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醉心迷:魔幻書寫1980年代的中國

Author: 

陸思良

Publishing Date: 

2025-08-30

ISBN: 

9786269753024

Format : 

平裝/單色印刷
896頁
12.8cm x 18.7cm x 4.6cm
初版

Price: 

890元

一張與逝者通信的紙,劃開了時空的縫隙,讓歷史重新被感受。
在中國文革過後不久的一九八○年代,在文革餘波的塑形下,讓當代中國個人、家族、命運的充滿泛政治化的角力,如同歷史本身一樣緊密糾纏,不穩定、充滿矛盾,卻又不可逃避——一個、一個成為赤色的大社會思想下的一體。


作者簡介

陸思良

中國恢復高考後上海交通大學首屆學士,畢業後繼續讀相關碩士學位,曾留校任助教、講師。而後以技術移民身分移居新加坡,在半導體公司任職。一九九四年開始在新加坡發表文章,在移民二十餘年後決定全職寫作。
二○二二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大日子套小日子》,美國南方出版,曾入圍二○二四年新加坡文學獎最佳首部作品。
二○二四年出版散文集《雙子星》,臺灣秀威出版,獲選新加坡《聯合早報》:早報書選二○二四。


目次

前言 8
壹.引子︰電話 11
貳.第一個故事︰遺產 113
参.編外傳奇(一) 327
肆.第二個故事︰疾病 349
伍.編外傳奇(二) 547
陸.第三個故事︰肉身 565
柒.編外傳奇(三) 829
捌.尾聲:電話 845
後記 889


作者導讀

那時的中國社會,幾十年如一日,「階級鬥爭」是個關鍵詞,相關詞語是「階級敵人」。
民國時期(如同小說裡指稱的「舊社會」)的城市工廠企業,所謂的階級鬥爭就是產業工人與資本家(工廠主)的鬥爭。共產黨推翻了舊政權,在中國執政(「解放」)後,於「新社會」的長期統治中,照理說剝削階級早已被打倒肅清了,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當家作主了,卻仍然還在城鎮工廠大力提倡和嚴酷實施階級鬥爭的種種手段,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更是狠狠給予既定的階級敵人致命一擊,其中必定有其荒謬性和暴力迫害的非正當特徵。
新社會城市地區開展的階級鬥爭,比如在上海這樣相對發達的大都市,延伸出的兩個與小說語境密切相關的現像是:工人階級對資產階級(嚴格說是前資產階級)的專政壓制,以及勞動人民和知識份子(思想上代表資產階級的群體,比如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中被劃定的五十萬右派分子)的矛盾衝突。
眾所周知,「階級鬥爭」天天講,「解放」後高壓政治運動接連不斷、令人無暇喘息,包括史無前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無情地剝奪了每個平民百姓,尤其是屬於階級敵人範疇的少數弱勢群體,他們的整個人生和生命本義。階級敵人家庭的子女,匍匐在先天不足的陰影裡,活得嚴重的後天失調。在這種絕對不可能有「完整個體生存意志」的情形下,人性的心理扭曲、人格的消極墮落和彼此的冤家仇恨是必然的、激烈的,幾乎無解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