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與順服:新世紀基督教倫理的反思
Translator:
Book design:
Distributor: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ISBN:
Format :
Category:
Price: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與《安妮日記》作者安妮.法蘭克同年出生的杜樂蒂.左勒,於戰後德國修習神學,她在做神學的旅程中不停反思:「奧斯威辛之後,基督教神學如何能夠無動於衷?」《想像與順服》這部神學小品,可說是她神學生涯的重要起點,爾後她用三十年的歲月,不輟地思考、寫作、宣講及參與社會運動,來貫徹自己的終生提問。
左勒身上沈重背負著國族、宗教及性別等三重順服傳統,促使她寫下這部真摯反思基督信仰的作品。就此意義來說,《想像與順服》並非身在恬靜學院中的智性寫作,而是一位德國基督徒女性在現實的掙扎搏鬥中,從切身的哀痛、憤怒及恥辱出發,所寫下的深刻信仰告白,故也成為鼓舞同道切莫放棄信仰作為解放力量的珍貴禮物。
在這本以「向基督學習」起手、以「基督的幸福」作結的小書中,左勒邀請讀者省思,基督徒繼受的「順服」倫理是否真為珠寶,並將此思索鑲嵌在真實的社會處境中。她抽絲剝繭般地考察「順服」的根源、歷史及作用,直指盲目順從所帶來的致命傷害。她引領讀者透視加諸在耶穌身上的各種美德(如犧牲、奉獻、無私等),並以耶穌念茲在茲的解放、想像與幸福,來翻轉箝制思想、戕害人心的有毒「順服」。
最初問世於1968年歐洲學運風起雲湧之際的《想像與順服》,在半個世紀後終於來到中文世界。當年左勒的思辨與洞見,如今仍尖銳而犀利地挑戰著台港兩地的基督徒。她在1995年英文版序言末的詰問,仍鏗鏘有力地迴盪至今:「在這個時代,身為基督徒意味著什麼?我們所選擇的,是順服的傳統抑或抵抗的傳統?在基督信仰中是否還有超越『全然順服』的事物?超越順服就是抵抗!」
【想像信仰.抗命推薦】
王貞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台南神學院老師)
任志強(《時代論壇》社長)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
袁天佑(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牧師)
孫寶玲(以馬內利浸信會顧問牧師)
郭佩蘭(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教授)
陳韋安(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
黃慧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講師)
鄒崇銘(香港在地寫作人和踐行者)
梁柏堅(突破機構事工發展總監)
彭盛有(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助理教授)
蔡定邦(德華福音會宣教士/德國漢堡)
禤智偉(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助理教授)
謝樂知(聖光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龐一鳴(反地產霸權行動者)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作者】
杜樂蒂.左勒(Dorothee Sölle),1929年出生於德國科隆(Cologne)的知識分子家庭,童年與青春期歷經納粹掌權,這段成長經驗成為日後學思歷程的重要反省基礎。二戰之後進入大學,先後修習哲學、德國文學及基督教神學。1954年取得博士學位,1971年交出教授資格論文。
1968至1972年,左勒與友人共同推動政治晚禱會。在夜晚十一點開始的聚會中,參與者一同探討國內外的政治事件與社會議題,並以聖經經文來直面這些資訊,然後共商行動方案。政治晚禱會鼓舞年輕基督徒開啟新視野,卻也引來教會保守分子的強烈反彈與抵制,致使左勒無法在德國獲取正式教職。
1975至1987年,左勒受聘至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擔任系統神學教授。在美國講學期間,她認識了「公民不服從」的傳統,也覺知自身的女性主義意識。她持續關注各種和平議題,如越戰、拉美失蹤人口、南非種族隔離、反核等,並將這些融入自身的教學、研究及寫作中。2003年辭世,留下豐富的著作。她的人生就如自傳標題「逆風」所示,永遠不從眾,永不向威權屈服,一生逆風而行。
【譯者】
林正昊,1984年出生於台中沙鹿,成長於台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學士及碩士,現為德國慕尼黑大學哲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以康德哲學為核心,並延伸至德國觀念論的相關討論,博士論文主要探討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概念。除了研究專長,對於西方文化,乃至其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充滿興趣,因而平時也涉獵西方宗教、歷史、政治、文化的相關書籍,希望透過與自身文化的比較,更加理解這個世界與自我。
【校訂】
史文鴻,生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學士及碩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主攻美學。曾在香港浸會、嶺南及理工大學任敎,亦在香港自由黨及NOW Cable TV任職,現任台南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教授。研究範圍包括社會美學、電影理論及電影史、批判社會理論及維根斯坦哲學。最新完成一套三冊之電影史著作:《電影藝術與社會——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
【目錄】
【出版緣起】連結太陽花和雨傘的政治神學╱堵建偉
【推薦序】激發鮮活的基督想像╱王貞文
【背景導讀(一)】反叛與順從的新階段╱史文鴻
【背景導讀(二)】一九六八:無關宏旨的一年?╱馬國明
【英文版序】從順服到想像,從想像到團結╱杜樂蒂.左勒
第1章 向基督學習
第2章 順服——基督徒的珠寶?
第3章 從神話到意識形態(補充說明:對方法論的批判)
第4章 在我與你之間的順服(私人模式)
第5章 實事求是與順服
第6章 解放的自主性(耶穌宣講中的順服)
第7章 由不自主……
第8章 ……到自我的富足(布萊希特,〈不莊重的老婦人〉)
第9章 替幸福辯護
第10章 耶穌的想像
第11章 一位說出「我」的人
第12章 基督的幸福
【在台港的處境下閱讀】
「『順服是致命的。』左勒大膽地宣告。國家、體制要求人民順服,甚至當一個國家已經失去良知,成為殘害生命的巨大體系……這時能夠翻轉整個局勢的,不是停止思考、一味順服,而是以不順服和活潑的想像力來反抗。」──王貞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台南神學院老師)
「左勒這本小書的中文版面世,大概會讓很多人吐血。漢文化自古以來,以至華人基督教有史以來,都強調順服何等重要,似是人世間最重要的美德,更是基督信徒的標記。對於不順從(或曰抗命),哪管你是抗誰的命,反正就是擾亂秩序,是破壞穩定,是叫掌握權力的難看難做。最近幾年香港的基督教圈子,在一些問題上糾纏不休,骨子裡,不就是『順服掌權者』的問題?左勒卻把順服一事徹底顛覆了,猶如把桌面翻轉。讀此小書,令我們不得不再次深思,怎樣才稱得上跟從基督?」──任志強(《時代論壇》社長)
「『順服』兩字,對華人教會而言並不陌生。本書從基督信仰的角度,批判了國族身分、宗教傳統及父權制度,如何以順服之名宰制個體。在華人文化與教會處境下細讀本書,有助我們再思全然順服的意義。耶穌基督因想像幸福而成就的無私與犧牲,才是自由主體的承擔。此時此地,我們需要的,正是這種敢於不順服與抵抗的勇氣。」──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
「『順服』兩字除令人聯想起犧牲外,更會聯想到壓制自我。今天人們對國家、社會、宗教或家庭所指的順服,基本上都是如此。但耶穌對上主的順服和為人的犧牲,卻不是如此。他所作的,充滿自主、解放性和創造性。他從沒有屈服於權威,受限於規條;他突破傳統,超越界限,使人得享生命與自由。本書有助我們重新明白聖經所說『順服』的真義。」──袁天佑(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牧師)
「這本小書嫻熟地揉合詮釋學、新約神學、文學的精髓,縷述社群和人際間的政治社會關係,敲撞出如發聾振聵的巨響。若然『大樂必易,大禮必簡』,那麼『大作必清』則值得我輩過於博徵廣引、迂迴論證、冗贅論述,卻又言之無物、矯揉造作、故作艱深的神(學)經(科)寫作生態所借鏡。讀者將見此深具學術洞見的作品,亦可捧茶悠然品讀。本書作者處理兩個蠶食海內外華人教會、以至社會心靈和精神的毒瘤——扭曲的順服觀和缺乏想像力。這兩個毒瘤,抵消了一切經濟物質甚至政治的成果,使華人社群成為愈大愈可怕的怪獸。希望這小書能掀起閱讀、思考,叫讀者面對這代華人社群的面相。」──孫寶玲(以馬內利浸信會顧問牧師)
「很多基督徒以為順服是一種美德。本書的作者卻認為盲目的順服,不單帶來民族的災難、放棄個人的自由,更曲解了耶穌基督不畏強權的精神。作者反傳統的思維,給今天參與學生及社會運動的人士和大眾,提供了想像的空間與自由。」──郭佩蘭(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教授)
「左勒的《想像與順服》一書雖小,所承載的信息卻是無比的大:它觸碰傳統保守教會最深層次的死穴——命令與順從的絲結。透過對『順從』這概念的神學探討,左勒指出,『順從』如何導致基督教會淪為僵化、盲目、獨裁的人為活動;因此,毫無疑問,任何有心志改革教會的人,都能夠從此書中獲得具啓發性的神學覺醒。唯一你要考慮的問題是——不客氣地說——你是否具有打開此書的道德勇氣。」──陳韋安(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
「今天香港進入抗命時代,我們需要重新打破箇中社會/政治/宗教/國族/性別等等『被順服的』框限,提出人民自主反抗的基督教倫理。左勒這位在地解放神學家和女性主義學者,著力挑戰基督教傾斜地高舉耶穌的順服、犧牲和自我否定;反之,她強調要學效耶穌給我們的抗命榜樣,提出解放的自主和改變世界的自由想像。在今天人民政治權力遭受剝奪的香港,我誠意推薦這本抵抗權威的必讀入門書籍。」──黃慧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講師)
「耶穌基督在世的一生,原來就是反抗權威的典範;但二千年來的教會,大多已成為政權的『維穩』夥伴。一般信徒追求三餐溫飽、安穩平凡的生活,這原是無可厚非的;但教會領袖掌握豐富的知識和資源,卻對社會上的不公義不聞不問,這又豈是基督徒應有的順服?《想像與順服》最重要的啟發,正如教宗方濟各走前了很多步的,是如何重構順服的想像,也是新世紀基督教會不能逃避的責任。」──鄒崇銘(香港在地寫作人和踐行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最大的實驗場,德國神學家Dorothee Sölle反思了其中的盲目順服,對今天身處香港的基督徒尤有提醒和啓發。從閱讀《想像與順服》中,藉解構她的基督徒、德國人、女性這三重身分的掙扎,清楚看見抽空上主心腸和處境的順服,如何成為權力肆虐的災劫,歷史的教訓今天不可不察。」──梁柏堅(突破機構事工發展總監)
「這是一本深具思想力度的好書。作者杜樂蒂在書中檢視:『順服』不是盲目的服從,也不是因懼怕失序而渴望去監控的、被窄化了的、且遭其他權威所利用的順服;更不是以『信仰就是順服』這一句既形式又過分簡化的命題,而扭曲了順服的真實意涵。杜樂蒂認為,人在基督裡的豐盛生命,是在自由中獲得自主性,並在所處的世界中,具創意地轉化世界。如此有力度的生命,不再是由侷限於規範、屈服於艱難處境、以及服務於體制秩序之維護的順服來衡量,而是『想像』。在基督裡得解放的想像,使我們面對在處境中以各樣面貌出現的不公義時,在尚未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之前,仍能不停歇地致力於創造更好的出路。透過此書,杜樂蒂向公民運動風起雲湧的當今世代,展現了福音大能緊扣社會處境的活潑生命。」──彭盛有(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助理教授)
「在華人社會的處境下,此時此刻出版德國女神學家左勒這本小書,是非常合宜和應世。作者批判德國人對權威以至一切規矩絕對服從,容易被極權政府利用;或有人動輒吹起『順服掌權者』這支笛子,基督徒便不問情由向政權膜拜,這都是極危險的。經歷台灣太陽花以至香港雨傘運動,我們對盲目的服從應有所警惕。書中許多出於聖經特別是主耶穌的教訓,讓我們重新思考順服的真諦。我極力推薦這書!」──蔡定邦(德華福音會宣教士/德國漢堡)
「一般華語讀者很容易一廂情願,以為本書旨在宣揚抗爭,恐怕這是被英文版的書名誤導了。按照左勒整個成熟的思路,解除『盲目順從』的魔咒,需要的不是自決獨立的『解放』或奪權,讓受壓迫者打倒統治者,而是與他者休戚與共的『團結』,亦即在基督裡甘願『順服』、成為無權者,出於愛生命的緣故,自由地選擇苦難和犧牲,以致為別人捨命。」──禤智偉(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實用神學助理教授)
「這是台灣教會迫切需要的一本書。台灣原本就是一個強調權威的社會,晚近更因政經情勢之故,有權有勢的聲音更加顯大,教會的情況也未見更好,有時反倒更為險惡,『順服就必蒙福』往往成了另一層次的剝削。順服與壓迫似乎有了完美結合而無法分離。順服真是寶嗎?耶穌在世時不曾是那最不順服的人嗎?他挑戰權勢,衝撞一切的秩序,猶太當權者恨他,羅馬人釘他十架。我們不該效法耶穌嗎?本書幫助我們認真嚴肅地重新思考:何謂順服?順服是否可欲?如何才能負責、自由、幸褔地在開向未來的想像中聆聲並回應(順服)上帝的恩言。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撥亂反正,助教會的信仰實踐重新對焦。」──謝樂知(聖光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其實任何人只要誠實面對歷史就必定發現,最激進的思想和行為都遠遠比不上盲目的順服流了更多無辜人的血。作者左勒帶我們思考信仰中父權的話語,例如上帝是父親、生育者、統治者和歷史的安排者,信徒很自然設置自己在權力關係中服從聽話的那一邊。這批判令我闔上書,思考了好一會兒。想起老是想擴張的教會,我們會不會也是中了毒,認定上帝是皇帝,所以要聽命去擴大帝國版圖?」──龐一鳴(反地產霸權行動者)
「每個時代,人總會問『我是誰?』身在當下香港的基督徒對『我是誰』有其獨特的體驗和關注。杜樂蒂.左勒就其成長背景,分享她體驗基督徒的本真性:即有辨識由教會生活凝聚習性的洞察力、有拒絕順服的勇氣、有從耶穌而來對社會生活創造幸福的想像和決心,並免陷於沒有他者的自主性。我相信左勒的分享有助香港基督徒身分追尋之路。」──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