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資本主義的異托邦:知識社會學的探索(下冊)──從諸眾的反抗到產消合體

Author: 

葉啟政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2024-02-29

ISBN: 

9786269778935

Format : 

平裝/單色印刷
452頁
14.8 x 21 x 2.8 cm
初版

Category: 

Price: 

520元

掌握資本主義的「概念史」
才能找出推翻體制之道!

超越左翼思潮的物質性論述
從人性角度對資本主義提出真正關鍵的批判
葉啟政集數十年思想大成之鉅著

本書從西方社會思想史出發,檢視資本主義體制的發展,及相應的各方論述。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擁戴者或反對者,雙方對這種經濟體制的想像,往往聚焦在物質性的層面,而未能關注其背後的人性底蘊。這正是為什麼某些社會主義思想未能擺脫經濟主義的泥淖,仍擁抱發展至上的信條,甚至走向歧途,演變成史達林主義式的獨裁壓迫。本書主張,在資本主義體制及相關論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套關於「人性的心理學」之預設。古典自由主義者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的學說,將人人共享的「動物性」──自我保全的本能、慾望、需求──抬升到存有論上的核心地位,當「自利」的概念得到語意上的洗白,因應而生的「追求私利可成就公益」之論述,則為資產階級的心態打下了基礎,也讓「貪婪」的概念愈來愈得到正當化。

馬克思作為最知名的資本主義反對者,其共同體主義(communism,多被翻作「共產主義」)的理念,時常遭到世人誤解,當中最遭受忽略的部分,莫過於他的思想對亞里斯多德的承繼。根據亞里斯多德,共同體的最小單位應是家庭,而非自由主義哲學家所設想的「個人」,而經濟的發展更不應該導向財富無止盡的積累。馬克思延續這名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指出政治的目標在於令人們實現潛能,也就是讓人可以成為「全人」,以此發展出公正、消弭剝削的社會關係。事實上,資本主義的剝削,除了存在於資方與勞方、權貴與人民之間,更展現於人類與生態之間,馬克思對於「自然」的看法,便早已預示到了這一點。為此,要超越資本主義,我們就必須超越資本主義誘使眾人信以為真的「動物性」預設,並以「共同體主義」傳統下的「人文性」主張來分庭抗禮。換言之,主導文明演進的驅力,不能再是利己、競爭、擴張等觀念,而是要以友愛、互惠、民主等「生命美學」原則為本,並且應當要鼓勵節制、自制、自足式的在地化生產模式,以便達成人對集體與自然的共感共應。

分冊介紹
下冊「從諸眾的反抗到產消合體」從左翼史學家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與新「真正」社會主義者(NTS, the new “true” socialism)的辯論切入,接續先前章節對上/下層結構的討論,針對工人地位、社會民主vs.基進主義等議題進行探索。隨後則檢視「正統」馬克思主義相對忽視的「消費」現象,並指出當代的符號消費已成為資本主義的誘惑機制,而個人在其中達成的滿足,仍是私人性的,因而與共同體主義強調的共感原則有所區別。無論是NTS的爭論抑或左翼理論家晚近對日常生活消費的重視,都反映出隨著後工業社會的到來,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亦與時俱進,而網路的興起更是讓生產與消費的界線益發模糊。最終,作者強調我們需以「弱者」的姿態及修養,來對抗資本主義無窮、氾濫且失控的「慾望」,以避免當代資本主義誘發的過度消費傾向,帶給人類與地球永遠不可逆的後果。

佳句摘錄
☆眾聲喧嘩的左翼理論
▍普蘭札[Nicos Poulantzas]反對過去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的經濟至上論,而是強調著政治面向的自主性與其對革命的特殊意義。這樣子重視意識型態與文化整合的立場,可以說是受到前文中提及之一九六八年五月的巴黎學生/工人運動所鼓勵的。

▍社會學家所慣稱的白領階級……萊特[Erik Olin Wright]即認為,此一另類「新階級」乃處於具「矛盾階級關係中的矛盾位置」(contradictory location in contradictory class relationship, CLCR)特徵的一種尷尬處境。這意思是說,與傳統的藍領工人一樣,這類人也是受僱於資本家,因此其與資本家之間的階級利益關係,本質上是互相矛盾的。但不同於藍領工人,或者,他們因介入管理「工人無產階級」的工作而染上了資本家的「剝削」特質,又或者,因為具有專業的技術或知識,他們擁有資本家本身無法完全控制的資源(如著作權、專利權、專業知識和技術等等)。

▍整個NTS[New “True” Socialism]陣營的重點在於強調人民的認同,而非單純之狹義的階級認同。就社會屬性而言,其所涉及的是多元且多端的權力鬥爭,而非單純基於具經濟意涵之資本家/勞工之間的剝削關係所引起的鬥爭。情形既是如此,他們於是肯定地認為,被「壓迫」的多方「人民」勢力採取人民聯合陣線(popular alliance)的方式,透過選舉或種種社會運動的形式等等,滲透資本主義的體制來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不但在現實上是較為具體可行的策略,也具有理論上的基礎。

▍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即提出四組命題來支持自己所矜持之如此具歷史質性的基本論點。這四個命題分別是:(1)工人階級乃是有著最具直接而客觀之利益的社群,以帶動社會主義的轉型。(2)工人階級乃是最為基本且具決定性的壓迫形式所施及的直接對象,儘管他們並非是唯一的。同時,他們的利益並不是仰賴壓迫其他階級而獲得,因此,在解放的鬥爭過程中,可以創造出解放所有人類的條件。(3)在壓迫的核心結構中,剝削與被剝削階級間的對立是根本且終究無解的,所以階級鬥爭必然是此一解放轉型的基本動力。(4)工人階級是一個有著具策略性之社會權能力的社會力量,足以發展成為革命力量。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 ……指出,運動需要有著群眾,而他們是在既有體制內生活著,但運動的歷史目標卻是在既存社會的體制理路外面。再者,我們既有著日常的局部鬥爭,但卻又需要整體社會的革命。這些雙重的情境,為從事社會主義運動過程中的參與者,帶來需要面對的矛盾。

▍哈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借用傅柯之「生命權力」一詞彙衍繹出「生命政治的勞動」(bio-political labor)一概念。他們意圖告訴我們,勞動力性質的多元分歧化與模糊化,動搖了「資本」此一概念的固有定型地位,讓勞動與資本的歷史關係脫了勾。

☆論消費、共感與誘惑
▍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是將消費現象看成為一種由生產面向自然「溢出」的衍生現象,是政治經濟學論述的終點。也就是說,他們總是認為,一旦生產的問題處理好了,消費的問題也就順理成章跟著解決。然而,情形顯然並非這樣的簡單。

▍現代消費主義的重點不在於貪婪與物慾橫流的本身,而是難以熄滅的白日夢所點燃的根本想望。

▍集體歡騰狀態可以說是人類透過制度化過程形塑集體意識(如民族主義)的社會心理前置狀態,也是人類由動物性「跳躍」至人文性在心理上的臨界場域……就在以這樣的社會源起說作為論述基礎的背景下,具純粹形式的象徵交換乃被認定具有哲學人類學存有論上的崇高意涵。於是乎,初民社會裡人們處於集體歡騰情境時所彰顯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不只被西方(特別法國)社會理論家視為是實際孕生「社會」(也是孕生「文化」)之源起狀態的基本社會心理機制,更是形塑具神聖性之理想社會的必要集體心理要件。於是,如何孕育和經營這樣子具共感共應的集體情操,遂成為實現「共同體主義」的基本期待。

▍看起來,人們的消費行為是自由的,但根據前面引述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之「受控消費的科層社會」論點,這樣的體制事實上是透過種種的社會機制力量(如透過種種傳播媒體的廣告帶動時尚與流行)以潛藏且默然的手法控制人們的(消費)行為。

▍誠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一再提示的,在資本主義體制的市場理路支撐下,大眾傳播媒體(包含網際網路)以「異化」的姿態充斥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裡,透過結構性的有利條件,它以冷誘惑的致命策略方式對大眾進行著褻瀆性的誘惑,但終其最後,頂多只是讓諸眾自我褻瀆著,帶來的是獨自感受的寂寞快感而已。

☆朝烏托邦邁進
▍由於種種相應技術的發展,晚近三、四十年間逐漸浮現之新型小規模生產模式的發展樣態,若能充分獲得具期許性之適當理念的支持,則有了(至少部分)改變整個資本主義生產模式與生產關係的潛在可能性。這個期許性的信念(如分享創造的喜悅、無私的「服務」精神、藝匠精神等等)可以說是推動在地化共同經營的經濟型態得以順利運作的重要集體心理機制,也正是實踐前面一再提及馬克思所心儀之「共同體」理念的基礎。

▍柄谷行人……同樣強調「心靈」(或謂「精神」)面向的啟迪。譬如,形塑「自助而助人」的倫理價值實即意味著,自助(簡單的情況概如一個母親織毛衣給兒女)是一種成就的表現,有著「自我」的投入努力,其背後是以「愛」的精神作為支撐的。準此立論,若以奈格里與哈特的「大愛」(而非小愛)主張為例來說,這自然是不同於消費導向之資本主義社會所習慣接受那種具「自利」性的態度。也就是說,當代的消費強調的是「對等報償性的給予」,物品以毫無努力跡象的授與「他者」姿態攻克自我的領域,且僅以象徵符號的方式展現它的價值(如名牌衣飾、豪宅、名車)。

▍倘若我們將羅莎[Hartmut Rosa]的論點換成賽荷[Michel Serres]的語言來說,那麼,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所內涵之具敞開與不可完全被掌控的性質其實即意味著,任何人與世界的互動關係本質上即是一種「無人所有之物」的「租賃」性關係,呈顯的並非毫無忌憚的「佔有」(即完全受掌控),而是心懷戒慎的「使用」(即徘徊於不可受掌控與半受掌控之間)狀態,它總是暫時、流動、應變、有分寸且不時修正的。

▍就社會體制而言,瓦解被神聖化之追求「現代化」的集體潛意識,不是一再跨界發展,而是自我約束,形塑小而美之自我約束的經濟型態(如透過網路之生產者與消費者合體即是一例)是對抗的利器。……特別是桑內特[Richard Sennett]力主在生產面向上發揮足以證成「全人」形象、並反映「自我」之人格內涵的「藝匠精神」,都是具體的表呈。

本書特色

● 結合實然與應然的討論,本書探討支撐整個資本主義體制最核心、卻也最常遭到存而不論的議題──「人性」,並且從人性出發,關照各方論述對於「人與社會」的基本預設,如何反過來影響現實世界。

● 不是把「左派」視為鐵板一塊,而是詳細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內部的異質性;並且相較於單純的列舉與描述,本書反倒是考察了各路批判式社會理論的時代意義,包括其在思想上如何延續或質疑前人,以及當時的歷史情境帶來的文化焦慮,如何引導學者們所著重的面向。

● 觸角伸及眾多學科,像是哲學家對於權利概念的發明、歷史學家對於政經結構變遷的考究,以及社會學家關於集體的剖析。收錄的學者眾多,包含:涂爾幹學派(如Roger Caillois)、韋伯、齊美爾、盧卡奇、葛蘭西、阿圖塞、Nicos Poulantzas、Erik Olin Wright、Alex Callinicos、Guy Debord、布勞岱、列斐伏爾、拉克勞、布希亞、傅柯、哈特與奈格里、賽荷、柄谷行人。討論範圍的廣度不亞於教科書,而歷史深度與書寫架構的關聯度則遠勝於後者。

● 作者數十年來對於社會學本土化的推動始終不遺餘力。本書正是實踐「理論本土化」的典範與前置作業:透過指明西方(批判)思想的特殊性,遂以「知識社會學」的角度,拆解西方傳播至全球的「普世」概念,事實上亦有其時代背景上的緣由──乃至於侷限。

● 本書呼應作者前作《從因果到機制》對於經驗實徵主義(positivism)的批判,點出其與古典自由主義哲學、資產階級心態的幽微親近性,並揭露出它們隱含的道德觀及世界觀,也追溯了當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張力之起源。對於關注經濟學、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科技-媒介與生態議題、還有社會運動的讀者,本書都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葉啟政

已完全退休,目前專心從事學術性論述的寫作。

曾獲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University of Missouri at Columbia)社會學博士。

1974年回台任教後,先後服務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系(副教授)(2年)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30年)。在2007年退休後,轉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8年),於2015年完全退休。一生以從事理論性的思考社會現象為職志,重要著作計有

▍《社會、文化和知識分子》(1984,東大)
▍《制度化的社會邏輯》(1991,東大)
▍《臺灣社會的人文迷思》(1991,東大)
▍《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2000,三民)
▍《傳統與現代的鬥爭遊戲》(2001,巨流)
▍《社會學和本土化》(2001,巨流)
▍《觀念巴貝塔:當代社會學的迷思》(2005,群學)
▍《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2005,群學)
▍《期待黎明:傳統與現代的搓揉》(2005,上海人民)
▍《社會理論的本土化建構》(2006,北京大學)
▍《邁向修養社會學》(2008,三民)
▍《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2013,遠流)
▍《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2013,遠流)
▍《實證的迷思:重估社會科學經驗研究》(2018,三聯)
▍《穿越西方社會理論的省思》(2019,浙江大學)
▍《社會學家的絮言絮語》(2019,浙江大學)
▍《從因果到機制:經驗實徵研究的概念再造》(2020,群學)


目錄

第六章 邁出階級論的批判論述
1. 蘊生泛歐共產主義的時代背景
2. 新「真正」社會主義(NTS)的論述要旨
3. 從艾倫.伍德對「新『真正』社會主義」的批判談起
4. 跨出「階級論」主張的知識社會學意涵

第七章 民主社會主義的妥協性批判
1. 左翼運動的現實困局
2. 諸眾與另類現代性
3. 萊特的反資本主義理論
4. 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
5. 在地化生產與藝匠精神
6. 「新」階級鬥爭的形態

第八章 從消費面向檢視資本主義體制
1. 消費只是生產的「溢出」嗎?
2. 從生產轉折至消費的社會學意涵
3. 從文化消費到消費文化:生活美學化
4. 日常生活學派與「受控消費的科層社會」
5. 都市、漂蕩、漫遊人與國際情境主義:追求具「非凡例外」神聖狀態的集體消費

第九章 產消合體的結構性陷阱:誘惑作為機制的衍化作用
1. 「機械的碎片化」作為認知資本主義的歷史伏筆
2. 產消合體與雙重剝削
3. 「誘惑」作為象徵交換的機制:另類的世俗理性化生產形式
4. 網際網路對「工作與休閒」的遊戲化:一種產消合體的新形式
5. 消費美學促發「非理性」的「理性化」
6. 後現代格局下的過度與神聖:社會學學院的思想啟發
7. 麥當勞化、迪士尼化與大型購物中心:消費聖殿的展現
8. 挑戰馬克思原始思想的後現代場景

第十章 尋求與「自然」共同解放的可能
1. 「資本/資源」與「消費/保留」的對彰
2. 論馬克思的「自然」觀
3. 佔有慾望與貪婪心理
4. 科學技術發展對自然的衝擊
5. 共鳴與共享的弱者哲學:心靈政治經濟學的思想基礎

註釋
參考文獻
專有名詞一覽


導讀

一九六〇年末期至一九八〇年初期,泛歐共產主義堅持將資本主義轉型為社會主義是推動的目標,但在策略上卻是接受在既有之資產階級主導的民主體制下,透過憲政手段來從事鬥爭,產生了一定的「右傾」作用。第六章審視一九七〇年代以後之西方左翼份子的革命思想,在既有的資本主義體制下,謀求透過自由民主制的政治形式來實踐「社會主義」的理想。艾倫.伍德認為泛歐共產主義(如新「真正」社會主義〔the new“true” socialism, NTS〕)採取的是,跨階級的「人民聯合陣線」方式來擴大鬥爭的基礎與實力。它不只是工人階級之具宗派性質的政黨,而是代表著具多重利益之「人民」的政黨。

回顧NTS陣營之論述理路內涵,擴大並促成人民聯合陣線的關鍵基礎,不單立基於「資本家/勞工」間的剝削關係,而是基於能夠同時兼顧到具不同屬性之「受害」階級的政治與意識型態因素。這些群體是否足以產生具集體性的實作反抗力量的關鍵因素,在於他們是否共享具相同意識型態的論說體系。人們基於諸多非物質性的潛在共同普遍利益形成為聯合陣線,這正是嶄新之社會主義者的政治運動的基本訴求。這麼一來,階級歸屬與政治參與之間的關係脫了鉤,導致階級之間的聯盟需要不斷重組,將正統馬克思主義者認定源於經濟領域的關係性鬥爭,轉換成為具普遍政治意義的「論述性」課題。但艾倫.伍德反對將社會主義看成只是資產民主形式之一種接續衍生體。資本主義社會所呈顯的「民主」是侷限的,艾倫.伍德認為只有實行社會主義,且將社會主義的解放超越了只是「廢除階級剝削」的侷限,民主才可能真正獲得實現。真正的民主應當是同時兼顧人們共同生活體中之經濟與政治面向的整合,且讓直接生產者有自主決定的民主形式。唯有讓市場予以完全「社會主義化」,在以所有人民的福祉為優先考慮的前提下,由直接生產者控制市場,才可能真正化解問題。面對艾倫.伍德與NTS 陣營之間的爭論,有必要在下面章節從認識論的角度與社會理論的立場,重新檢視一九八〇年代之西方資本主義體制社會的場景。

第七章即是點出了左翼運動的基本格局與需面對的矛盾。齊澤克等新左翼份子主張「社會」與「歷史」具流動、差異與生成性質的更動不拘狀態,任何的革命行動都是以事件的姿態介入,總是需要與既有的秩序相互糾結地搓揉摩盪,這反映出後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特徵。檢視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的體制結構,哈特(Michael Hardt)與奈格里(Antonio Negri)認為,其問題的癥結並非單純來自「(私有)財產」本身,更值得注意的是整個體制對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制約性影響,特別是表現在生命權力。透過此一概念的轉折,哈特與奈格里將對資本主義體制所帶來之現象轉移至文化社會意涵的範疇。「生命政治的勞動」讓勞動與資本的歷史關係脫鉤,許多勞動階級以異質的狀態分散在社會裡的各種不同場域,大量「溢出」了正統馬克思主義者所強調之資本主義原始生產關係的直接軸線,以產消合體的姿態呈現其自身。正是此「溢出」基礎提供了嶄新的社會「資本」形式,使得「諸眾」不只得以存在且不斷創生,使從事反資本主義的改革運動成為可能。

接著,萊特(Erik Olin Wright)認定貧窮與所得不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問題,並列舉了四類反資本主義的運作策略。萊特推崇馴化與浸蝕資本主義,尤其後者是改造既有資本主義體制最適當的烏托邦方式。這反映了歐美「自由民主」之資本主義社會裡傾向社會主義者的基本想法,也是「民主社會主義」基本認知模式的參酌架構。「民主社會主義」者主張在接受資本主義的現狀作為現實性的前提下,從事漸進式的改革以求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

民主社會主義者肯定以民主的形式同時確保自由與平等,可以說是他們矜持的基本信念,更是貫徹社會主義體制的基本前提要件。依循社會民主主義肯定自由民主政治體制與強調生產工具社會公有化的原則,強化「社會賦權」的權能動力,可以讓所有的民眾有著更自由而開放的選擇機會來從事共享性的經濟生產活動。也就是說,以具參與民主的社會主義形式,組織自我管理的生產者-消費者合作社,形塑在地性的自足系統,乃是消融資本主義的一種可能途徑,推動在地化共同經營的經濟型態則是一種理想的模式。至於網際網路等這些「新」科技的創新發展,更可以充當擺脫過去資本主義之生產模式窠臼的有利客觀條件。不過,若要創造一個不淪為被物化與異化,而是具有潛在能量實現以「全人」為本之「共同體」理想的生產環境,我們尚需為產品注入「人性」,此一「人性」則有賴人文精神來表現,最為具體的表徵就是體現在「藝匠精神」,是在生產面向上面證成「全人」形象的最具體表現形式。

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是將消費現象看成一種由生產面向自然「溢出」的衍生現象,但情形並非這樣簡單,第八章即是從消費面向來檢視整個資本主義體制的運作。「誘惑」可以看成是資本主義體制透過消費面向來「宰制」人們的一種致命策略,直接指向人的「慾望」從事具象徵符號性質的操弄。對人類之生命意義的經營來說,消費涉及的是體現生命意義的內在身心狀態。資本主義體制創造消費文化,並藉此營造社會大眾的消費社會實踐,而美其名為經營「生活風格」。然而,這只不過是一種帶著遊戲與展示色彩且趨向個體化的「日常生活美學化」過程,追求平庸化之共同文化象徵的想像認同而已。

第二次大戰後的法國社會思想界對資本主義體制所提出的種種批判性論述,可以說是以「微觀」的方式將焦點擺在一般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別是有關消費的面向,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即在於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所說之「受控消費的科層社會」的出現。列斐伏爾選擇了「文化」面向並從「日常生活」的消費面向出發,以每日/非每日、平凡/非凡、世俗/神聖的二元對彰關係來架設整個議題。對照資本主義體制主導下強調「日常生活美學化」的異化符號消費現象,列斐伏爾於是將「節慶」視為實踐「文化創造」的基本社會機制,它使得人們得以在平凡例行的日常生活場域裡創造一種足以產生種種情感經驗的非凡例外契機,這正是讓人類的異化存在狀態得以「復原」之一種具革命契機的社會機制,且是一種以寧靜方式促進既有社會結構予以改變的革命形式。

承接著列斐伏爾的概念,在接著而來之所謂「社會學學院」成員的眼中,「節慶」乃被視為是人們企圖在平凡而例行的日常生活世界裡成就非凡而例外之生命狀態的一種意識作為,更是讓社會生機得以永續維持的重要社會機制。他們以「回歸源起」作為標的,意圖透過「節慶」的形式在「禁制」與「過度」之間尋找安頓「神聖性」的妥當點。這樣的批判進而轉向賦予「城市」以「形而上的政治實體」的角色,「國際情境主義」運動可以說是典型的代表。

就德波(Guy−Ernest Debord)所領導的「國際情境主義」運動而言,在資本體制操控下的消費社會裡,乃透過種種的社會機制力量控制著人們的消費行為。其中,最為明顯的場景莫過於是,德波認定在都市裡所展呈的所謂「展觀社會」,而由此一結構型態所衍生出來的人群即是展觀者。就在這樣的現實場景裡,德波意圖形塑另外一種充滿前衛藝術格調的生活風格,「漫遊人」即具備這樣的生活風格。他認為,透過適當的設計,我們可以讓都市空間展顯更多足以挑動人們有著如此感受的契機,以成就漫遊人的主體能動性產生了「漂蕩」作用。對此,德波採取挪轉的方式,在既有體制的結構理路當中尋找可以挪用並轉化成為對原體制具有對反翻轉性的契機,呼應塞杜(Michel de Certeau)所說之游擊戰的策略運用,作為逐步顛覆既有資本主義體制的策略。

晚近,「非物質性」的生產模式大舉地加入了整個資本主義體制,其生產工具是電腦、手機等等,特別是網際網路平台,生產品的最終形式則是訊息,它們都是透過人的知性所精煉出來的成品。其實,早在十九世紀英國發生了有關「知性」運動的爭議時,馬克思即已提出「機械的碎片化」這樣論點來強調知性對「資本」積累與代謝過程所具有的價值。第九章即從「產消合體」概念開始論及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原則。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指出,在後現代場景裡,具數位化特質的大眾媒體主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時尚與流行這類組合著意符的極端機制形式中看到的「展示」特徵,更是促使「誘惑」得以被操控的基礎。個體化的情緒抒發是回應也強化了整個社會趨向「理性」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非理性」的「理性」化,而這恰恰是當代消費導向之資本主義體制謀取「極大利潤」的伎倆。

這樣的發展趨勢成為一種雖具情慾化但卻無賭注氛圍所包圍的「冷誘惑」狀態。在豐裕的資本主義社會裡,科技不斷發展所帶來新奇且更形方便使用的產品,更是確保人們可以恣意消費且將之變成為一種義務,也促發了「誘惑」機制加速運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消費於是乎倒過來扮演形塑歷史軌跡的主角,而生產卻成為只是提供消費之所以成為可能,甚至是必然的客觀條件而已。處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體制一再激發消費慾望的設計當中,一般人們讓自己走入「陷阱」,儼然蔚為一種文化形式,也形塑了一種心態(特別是中產階級心態),並且往四面八方擴散。

尤其體現在網際網路上的產消合體現象,可以說是代表著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典範型態,也是延續消費導向之體制的現代版本。以「資訊」同時兼具生產工具與生產品的雙重角色,帶動出來的即是「認知資本主義」。雖然這使得原有體制的生產結構有所轉型,但卻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基本結構理路。在新的體制型態中,資方則以更加隱晦卻更形巨大的力道「剝削」著勞動力的剩餘價值,獲取極大化之利潤的意圖依舊存在。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資訊」本身所可能剔透之那種具集歡愉氛圍的「節慶」非凡象徵性,以及帶著厚重歷史文化意識的集體性萎縮甚至流失。相對的,時尚機制所帶出之短暫、飄忽而易逝的美感情緒,與它所依託之原子化的個體性,則囂張地浮盪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競爭、時尚與誘惑等等以「與『道德』無涉」的姿態呈現已是常態,且成為具有優勢決定性的結構理路。娛樂形式的遊戲挑戰了神聖性,以至於解消了「神聖性」內涵的「禁制」區隔。受到數位科技高度且快速發展,產消合體的浮現更是創造了一種更加普及且多元化之即時享受的「諸眾」消費文化,讓「非凡例外」狀態以化整為零且纖細化的方式綿密地滲透進入「平凡例行」的日常生活裡。

具體來看,所謂的「麥當勞化」與「迪士尼化」即分享著如此的相同經濟理路─「非理性」的「理性化」,而將此基本運作原則發揮到淋漓盡致的莫過於是所謂的「消費聖殿」──大型購物中心,提供了德波所形容之「展觀」社會的視覺消費,成為人們可以免費「娛樂」的一種另類場所。「販賣」變成一種「工業」,商品本身即是一種景觀,讓購物成為一種充滿「非凡例外」之小確幸與愉悅感的閒暇活動。於是,在今天已「去魅」的「理性」世界裡,人們卻又不自主地重新被「著魅」,成為衝動型的消費者。這樣的衝動消費成就了商家所希望看到的「讓『過度』成為永恆的正常」以及「讓『購買』化為必然的義務」現象。

馬克思的「共同體主義」是整體人類追求的烏托邦,其原始理論也具有一定的歷史校準性,但面對當代消費導向之資本主義體制,馬克思所提出的批判性論述是不足的。第十章即是在以「地球」作為人類經營共同生活之自然環境的必然前提下,重新檢討人類的生命本身與整體社會生活可能內涵的「存在」意義,如何在「資本/資源」與「消費/保留」的相互對彰之下有所選擇。在資本主義體制下,「人文的自然化」與「自然的人文化」之間的和諧且合理關係遭受到嚴重威脅,馬克思因而將期待與希望寄託在社會主義的實現上面。賽荷(MichelSerres)更是控訴著「佔有權」的強制要求為人類帶來了諸多的「惡性」後果,其中,硬性與軟性兼具之污染現象的已然失控,更可以說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困境,對整體文明帶來嚴峻的警訊。

人類之所以會導使自己面臨這樣的歷史困境,基本上即出自於整個資本主義體制內涵的結構理路,尤其是體現在當代消費導向之場景裡以「誘惑」作為隱形機制的制約性運作上面。正是因為「誘惑」此一結構性的機制促使「人性」中的「貪婪」意涵被不斷轉譯並賦予正面的倫理和生命美學意涵,再透過力主「持具個人主義」(possessive individualism)信念與肯定放任市場經濟之自由主義者的加持,強化了同時講求牟利和肯定貪婪的正當性,成為了支撐資本主義體系的心理基礎,創造和鼓勵無止盡的消費遂成為「現代化」社會發展最為重要的核心指標。

無疑的,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帶來衝擊,特別化學科學的發展,更是扮演著關鍵角色,助長人類懂得將諸多來自「自然」的天然資源加以組合或改造以製造出無數的人工製品。實行所謂「社會主義」體制的社會,更是以寡頭特權為本之黨國資本主義的姿態,揚棄了社會主義原本所彰揚的理念,悄悄加入了資本主義體制的陣營,以至於使得剝削「自然」成為具全球性的運動。基於這樣的歷史因緣,賽荷採取「污染即財產」作為文明源起狀態的說法,主張人類需要的是以放「軟」的態度來呈顯生命的內涵,體現一種「租賃者」的「弱者」姿態。羅莎(Hartmut Rosa)則主張改造人與世界之間所呈顯的異化關係,以俾產生良性的「共鳴」現象。人必須學習以負責的態度讓人與世界彼此之間處於蘊生著具情緒性的動態感受過程之中。表現在社會共同體即是透過語言的敘述而形塑的共鳴共同體。當人們感應了「自然」要求人類脫穎的「召喚」後,心靈修養工夫需要的即是孕生一種締造「至高性」的肇引因子。賽荷的柔軟「弱者」哲學正是其基本精神元素,也是一種深具倫理與生命美學意涵之心靈革命與生命態度的具體表現。就社會體制而言,瓦解追求「現代化」的集體潛意識,不再不斷地跨界發展,改以形塑小而美之自我約束的經濟型態,是一條可行(乃至是必行)的道路。

(節錄自上冊第一章第五節 章節地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