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的精神(全新修訂版)
Translator:
Distributor: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ISBN:
Format :
Category:
Price:
「藝術的內在因素,即情感,必需存在;否則藝術作品就變成了贗品。內在因素決定藝術作品的形式。」——康丁斯基。
現代藝術理論的經典文獻之一
《藝術中的精神》是康丁斯基於1911年發表的第一本著作,主要闡述他抽象藝術的理論,他運用身心二元論的觀點來描述藝術,認為『精神』是藝術的根本,物質只是真實世界中上的一層面紗,一般人僅能透過面紗才能看見當中的精髓。
他所關注的是精神
康丁斯基認為:藝術作品的目的是「喚醒心靈,體驗物質及抽象現象背後的精神實質。」(這背後的精神,接近於真正的宗教體驗。--卡斯比特)
由此更進一步,則「超越」成了無可迴避的議題,「超越」是藝術追求的終極目標。
康丁斯基曾說:物質主義如噩夢般橫行多年,掌控心靈,把人類生活捲入邪惡、無聊的玩樂漩渦。這是百年前的嘆息,他感慨藝術精神的淪喪;但反觀今日,我們似乎並沒有掙脫這漩渦,而是墮落地更徹底了。
全書雖然篇幅短小,但字字擊中要領,為現代抽象主義藝術和設計奠定了堅實的美學基礎。
其基本念之一是要摒棄傳統造型藝術中的物象限制,解放視覺元者,《藝術中的精神》的成書在各類前衛藝術思潮中脫穎而出,並成為極具前瞻性的理論,不但直接影響到隨後創立的包豪斯學校的藝術教育理念,更對20世紀眾多藝術流派比如結構主義、抽象表現主義等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啟蒙作用。
本書上半部探討藝術與社會文化、藝術與人類精神的關係,以及當時社會中藝術精神面臨的危機。
下半部說明純粹的繪畫形式和繪畫精神問題,並闡述現代現代色彩構成和平面構成的基本概念。
作者簡介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 - 1944)
俄國人,早年在莫斯科念法律和經濟,並獲教授職;30 歲後赴慕尼黑習畫,且創立了「藍騎士」社團,又在包浩斯學校任教,直至該校被納粹關閉為止;之後,再轉往巴黎,專心從事抽象繪畫創作。
康丁斯基是現代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實踐和理論先驅,既是藝術家,又是理論家。
康丁斯基著有《藝術中的精神》、《點線面》等書,是現代藝術理論的經典文獻。
譯者簡介
余敏玲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曾任職於當代藝術畫廊,從事展覽和交流工作。
目錄
譯例
序:重溫藝術中的精神(唐納德.卡斯比特)
德文版初版前言
德文版再版前言
上部 概論
導論
精神運動
精神變革
精神金字塔下部 繪畫
色彩的心理作用
形式與色彩的語言
理論
藝術與藝術家
結語
譯跋
序言
重溫藝術中的精神
唐納德.卡斯比特
康丁斯基的《藝術中的精神》一書問世已近一世紀,今日舊作新讀,意義何在?
有歷史的意義,更有現實的意義。歷史上,本書影響現代藝術百年,振聾發聵,惠澤深遠;現實中,藝術面臨康丁斯基時代同樣的窘境,在「內在生命」和「內在驅力」上失語,精神內涵闕如。
其實康丁斯基時代的窘境還遠不如今日嚴重。彼時,說「精神」,聽者尚且心領神會,今日,說「精神」,聞者卻不知所云。和如今不同,當年康氏的「精神」,乃是有宗教作支撐的「精神」。所以,他談藝術的體驗,盡可以說「滿紙鐘音」,談朝聖的經歷,也可以說「一堂畫意」,聽者自明其意,不以為奇。
是東正教的鐘音,還是天主堂的畫意?不要緊。要緊的乃是同樣的精神體驗。莫斯科的教堂,雅典的神廟,或是長安的佛塔,都曾凝結著藝術化的宗教體驗,以及宗教化的藝術體驗。在那時,宗教體驗和藝術體驗,絲絲入扣、水乳相融。教堂是充滿藝術的教堂,藝術是裝飾教堂的藝術。神殿巍峨,四壁油彩,朝聖者眼觀之,心動之,感覺與心靈,色彩與情感,乃自成一體。外在可見之色彩,是內在不可見之精神的自然顯現。精神要有色彩作外衣,才得以彰顯力量,而色彩要有精神作內涵,才得以飽含意蘊。所以,康丁斯基力主,色彩和情感應有必然的合力,甚至這必然的合力,是出於本質的關聯,而非一般可有可無的文化聯想。
《藝術中的精神》成書於1911年,《藍騎士》年刊(Blaue Reiter Almanac)次年面世。憑藉它們,康丁斯基及其同道們讓讀者明白,他們的目的乃是「喚醒心靈,體驗物質及抽象現象背後的實質精神」。這種「背後的精神」,接近於真正的宗教體驗。而真正宗教的體驗,又是純粹的內心體驗。人們去教堂,投身安寧世界,坐忘塵世形色,自然會與心靈靠近。而康丁斯基堅信,抽象的繪畫,若能使人忘乎「萬象虛表」併入「幽深心田」,亦會有此良效。他相信,藝術作品的關鍵,不在其物理外表,而在「情致」(mood)和「精神氛圍」(spiritual atmosphere)。所以,看畫的關鍵,也不在肉眼,而在「心眼」(spiritual eye)。肉眼只見外形,心眼才見精神,所以康丁斯基曾寫道:「爾等看畫,要看到象外之旨(what lies behind the painting)。」
藉由《藝術中的精神》,康丁斯基嘆惜,物質主義(materialism)如噩夢般橫行多年,掌控心靈,把人類生活捲入邪惡、無聊的玩樂漩渦。今日重溫其言,我們更當嘆惜,今人非但未從物質主義中警醒,物質主義噩夢反而深入藝術和社會的骨髓,並成為主流意識形態。康丁斯基把印象畫派(Impressionism)看作物質主義藝術的集大成者,可歎他還未有機會一睹今天的波普藝術(Pop Art)。今天的波普藝術家們,把傳媒藝術的地位抬高,並奉為主流藝術,並借此大行諷刺(Irony)之能事。然而,各位留意,他們的諷刺,徹頭徹尾都是對物質主義的諷刺,絲毫難見康丁斯基式的精神火花。
試問讀者,在波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傳媒模特兒上,你能見到什麼精神火花呢?康丁斯基關注藝術的內在生命,乃是因為這種關注能使人警覺到物質主義生活的惡性情感效果,從而以批判的視角,達到情感的昇華。而波普藝術素來不相信任何內在的東西,更休提內在精神了,所以它的諷刺手法,充其量也是表面的批判。這種諷刺,為物質主義添了些佐料,使之看起來似乎不那麼媚俗或老套,甚至頗有前衛藝術(avant-garde)的氣派,其實卻不過是虛有其表。其實,波普式的諷刺,本身就是對信仰的諷刺,與真正的精神內涵格格不入。
這種內涵淺薄的諷刺,在當代藝術圈蔓延,最後成為物質主義文化的一記標籤,這本身就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我們的物質主義社會發現,不斷地諷刺自己,真不愧是一件好事,畢竟,有了自我嘲諷,人就不用費心於自我改變。於是乎,諷刺成為一種時髦,人人趨之若鶩。又有誰還記得,如今流於時髦的諷刺伎倆,曾經真的是前衛藝術家們,例如:瓊斯(Jasper Johns)用來針砭社會的精神武器。
康丁斯基在他一篇文章〈新藝術何為?〉(Whither the ‘New’Art?)中曾經說過,現代物質主義的重要表徵之一,是對技術革新以及由其帶來的物質便利的沉迷。可歎他還未有機會一睹今日我們對無所不能的技術浪潮的盲信,一睹今日社會物質財富的過度豐裕。我甚至懷疑,當代藝術圈已經被物質主義徹底征服,而要在當代藝術裡尋求精神意義,不亞於在大海撈針。當代藝術不屑於表達所謂的精神,也不敢於迎頭棒喝、點化世人。用康丁斯基用過的另外一個理念來說,當代藝術與「崇高」(the Sublime)無緣,與觀眾內心的震撼也無緣。
自康丁斯基時代以來,物質主義爆炸式地增長,席捲藝術圈。到如今,它在藝術圈已有了明確的商業意識形態,表現出來的就是藝術家對公司資助的渴望。對很多人來說,藝術的意義,全在於是否獲得企業界首肯。於是乎,藝術品成了商品,商品身份成了藝術品的首要身份,市場價值成了藝術品的首要價值。如此,藝術以迎合外在目的為己任,誰要奢談藝術作品的「內在驅力」,當然是不合時宜且流於迂蠢了。這類有關精神的迂談,也就越來越陌生,越來越讓人難懂。儘管一些藝術家如羅斯科(Mark Rothko)和紐曼(Barnett Newman)還在堅稱,他們的作品意不在物質,而在精神,他們不是色彩的調理師,而是精神的挑戰者。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聆聽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