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
Translator: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ISBN:
Format :
Category:
Price:
有人說女性主義已經成功,女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權,現在談論女性主義顯得既過時又不合時宜,何況談論一本1970年代的女性主義經典《母職的再生產》?然而,只要稍微觀察周遭的「媽媽」們,大家就會發現「女人天生適合當母親」的「常識」依然大行其道,「母性」兩個字冠在女性頭上,既偉大又不可取代,於是你可以看見越來越多奔波於家庭與工作的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日子並沒有比以前的女性好過多少。當孩子犯錯時,也都怪「媽媽」沒有教好,而不是怪爸爸。
不僅女人勞心勞力行將崩潰的問題日益加重,另外一個大家可能會忽略的問題是:全由女人帶大的小孩會塑造什麼樣的性別結構呢?爸爸的加入是否更能創造性別平等的基礎呢?本書有完整的剖析,從中讀者或許可以想像出不同於今日的男男女女。1970年代的問題,至今仍在發生,1970年代的論點,依然可以戳破今日的迷思,女性主義真的過時了嗎?
目錄
第一部份 問題的提出:母職和性別的社會組織
女人為什麼當母親?
母愛天生說
角色訓練說
心理分析和社會學的探討
關於「證據」
第二部份 心理分析敘說的一套故事
早期的心理發展
完全的依賴,以及與現實的自戀關係
原初的愛
自我的開端,以及客體愛的成長
關於女人專司母職
和母親的關係,以及母職關係
幼年母職的影響力
母愛的角色
前伊底帕斯時期的性別差異
早期的心理分析說法
前伊底帕斯母女關係的發現
前伊底帕斯母子關係的臨床圖像
前伊底帕斯母女關係的臨床圖像
客體關係和女性伊底帕斯叢結
女性特質:女人的伊底帕斯目標
和母親的關係,以及女性「客體的改變」
女性伊底帕斯情境的關係複雜性
伊底帕斯的解決,以及青春期的舊事重演
女性伊底帕斯情境的持續性
母親、女兒、青春期
佛洛伊德:意識型態與證據
佛洛伊德說明中的偏見
心理分析對佛洛伊德的批評
生理決定論
關於後伊底帕斯的性別人格
家庭關係和伊底帕斯經驗
後伊底帕斯性別人格:重述
第三部份 性別人格,以及母職的再生產
成年生活的性別社會學
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的學習
家庭和經濟
母職、男性特質,以及資本主義
家庭的心理動態
伊底帕斯失衡狀態,以及異性戀的環結
完整的循環:母親和孩子
性別人格,以及母職的再生產
後記:女人的母職和女人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