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
Translator:
Book design:
Distributor:
Publisher:
Publishing Date:
ISBN:
Format :
Category:
Price:
「從內在去理解他者,是民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一種永久的革命。」—石田雄
「無法對他者感同身受時,便難以培養出對人權的感受」—丸山真男
女人、部落民、沖繩人、愛努人、在日韓國人、朝鮮人、漢生病患者、水俣病患者、身心障礙者——那些在日本遭歧視的人們
因為歧視,他們被隔離起來,不准生育下一代。
因為歧視,他們被當成嫌疑犯,服了三十一年的冤獄。
因為歧視,他們被告知「只要你們願意上戰場,就可以擺脫污名」。
因為歧視,他們被要求去當讓男性士氣高昂的慰安婦。
因為歧視,他們遭受環境汙染罹病,卻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們。
一段隱藏的暗黑歷史,一場國家與社會的集體霸凌
明治維新以降,日本就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意圖建造一個強大的現代國家,並且隨著時局的變化,不斷界定誰是合格的國民,誰不夠格成為國民。
在努力建立民族國家的明治時代,部落民、愛努人被當成「異種」,賦予不潔、劣等與野蠻等印象。在開啟國門之後,境內出現不少歐美國家的人,為了擔心被指控為不文明,國家將「見不得人」的漢生病患者及精障者隔離起來。占領殖民地之後,日本自詡為優秀民族,歧視殖民地人民與其他亞洲國家。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則以優生學的思想,禁止「品種不良者」生育。而在戰後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又以能否工作來衡量個人的價值,歧視無法工作的身心障礙者。
本書涵蓋了明治維新至現代,日本的歧視史與反歧視史。作者爬梳了受差別部落、女性、身心障礙者、漢生病患者、水俁病患、在日韓國人、朝鮮人、沖繩人、愛努人等人群遭受歧視的脈絡,並從這些不同的歧視史當中,歸納出歧視的共通原理與連鎖關係,包含歧視如何產生與散播,有權者如何利用社會既存的歧視意識分化人群,甚至操弄受歧視者渴求平等的心理,動員他們為國犧牲。
作者還揭露社會對受歧視者的矛盾態度,一方面同情他們的遭遇,但當他們為自己爭取權益時,又要他們適可而止。對此,作者提出犀利洞見:「同情只有在對方順從的前提下才能持續,當對方反抗時,同情便轉化為憎惡與歧視。」
透過描繪各種歧視的樣態,作者揭開日本社會結構的問題,直指日本長期對「他者」缺乏同理,導致難以培養出對人權的感受。
【各方推薦】
朱惠足/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何欣潔/IDEA Taiwan(樂生保留自救會)理事
洪敬舒/貧窮與租稅政策研究室召集人
梁秋虹/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蘇碩斌/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本書援引豐富的史料,爬梳日本自明治現代國家成立至今的一百五十年當中,如何透過國家制度、法令政策與社會輿論,同時收編與排除種族、性別、階級與疾病的他者,建構日本國族想像與日本人的優越性。書中受歧視者的艱辛抗爭與血淚心聲,見證了他們的雙重困境:不僅承受國家與社會的暴力排除,為了生存,還得仰賴國家的認可與收編。以本書為起點,我們可進一步反思台灣作為日本的前殖民地他者,如何在日本天皇制國家的殖民統治與後殖民遺緒下建構國族想像,以及此一建構過程意味著什麼樣的歧視暴力。——朱惠足/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以混亂複雜犯罪之名加諸特定群體身上,向來是污名的生產過程,伴隨而來的歧視進一步擴大污名生產者與受污者的社會身分落差,形成高夫曼所謂的「把人重新分類」,即優劣異同的分界。而劣等與異質的製造又讓針對性的社會規範合理化,並接續製造出空間隔離及機會剝奪,完成無聲無息的社會排除,也滿足了污名生產者所需要的「安心」。本書的場景雖是日本的近現代史,但污名與歧視的運作邏輯套疊在當前的台灣,依舊鮮活與真實。——洪敬舒/貧窮與租稅政策研究室召集人
起初這是一本議題廣闊的日本近現代史,看穿了歧視根本是潔癖到病態的結構性偽文明。然後這也是一本設想人類未來的警示書,提醒我們,歧視是現代的悲鬧劇-必須解消單一價值觀、必須停下競爭力追逐,人才可能為自己而認真的活。——蘇碩斌/台灣大學台文所教授
我們對日本並不陌生,卻不知原來課本提過的「穢多」這類身分制度雖然廢除,但「被差別部落」卻繼續遭受不公平對待。台灣許多人熱愛到日本旅遊,卻不知北海道及沖繩是在近代才被劃入日本領域,並備受歧視;後來因為有台灣與韓國殖民地的「墊底」,才使得沖繩漸漸更接近「日本」。本書還精采描述各種被歧視的「他者」,包括性工作者、環境污染受害者、病患或身心障礙者、在日韓國人等。透過本書,將使我們對於日本、東亞歷史有不同的認識!——楊佳羚/高師大性別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黒川綠(音譯,Krokawa, Midori,1958年—)
日本歷史學者,現任靜岡大學教授。專精領域為被差別部落史。1981年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日本史學專攻畢業、1990年同大學院博士課程滿期退學。2000年以〈異化與同化之間—近代社會中的被差別部落認知〉(「異化と同化の間 -近代社会における被差別部落認識」)論文獲得早稻田大學博士學位(文學博士)。先任靜岡大學教育學部助教授、2001年升任教授。2000—2001年為明尼蘇達大學歷史學科客座研究員。主要著作有《異化與同化之間被差別部落的認知軌跡》(異化と同化の間被差別部落認識の軌跡,青木書店,1994年)、《共同性的復權大山郁夫研究》(共同性の復権大山郁夫研究,信山社,2000年)、《區域史中的部落問題以近代三重為例》(地域史のなかの部落問題近代三重の場合,部落解放・人権研究所、解放出版社,2003年)、《重塑的印記 日本近代、被差別部落、弱勢》(つくりかえられる徴日本近代・被差別部落・マイノリティ,部落解放・人権研究所、解放出版社,2004年)、《邁向部落差別與解放的步伐 近代三重縣為例》(部落差別と解放へのあゆみ近代三重県における,反差別・人権研究所みえ 2009年)、《近代部落史—從明治到現在》(近代部落史―明治から現代まで,平凡社新書,2011年)、《被描繪的被差別部落—電影中的自畫像與他者像》(描かれた被差別部落 ― 映画の中の自画像と他者像,岩波書店, 2011年)等。
藤野豐(Fujino, Yutaka,1952年—)
日本歷史學者,現任敬和學園大學人文學部教授,專精日本近代史、部落解放問題,並擔任部落解放的富山縣聯絡會議幹事。1975年早稻田大學國史學科畢業,以神奈川的融合運動史為論文內容,之後進入早稻田研究所,繼續從事全國性的融合運動史及水平運動史研究,1991年以〈水平運動的社會思想史研究〉取得早稻田大學文學博士。歷任過帝塚山大學非常勤講師,富山國際大學助教授、副教授等職。藤野早在大學就學期間便參與過狹山審判糾彈鬥爭與部落解放同盟神奈川縣聯合會的運動,日後針對被差別部落、來自國家的健康管理、漢生病問題等問題,持續著作與編輯,獲得相當評價,但亦受到部份批評。
近年重要著作有《戰後日本的人身買賣》(戦後日本の人身売買,大月書店,2012年)、《戰爭與漢生病》(戦争とハンセン病,吉川弘文館・歴史文化ライブラリー,2009年)、《不反省漢生病的國家《性命》的近代史之後》(ハンセン病反省なき国家『「いのち」の近代史』以後』,かもがわ出版,2008年)、《走在被忘卻的區域史近現代日本的歧視諸相》(忘れられた地域史を歩く近現代日本における差別の諸相,大月書,2006年)、《漢生病與戰後民主主義為何遭強制隔離》(ハンセン病と戦後民主主義なぜ隔離は強化されたのか』岩波書店,2006年)、《近現代日本的買賣春》(近現代日本の買売春,解放出版社,2004年)、《厚生省的誕生醫療如何推進法西斯主義》(厚生省の誕生医療はファシズムをいかに推進したか,かもがわ出版,2003年)、《「生命」的近代史遭「民族淨化」名義而被迫害的漢生病患者者》(「いのち」の近代史「民族浄化」の名のもとに迫害されたハンセン病患者,かもがわ出版, 2001年)、《性的國家管理買賣春的近現代史》(性の国家管理買売春の近現代史,不二出版,2001年)等書。
譯者簡介
黃耀進
日本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博士候選人、內容力有限公司內容製作總監。譯有《東京日和》、《一日百年,東京建築時空之旅》、《活著回來的男人》、《亂世的犧牲者》等書。共譯書籍有《「他們」的日本語》、《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陳舜臣三部曲之《半路上》等書。