己生命最後階段的日子。阿公的作法,其實,還有不少同輩呼應,只是關心的家人不夠理解。黃老師逐漸走向失智過程的反省,也提醒讀者,可以避免「早知道」的悔恨,而他最後的王牌是什麼,值得猜測。銀髮族一輩子有很多遺憾與悔恨,在還沒吞嚥最後一口氣以前,我們還有機會彌補、追尋、享受人生。這五篇小說,開拓了銀髮族的視野,提供對話探索的空間。我學習到終老的新意:讓身體活在精神的自由中。精神的自由,讓我們在人生的冬季還可享受溫暖的圍爐、如歌似的詩篇、清澈明晰的湖光山色。
老人們多彩的生命故事
林萬億 政委
這是一本書寫年長者生命故事的短篇小說集。但不是專寫給老人讀的。曹愛蘭女士大學讀的是中文系,家學淵源,熱愛文學。研究所赴美攻讀特殊教育碩士,回臺後,就忙著為身心障礙者的權益奔波;再加上,支持老公的環保倡議,忙到沒時間理文學。如果說,曹女士是被身心障礙領域耽誤的作家,也不為過。不過,過去四十餘年,被身心障礙界稱為曹老師,或曹姐,應該也是甘於此抉擇,不後悔,甚至是樂此不疲。其實,不只身心障礙領域,曹姐也關心年長者、長照、勞工議題,發揮所長,曾被延攬擔任過台北縣時代的勞工局長、台南市政府社會局長,也曾擔任勞委會副主委。
從身心障礙領域退休,曹姐開始認真思考寫作,算是新注靈水磨凝墨,生花妙筆寫實境,峰迴路轉敘舊愛,雅致閒情共分享。然而,在身心障礙領域打滾久了,起筆還是脫離不了身心障礙與老人。顯然,也是跟退休後的心情有關。
在這本短篇小說集裡,黃老師是失智長者,美麗的母親也是失智老人。為何失智症這麼受到關注?因為在臺灣,失智症者約占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的七・七%,其中八十歲以上每五位就有一位失智。如果家中有一位失智症者,照顧壓力迫使家人辭職或關係快速變化,且往往不是幾天數日,而是經年累月。
老化也不都是這麼悲觀地等著落入五分之一機會的失智。老人還是有很多身心社會發展任務要完成。花花、阿盛遨翔在高齡者的感情世界。雖然,時代進步了,老人談戀愛,仍然會被說笑,什麼見笑、老來俏、黃昏戀、祖孫戀、騙退休 金、嬤孫戀、小鮮肉控、追嫩妻等。儘管不見得是會被年輕人取笑,而是年長者們覺得不好意思。其實,情感需求不分年齡,戀愛的滋味絕不是年輕歲月的專屬感覺。
而小康與柚子的阿公引出老人居住的課題。柚子的社工魂又帶出長照、老人面對死亡的觀點;墨鏡背後是老人癌症末期與婚變的痛楚。無一議題不是在你我身邊常演的戲碼,引人深思。
回憶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時代的同窗,通常在不同求學階段的畢業後幾年裡,同學會比較容易開成,之後,各自忙碌聚會少了。回憶往事,如昨日雲煙,若能一起為老後的優雅劃出新的精彩,或為未完成的夢想做最後的無憾出場那該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坐看夕陽和晚霞
戴慧洋 醫師
在一個預立醫療決定的討論會,我見到了素所景仰的曹局長於慈濟靜思堂,局長雖曾執社會局、勞工局牛耳。但仍不恥下問,向演講者請教,態度和靄,毫無官架。
後來我幸運收到她的小說集,雖然不聞書香久矣,但翻閱之餘,頗覺耳目一新。打破了以往對年長者的刻板印象。書中所描繪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常擦肩而過,但我驚訝於她文章的細膩,把老人描繪得如此有血有肉。而發生的地點,就在新店溪、板橋江子翠、淡水新市鎮、阿里山、奮起湖、埔里、水里……這些都是我曾經到過的地方,重拾過去旅遊的回憶,也表示局長熟悉台灣地理,上山下海,一草一木,皆能娓娓道來。
最重要的,她點出將來每個人都將面臨的老人問題,我們是孝親的最後一代,也是自己終老的一代。小時候父母一路呵護,長大後外出打拼,不管有沒有闖出值得一提的成就,最後將都進入寂寞的晚年。剩下印尼的安妮推輪椅出去曬曬太陽,住院時醫師找不到家屬,只能三言兩語告訴似懂非懂的看護。
局長的小說讓我們笑看此荒謬的人生,坐看夕陽和晚霞,她更提出了一套 「共老」的理想,鼓舞了強弩之末的年長者,在失智失能臥床等死之前,年長者也可選擇歡樂晚年,讓心臟更有力,心情更愉悅,夕陽的餘暉依然可以為霞尚滿天,最後優美地轉身下台。
我猜她是中文系的,才能善用生花妙筆,把槁木死灰形將就木的年長者,寫得那麼莊嚴唯美。我又猜她是社工系的,才能深入民間,體恤民瘼,發現那麼多感人的故事。最後我猜她是宗教系的,因為字裡行間流露出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祈願幫助五濁惡世的眾生離苦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