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精神分析師與年輕人的心理治療對話:寇哈特的「自戀研討會」 —— 理論與案例解析
Translator:
Distributor: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ISBN:
Format :
Category:
Price:
★系列演講聚焦在大學校園裡接受治療的青春期及成人前期的年輕人,寇哈特與提報者來回討論,在理論與臨床經驗中,即時辯證。
★寇哈特的理論對於我們思考自體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本書畫龍點睛地彰顯出那些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
海因茲.寇哈特(1913-1981)
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畢業。二戰期間到了美國之後,在芝加哥大學接受神經醫學與精神醫學的訓練,終身在那裡講學,直到1981年逝世。他從「芝加哥精神分析學會」完成他的精神分析師訓練,參與學會,講課、研究、培育,寫了《自體的分析》與《自體的重建》兩本書,成一家之言。寇哈特於1964-65年間擔任「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於1965-73年間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副會長,也用了十年時間(1971-81)與同事們共同負責過佛洛伊德檔案(the Sigmund Freud Archives),一生工作,各學院榮譽之名追加不斷。
海因茲‧寇哈特的理論對於我們思考自體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這本書畫龍點睛地彰顯出那些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
這些研討會聚焦在大學校園裡進行的治療工作,對象主要是處於青春期後期以及成人前期的人,本書提供讀者一個非平行的機會去研讀寇哈特的臨場思想,他從臨床材料穿梭到理論思維,然後又回到臨床材料的工作歷程。在前面幾個章節做自體心理學的論述之後,後半段每個臨床章節都會先以一個個案報告呈現,報告人是當年那個系列研討會的參與者,這些案例報告提供的基礎材料使得寇哈特能夠深入地進行臨床議題之探討。
閱讀此文本,讀者可以發現寇哈特對待個案報告者的反應是即刻,而且一貫地維持一種貼心的態度,從這裡即可追溯到自體心理學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出現的。尤其,寇哈特使用非常多的臨床上的例子,去說明自體客體的獨特功能,運作於從孩子轉而至成人生命的心理歷程。埃爾森的筆記特別有助於點出寇哈特於此之回應與他後來的理論論述之間的主要連結。
那些對自體心理學有興趣的人以及和年輕人工作的專業人員,不管是心理治療師、老師或是在社區裡工作的人,都會被寇哈特敘述他如何抵達臨床與理論的論述之卓越的才氣所折服,並感到充實。
作者簡介
米莉安.埃爾森(1909-2009)
美國臨床社工教育的推廣暨領導人之一。埃爾森從西北大學的大學部及研究所畢業,後來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多年,以深刻的人文精神與精準的學術思考,致力於精神分析思想於社工臨床工作上之教學、訓練與書寫,使得美國社工與一樣在做心理治療的精神醫學、心理學三大領域平等交流,相互學習。埃爾森編輯此書,促使寇哈特的風格及精神分析思想,能夠擴展至臨床社工以及其他的心理專業場域。
譯者簡介
王依凡
臨床心理師,對心理治療以及身心靈整合感興趣,相信看見是療癒的開始,願能結合所學喚醒內在的自癒力量。
林俐伶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及美國精神分析學會認證精神分析師,現任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長,訓練督導分析師,有幸找到了喜歡的工作,而且有伴同行。
林詩淳
臨床心理師,擅長成人心理治療,享受在治療室內與個案的探索工作,一同於情緒浪潮中思考人生問題的不同可能性。
洪智盈
臨床心理師,在臨床的現場聽見許多生命故事,喜歡精神分析認識與理解人的方式,希望以此相遇相伴每個到來的靈魂。期待此書能陪伴每個歷經碰撞的青春期。
張志豪
長期受督導與分析治療,讓我重新體驗長大這件事,成長過程中好奇自己是重要的,當人也開始好奇自己時,成長的旅程就開始了。現任新北學諮特聘督導與諮商所心理師。
蔡涵茵
臨床心理師,熱愛心理治療,語言的邊界是思想的邊界,能夠想像的世界魔法才能發生。這本書拓展了自我的邊界,讓我們擴大對心智世界的想像,而且還能有愛。
謝宛霖
喜歡與人一同探索、玩味內在自我的臨床心理師,陪伴認識與理解不同部分的自己,在心理叢林裡一起冒險探尋。
目錄
伊莉莎白.寇哈特 推薦序
英文編者序
推薦序
第一部分 理論篇
第一章:對自戀的價值判斷
第二章:自戀與客體愛的分離發展路徑
第三章:自尊形成的早期階段
第四章:同理的環境和誇大自體
第五章:建立調節自尊的心理結構
第六章:會欣賞人的自體客體與被理想化的自體客體
第七章:內化價值、理想和目標的獲得
第二部分 案例解析
第八章:自尊需求調節中對仰慕他人的成癮需求
第九章:生理症狀作為自尊需求的迴響
第十章:更進一步理解轉變時期身體症狀的出現與消退
第十一章:與家人分離,同時為實現理念和目標而努力奮鬥
第十二章:拓展同理性的理解與分享的態度
第十三章:同理心在培養自尊和恢復主動性中的功能
第十四章:對脆弱性的情感體驗理解
第十五章:理想化的移情(感恩)以及其在心理結構建構時的角色
第十六章:由自我主導而採取行動與行動化之間的區分
第十七章:剽竊作為行動化
第十八章:自尊與理想
索引
詞彙表
英文編者序
米莉安.埃爾森
要為傑出卓越、天賦異稟的一代大師編輯系列演講內容,我註定是要在他的口語語言的詛咒下工作。我試圖琢磨,如何使這些文字精煉出他的個性風采,並將其誠摯地呈現給讀者;然而,那在現場被言說的,可能要被以各種方式說明,才得以讓聽者吸收到論理過程中的細緻差別。對於那些只是要再看一段曾經被說過的話,或者是要讀個金句的讀者,這工作對他們可言可能會是沒有必要的侵擾。從聽錄音帶開始工作的我,一直試著要留住那些演講現場參與者們的感覺:探索人心的發現感、心有靈悉的互換、熟稔地思慮各種複雜理論的過程,或是希望在未來有更多的學習研究以達到某種精通的狀態。
一年裡面有九個月的時間,海因茲.寇哈特醫師會去芝加哥大學的學生心理衛生中心,與工作人員分享他豐富拾穗的精神分析臨床經驗與研究自戀的心得。他當時正在完成他的一部專著,後來出版了,是為:《自體的分析》,一種在精神分析式治療中,以系統化的方法與自戀型人格障礙工作。他的理論用到我們與學生的臨床工作中似乎特別地相應。
許多來到我們大學的年輕人都是在某些領域具備傑出成就的佼佼者,他們的未來似乎被許諾了某種偉大將要發生,父母、師長和朋友們都首肯著他們,覺得他們是可以的,是會成功的。他們來到了這個新的小社會,他們期待繼續地擁有那樣的肯定,滿足那個他們早已預備許久的命運對他們的期待。與其他預備良好的學生競爭,突然間打斷了他們原先能一直連續擁有的肯定,他們被迫要重新整理他們的感覺、重新思考自己以及他們的前途。這樣的事情既發生在成績持續表現很好的學生身上,也發生在自身程度與工作能力準備得不如校方預期的學生身上。這些學生深深受苦於自信的喪失,他們懷疑自身的價值,也對長久以來所珍視的目標之價值懷疑了起來。他們抱怨感到空虛、感覺不到愛,自己無能回應他者,他們可能經驗到嚴重的憂鬱,有令人非常難受的夢境,沒有活力、動不了或者慌亂地亂做許多事,他們也可能會有痛苦的身體症狀。總之,受到生命轉換期的衝擊,他們的自尊承受著心理疾病的折磨,岌岌可危。
雖然社交的力量使得很多扭曲人性成長的僵化東西鬆軟了下來,但於此同時,卻又弱化了一些原本支撐著那個個體成長的支持力。雖說一個人要有很高的能見度,他的需要都能很充足地被在意著的情況,是史上少見的,但同時間,他們的危機是這個個體倏然要面對著一種全面性的生存威脅,少有的感覺到,得認真去檢視他的內在生命,一切竟是如此枉然。
學生們相當敏銳地感覺得到這樣的悖論,研究自戀的角色在年輕生命中發生的平衡與失衡,提供了一個我們去了解這些年輕人的向度,那份了解,得以釋放他們自由,讓他們能夠為了他們自己以及這個社會,去創造、去鍛鍊他們自己的理想與目標。一個個人的成長與其變遷,對大的社群及國家總是有著廣大與長足的影響,出現的領導者,儼然變成未來的象徵。
年輕的男男女女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年到拿到他們的博士學位期間經歷了各式各樣的轉變期,與內在的需求和外在之力相抗衡,這些過程嚴重地測試著他們的自尊,以令人不安的侵入之姿,威脅著他們原有理念、價值觀系統與目標。大部分的學生可以完成這些轉變的任務,雖並非未經困難與痛苦,但可以帶著增強的心理能力,強化了的自尊感,價值觀與引領他的理念的擴充,對於目標有著更清晰的鋪陳。不會變得被吞噬或被壓迫,他們看起來可以移動於有效能的學術工作與其他人生中會有的豐富愉悅經驗之間,那些經驗包括,談戀愛、友誼、文化活動與體能運動,或者就是簡單的玩樂,就算他們真的變得深深地感到難受,看起來他們還是能夠用一些方法去重建他們的平衡。
是什麼可以讓我們區辨這些年輕人和那些在人生中各個領域,工作、家庭、朋友或日常活動,都極度不滿的人的不同呢?為什麼有些學生無法調節內在驅力與外在要求,選擇蝸居或參加一些會讓他們遠離自身的活力、或能夠探討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的團體?
為了和我們一起想這些問題,寇哈特首先用他的理論呈現自戀的本源,它發展的軸線以及它在年輕人心理世界的變遷。討論完理論之後,精神科醫師、社工和住院醫師們報個案並且有綜合討論。基本上,案例的選擇是隨機發生的,他們呈現的是較輕微的混亂,因為他們也是處在較輕微的失衡狀態中,我們能夠從系統的轉變這件事上研究得到。
有人可能會質疑:運用在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精神分析式治療怎麼能夠提供與大學、研究生的工作有用的臨床心得呢?與這些年輕男男女女工作時,他們有種特別需要幫忙之處是,他們極有傾訴之需,就算是長期習慣於孤獨與隔離環境的個體亦然。他們被剝奪了家庭和熟悉環境的特別支持,面對著成為一個成年人的過程中,對他這個個體持續增加的功能上的要求,他們感覺特別地敏感,所有他們看見、讀到跟經驗到的,無論是在現實生活或夢中,都讓他們聯想到他們早期發展歷程上的經驗,在這個時間點上,很明確的,他們有著急迫的來求助的需要,而且,他們渴望讓自己得到幫助。他們生命經驗的新鮮度、回憶裡的高情感濃度以及他們心理意象的豐富程度,都使得他們能夠在相對短期的工作中收穫匪淺。
當然,這其中有很多年輕學生有較嚴重的情緒困難,需要長期的治療,而有些人甚至是得要離開學校,將治療視為首要之務處理。然而,在這所有的演講中,寇哈特從來都不讓我們覺得我們的工作心得因為是由短期的工作得來的,就沒那麼有價值;相反的,他讓我們在聆聽他的理論對人性組織內涵的深且廣的了解時,覺得很被包括在他的話語與思想之中,他像一個同事一般地跟我們分享他複雜的臨床經驗當中的困難,而且他擴展了我們看見人會努力想要追求健康的視野,這種觀念通常會被貼標籤為,是不成熟的性格才有的天真想法。作為一個演說者、老師、貢獻者,他的願望是刺激某些思考過程的發生,提出的主題是為了開放讓我們用自己的經驗去思考討論,就像現在要呈現給讀者也是一樣的,於是,在這字裡行間的溝通,我們僅需碰觸到某些表面的經驗框架,以喚起讀者能有類似的,被刺激出來的感覺或想法內涵。
系列演講所要貢獻的內容,主要是要了解自戀的本源、它的成長、它在人生長路中的型態與變化,作為我們自信的來源與引領我們的理念和價值觀;自戀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中的複雜角色,以及它與其平行的客體愛之發展的關係。豐富的內涵在這架構中細緻地被討論著,具體來說,寇哈特研究的臨床材料以及研討會參與者的案例工作素材照亮了整個理論說明的過程。
海因茲.寇哈特這個系列的演講與研討會至今已過了十幾年,期間,我最初也編輯了自尊與其理念:自戀的發展與它在青春年少時的變遷,然而,它們對於更深入理解年輕人的相關性只是有增無減,不管是在大學裡要確認自己的技能、天份和專業價值的學生,還是已不是學生而是在社會上,在工作的世界中,尋找其價值的年輕人。
在他1981年過世之前,寇哈特多次地反思他諸多的出版文章,持續地發展並擴大自體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其他人也從他的工作中追蹤他理論發展的軌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保羅.奧恩斯丁在他編輯的自體的探詢:海因茲.寇哈特選集:1950-1978(1978)那套書裡所寫的序言。然而,這一系列研討會的獨特價值,在於它們提供了一個看見寇哈特的思想如何自然而然地工作了起來的機會,他從臨床經驗走向理論建構,然後再回到活生生的臨床經驗,讀者們可以讀到他很仔細地檢視許多早已建構完善的概念,確認它們的可用性仍然是有潛力的;有時候,因為從他的工作當中得出了那些概念已經無法為人們的行為與感受狀態指引一條明路的結論,因此,他很遺憾地會需要揚棄它們。類似的,本書也可以讓讀者們讀到他同理模式的觀察,他去看見一個人作為一個整體的能力,然後再去考慮症狀式的行為奮力地,既使無法全面地,也企圖要去調節一個人的自尊,去建立關係,去找到並追求有意義的目標。
當我們追溯一個人到早期嬰孩狀態時,我們可以感覺得到寇哈特說的自體的概念的存在,它在童年早期的凝聚以及到成年生活時持續維繫的情況。他說明了自體客體的獨特功能從青春到成年間的轉變,透過臨床案例的報告,從自體/自體客體心智關係的複雜模型當中發現其蘊藏的治癒力,那兒有個案曝露出來的鏡映以及理想化的需要被回應到的可能,於是也有新的自體客體經驗的機會。他進一步地說明,這些自體客體功能在當一個個體於追求他的目標且尋求掌握其新任務時會轉換成自體功能。我在註腳裡已經提醒讀者們可以閱讀的相關的寇哈特晚期的文章,因為是晚近的,因此更有他前衛性的思考,而這些研討會的內容則是那些思想的幼蟲體,為了要避免干擾研討會討論的流動感,註腳已刻意地簡短。
再一次地,我要說,在準備這些研討會文稿要出版的過程之中,我得到伊莉莎白.寇哈特最多的協助,她是我多年的同事、珍惜的老朋友。只有為了文章清晰的目的,我有做了一點點微小的修改,讀者在研讀寇哈特這些口語的話和他形容他如何抵達臨床及理論構想的過程的卓越天賦時,可以有一個機會去觀察一個有天份的學者、理論家以及在工作的精神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